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All posts tagged 宗教

这是一幅我使用AI绘图工具Stable Diffusion(AUTOMATIC1111版Webui)创作的佛画。对,你没看错,这是一副佛教画像(认真脸)。

一句话故事简介:8岁的龙女小萝莉在一瞬间变成了可爱的男孩子,然后成佛了。(出典:《妙法莲华经》之《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稍微详细一些的故事简介:文殊师利去海中龙宫传法,回来后,众人问他成果如何。文殊师利说自己在海中龙宫的传法讲授《妙法莲华经》的效果很不错,很多众生都得到了教化。他还特别举了个例子,说是有一位裟竭罗龙王女,才八岁,已经很厉害了,了悟诸法,功德很高,口才也很棒,已经成为菩萨了。

这时候现场有2个人,一个叫智积菩萨,一个叫舍利弗,他们不太信,先是智积菩萨提出质疑,而就在这时八岁的龙女忽然现身现场。这时舍利弗就上前直接对她表达了自己的疑惑和不信:女性身体很污秽,怎么能成佛呢?

这时龙女拿出一个宝珠,递给在现场的佛陀。佛陀就这样收下了。龙女便问智积菩萨和舍利弗:「刚才我把宝珠交给佛陀,佛陀收下了,这个过程快不快呀?」两人答:「很快。」龙女接着说:「你们看好了,我要成佛,比这个动作还要快。」

于是,现场所有人都看到这个龙女忽然之间变成了男子,然后成佛了。那两个质疑的人也看到了,便也只能默然相信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可爱的男孩子最棒了!《妙法莲华经》是经中之王。

继续阅读

半年没读发读书记录(其实之前半年在整理《记录的地平线》的资料,这一个月读了还挺多。

读完:

书名 ISBN
文芸作品例解 故事ことわざ活用辞典 978–4871381536
2.5次元の誘惑 4 978–4088823379
2.5次元の誘惑 5 978–4–08–882355–3
図説 一度は訪ねておきたい!日本の七宗と総本山・大本山 978–4413045308
2.5次元の誘惑 6 978–4088824642
図解仏教宗派がよくわかる本 978–4569695808
叶えたい夢の見つけ方 978–4394990031

本文基于通关《秋之回忆8》L部分游戏内容中志摩寿奈樱及嘉神川诺艾尔所有故事结局而写。对H线部分中所有相关材料,欢迎补充指正。

对于去过几次MO圣地巡礼的我来说,本次MO8中让我印象最深,也是最兴奋的一点,便是其中新增地名及场景设定大多都符合现实情况。相比于之前历代的遮遮掩掩、变形后引入,本次对于圣地的引进显得坦率得多。举例来说,湘南单轨电车、明龙神社和芦鹿岛的情况基本属实。湘南单轨电车与现实中同名,明龙神社为现实中龙口明神社,芦鹿岛之名为历代沿用,实为日本江之岛。这已为众多巡礼者所证实。

那么,对于我攻略的志摩寿奈樱,以及她家里的实际情况,结合圣地现实来看,到底是怎么一个情况呢?这就是我一开始想探究的问题。没想到逐渐探究下去,志摩家相当可观。

作为婿养子的志摩爸爸

首先来说游戏里提到的内容:
当一天早晨累在院子里遇到志摩爸爸,称其为房东先生时,志摩爸爸说,其实他自己并不是房东。他是「婿养子」,是入赘志摩家的。他是专门专门神职人员,而志摩妈妈才是夕凪庄房东,房产是记在她名下的。此外,志摩爸爸还提到:志摩家是女性一系家庭,历代所诞生的都是女孩,所以自己才被作为「婿养子」招入。而自己也只有寿奈樱这一个女儿。

从中可以有三点推论:

1、志摩家是具有相当历史甚至有一些神话色彩的古老家庭,有点像《你的名字。》宫水家的情况,但因为《秋之回忆8》中没有暗示预言之类神秘现象,所以说只是生理、基因等因素导致女性单传吧。

2、志摩爸爸本不姓志摩,而是他姓。与志摩妈妈结婚后才改姓志摩。

而至于志摩妈妈的名字,志摩爸爸之后会提到,名字是小樱织(小桜織=さおり=SAORI),所以,志摩寿奈樱妈妈的名字是:志摩小樱织。

而志摩爸爸的名字及原本姓氏,在我玩到的游戏部分中,一次也没有提及。
继续阅读

我花了几个小时读了这本小书——由英国作者关大眠(Damien Keown)所写的《佛学概论》,当然,我读的是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的中译本。现以本文对此书进行简单地拾取其中我关心的内容,故造一词,名之「简拾」。

