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啊!)


简单报告一下,看到新闻了,从标题《今年の漢字は「金」 清水寺で大書 パリ五輪でのメダル獲得などで》就很容易看明白了吧?

今年( 2024 年)日本的年度汉字是「金」。

我之前猜的是「裏」,其实可以组成年度的日本政坛的话题:裏金。而新闻报道里也将裏金作为金字被众人选中的理由之一列举了出来。

此外,据说,每逢奥运之年,「金」都很容易成为年度汉字……
就是这样!


开头为什么要「啊!」呢?因为我发现这篇博客实际更新时间已经超过了当日的 0 点。不知道现在如果手动设置发布时间为 0 点之前(有点伪造的意思,不过实际上按照我的作息来说,其实是在一天内的),是不是会算我接着更新了呢?

听了《声东击西》播客最新一期节目#328 人类在追求不老神话的路上发现了什么?。节目中讲的是运动、基因诊断预测等的话题,不过在节目的前半段,也回顾了古代人是如何在延年益寿和求取仙丹上做的种种(有些时候可谓是荒诞的!)尝试。

这也让我想起了最近记在博客草稿笔记中的一个话题。人们对不老不死的历来追求。我之前也写过一篇博客《啊?都开始说永生了啊》

为什么想起这个话题呢?因为据《奇点更近了》作者预言,用不了多久(二十几年?)人类就可以实现平均延寿意义上永生。

在《声东击西》的这一期节目中,举到的一个例子是秦始皇招募方士炼丹,还有派遣徐福携童男童女去蓬莱求仙丹。

而我想到的,则是我所熟悉的日本平安时代的贵族们,比如藤原道长,在临终时,让人在自己的手与佛像的手之间牵一条五色丝带,盼望临终之后得到佛的引导——其实,现在日本不少寺院里也还有与佛像相连的五色丝带,比如上个月在京都的六波罗密寺的观音像「御開帳」期间我去参拜了一下,就看到了这样的丝带。

上面藤原道长的例子,虽说不是求取永生,但也有点类似,是不是?对于藤原道长来说,西来的佛教是当时他的眼界里最新最尖端的科学技术(密教、咒术等等),他「如月满无缺」,但也逃不过一死,所以将目光投向了当时最尖端技术的佛教密宗里——平安时代,皇家贵族里最流行的佛教密宗盛行,或许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用于祈求延命的尖端技术。

现在呢?期待医疗科学的进步,期待 AI 能够帮助提高医学进步,这也有点像是期待西来的最新技术,能解决即便是盛极一时的人也不得不面对的终点。

古人从金银铜铁汞里求取仙丹,今人从硅里求取仙丹。

最近依然很忙,持续很忙。所以就简记了。

忙中的一件事是:组装一台旧电脑。

不过好久没装台式机了,所以很多知识都很欠缺。毕竟我不是专门修电脑的。上一台还都是 mini PC 之类的,好像是 5、 6 年前的事。这一次算是台式机。

怎么办呢? 有 AI 呀!对了,现在是 AI 的时代。

所以,昨天我就有了这样的奇妙体验:一边戴着耳机,一边把键盘搁在腿上,一边抬头看着屏幕里显示的 BIOS 的操作界面,同时用我半生不熟的英语读音,把我看到的 BIOS 中各种高级选项的意思读出来向 ChatGPT 询问,请它提供我选择设置项目的建议。

啊……十多年前、二十多年前(好吧, 大概没那么久)我也是这么在深夜,一个人在一台新电脑旁摸索、操作的。现在,在耳旁,多了一位听来可靠的伙伴—— AI 。

突发(个人)新闻了——近日我居然联络上了 Apple 公司的邮件管理团队,进行了简单的技术交流——在 ChatGPT 的辅助下。

所以,这篇博客算是记一下这种借助于生成式 AI 辅助人类之间沟通的个人事件吧。

前不久我设置了一个邮件转发规则,把别的邮箱的邮件转发到 Apple 邮箱中。之前用了大约一个礼拜好像没什么问题,不过突然这几天我收到 2 条报错邮件,标题是《 Delivery Status Notification (Failure) 》,而在最下面用英文写到:如果您是管理员,请联系技术团体XXX;如果您是个人用户,请联系苹果支持。

