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诚

All posts tagged 新海诚

注意,你发现图中的亮点了吗?

仔细看看。你看到了谁的名字了吗?

你有没有发现,「新海誠」三个字呢?

没错,这张照片所拍摄到的,就是日本动画导演新海诚在日本三重县猿田彦神社境内的佐瑠女神社(さるめ神社)所奉纳的旗帜。其实在2022年11月《铃芽之旅》(《すずめの戸締まり》)上映后,Twitter上不少用户就提到了这件事,而且在影片上映之前就已经有人发现旗帜被奉纳在那里了。

再仔细看看。

似乎谁都没有提到另一个亮点。其实左侧那面落款是片假名「コミックス・ウェーブ・フィルム」的旗帜,奉纳者就是CoMix Wave Films,是与新海诚及其作品具有很深关系的动画制作公司。也就是说,其实这两面旗帜都是新海诚及其相关团队供奉的。

今天(2023年2月15日)我就造访参拜了这里。

这是一位怎样的神?

故事嘛就要从神话说起,听我慢慢道来。

佐瑠女神社所供奉的神是天宇受売命(アメノウズメ,A me no u zu me),是艺术、舞蹈之女神。该神社镇座于猿田彦神社境内,而又属于伊势周边的一座日本神道系统最顶端的神社——神宫——的众多神社之一。

继续阅读

新海诚导演的剧场版动画片《すずめの戸締まり》新上映一周,我尝试参考了一些日本爱好者的考察,然后进行了一次短途的圣地巡礼。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作品还没有光碟或者在线播映,因此这次大部分都是没有准备原图,而是凭借观影印象的情况下进行的巡礼。

主要巡礼地是在兵库县内。为免剧透,就不附加基于动画内容的场景解说了。直接上图!

新神戸駅


继续阅读

我得到了一个奇怪的东西。

仔细看看的话,能发现上面看起来有一些简洁抽象的单色条纹,有点那种古代遗迹表面纹理的风格。不好意思,我不太能够很好地描述它……

我记得当时,我是在京都街头转角的一爿商店的货架上发现它的,从外表来看,它显得与众不同。说起京都,这里自公元794年起就是这个国家的首都,因此在这里翻腾出点什么古怪的玩意儿都不奇怪,比如,古代某某朝的圆瓦,或是一片贝叶经。

话扯远了,当我回到家把它从袋子里拿出来放到桌子上时,我发现它摸起来手感软软的,甚至能感到体温传递到我的指尖。

里面仿佛有些什么东西,它诱发着让我打开它的念头。

要不要打开试试呢?还是先联系一下京都当地的什么文化机构,请他们来鉴定一下比较好?

我看了一眼窗外,时间已经不早了。两三只乌鸦缓缓飞过天边,从深红色的区域滑行向了阳光已经暗淡的深蓝区域。我想起一个词,在日本民俗中,把现在这个时刻,叫做「逢魔時(おうまがとき)」。

好,我决定现在就打开它!

继续阅读

新海诚导演的新作剧场版动画《すずめの戸締まり》于今日(2022年11月11日)上映了。我看到有人指出,今天正好是「那」之后的第11年的11月11日。

下午看完后走出电影院,我发了一条微型博客,写下了我当时的感想:

《#すずめの戸締まり》看完。一句话点评:能看出新海诚尝试了新的叙事节奏表现,但同时我也看到了新海诚「民俗冒险电影」(姑且这么称呼吧)系列叙事的能力界限。

本文就稍微展开来说一说。

新的节奏表现

本作最新颖的地方,也可以说是新海诚对自己过往作品的创新,那就是叙事节奏的改变。本作一上来的15分钟内就是一场灾难剧的紧张场面,并且整个剧作基本上就是由这样灾难场面衔接起来的。与之前的《你的名字。》和《天气之子》那种由轻松日常渐进至紧张局面的节奏布局不同,本作就是「灾难→解决灾难」(即:关门)的场面串联。

对此,从开头的第一个灾难场景我就在脑中疑虑:开头就把氛围拔高到那么紧张,后面要怎么起承转结?果然,这次新海诚转换为了一个比较平均的节奏表现,让灾难紧张片段平铺在约2个小时的时间轴上展开,而日常生活片段则穿插其中。这会致使观众产生了心理预期:反而这里的门也会一样被关上的,无非就是以什么方式/姿势/形式去关上而已,这就缺少了悬念。

可以看出这种平铺而非起承转结式的节奏表现是新海诚的一种崭新尝试,至于效果如何嘛还待之后看各位观众的评价了。

不分天灾与人祸

这个话题可能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于天灾/人祸的理解因人而异。

怎么说呢?我看到作品中描写了那些需要被「关门」的场地,一些是荒废的度假村(宫崎)、旧校舍(爱媛)、游乐园区(兵库)、大都市(东京)、地震受灾地(东北地区);我也看到作品中所刻画的普通人的生活景象:单亲母亲、带两个幼儿还要经营夜总会陪酒的妈妈、外表光鲜华丽开敞篷车结果是故障车辆而且还向人借钱的大学同学、独自住院无人陪伴的老人、在便利店工作的年长者……这些哪怕是看起来和蔼温馨的景象之后,总隐藏着一些日本现实中的社会问题。

