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All posts by wildgun

新海诚导演的剧场版动画片《すずめの戸締まり》新上映一周,我尝试参考了一些日本爱好者的考察,然后进行了一次短途的圣地巡礼。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作品还没有光碟或者在线播映,因此这次大部分都是没有准备原图,而是凭借观影印象的情况下进行的巡礼。

主要巡礼地是在兵库县内。为免剧透,就不附加基于动画内容的场景解说了。直接上图!

新神戸駅


继续阅读

我得到了一个奇怪的东西。

仔细看看的话,能发现上面看起来有一些简洁抽象的单色条纹,有点那种古代遗迹表面纹理的风格。不好意思,我不太能够很好地描述它……

我记得当时,我是在京都街头转角的一爿商店的货架上发现它的,从外表来看,它显得与众不同。说起京都,这里自公元794年起就是这个国家的首都,因此在这里翻腾出点什么古怪的玩意儿都不奇怪,比如,古代某某朝的圆瓦,或是一片贝叶经。

话扯远了,当我回到家把它从袋子里拿出来放到桌子上时,我发现它摸起来手感软软的,甚至能感到体温传递到我的指尖。

里面仿佛有些什么东西,它诱发着让我打开它的念头。

要不要打开试试呢?还是先联系一下京都当地的什么文化机构,请他们来鉴定一下比较好?

我看了一眼窗外,时间已经不早了。两三只乌鸦缓缓飞过天边,从深红色的区域滑行向了阳光已经暗淡的深蓝区域。我想起一个词,在日本民俗中,把现在这个时刻,叫做「逢魔時(おうまがとき)」。

好,我决定现在就打开它!

继续阅读

这里又有一个让我想起「警惕比喻」的实例:https://kaix.in/0001/20221031-conviction/

什么是「警惕比喻」呢?这源于我2009年的一条微型博客内容

※警惕比喻!——展开来说,就是:警惕因内在思考缺位+外在比喻不当而造成的对事物的不正确认识。——2009年10月4日。

比喻嘛,自然就有本体和喻体,而语言中没有直接说明本体的修辞方法就叫「隐喻」。当时我就发现,人们在发言中使用比喻时,在一些情况下(特别是隐喻的时候),并没有对本体进行充分的论证,或是至少没有在谈话的双方(各方)都已经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就使用比喻的说法。这样的话术,是以比喻代替论证。例如当我要谈论一个「概念A」时,其实我并没有认真思考过「概念A」的实际形态,而是直接动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去想出一个「喻体B」,这个「喻体B」具有某种「属性B」。然后当我将两者用比喻话术进行关联时,「喻体B」的某种「属性B」似乎就顺着比喻的逻辑链延伸到了「概念A」上,这时,如果不加以警惕辨别的话,那么就会很自然而然地认可「概念A」确实也具有这种「属性B」,直至听话的人接受「概念A」具有「属性A(伪)」。这就是需要警惕的比喻。更需要注意的时候,说话者往往自身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也只是囫囵吞枣地接受社会大众语境中预设的某一个比喻。

在最上面的那个链接里,博客作者似乎就发现了「以比喻代替论证」所造成的异样感。从文章URL来看,在文中他要谈论的东西似乎是信念(conviction)(→概念A)。不过他周围的人总是将信念比喻成棱角(→喻体B),并指出棱角具有「会逐渐被磨平」属性(→属性B)。当人们用比喻的说法将信念与棱角在语言上关联起来时,棱角的「会逐渐被磨平」这个属性(→属性B)就会顺着比喻关系,染到信念(→概念A)上去,让听者觉得信念也成了一种「会逐渐被磨平」(→属性A(伪))的东西。

继续阅读

新海诚导演的新作剧场版动画《すずめの戸締まり》于今日(2022年11月11日)上映了。我看到有人指出,今天正好是「那」之后的第11年的11月11日。

下午看完后走出电影院,我发了一条微型博客,写下了我当时的感想:

《#すずめの戸締まり》看完。一句话点评:能看出新海诚尝试了新的叙事节奏表现,但同时我也看到了新海诚「民俗冒险电影」(姑且这么称呼吧)系列叙事的能力界限。

本文就稍微展开来说一说。

新的节奏表现

本作最新颖的地方,也可以说是新海诚对自己过往作品的创新,那就是叙事节奏的改变。本作一上来的15分钟内就是一场灾难剧的紧张场面,并且整个剧作基本上就是由这样灾难场面衔接起来的。与之前的《你的名字。》和《天气之子》那种由轻松日常渐进至紧张局面的节奏布局不同,本作就是「灾难→解决灾难」(即:关门)的场面串联。

