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说一下我到目前为止与《天気の子》的接触,再进入正题吧。
- 2019年7月19日,看了本片
- 之后翻阅了一下小说,把看电影时特别没听懂的部分补看了一下
- 摘译了部分《小説 天気の子》的后记内容
- 写了《《天気の子》观后感(有剧透)》
- 翻译了影片场刊中新海诚导演的部分内容
- 去东京进行了《天气之子》的圣地巡礼
- 本文刚写了一个开头,8月2日又与朋友一起看了一遍影片
于是我想以本文来罗列一下我阅读并翻译了场刊之后,特别是新海诚所写的部分内容之后,对之前观后感的一些补充或修正。
其实《天气之子》可能是一个类似并超越《云之彼端·约定之所》的故事!
我在《《天気の子》观后感(有剧透)》中提到,这是一个「不构成矛盾」的故事,并提到:「其实观看影片时,我想到的是《云之彼端·约定之所》的佐由理。……这样肆意胡乱地利用超能力来赚钱,迟早要被社会人士发现并逮捕,然后女主角被关进科学研究室,对其超能力远离进行生物学分析,并尝试用于战争、天气控制等国家层面的行动;」以及「新海诚并没有让故事主线矛盾围绕在超能力上面。没有警匪勾结、没有黑社会利用超能力、没有科学实验室……」以上,是我在第一篇读后感中所给出的猜想,即在第一遍看电影时,我认为本片「应该」这样,实际却没有这样。
然而,阅读并翻译了场刊新海诚部分的内容后,我吃惊地发现,《天气之子》原本真的可能是如我所想的那样!在场刊中新海诚自己谈到说:「角色有较大变化的是須賀。最开始是设计成气象AI研究者」、「就故事来说,也写过围绕有关晴女陽菜的谜之组织的登场的情节展开。」
看到没有?!看到没有?!这活脱脱就是《云之彼端·约定之所》里白川拓也的角色形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