虽然这篇文章有个很奇怪的名字, 不过内容却是关于数码设备/程序的使用体验以及书本保存的这样非常简单易懂的话题。
这几年经常能看到介绍iPad/平板电脑用于记笔记或其他各类创作性活动的介绍视频。比如这几天又看到一个iPadOS上笔记APP6选之类视频(日语)。看着看着,我意识到了一点,无论是这一个视频还是同类其他视频,介绍的往往都是这个笔记功能多么多么丰富,像是录音功能啦、手写识别啦,笔记保留回放啦等等……总之,就是介绍APP有什么功能。然而,它们却好像都欠缺了一个方面的演示和评价,即:能否方便将数据移出?
数码设备用得时间久了,往往就会积累这样的负面经验:一个程序用起来很方便,但是一旦想要退出、更换到别的程序/应用/服务就不容易了;或是由于开发者/经营者本身经营不善导致程序无人维护/服务终止,乃至由于网络限制问题导致无法正常访问服务时,要将自己的数据迁移出来,就成了一件很麻烦的事了。因此,似乎很少有视频博主在介绍一个APP时,会去考虑:当你不想用/无法使用时,能否顺利将内容迁移出来?其实这里面也有不少讲究的,拿笔记类应用来说,不仅包括笔记内容本身,还包括笔记的组织结构、标签、笔记间链接、自定义格式等等。如果是办公软件呢,还要考虑保存文件格式的开放性和通用性……总之,很少有人考虑「告别」时,是不是方便。这令我想到了佛教所谓的「厌离心」、「厌离秽土」等词,以及日本对于结束新冠疫情防疫策略时用到的「出口战略」一词,便有了本文这个标题。
无独有偶,我记得若干年前,在知乎或是别的什么平台,我就见过这么一个问题,问的是用什么APP来用作自己的旅行记录好?我记得当时自己的回答是:用记事本软件。理由很简单,人的一生的旅行是一件很漫长的事,是用「一生」(50年?100年?)去记录的事,放在这样的时间尺度来考虑记录形式的话,怎么能放心地将记录留在运营了不过三年五年,说不定马上就面临倒闭、停止服务的旅行类APP上呢?所以我一直很不理解为什么人们会把这样一生的东西,去放在一个相比之下不过是小婴儿的新生APP产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