对此,从开头的第一个灾难场景我就在脑中疑虑:开头就把氛围拔高到那么紧张,后面要怎么起承转结?果然,这次新海诚转换为了一个比较平均的节奏表现,让灾难紧张片段平铺在约2个小时的时间轴上展开,而日常生活片段则穿插其中。这会致使观众产生了心理预期:反而这里的门也会一样被关上的,无非就是以什么方式/姿势/形式去关上而已,这就缺少了悬念。

可以看出这种平铺而非起承转结式的节奏表现是新海诚的一种崭新尝试,至于效果如何嘛还待之后看各位观众的评价了。

不分天灾与人祸

这个话题可能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于天灾/人祸的理解因人而异。

怎么说呢?我看到作品中描写了那些需要被「关门」的场地,一些是荒废的度假村(宫崎)、旧校舍(爱媛)、游乐园区(兵库)、大都市(东京)、地震受灾地(东北地区);我也看到作品中所刻画的普通人的生活景象:单亲母亲、带两个幼儿还要经营夜总会陪酒的妈妈、外表光鲜华丽开敞篷车结果是故障车辆而且还向人借钱的大学同学、独自住院无人陪伴的老人、在便利店工作的年长者……这些哪怕是看起来和蔼温馨的景象之后,总隐藏着一些日本现实中的社会问题。

不过,对于「关门」这件事,作者似乎并没有去规定它发生的场景是由于天灾,还是人祸。可以看出,故事最后关闭的那一扇女主角东北老家的门,那是311东日本大地震的灾后地,可以说是天灾所致;但之前因为少子老龄化、偏远地区人口密度过低而造成的住宅、游乐设施废墟化,这显然就是社会规划不善而造成的人祸。

每当关门时,背景音乐里总会响起那个地方原先居民们充满活力的问候声,这似乎是在讽刺当前的荒凉衰败景象;但同时,作者借男主角之口,又说出了导致地震的蚯蚓(ミミズ)是出自盲目的自然运动。所以,这一关门时的人声表现就让我不太能够理解:如果是源于自然的动力,那又为何要渲染过去的美好时光与当前荒凉景象的落差呢?如果是为了揭露和警示社会问题(地区发展不平衡、东京一极化、对于生育补贴的不到位),那为何又将眼下灾难的起因归咎于一种盲目的超自然力量呢?

总之,我对这种将自然原因所致灾害与社会问题所致衰败拼凑到一起的表现方式感到不理解。其实,关于这一点,从场刊(要花钱买的那一册)中对新海诚的采访问答就可以看到,他制作这部影片的初衷,是想要说一个悼念场所的故事。原文:「最初にあったのは、『場所を悼む』物語にしたいということでした。かつて栄えていた場所や街が、人が減って寂れていったり、災害で風景が失われてしまったり。」(中略)「そういう『場所』を悼んだり鎮魂したりする物語ができないか……」可见,新海诚在考虑时,是将人口减少所致衰败,以及受灾地这这两种情况并列的,并且采取的方式是一致的——悼念、镇魂。也就是说,新海诚在本片中确实不加以区分地叙述并描绘天灾与人祸。

新海诚民俗冒险系列作品的叙事界限?

我在本片中看到了新海诚民俗冒险系列作品(《你的名字。》、《天气之子》以及本片——这个称呼是我给加上的。)的叙事界限。

继续阅读

依然是上次旧书展上买的旧书。这似乎是一本阴阳历的书籍,其中收录的年份包括了日本从阴历改为阳历的明治5年(1872年)这个年份。根据最后几页的记载,本历初版发行于大正元年(1912年),该版本发行于大正八年(1919年)。作者是伊藤耕月,发行方是伊藤神祥館。

由于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网站上已公开了多个版本甚至有比我这个版本更晚的发行版(见本文最后),且标注为「保護期間満了」,据此我判断我这一本也已经是公有领域的作品了。

另有一有趣之处:在该书第四十三页,页码文字形如「四十川」,疑为排版时将字块「三」错误地旋转了90度放置所致。

更新:已上传至WikimediaCommons

继续阅读

正如我的前一篇博客所说,我最近逛了京都的旧书市,买了一些旧书。其中就有这本《上海戦に輝く皇軍の面目》。

从书本标题上就可以猜想到,这是一篇有关日本在「大日本帝国」时代,记述上海战场上日本军人事迹的书本,并且显然这是一本充满了军国主义思想的书本。从封面上看,其成书日期是在昭和8年(1933年)。从序言上看,内容汇集了在上海战场上战亡的当时「第九师团」与「第十一师团」的事情。序言中明确表示本书是「忠勇美談」,因此根据我的理解,里面肯定有极端偏向的叙事立场以及夸大的虚构成分。不过,从另一角度来看,我认为也可以将它作为一份上海近代战争时期的一份资料来看待,而且里面除了文字资料外,还有一些手绘地图可以帮我们了解当时上海的地理情况。我自己就是上海人,因此我想保存并公开这份资料,因此我买下了它,并扫描、公开。

