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接着前2次的疫苗接种,时隔半年,这次接种了第三剂。

注射疫苗:
注射日期:2022年12月29日(第三次)

开发者:novavax

制造者:武田薬品工業株式会社

疫苗技术:組み換えタンパクワクチン

世界卫生组织网站的相关介绍: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eature-stories/detail/the-novavax-vaccine-against-covid-19-what-you-need-to-know

接种者(我)自身情况:之前已接种过2剂相同的疫苗(Novavax、ノババックス),其他情况请参照前一篇。

接种后记录:

第三剂接种:2022年12月29日14:20

体感:注射部位略酸
1小时内:左侧(接种侧)全身皮肤偶有刺疼

15:45

测量血氧饱和度:97%(体温以指夹型血氧饱和仪测量,下同)

16:16

体温 36.65(体温都是以口腔体温计测量的,下同)

16:30

疲倦感。

继续阅读

2023年,元旦之夜。

过忘记年,一般这样的「元旦初笔文」我都会在跨年零点之前就写好。不过今年并没有提前写好。主要是因为前几天刚注射了第三疫苗,经历了一天时间不到的疫苗副作用期,再加上FateGO的直播节目,就没有定下心来写来年的初笔文——直到现在才动笔(键盘)。

2022年的初笔是,回顾这一年,如当时所写,还算稳当。就尚处于全球大流行之中的新冠疫情来说,去年一年没感染+注射疫苗,于是至少是这一方面度过了平稳的一年。

对了,估计我博客的下一篇文章,就将会是报告接种第三剂疫苗的情况。

今年(2023年)的初笔是——

本。

学过日语的都知道吧,「本」在日语里就是书的意思……注定是徜徉在地狱书店的海洋里的一年吧!

附历年初笔回顾:

继续阅读

这里又有一个让我想起「警惕比喻」的实例:https://kaix.in/0001/20221031-conviction/

什么是「警惕比喻」呢?这源于我2009年的一条微型博客内容

※警惕比喻!——展开来说,就是:警惕因内在思考缺位+外在比喻不当而造成的对事物的不正确认识。——2009年10月4日。

比喻嘛,自然就有本体和喻体,而语言中没有直接说明本体的修辞方法就叫「隐喻」。当时我就发现,人们在发言中使用比喻时,在一些情况下(特别是隐喻的时候),并没有对本体进行充分的论证,或是至少没有在谈话的双方(各方)都已经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就使用比喻的说法。这样的话术,是以比喻代替论证。例如当我要谈论一个「概念A」时,其实我并没有认真思考过「概念A」的实际形态,而是直接动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去想出一个「喻体B」,这个「喻体B」具有某种「属性B」。然后当我将两者用比喻话术进行关联时,「喻体B」的某种「属性B」似乎就顺着比喻的逻辑链延伸到了「概念A」上,这时,如果不加以警惕辨别的话,那么就会很自然而然地认可「概念A」确实也具有这种「属性B」,直至听话的人接受「概念A」具有「属性A(伪)」。这就是需要警惕的比喻。更需要注意的时候,说话者往往自身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也只是囫囵吞枣地接受社会大众语境中预设的某一个比喻。

在最上面的那个链接里,博客作者似乎就发现了「以比喻代替论证」所造成的异样感。从文章URL来看,在文中他要谈论的东西似乎是信念(conviction)(→概念A)。不过他周围的人总是将信念比喻成棱角(→喻体B),并指出棱角具有「会逐渐被磨平」属性(→属性B)。当人们用比喻的说法将信念与棱角在语言上关联起来时,棱角的「会逐渐被磨平」这个属性(→属性B)就会顺着比喻关系,染到信念(→概念A)上去,让听者觉得信念也成了一种「会逐渐被磨平」(→属性A(伪))的东西。

继续阅读

依然是上次旧书展上买的旧书。这似乎是一本阴阳历的书籍,其中收录的年份包括了日本从阴历改为阳历的明治5年(1872年)这个年份。根据最后几页的记载,本历初版发行于大正元年(1912年),该版本发行于大正八年(1919年)。作者是伊藤耕月,发行方是伊藤神祥館。