不过,对于「关门」这件事,作者似乎并没有去规定它发生的场景是由于天灾,还是人祸。可以看出,故事最后关闭的那一扇女主角东北老家的门,那是311东日本大地震的灾后地,可以说是天灾所致;但之前因为少子老龄化、偏远地区人口密度过低而造成的住宅、游乐设施废墟化,这显然就是社会规划不善而造成的人祸。

每当关门时,背景音乐里总会响起那个地方原先居民们充满活力的问候声,这似乎是在讽刺当前的荒凉衰败景象;但同时,作者借男主角之口,又说出了导致地震的蚯蚓(ミミズ)是出自盲目的自然运动。所以,这一关门时的人声表现就让我不太能够理解:如果是源于自然的动力,那又为何要渲染过去的美好时光与当前荒凉景象的落差呢?如果是为了揭露和警示社会问题(地区发展不平衡、东京一极化、对于生育补贴的不到位),那为何又将眼下灾难的起因归咎于一种盲目的超自然力量呢?

总之,我对这种将自然原因所致灾害与社会问题所致衰败拼凑到一起的表现方式感到不理解。其实,关于这一点,从场刊(要花钱买的那一册)中对新海诚的采访问答就可以看到,他制作这部影片的初衷,是想要说一个悼念场所的故事。原文:「最初にあったのは、『場所を悼む』物語にしたいということでした。かつて栄えていた場所や街が、人が減って寂れていったり、災害で風景が失われてしまったり。」(中略)「そういう『場所』を悼んだり鎮魂したりする物語ができないか……」可见,新海诚在考虑时,是将人口减少所致衰败,以及受灾地这这两种情况并列的,并且采取的方式是一致的——悼念、镇魂。也就是说,新海诚在本片中确实不加以区分地叙述并描绘天灾与人祸。

新海诚民俗冒险系列作品的叙事界限?

我在本片中看到了新海诚民俗冒险系列作品(《你的名字。》、《天气之子》以及本片——这个称呼是我给加上的。)的叙事界限。

继续阅读

近来看到有些人指责《天气之子》中的价值观,甚至质问其为何能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电影审查,认为其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介于此,我考虑了一下,编了一首不押韵的打油诗,姑且算是个人的回应:

繁华东京体现富强
民主
文物完好体现文明
灾后淡然体现和谐

小道杂志体现自由
共同受灾体现平等
免于人柱体现公正
依法从轻体现法制

民族文化体现爱国
警察追逐体现敬业
再访老妇体现诚信
喂养猫咪体现友善

至于民主,最直接的体现是可以从同一系列前一部作品《你的名字。》发现:

竞选议员体现民主

日本都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本作却能在作品各处体现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观念,可谓十分正能量,怪不得能过审!

其实这篇文章是来做一个小小小小小的考据,关于《天気の子》(天气之子)中鱼的名字。

近来随着《天气之子》在中国大陆上映,简体中文社区里也出现了不少讨论帖。似乎多数是围绕着价值观进行争论,却鲜见仔仔细细对照着作品本身以及周边资料集进行证据收集,然后提出观点;或提出观点,并及时辅以来自于影片、小说等证据进行说明的。

在百度贴吧的一个帖子中,我提倡「从作品中找证据」,并在19、20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自认为是解决了楼主提出的问题及争议。

于是,我打算从极小的方面进行考据。这几天也看到有人对《天气之子》影片中透明鱼的原理进行猜测分析。于是这一篇文章就来说一说鱼的名字,简单地进行一下考据。

在《新海誠監督作品 天気の子 公式ビジュアルガイド》一书的第116~117页,是伊藤秀次与李周美的对谈,前一位的头衔是「サカナ設定·原画」,后一位则是「VFX」。其中提到了鱼的画面表现。在对谈内容中,称鱼为「空の魚」或者直称「魚」。但是在第117页的边角上有一张很小的设定集图:

上面详细得写了这条鱼的上色,例如「密度が薄い」等。在右上角有写「コア部」即中文「核心部」的意思,但再具体到里面每个器件的文字,我就看不清了——我已经用我的扫描仪4800dpi进行扫描了,看不清可能是印刷本分辨率本身的问题。

如果要看大图,请点击:https://blogmedia.wildgun.net/20191106_《天気の子》,鱼,你的名字。/sakana_of_tennkinoko.jpeg

有趣的是,这张设定图的题头:「陽菜の手をすり抜ける」后面写着一个字,显然是鱼的名字。这个字是:「」,在下方训读写为「さかな」,即日语通常「魚」的读法。

左魚右風。
继续阅读

先来说一下我到目前为止与《天気の子》的接触,再进入正题吧。

于是我想以本文来罗列一下我阅读并翻译了场刊之后,特别是新海诚所写的部分内容之后,对之前观后感的一些补充或修正。

其实《天气之子》可能是一个类似并超越《云之彼端·约定之所》的故事!

