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All posts for the month 6月, 2013

曾经,从小到大——直到最近的两三年前,我都一直认为我是一个特殊的人。当然客观上我确实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过从自己的兴趣爱好上、性格、涉猎领域上来说,一直都认同一个特殊的自己,而且是颇有自信的那种特殊。

后来大学毕业,有了时间和钱在动漫上做一些事情,玩了一些Cos以及圣地巡礼,也认识了不少同好。他们有的发起痛车联盟,有的做汉化翻译,有的投身动漫产业……总之朋友们在各方面有各种令人称赞的建树。似乎与他们一比较,我本来自以为豪的那些“创举”,其实也就那么一回事,类似的事情很多人都在做,很多人都被称赞,如此而已。打个比方的话,就是县里的状元跑到城里,发现大家都很厉害,且各有优势。渐渐的我对自己特殊的认同感不那么强烈了,开始觉得自己其实也是社会上,或说同好之间普通的一员。

最近我改变了这个想法。因为经历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每个人都只能体验自己的生命。这就是至高无上、无法否定的特殊性。哪怕只是在一个不起眼的小网游里取得了一件稀有的装备,或是汉化翻译了自己长期以来一直很喜欢的漫画……如此,只要是自己感受到了出众的自豪感,那么就是特殊的经验,特殊的人生。

 

我正在阅读的这本小说《艾比斯之梦》是一本日本科幻小说,前一阵在豆瓣上看到了它的预售推荐就打算买来读一读了。除了它的名字——一不小心读着顺口而颠倒了两个字的顺序就变成了另一个意思——外,吸引我注意的还有它的宣传语:“日本赛博朋克最佳作”。Cyber-punk,电子朋克,这个词语我是很早就知道,但科幻类的文学作品我几乎很少接触,仅有的一些对于赛博朋克文化的接触也大多是来自日本动画。所以我对西方科幻或是中国本土科幻兴趣不大,然而既然这本书打出了“日本赛博朋克最佳作”的旗号,于是《攻壳机动队》、《夏娃的时间》等各个故事里的电子元素就立马浮现在了眼前,所以我倒想买来看看了。

本文之所以不叫读后感,而是“读着感”,因为我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还没把这本书读完,正读完了100页左右,占全书的1/4篇目。整部小说的篇目结构是故事套故事:贯穿整本书的大故事讲述了在机器人掌控地球的未来,一个女性机器人逮住了一个偷窃粮食的人类少年,之后并没有处以刑罚而是向他讲述了七个故事。而这七个故事,就是穿插在本书中独立的七个章节,而在这七个章节之间,又有“中场休息”这样的段落来交代全篇故事的发展情况并包括了女性机器人与人类少年有关这一个个故事的讨论。基于这样的小说结构,所以我准备每看完一个小故事就写下自己的想法,目前我看完了第三个(哦,从篇幅上来说这七个故事好像并不是均分的)。于是我来写一下:

第一个故事名为《宇宙尽在我指尖》。故事讲述了一个共同创作小说的BBS社区上发生的事,事件分为线上小说推进与线下现实世界两方面同时推进。这个故事我是很有认同感的,因为我从挺早的时候——大约大学开始——就参加了这类活动直到现在还在进行着,线上多个人共同创作一个故事,有些是即时扮演推进的形式,有些则是论坛异步交流创作的形式。我也一直在想象创作出的故事(二次元)能以怎样的方式去影响故事的创作者(三次元),甚至我还简单地设想过一个杀人案件如何以扮演游戏的方式让凶手和侦探在现实世界与创作故事两个层面斗智斗勇。而书中给出的这个故事,很好地展现了这种可能性,BBS社区上的爱好者们,不是以现实的、直面的方式,而是以虚拟的、间接方式启悟并拯救了一个陷入人生危机的少年。这是一个温暖的故事,虽然虚构但并非科幻,因为这个故事的发生背景完全是基于我们现在已经拥有的网络技术——BBS,甚至这东西十多年前就有了。所以我对它的认同感很强,因为说不定这样的情节就在我们身边以及我们所常去的网站和论坛上发生着。

继续阅读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话:“真正努力过的人,就会明白天赋的重要。”略有感触。虽然我不是一个常常努力的人,但是总有些方面是不擅长的,花了一些功夫,还是不擅长。比如,最近我发现我十分缺乏形象思维。