由于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网站上已公开了多个版本甚至有比我这个版本更晚的发行版(见本文最后),且标注为「保護期間満了」,据此我判断我这一本也已经是公有领域的作品了。

另有一有趣之处:在该书第四十三页,页码文字形如「四十川」,疑为排版时将字块「三」错误地旋转了90度放置所致。

更新:已上传至WikimediaCommons

继续阅读

正如我的前一篇博客所说,我最近逛了京都的旧书市,买了一些旧书。其中就有这本《上海戦に輝く皇軍の面目》。

从书本标题上就可以猜想到,这是一篇有关日本在「大日本帝国」时代,记述上海战场上日本军人事迹的书本,并且显然这是一本充满了军国主义思想的书本。从封面上看,其成书日期是在昭和8年(1933年)。从序言上看,内容汇集了在上海战场上战亡的当时「第九师团」与「第十一师团」的事情。序言中明确表示本书是「忠勇美談」,因此根据我的理解,里面肯定有极端偏向的叙事立场以及夸大的虚构成分。不过,从另一角度来看,我认为也可以将它作为一份上海近代战争时期的一份资料来看待,而且里面除了文字资料外,还有一些手绘地图可以帮我们了解当时上海的地理情况。我自己就是上海人,因此我想保存并公开这份资料,因此我买下了它,并扫描、公开。

关于这份资料的稀有程度和其他副本:根据这个名为「歴史逍遥『しばやんの日々』」中一篇博客文章的整理,本书是GHQ(驻日盟军总司令)所要求焚毁的书目之一。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网站也没有所藏和公开。此外,美国国会图书馆似乎有一本藏本Shanhaisen ni kagayaku kōgun no menboku不过这个页面好像只显示了书本的数据,并没有公开内容。

继续阅读

前不久我知道一个事实,这件事再次让我明白到:原来我是一个人群中的少数派。

其实是这样的,前不久我看到网上的一则讨论,有关「心盲症」(Aphantasia)的讨论。这是一种有关无法进行视觉想象生理现象。看了这则讨论以及相关资料,我才意识到:原来多数是可以进行视觉想象的? 用大白话说,就是当人们说「想象一下……」或者「在脑海中浮现出……」的时候,他们真的是仿佛看到了那些画面!

很遗憾,我做不到。

根据Wikipedia英文版上Aphantasia词条的说明:「They found that 0.8% of the population was unable to form visual mental images, and 3.9% of the population was either unable to form mental images or had dim or vague mental imagery.」根据调查,好像有0.8%的人无法进行视觉想象,而3.9%是对此有困难,或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像。

我觉得我就是那0.8%!

不过由于我几乎没有体会到过视觉想象,因此至今我仍有些怀疑,这一结论真的不是一个集体的愚人节玩笑吗?真的不是大多数人以为自己有(其实并没有)视觉想象的能力,而少部分人诚实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吗?

另外,我又想到了一件事。早在2007年的时候,我就在网上进行过MBTI测试,结果是INTJ。据说这种性格类型的人仅占人群中的2%。

如果把这两件事结合起来考虑的话,我在想:INTJ是不是与难以/无法进行视觉想象能力有关,或者说其实是反过来的:因为INTJ性格类型的思考模式倾向于理论化,所以养成了跳过在脑海中进行视觉想象的步骤,直接开始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

但是——如果其实INTJ与无法进行视觉想象这两件事其实并没有相关性的话,那岂不是说,我其实是少数派中的少数派,异类中的异类了?

没错,我就是少数派。

好,本文接下来是有关少数派的一些想法。

大部分情况下,在不多加考虑的情况下,人们总会认为自己是多数派,又或是为了避免表现得另类,而隐藏自己少数派的一面,为了融入多数。

但是,换个角度来考虑,依照不同的标准,在不同的情景下,人们几乎都有可能被置于少数派的立场。
继续阅读

今年中秋节是9月10日,当然也照例吃了月饼。

不过因为之前在便利店这里看到了一种不是月饼但外形设计很搭的点心!(馒头?),于是这次的主角就是它了!