说实话,本书的前半段对于从高中开始就读了一些佛教介绍书籍的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十分新颖的内容。应该说,本书给了我一次精简的回顾,让我复习了一遍已经变得模糊不清的有关佛法以及佛教发展的知识。当然,关于巴利语版佛经作为最接近于释伽牟尼本人说法时用语的这一知识点,还是第一次注意到。

此外,在前半部分,本书提出了(其实是引用了尼尼安·斯马特所提出的)认识宗教时可以讨论的七个维度,我觉得这是本书前半部分的核心,也有助于比较性地讨论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这七个宗教的讨论维度(方面)是:
继续阅读

自从开始参拜日本神社、寺院,并建立了御朱印网站,我开始了解梵文中的种子字、护摩仪式等佛教密宗特有的宗教元素。以此又唤起了我自高中、大学以来对于宗教特别是佛家的兴趣。最近读了些印度教方面的著作,查着查着便查到了这一套十本的《日本密宗大典》。由中國書店出版,一套要三千多元,当然不是我这个业余爱好者需要买来收藏细读的。好在上海图书馆提供全十卷的馆内阅览,索书号为:B946.6/6533#1~B946.6/6533#10,ISBN:978-7-80663-417-2。

近日去上海图书馆借阅了前三卷,并用手机拍下了目录内容,便于今后自己,或看到本文的各位借阅者事先了解其中收录内容。大致上来说,是日本派遣的遣唐使带去日本的唐密佛经,以及日本僧人的解说内容。

《日本密宗大典》内容使用文种简述

其实我还是蛮担心书里到底用了什么语种的,佛经倒还好,主要是日本僧人的论著,我在没翻开之前,还真不知道它是以汉字还是以日文写成?到底能不能读得懂呢?

至少就我借阅的前三卷内容来看,都是以汉字写成,文体也与中国的佛经相似。有些比较不同的是,现代出版的中文佛经,大多有明确的、符合现代汉语国家标准的标点符号。或至少是以句点「。」隔开,至少能知道一句句子在哪里断句。然而此《日本密宗大典》在汉字之间,插入了一些形如「ニ、レ」的汉字训读返点符号,用于使日本人阅读时调整主谓宾词序,以符合日文构句习惯。但此符号被我中国人读起来,便会干扰我对佛经的断句理解。

以其中所收录空海大师的《梵字悉曇字母並釋義》为例,大约就是这样的文种。

《日本密宗大典》目录图片

在馆内以手机翻拍了目录。我想,这里所收录的经文都是千年前的内容,早已过了《著作权法》或《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所规定的50年或75年的著作权保护年限,早已是公有领域的作品了,所以应该拍摄、整理无妨。

继续阅读

依然是旅游,期间向诸多神社、寺庙供奉布施。

说起来,这次旅行中,除了在日本通常的神社、寺庙,以及曾经在东京的孔子庙、仙台的伊达政宗灵庙以及二条城等地领受过御朱印(纪念符),这一次还在一家东京的酒吧「坊主バー」领受了两张御朱印。和尚酒吧经营者是僧人,也已在酒吧内参拜了御本尊佛像,因此不能不说确实是御朱印啊!

说起来结账时我认为不应该说「お会計」(结账),但我只记得在日本神社,献上的钱是叫做「初穗料」,却不记得寺庙里应该怎么称呼,便向酒吧经营者僧人询问。僧人答:「ふせ。」也就是本文标题中的「布施」二字。于是,进行布施。

此外进行一个简单的说明,因此本人目前处于无职状态,说不定过一阵就会变为学生状态,在此状态下无劳动收入,因此停止如此这般月度的财务布施。

附肢合掌——!