关于这份资料的稀有程度和其他副本:根据这个名为「歴史逍遥『しばやんの日々』」中一篇博客文章的整理,本书是GHQ(驻日盟军总司令)所要求焚毁的书目之一。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网站也没有所藏和公开。此外,美国国会图书馆似乎有一本藏本Shanhaisen ni kagayaku kōgun no menboku不过这个页面好像只显示了书本的数据,并没有公开内容。

继续阅读

书店即地狱。我曾经写过这句话,甚至把它作为了一个博客的分类。

我喜欢读书,不过每当在书店看到陈列于眼前一行行一列列的书柜时,总会有些茫然失措的感觉。

不过,地狱中似乎也有那么温暖的,看起来舒适的场景——那就是旧书市。

其实这篇博客是要来报告一下最近去逛了在京都百万遍知恩寺举办的「古本祭り2022」的购书情况,简单报告一下。

京都百万遍知恩寺的旧书展大概每年秋天都会举办,前两年因为疫情,我没有关注实际是否举办,我上一次参加还是在2019年。说起来以前我初中时候,也是经常逛上海文庙,在每周六(或是周日?)文庙的庙内都会有旧书市,从小小的售票窗口花一元钱买票就能入场,印象里我买到过1~8卷的《少年金田一事件簿》漫画,还有几本《网友世界》杂志。

话说会京都知恩寺的旧书展,它是免费入场的。主办方「京都古書研究会」的网站是:https://kyoto-koshoken.com/。除了知恩寺的旧书展外,他们还会举办一年中别的一些书展。

不知道是不是会场是寺庙的缘故,还是京都本身这座城市的历史特征缘故,总之,百万遍的书至少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是佛教书籍。另外,在一些书摊,会有一整个长桌上摆放着英文书籍乃至中文书籍。

好,下面就来点数一下我这次买了哪些:

《都市研究平安京変遷史》(藤田 元春)
《京都の歴史1 平安の新京》
《京都の歴史1 中世の明暗》
《角川日本地名大辞典 別巻1 日本地名資料集成》
《上海戦に輝く皇軍の面目》
《霊島金華山》
《毎日グラフ増刊 皇太子外遊画報 特集 エリザベス女王戴冠式》(昭和二十八年六月二十日発行)
《陰陽暦対照 干支便覧 全》(大正八年発行)
《郷土史は如何に研究すべきか》(四海書房)
《十返舎一九の箱根江の島鎌倉道中記》

这些书的状态各不相同,有些只是略微泛黄,有些则是散页、甚至掉渣了。我正在考虑将其中一些明显已经过了著作权保护期限的书籍进行扫描,并分享到互联网上。

前不久我知道一个事实,这件事再次让我明白到:原来我是一个人群中的少数派。

其实是这样的,前不久我看到网上的一则讨论,有关「心盲症」(Aphantasia)的讨论。这是一种有关无法进行视觉想象生理现象。看了这则讨论以及相关资料,我才意识到:原来多数是可以进行视觉想象的? 用大白话说,就是当人们说「想象一下……」或者「在脑海中浮现出……」的时候,他们真的是仿佛看到了那些画面!

很遗憾,我做不到。

根据Wikipedia英文版上Aphantasia词条的说明:「They found that 0.8% of the population was unable to form visual mental images, and 3.9% of the population was either unable to form mental images or had dim or vague mental imagery.」根据调查,好像有0.8%的人无法进行视觉想象,而3.9%是对此有困难,或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像。

我觉得我就是那0.8%!

不过由于我几乎没有体会到过视觉想象,因此至今我仍有些怀疑,这一结论真的不是一个集体的愚人节玩笑吗?真的不是大多数人以为自己有(其实并没有)视觉想象的能力,而少部分人诚实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吗?

另外,我又想到了一件事。早在2007年的时候,我就在网上进行过MBTI测试,结果是INTJ。据说这种性格类型的人仅占人群中的2%。

如果把这两件事结合起来考虑的话,我在想:INTJ是不是与难以/无法进行视觉想象能力有关,或者说其实是反过来的:因为INTJ性格类型的思考模式倾向于理论化,所以养成了跳过在脑海中进行视觉想象的步骤,直接开始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

但是——如果其实INTJ与无法进行视觉想象这两件事其实并没有相关性的话,那岂不是说,我其实是少数派中的少数派,异类中的异类了?

没错,我就是少数派。

好,本文接下来是有关少数派的一些想法。

大部分情况下,在不多加考虑的情况下,人们总会认为自己是多数派,又或是为了避免表现得另类,而隐藏自己少数派的一面,为了融入多数。

但是,换个角度来考虑,依照不同的标准,在不同的情景下,人们几乎都有可能被置于少数派的立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