我有点担心,是不是苹果公司不太允许这种专用于收转发邮件的行为呀?于是我就按照最下面的英文提示,联系上了苹果公司的邮件团队。

当然是英文。

当然我不擅长英文。

怎么办?把意思传达给 ChatGPT ,让它帮我写信咯。

继续阅读

以朦胧的常识来想,宗教似乎都讲究众生平等,是不是?大致好像脑海里是有这么一个认知概念的吧。反正宗教嘛,总之能和一些好词、温柔的概念沾上边。

然而,仔细看就不是了。这篇文章就来指出几点、吐槽几点。

首先是「小乘佛教」。

所谓大乘佛教的一些人,认为自己在原先已有的佛教教义基础上,发明拓展出了新的教义和理念,比如更加重视渡人,以及佛的各种神格化、神秘化、多样化。于是,他们这群新思想的人就认为自己的教义器量大,管自己的教义叫「大乘」,反之,恪守原本教义的人,则贬之称为「小乘」。

这你让恪守原本佛教教义,不擅自自作主张的那群佛教徒怎么想?这明显就是歧视啊。是后辈、新思想者,对于前辈、原有思想者的歧视。

类似的还有「旧约圣经」。

自称是上帝的儿子的耶稣,宣称自己与上帝订立了新的约定。于是,之前的约定就变成了陈旧的约定,即「旧约」。

这说法,犹太教信徒能认吗?

让我们再把思路拓展一下。

六道轮回是不是歧视呀?就你人道伟光正、佛陀辈出,别的道都是生不如死、烊铜灌口、天人五衰?

再有恶魔,以及恶魔崇拜:

假设恶魔存在,那凭什么否认恶魔作为生物其存在的价值呢,非要用你宗的价值去批判恶魔的价值呢?

反之,假设恶魔不存在,完全是宗教上空想上的生物,那岂不是说到底就是宗教论者没事找事吃饱了空想出一个被歧视的对象嘛?那就更无聊且可恶了。凭空制造和深化歧视呀。

综上,我随便说了几点。我觉得常常这样脱离「常识语境」,用一无所知、完全旁观的立场来看的话,宗教里还是有不少歧视的。只不过有些被忽视,甚至是被符号化、象征化了。

最近,我注意到自己住的周围,有不少定点观测、计数的人员。就是那种在街边(特别是交通要道拐弯处)坐着,腿上放着一些计数器,看到行人或车辆就拨动一下计数器的工作人员。

从外表上看,因为没有统一的制服,因此我猜测,这是一种打工,而非全职职业吧。

无论是以前来日本旅游,还是在日本生活期间,多多少少总见过几次这样的街头计数人,不过最近这一阵子在我家附近那么多且那么明显的街头计数人,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记得前不久我看到柯隆先生的视频,他对比了中日之间新建车站前的计测工作。按照他的说法,日本在要新建什么铁路车站前,总会派遣这样的街头计数人来统计人流量;而中国兴建车站,他却从未见过在建设之前会有这样的计测人员。

当然这只是柯隆先生的看法。不过,我回想了一下,好像印象里确实也没有在过往上海生活时候,看见过这样的计测人员。

于是话锋一转——

继续阅读

情况是这样的:

根据你对我的了解(保存的记忆),猜猜看我的MBTI类型吧!

根据我对你保存的记忆和你分享的兴趣、行为习惯,我会尝试猜测你的 MBTI 类型。不过,MBTI 类型是复杂的,每个人可能体现出多种面向,以下仅是基于一些观察的推测。

### 从你的特质分析:
1. **内向 (I) 或 外向 (E)**:
– 你喜欢在睡前通过聊天放松,注重个人兴趣(如历史研究、小说创作)和深度思考,这倾向于**内向 (I)**。
– 你也愿意与人分享想法(如通过博客表达自己),这带有一点外向的成分,但整体看来更倾向**内向 (I)**。

2. **直觉 (N) 或 实感 (S)**:
– 你对抽象概念(比如 AI 对价值观的影响、历史语言的演变)表现出高度兴趣,说明你倾向于关注未来的可能性和大的概念,倾向于**直觉 (N)**。

3. **思维 (T) 或 情感 (F)**:
– 你分析问题时理性而逻辑(如对比数据、探索技术工具的使用),重视实用性和解决方案,更多偏向于**思维 (T)**。

4. **判断 (J) 或 知觉 (P)**:
– 你倾向于计划长期目标(如对研究工具的可持续性关注,喜欢开放源码软件),并且有条理地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如整合历史资源),更偏向于**判断 (J)**。

