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节是9月10日,当然也照例吃了月饼。

不过因为之前在便利店这里看到了一种不是月饼但外形设计很搭的点心!(馒头?),于是这次的主角就是它了!

圆鼓鼓的馒头馅上浅浅地凹下去一块,呈现出兔子的形状,这不正是古人对着月面的阴影而想象出兔子的由来嘛!太棒了。

继续阅读

最近iPhone14发售了,于是我就去附近店里看了看,比较了一下。发布会上把相机及其拍照功能吹得花好桃好的,于是在试机的时候,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把我现在在用的,4年前的iPhoneXS的2倍光学变焦,和刚发售的iPhone14(非Pro)的2倍数码变焦比较一下,哪个成像效果会更好呢?于是便有了本帖。

简单贴一下对比图,并就一张样张对比做一个说明。

继续阅读

前言:秋叶原,好久不见

秋叶原,听到这个地名你会想起什么呢?

对我来说,它是ACGN文化的聚集地,也可以被称为圣地。我对这个地名的了解与认识大致来自于三部动画作品,还有一些介绍日本ACGN文化的杂志。最初是一部很早之前在上海的某家电视台上播放的少女战队类动画《秋叶原电脑组》,然后是5pb.的科学妄想系列ADV的衍生动画作品《Steins;Gate》即《命运石之门》;另一部则是我自己这几年很热衷的轻小说改编动画《记录的地平线》。

至于实际走访,在新冠疫情扩散至全世界前的那个年代里,我常常去那里,有目标地参加临时活动;或是随性地浏览中古店、扭蛋机;有些时候甚至还会与偶尔正好同一时期在日本旅游的伙伴一起在那里见个面之类的(我记得自己就和windchaos在秋叶原见过面?)。甚至JR秋叶原站附近的宾馆的位置与价位选择也会成为和朋友闲聊时的话题。

然后,新冠疫情爆发并扩散至了全世界,成为了21世纪的一场大流行病。就在今年夏初接种了2剂疫苗之后,正值日本进入第7波感染高发期间——2022年的8月,我再一次来到了秋叶原。在旅行回来之后,我带着历史考察的眼光,开始阅读一本有关秋叶原这个城区发展历史的书——《秋葉原は今》。在这个图文博客似乎都已经过时,人人都开始做vLog、上传旅游视频的时候,我却开始阅读它的历史,它的发展由来,从书里时而蹦出来的那些较为生硬和具有学术气息的片假名中,我读到了秋叶原的另一面。

你有没有想过,如今的萌え街道秋叶原,其实是一项雄心勃勃的城市再开发计划人走茶凉不了了之之后,地域市场向着叛经离道的方向积聚起的一系列文化现象呢?《秋葉原は今》就讲述了其成形和变形的故事。

继续阅读

我终于又来到了那片海岸——在经历了新冠疫情2年半、并接受了2剂疫苗之后。

这次的长旅,我果然还是又选择了那片海岸。这次,我用正片胶片(Fujifilm RVP 100)记录下了它——湘南海岸、江之岛、藤泽、镰仓。
继续阅读

如题,9月9日是大山椒鱼オオサンショウウオ(也就是日本大鯢)之日!当然,这好像只是京都水族馆所设立的一个纪念日。

要说原因嘛,好像是因为9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像大山椒鱼。

于是就拿出了前几个月在拍卖平台的コップのフチ子与京都水族馆合作限定的大山椒鱼款扭蛋玩具(据说很稀有!),在鸭川和京都塔前面用手机拍了两张照片。

对焦距离很近,背景都模糊了,意会,意会吧……

胶片摄影:2022年(令和4年)祇園祭、伏見稲荷大社

继续再来一卷用Lomography SprocketRocket拍摄的2格35mm胶片摄影!

这次是2022年京都的7月祭典活动——祇園祭,以及参拜游览伏見稲荷大社的照片。在这次的试验性拍摄中,也用到了一些比较「乱来」的方式,比如拍摄夜晚的照片时,直接开到B门后估算曝光时间。并且还尝试了多重摄影。

继续阅读

如上图所示,我接受了2剂诺瓦瓦克斯(Novavax、ノババックス)新冠疫苗的预防接种。在使用中文的人主要生活的地区,这种疫苗似乎并未普及,而由于目前我生活在日本,并且选择接种了这种比较「后发」的疫苗,因此,我想我的情况应该是比较少见的。

于是我就用中文来写一下我自己注射这两剂诺瓦瓦克斯后的反应、感受。以提供参考。

注射疫苗:
注射日期:6月8日(第一次)、6月29日(第二次)

开发者:novavax

制造者:武田薬品工業株式会社

疫苗技术:組み換えタンパクワクチン

世界卫生组织网站的相关介绍: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eature-stories/detail/the-novavax-vaccine-against-covid-19-what-you-need-to-know