圆鼓鼓的馒头馅上浅浅地凹下去一块,呈现出兔子的形状,这不正是古人对着月面的阴影而想象出兔子的由来嘛!太棒了。

继续阅读

最近iPhone14发售了,于是我就去附近店里看了看,比较了一下。发布会上把相机及其拍照功能吹得花好桃好的,于是在试机的时候,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把我现在在用的,4年前的iPhoneXS的2倍光学变焦,和刚发售的iPhone14(非Pro)的2倍数码变焦比较一下,哪个成像效果会更好呢?于是便有了本帖。

简单贴一下对比图,并就一张样张对比做一个说明。

继续阅读

如上图所示,我接受了2剂诺瓦瓦克斯(Novavax、ノババックス)新冠疫苗的预防接种。在使用中文的人主要生活的地区,这种疫苗似乎并未普及,而由于目前我生活在日本,并且选择接种了这种比较「后发」的疫苗,因此,我想我的情况应该是比较少见的。

于是我就用中文来写一下我自己注射这两剂诺瓦瓦克斯后的反应、感受。以提供参考。

注射疫苗:
注射日期:6月8日(第一次)、6月29日(第二次)

开发者:novavax

制造者:武田薬品工業株式会社

疫苗技术:組み換えタンパクワクチン

世界卫生组织网站的相关介绍: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eature-stories/detail/the-novavax-vaccine-against-covid-19-what-you-need-to-know

接种者(我)自身情况:我之前没有接种过其他新冠疫苗。在我的记忆中,从小到大的过程中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指定的少年儿童必须接种的疫苗外,我也没有接受过其他种类的自费疫苗。

接种后记录:

第一剂接种:2022年6月8日15:36

15:55(接种后19分钟,仍在接种会场待机)

体感:注射部位阵发性轻微酸疼。
不过就算是注射生理盐水,手臂上被扎一针总会痛的吧……

21:00

体感:看书时出现倦怠感

体温:36.80(体温都是以口腔体温计测量的,下同)

参考:前一日晚上36.96

继续阅读

我想我应该是有所成长了,因为我竟然有耐心把这么一本真的不怎么样的书读完了才来写这篇书评。

很遗憾,这本书的内容编排及其写作方式,就和它的第一章所揭示和批判的当下网络情形——被细碎分裂的注意力经济——是十分相似的。这本书的写作也是这样凌乱不堪。从书本的标题来看,本书似乎是要讲述在当今网络时代,人们的注意力不断碎片化,不断被各种媒体所吸引并拉扯,以至于难以专心致志地进行阅读。然而本书实际所涉及的内容要比这一话题更多——还包括了假新闻、网络初期民主梦想的幻灭、传统新闻媒体的责任,以及人工智能其实并不那么智能等等……这本书谈及了如此多的话题,就像是一本简短的大杂烩,像是一系列周刊月刊杂志连载的集合。涉及了如此多的主题,让这本篇幅本身就不多的书看起来草草了事,东拉西扯。

而在具体行文上,每一章都像是一种演讲,一种对眼下人们的网络生活现状的演讲式(富有激情的)抱怨。本书从头到底的写作都显得凌乱不堪,书中往往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引入了许多社会实验、书籍、论文、调查结果、新闻事件来佐证其观点,然而每一段介绍和引述只有几百字篇幅,并且是不加讨论和批判、不加修饰、不讨论是否适用地就拿来作为例证使用。以至于整本书看起来就像是零乱的小学生周末剪报本,或者是就像是用特定关键词在搜索引擎、SNS网站检索后出现的页面返回结果。到头来,本书的呈现方式就像是Twitter的搜索栏或是Facebook的推送篇目。其实我挺怀疑作者是不是真的有去认真读过书中涉及的这些论文、研究和调查,还是说只是看了个内容概要呢?甚至我开始怀疑这本书是不是由一个擅长生成新闻文章的人工智能程序生成的有关互联网注意力经济这一主题的文章了。

就这样,这本书写成了它自己所揭示和否定的那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