我也不太好说,这算不算一种布施。总之我加入了飞天面条神教,并成为了教职人员(Pastafarian Minister)

当然,其实信仰飞天面条大神,或加入飞天面条神教,是免费的,并不需要花钱——而且甚至都不需要相信他们的教义。按照飞天面条神教传教者的说法:你不用真地、逐字逐句地相信飞天面条神教教义:正如世界上其他宗教的信徒也是这样的。

不过申请成为教职人员——说白了就是玩,得到一个教职证明——是需要花一些钱的。我的纸质证书正在寄来的途中,目前有一份电子档文件可以说明我的教职身份。现在,我可以主持飞天面条神教的宗教婚礼。

确实地说,飞天面条神教是一门轻松的宗教,具有幽默及讽刺意味。它与我现有的不可知论及弁才天信仰可以兼容,并不冲突。而且一个最大的便利之处在于它可以有30天的「试用期」——而我准备一直无限试用下去。

继续阅读

最近因为读了一本有关日本佛像的书《写真·図解 日本の仏像》因此对佛像有了兴趣。当然,其实之前七月份的旅行中,看到了在中国身为大肚布袋和尚的弥勒菩萨,在日本国内的形象倒成了侧手支腮的思想者,也觉得佛教造像艺术的流变颇为有趣。说起来,佛像的每一处图腾、每一个姿势,也都可以视为一种符号,倒是与《达芬奇密码》中兰登教授的职业有异曲同工之妙了。

话题说回来,日本的寺院远隔彼岸,我不能说去就去,于是我就先去看看离我家比较近的静安寺的佛像吧!静安寺就在我家附近,不算很近但交通却很方便,就连我所住的区域也叫静安区。从小到大进过静安寺那么三、四回。因为阅读佛教文化书籍时,以读南怀瑾的为主,据说他是唯识宗的,因此书中对佛像造型谈得比较少。我高中、大学时去静安寺时,也就没有十分在意过佛像。这次特别为看佛像及各种壁画、图示而去,也略有一些心得想法。

继续阅读

起因是在上海书城的宗教哲学书柜上看到了陈列着的佛经字帖,以前查旅游攻略时,就知道日本的一些寺庙里提供给游客抄经的环境及器材。正巧最近读的《平家物语》里也写到平清盛组织全家抄经、纳经的故事。

当然,根据作者的说明,当时的纳经仅是对自己笔法有信心的人自己写,其余写字功力一般的人,通常是出钱请人代写。此外,也有被流放的崇德天皇抄写佛经献于京都,却被当朝拒绝,便发「愿为大魔王,扰乱天下。以五部大乘经,回向恶道。」及「愿为日本之大魔缘,扰乱天下。取民为皇,取皇为民。」等诅咒。

继续阅读

我又开始思辨(乱想)了。继以前考虑过人工智能是否属于有情众生后,今天在考虑一个问题:虚构作品故事中的角色,算不算佛家所谓的有情众生啊?

佛家不以物质基础、生物原理来分辨众生或非有情,而是广纳「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皆为众生(《金刚经》)。前三个都好说,还算是与物质基础有些关系,但第四项「化生」就是个万能通道了,后世会将无法解释的妖魔鬼怪啦,都算作是化生。

那么,如果一部作品,明知是虚构的角色,算不算以化生形式而存在的有情呢?

再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实则我们知道某某存在,特别是知道某某历史人物、已故之人的存在,都是以故事的形式来获知的。究竟哪些拥有事实依据,哪些是后世编撰,也是说不准的。再看佛教各卷经典中,佛陀说法除了直接说理与譬喻外,也常常是以故事来叙述的。例如兜率天有一位弥勒菩萨啦,过去有燃灯佛啦,东方世界有琉璃光佛西方有阿弥陀佛啦……他们各自在各自的佛国世界中为他们的信徒说法啦……等等,也都是故事。显然,基于对于佛经与佛的承认,也一定会认可佛陀所说的其他世界诸佛的信徒为众生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故事中的角色,尤其是已知是虚构故事中的角色,是否为有情呢?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历史上多少文人、读者都可感受其在荣华富贵与穷困潦倒之间的各种情绪。如果这样一本最后用以警醒世人劝善向佛的虚构故事中角色可以被感受到、被认为是众生,那么现代轻小说、动画、漫画、游戏中的角色,又有何不可呢?我们不也常常因作品中的角色所遭遇的经历而感动吗?不也常以代入者的视角体会到角色的喜怒哀乐吗?那么这些虚构作品中的角色,我想也应当算是众生吧!

那么问题来了:在佛法的意义上,对这些角色及作品的创作,此行为具有怎样的意义呢?比如一位作者写着写着把一个角色写死了……在佛法意义上作者负有某种道德责任吗?

问题就丢在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