我在《《天気の子》观后感(有剧透)》中提到,这是一个「不构成矛盾」的故事,并提到:「其实观看影片时,我想到的是《云之彼端·约定之所》的佐由理。……这样肆意胡乱地利用超能力来赚钱,迟早要被社会人士发现并逮捕,然后女主角被关进科学研究室,对其超能力远离进行生物学分析,并尝试用于战争、天气控制等国家层面的行动;」以及「新海诚并没有让故事主线矛盾围绕在超能力上面。没有警匪勾结、没有黑社会利用超能力、没有科学实验室……」以上,是我在第一篇读后感中所给出的猜想,即在第一遍看电影时,我认为本片「应该」这样,实际却没有这样。

然而,阅读并翻译了场刊新海诚部分的内容后,我吃惊地发现,《天气之子》原本真的可能是如我所想的那样!在场刊中新海诚自己谈到说:「角色有较大变化的是須賀。最开始是设计成气象AI研究者」、「就故事来说,也写过围绕有关晴女陽菜的谜之组织的登场的情节展开。」

看到没有?!看到没有?!这活脱脱就是《云之彼端·约定之所》里白川拓也的角色形象啊!

继续阅读

译注前言:最近花了两三天的时间,写了电影《天气之子》的观后感(有剧透)。在文中,我做了一些假设,然后又给出否定,诸如「这个故事应该是……新海诚却没有……」这样的句式。今天又一次来到电影院,想看看有什么影片周边的,却发现大部分已经售罄,少部分是对我来说不太实用的比如发圈之类的……然后我发现了摆在商品柜上的场刊(售价800日元)。

买回家后,我阅读了新海诚所写的那部分内容,其中谈及的制作方面的话题,比之前写在《小説 天気の子》后记部分的内容更为深入和详细。此外,场刊中的部分内容让我十分惊讶,其中新海诚提到了某一些角色和某一些设定「我本考虑这样……结果工作人员说不好,我们就修改了……」这样的制作修改过程。其中着部分内容简直是对我观后感中所提出假设的回应。

结合场刊中的内容来看,一言以蔽之,正如我在《天气之子》的观后感(有剧透)中猜测和假设的那样,故事草案原本是更接近《云之彼端·约定之所》的故事!(在我看来如此!)

场刊中的这一部分,更为详细地介绍了制作过程中最初决定了什么、什么是中途改变的……等等这些制作和思考细节。出于个人研究和学习之目的,我想把这一部分摘录出来翻译一下。摘录并被翻译的原作著作权属于新海诚(应该说是属于《天気の子》制作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对于作品「合理使用」的相关法律,在此进行摘译。(这句免责申明真的有用吗?)

此外也请结合阅读:小说《小説 天気の子》后记摘译

《天气之子》的观后感(有剧透)

摘译内容:

(页首提示)自本页开始到20页为止的内容涉及了本作的结局。请在欣赏后阅读。

新海诚 原作·脚本·导演

想描写在无法取回和谐的世界中能产生出什么新的东西的故事

作为本次作品的核心,其最根本的是这样一种感觉:这个世界自己狂乱了起来。就世界形势来看也好,就环境问题来看也好,世界的变化正在加速,以体感来说,总觉得是向着奇怪的方向变化着。我注意到有这种感受的人并不在少数。然而,没能使之停下的,也是我们。如今的世界也是我们自身选择的东西。

举例来说,现实中的气候变化,其中的一个因素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不经意间使用了空调而排出二氧化碳,尽管当然这的确是生活所必需的,但也可以说,这是我们对如今世界的形态持续地进行选择。显而易见的是,我们大人对于如今世界的形态负有各种各样的责任。但是另一方面,对于年轻人来说,如今的世界是连选择的余地都没有的东西。从生下来开始,世界就是这个样子了,毫无选择地只能在这里活下去。

因此我想到的是,主人公少年所喊叫出的「天气什么的,就这样狂乱下去也挺好!」(天気なんて、狂ったままでいいんだ!)的话语。这句台词,成为了企划书最初的核心。想做的是关于少年自身选取了狂乱世界的故事。换言之:取回和谐的故事就不考虑做了。

继续阅读

备受瞩目,或者说上映之前广告就随处可见的新海诚新作《天気の子》(拟译:《天气之子》)终于在2019年7月19日如期上映了。附记一下这一天前后的动画史大事:前一日7月18日,京都アニメーション公司大楼遭遇杀人放火恶性事件;而本片上映当日7月19日《新世纪福音战士》新剧场版制作方khara则宣布EVA新剧场版第四作将于次年2020年6月公映。

就是在这样一个动荡而足以铭记于动画史的日子里,我去看了《天気の子》。那么照例,在记录感想之前,先说一下我对作品的了解情况。我是在7月19日下午去看的电影,因为日文水平的缘故,人物台词大概听懂了一半左右。之后又花了三五个小时翻看由新海诚执笔的同名小说,把之前不明白的一些人物关系、事件关系补习了一下,开始写这篇观后感。当然,即使如此,也无法确保我确实听懂看懂了作品的每一句内容——但是我想应该是到了写一些观后感的时候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