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All posts for the month 5月, 2022

2022年05月04日,日本的《记录的地平线》爱好者举办了一场专题同人展。说是「日本的」,其实也并不尽然。首先因为这是一场线上同人展,是于pictSQUARE这个网站上举办的在线同人展,所以应该是全世界都可以参与的(只要可以注册会员);另一个原因是,实际上我这个并非日本人,但会说一些日语的爱好者,也作为摊主参加了这次同人展。

首先要提一下的是这次同人展的开展时间,之所以选在了5月4日,也是与《记录的地平线》这部作品中的设定有很大关联的:作品中〈大灾难〉发声的时间就是地球世界的日本时间(2018年)5月4日0点。所以同人展的主办者特地选在了这一天,同是这一天也是日本的五一黄金周,因此也便于爱好者们参与。本次同人展的参展门槛也挺低的,不进行作品贩卖仅仅是展示自己的同人作品也可、没有新刊只有过刊也可以、当天不在线(提前设置好店铺内容)也可。从3月份开始招募起,原先预定10个摊的场地,经过一次扩充后增加到了24个摊位的场地,最终申报出展有23个摊位。要说明一下的是,这次同人展真的是由爱好者主办、参与的展会,与官方并没有关系。

展会链接是:https://pictsquare.net/9q7lc1k84wvf1aqgcsyt2ffiu0xy9f18(已结束状态)

当天的会场图:https://img.pictsquare.net/maps/9q7lc1k84wvf1aqgcsyt2ffiu0xy9f18_6235_2.png

在这23个摊位里,就内容来说,大致有超过一半乃至三分之二的摊都是腐向的,且在腐项的作品中,城惠和克拉斯提CP题材的又占了大多数,此外也有银剑题材的,以及亚因斯与斋宫CP的。在非腐向的摊位或作品中,有几个是克拉和高山的,高山和荠、城惠和晓的,此外也有2个左右喵太和瑟拉拉的。除此之外,还有2个是以展示整理资料为主的。我就是这展示资料为主的其中一个摊,编号お3,社团名「貂地」,位于进门右手边第一个。

事后来报告一下:我这次展示和风向的主要有我整理的《记录的地平线》的《可信译名表》——也就是一份整理了LH正式出版物中专有名词的日文与中文的对照词汇表集合;还有我自己仿造《大和风土记》而创作的关于〈中原〉中〈楚〉与〈大都〉两个地区的设定集(首先是用中文写成,然后自己尝试着翻译成了日文);最后还有我制作的3个点阵人物图(腹黑眼镜、鲨化鱼人、貂),邀请大家在现场用作线上逛展的虚拟形象。此外,可以说我的摊位图本身也就是一个《记录的地平线》的同人作品,我把摊位图打造成了《记录的地平线》第11卷卷首彩图的〈白桃庙〉的场景,并在其中加入了许多与中原剧情登场人物有关的图片元素。尽管同人展已经结束,大家不妨可以对照着图片来分辨一下,各个图片分别代表了《记录的地平线》中的谁或者是什么事件。(有0~16共17个〈中原〉相关元素!)

除了我精心设计并绘制了自己的店铺图外,其它一些摊主中,有一些摊主是直接用网站默认图,或是网上他人制作并免费分发的店铺图(但并不是为LH主题打造的),不过还有2个摊子的店铺图竟然都做成了城惠房间的模样,这也是很有看点的。很遗憾,由于不是我绘制的图片,因此受限于著作权的原因,现在我无法把这两张精美的店铺内景图贴出来给大家看。

正如我上面提到的,除了店铺可以定制外,人物图片也可以修改。我自己绘制了三张简单的像素图,有其他摊主则绘制出了亚因斯、洛德立克等人的像素图,也有人做成了咖喱(城惠最喜欢的食物)和〈魔法光源〉的那个光球,甚至还有人就是一副眼镜在那里飘着……总之是各式各样的。
继续阅读

我想我应该是有所成长了,因为我竟然有耐心把这么一本真的不怎么样的书读完了才来写这篇书评。

很遗憾,这本书的内容编排及其写作方式,就和它的第一章所揭示和批判的当下网络情形——被细碎分裂的注意力经济——是十分相似的。这本书的写作也是这样凌乱不堪。从书本的标题来看,本书似乎是要讲述在当今网络时代,人们的注意力不断碎片化,不断被各种媒体所吸引并拉扯,以至于难以专心致志地进行阅读。然而本书实际所涉及的内容要比这一话题更多——还包括了假新闻、网络初期民主梦想的幻灭、传统新闻媒体的责任,以及人工智能其实并不那么智能等等……这本书谈及了如此多的话题,就像是一本简短的大杂烩,像是一系列周刊月刊杂志连载的集合。涉及了如此多的主题,让这本篇幅本身就不多的书看起来草草了事,东拉西扯。

而在具体行文上,每一章都像是一种演讲,一种对眼下人们的网络生活现状的演讲式(富有激情的)抱怨。本书从头到底的写作都显得凌乱不堪,书中往往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引入了许多社会实验、书籍、论文、调查结果、新闻事件来佐证其观点,然而每一段介绍和引述只有几百字篇幅,并且是不加讨论和批判、不加修饰、不讨论是否适用地就拿来作为例证使用。以至于整本书看起来就像是零乱的小学生周末剪报本,或者是就像是用特定关键词在搜索引擎、SNS网站检索后出现的页面返回结果。到头来,本书的呈现方式就像是Twitter的搜索栏或是Facebook的推送篇目。其实我挺怀疑作者是不是真的有去认真读过书中涉及的这些论文、研究和调查,还是说只是看了个内容概要呢?甚至我开始怀疑这本书是不是由一个擅长生成新闻文章的人工智能程序生成的有关互联网注意力经济这一主题的文章了。

就这样,这本书写成了它自己所揭示和否定的那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