没错,这是我所认识到的自己的一个特点。如果说得自鸣得意一些,那就是我拥有强大的抽象思维,然而从另一个更实际的角度来看:那那就是我这个人极度缺乏形象思维。有两件事情我非常不擅长,一个是画图,另一个是编故事。当然第三件事就是学习一种语言。先不说第三件事,前两件事,似乎都有着严重的相似性,那就是缺乏形象思维。以前也不是没有学过画画,从幼儿园起就上学习班了,但始终都是没有什么起色成功。我在画画之前无法预先想象出要画的内容,无法做到“胸有成竹”;编故事也是一样,曾经我也说过我不适合当跑团的团长,因为我不会编故事。我通常只能想到要通过一个故事来表达一个怎么样的理念,但具体人物怎么塑造,故事怎么发展?不知道。所以几次想做AVG设定,也都半途而废,原因都是故事编不下去了。基于这两点,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我对人的发型完全没有感觉。首先当然我自己从小就没有改变过发型,其次如果要让我回忆起某个人来,除非是非常熟悉天天见面的人,不然的话我是无法在脑海中构想出对方发型的样子,最多只能想到是短发还是长发、是直的还是弯的,但具体的头发走向,在脑海中的一片空白,所以更不要说写成文字来表述了。除了头发之外,我缺乏形象思维的特点还体现在我的写作中,我就算要写人物对话,通常是也是为了说理而写,而不是为了故事而写,所以常常我写出的角色的对话要么都像从我一个人嘴里说出的,要么就是硬生生地被加上各种性格符号的对话以示角色区别。而且我写的角色对话往往变成了这里探讨、事件叙述,而不是真正角色的言谈。

自从玩摄影以后,我常常和同好抱怨“感觉”这个说不清道不明,只能靠感觉来感觉的感觉。这大概正是我缺乏形象思维的一个体现。当然,很可惜,我认识的人里好像也没人能够把“感觉”翻译成我听得懂的“道理”。所以那些想从感觉方面给我提建议的同学还是请放弃吧,感觉这种语言我实在领会不了啊。另外我也曾设想着能把摄影上的布光法则,光线在物体表面的衰减情况用函数描述出来,这样就不用靠想象,或者说这样想象就拥有了凭据,然而这终究也是不现实的。我们不可能每拍一张照片都去逐点采样空间里的光线然后搞个数学建模,除非不是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而是数字电影制作公司。

于是我就在反思:到底是因为我从小缺乏训练,因此缺少这种具象化思维的习惯呢?还是天赋原因造成先天不足,练习也徒劳?

喏,这篇文章是就说理性质的,所以我写得很快。

买了块数位板用来画分镜,顺便想练练画人物,但无论是随便涂了几笔,还是在网上找相关的素描教程,都觉得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发现自己非常不擅长手绘。

但是,我貌似还比较擅长用现有的几何图形来拼接一些东西。下面就是今天的试作品,上图是作品,下图是照片原图。全部由PS绘制。

 

 

想买一个手动镜头。由于我现在有尼康和索尼两大卡口体系,于是我在由于买哪个体系的卡口比较好。

根据经验,法兰距长的镜头可以转到法兰距短的机身上,反之不行。尼康F卡口较索尼MA口法兰距更长,因此买尼康口然后转成索尼,能一物两用。

但是转之后效果如何呢?还能不能手动对上焦、有峰值对焦提示呢?

我刚才在没有转接环的情况下,直接把尼康的镜头按到索尼卡口上。一对焦,居然有提示,还对得挺准!

忽然就对峰值对焦信心大增!

 

不用任何转接环,直接把尼康镜头按在索尼机身上。

继续阅读

最近出了《学园默示录》中平野户田这个角色,其实目前只出了一次,只有一次单人的影棚照,后面应该还会有几次。

 

出这个角色,有一些前后因缘,现在来记录一下吧。在大约09年的时候,就参加了KFC论坛上一次以僵尸危机为背景,名为《活死人的黎明》的论坛扮演游戏。这大概是我第一次接触这类主题,而且以是扮演这样有趣而富有代入感的方式,所以当后来《学园默示录》新番推出后,我就立即有了兴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