接种者(我)自身情况:我之前没有接种过其他新冠疫苗。在我的记忆中,从小到大的过程中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指定的少年儿童必须接种的疫苗外,我也没有接受过其他种类的自费疫苗。

接种后记录:

第一剂接种:2022年6月8日15:36

15:55(接种后19分钟,仍在接种会场待机)

体感:注射部位阵发性轻微酸疼。
不过就算是注射生理盐水,手臂上被扎一针总会痛的吧……

21:00

体感:看书时出现倦怠感

体温:36.80(体温都是以口腔体温计测量的,下同)

参考:前一日晚上36.96

继续阅读

你没看错。虽然现在已经是2022年的6月,不过本篇放出的是2021年3月所拍摄的樱花季节时的京都街景。

为什么现在才放出呢?正如你所见,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占据了2格35mm的胶片空间,且包括了两侧边缘的齿孔部位——也就是说,这一卷是用 Lomography Sprocket Rocket所拍摄的照片!

继续阅读

2022年05月04日,日本的《记录的地平线》爱好者举办了一场专题同人展。说是「日本的」,其实也并不尽然。首先因为这是一场线上同人展,是于pictSQUARE这个网站上举办的在线同人展,所以应该是全世界都可以参与的(只要可以注册会员);另一个原因是,实际上我这个并非日本人,但会说一些日语的爱好者,也作为摊主参加了这次同人展。

首先要提一下的是这次同人展的开展时间,之所以选在了5月4日,也是与《记录的地平线》这部作品中的设定有很大关联的:作品中〈大灾难〉发声的时间就是地球世界的日本时间(2018年)5月4日0点。所以同人展的主办者特地选在了这一天,同是这一天也是日本的五一黄金周,因此也便于爱好者们参与。本次同人展的参展门槛也挺低的,不进行作品贩卖仅仅是展示自己的同人作品也可、没有新刊只有过刊也可以、当天不在线(提前设置好店铺内容)也可。从3月份开始招募起,原先预定10个摊的场地,经过一次扩充后增加到了24个摊位的场地,最终申报出展有23个摊位。要说明一下的是,这次同人展真的是由爱好者主办、参与的展会,与官方并没有关系。

展会链接是:https://pictsquare.net/9q7lc1k84wvf1aqgcsyt2ffiu0xy9f18(已结束状态)

当天的会场图:https://img.pictsquare.net/maps/9q7lc1k84wvf1aqgcsyt2ffiu0xy9f18_6235_2.png

在这23个摊位里,就内容来说,大致有超过一半乃至三分之二的摊都是腐向的,且在腐项的作品中,城惠和克拉斯提CP题材的又占了大多数,此外也有银剑题材的,以及亚因斯与斋宫CP的。在非腐向的摊位或作品中,有几个是克拉和高山的,高山和荠、城惠和晓的,此外也有2个左右喵太和瑟拉拉的。除此之外,还有2个是以展示整理资料为主的。我就是这展示资料为主的其中一个摊,编号お3,社团名「貂地」,位于进门右手边第一个。

事后来报告一下:我这次展示和风向的主要有我整理的《记录的地平线》的《可信译名表》——也就是一份整理了LH正式出版物中专有名词的日文与中文的对照词汇表集合;还有我自己仿造《大和风土记》而创作的关于〈中原〉中〈楚〉与〈大都〉两个地区的设定集(首先是用中文写成,然后自己尝试着翻译成了日文);最后还有我制作的3个点阵人物图(腹黑眼镜、鲨化鱼人、貂),邀请大家在现场用作线上逛展的虚拟形象。此外,可以说我的摊位图本身也就是一个《记录的地平线》的同人作品,我把摊位图打造成了《记录的地平线》第11卷卷首彩图的〈白桃庙〉的场景,并在其中加入了许多与中原剧情登场人物有关的图片元素。尽管同人展已经结束,大家不妨可以对照着图片来分辨一下,各个图片分别代表了《记录的地平线》中的谁或者是什么事件。(有0~16共17个〈中原〉相关元素!)

除了我精心设计并绘制了自己的店铺图外,其它一些摊主中,有一些摊主是直接用网站默认图,或是网上他人制作并免费分发的店铺图(但并不是为LH主题打造的),不过还有2个摊子的店铺图竟然都做成了城惠房间的模样,这也是很有看点的。很遗憾,由于不是我绘制的图片,因此受限于著作权的原因,现在我无法把这两张精美的店铺内景图贴出来给大家看。

正如我上面提到的,除了店铺可以定制外,人物图片也可以修改。我自己绘制了三张简单的像素图,有其他摊主则绘制出了亚因斯、洛德立克等人的像素图,也有人做成了咖喱(城惠最喜欢的食物)和〈魔法光源〉的那个光球,甚至还有人就是一副眼镜在那里飘着……总之是各式各样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