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的布施是志愿了熊本地震灾区,不过是通过资助一家NPO组织,间接地为当地灾民以及该组织的救灾活动提供支援。后来过了一段时间,获知日本国驻上海领事馆公布了募捐渠道,于是最近就去了一次。
时间:2016年2月16日下午至夜间
地点:京都

在京都,追寻新选组的脚步
就目前而言,我对日本历史文学的了解大致集中于平安时代,以及幕末时期。看过了平安时期盛极一时的藤原氏春日大社,也看了小野篁前往黄泉的井,下面该轮到走访几处与幕末时期新选组有关的地点了。
其实这应该算是第二次了吧,前一次来京都旅游时,住的宾馆(这一次也是同一家)附近就有一块新选组油小路事件伊东甲子太郎遇难之地的纪念碑,我在2014年夏天的游记中写到过。这一次,则有更充裕的时间来探访与体会。
从2013年6月12日握起铅笔,除了不在上海以外的其他所有每一天,都会进行绘画练习,大部分是用铅笔,后期也用了水彩笔、马克笔等,至今将近三年。如这张照片所示,这就是目前用到现在的铅笔头,和至今为止使用率最高的橡皮。
而今天我打算放下铅笔。不是放弃绘画,而是放下铅笔,改为iPad Pro作画,但本文却也不是要谈论它。
最近在罗森便利店的店头海报以及APP里看到一些活动,例如征集罗森的照片,或是评选罗森20年来最广为人知的便当等等……这么一想,罗森确实有20年了吧。
罗森,不知什么起就出现在身边了,似乎是与《圣斗士星矢》的卡牌,或是奥迪四驱车同一时期。对罗森最初的印象有两点,第一是其推出的电视广告——在一系列的广告中,主体是罗森便利店的建筑物,然后从天空伸下一只巨大的手,将屋顶掀起——罗森便利店建筑忽变成了一台复印机;或那只巨大的手伸向罗森便利店的建筑物,从中拿出几串关东煮。
这个广告现在想来还真有日式的“发想力”风格,而且确实准确地传达了信息:店面小但便利、提供打印服务与关东煮(熬点)服务,近在手边(身边)……当然广告也凸显了蓝白相间的罗森品牌颜色。
半年来听播客,首当其中的便是NHK中文广播。先前几期节目中才听他们回顾311东日本大地震的情况,没想到上周熊本发生了地震,NHK中文广播工作人员也一定很忙吧。因此我就写信留言稍去了问候。内容如下:
各位NHK中文班的主持人:
你们好。我得知九州熊本县地震是在发生后的半小时。想起了前几期《波段情长》采访柳晨老师时他谈到311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当晚中文班组数次更新中文广播中的灾情内容。果然这次我也发现——原定北京时间9点播报的NHK中文广播节目,在10点时又进行了更新加入了九州地震的灾情报道。各位辛苦了——当然也包括在熊本现场传来现场视频的日本同行们。
看灾情视频的一幕让我惊讶:在避难所的房间外,放着一块写有“土足严禁”的告示牌,前来避难的民众就真的把鞋子脱下在门口把鞋子排列成行。日本这个国家的民众,尽管对政策有各种反对意见(我在旅游时就见过几次民众街头抗议),但是他们真的是十分相信社会机构所支撑的秩序啊。
关于海外募捐,有什么渠道吗?第二天我看到Yahoo!Japan推出了义金募捐活动,但不支持我那张中国JCB信用卡。后来我找到一家支持paypal的NPO组织,表达了对他们自发搜救行动的支持。他们传回的救灾照片视频,让我感受到了与受灾当地的紧密联络感。不过这笔资金似乎是只用于该组织的搜救工作。NHK还有什么别的募捐渠道推荐吗?
祝平安——有着熊本城、有着屋久岛、种子岛和JAXA、有着萨摩藩历史以及KUMAMON部长的九州岛!
今天得到回复:
非常感謝您發来的郵件,您的留言将会播放在2016年04月24日星期日的《波短情長》節目里。雖然是短時間的介紹,如果您有時間的話,歡迎上我們的官方网站来收听本期節目。
這裡是我們官方主頁的地址:
http://www3.nhk.or.jp/nhkworld/chinese/top/index.html
此外,其实今天白天看到日本国驻华大使馆已经公布了熊本地震海外募捐收款渠道:http://www.cn.emb-japan.go.jp/earth_quake/earthquake1604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