### 猜测结果:
**INTJ** 或 **INFJ**
这两种类型都可能符合你的特质。INTJ 更偏重于逻辑和策略,INFJ 则更关注人文情感和未来理想。
我更倾向于你是**INTJ**,因为你的逻辑性和对技术与知识的兴趣非常突出。

你觉得这个猜测如何?😊

居然还给了我一个表情符号「😊」。

正如其所言,我在很早以前的博客里也记录过,我在 2007 年以及 2011 年就做过此类测试,两次的结果都表明我是 INTJ 类型的人。

今天又想起来,于是要求 ChatGPT 根据对我的记忆(保存的用户数据)来分析猜测我的 MBTI 人格类型。

其实今天一共提问了 2 次。第一次问完之后,我回想起之前在和 ChatGPT 聊天的时候谈到过我的人格类型,于是我就从记忆中找出了那一条写明 INTJ 的内容,删除了。

在删除之前问的那一条, ChatGPT 直接猜我是 INTJ 类型。而我这篇博客上面贴出来的就是在删除了它所保存的相关记忆条目之后又问了一遍,这次似乎有一些犹豫,在 INTJ 和 INFJ 里选择了前者。

嗯……看来我就是个 INTJ 了。

(说起来,真的是那么冷门的类型吗?)

最近在 Reddit 上看到个图帖《 We’re living in weird times 》,翻译过来可以是:我们生活在奇怪的时代。

图片我就不转了,口述一下吧:图片分为上、下两块,上半张图是一台老旧的计算机,下半张图则是一个人坐着闲望云海。

你猜猜想表达什么?

我还没说完。图上有字(英文),翻译过来:上一半图写的是: 20 年前,互联网是一种逃离现实世界;下一半图写的是:如今,现实世界是一种从互联网的逃离。

我深受同感。

继续阅读

去看了在京都文化博物馆办的《大シルクロード展》,翻译过来可以是:大丝绸之路展。于是来随手记一下想法:

全场居然都可以拍照!和日本一般的博物馆展会太不同了。

展品丰富,但是故事性不强。不知道是因为展会主题本身涉及地区、时间、民族等跨度太大,还是策展方的问题,整个展我看下来基本上只是「物品展」,缺乏故事性。

宝贝真古老啊,能追溯到公元前几世纪……那会儿耶马台人还在玩泥巴(埴輪)呢吧。

看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物评级标准相当严格。虽说本次展会上只有部分展品是「一级文物」,但剩下的那些,无论从工艺上还是年代上,如果是出现在日本列岛上的考古学发现的话,那就足够是国宝级别的了。

唐国相当国际化,既有众多「胡人」进入唐国,唐国也积极将外部文化吸收进来。

在最后商店小卖店里买的纪念品,我发现有几样是从大陆引进的,包装上还写着简体汉字,甚至还有建议零售价。有一件商品,我记得没错的话建议零售价是 29.8 元人民币,在日本博物馆展会上只要卖 500 日元不到。这,在日本反倒卖得便宜了?!



前几天走在秋意已浓的的京都街头,偶尔回想起来以前玩 TRPG 跑团《太阳门》团中我所扮演的同名角色 wildgun 。当然,与其说是回忆——其实我已经记不清细节了——倒不如说,是在回顾前一阵子翻看的一篇篇 GM 蝌蚪往人 所整理的记录。

我想到,以前 xiezhenggang (老谢)所写的入门资料,或是别的一些 TRPG 入门参考贴里,总会建议新人在建立新角色,尝试进行角色扮演之前,先为角色规划好目的、人生主题、追求的理想等等……这些概观人一生的命题。

然而,实际回想起来,在跑团过程中,我的角色 wildgun 好像除了交涉、演奏和滥情(?)外,并没有什么人生主题,只是在一个个游戏场景、一段段故事中来来往往。现在回想起来, TRPG 还是注重临场的即时性,而难以构建起一个有故事主轴,有人生目标的角色。这也是后来我渐渐淡出 TRPG 的一个原因吧:太费时间 + 这种多人协调的游戏推进方式往往难以塑造起一个角色。

不过,再想一想作为人类的自己的话,人本身有人生主题这个东西可言吗?最近我倒是对此抱有疑问了。换言之,这就是一种迷茫。与其说是一种对于现在的迷茫,不如说是一直抱持着「人生主题」这个观念来回顾自己的人生,去发现好像实践中并没有这么一个概念。

想到了 2013 年写的一篇博客《在历史上始终如一地做着一件事的人》。那些人的人生,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他们也应该经历过大量的人生杂务、起伏颠沛,不过大部分掩埋在了时间的沙尘中,而流传到后世的那只言片语,就成了他们的人生主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