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All posts tagged 哲学

近来看一些有关 AI 时代到来后的宣传视频,在一些视频中,演讲者会将 AI 比喻为一场产业革命。我觉得这个词似乎有点小看 AI 了。产业革命?让我想起了蒸汽机、电力还有计算机、互联网的诞生及其带来的影响。但是,这似乎还太小,听起来还只是工具级别的改革。

或许是我的偏见吧。仔细想想,在蒸汽机或电力发明之前,人们依然是工作乃至加班的。拿会计来说,只不过当时的人们用算盘,后来的人们用计算器,再后来人们用计算机……只是工具变了,工作场所、工作上的种种问题、人与人的关系乃至整个社会关系似乎并没有可以称得上翻天覆地的改变。对于农村的变化似乎大一些,电力和机器等农具的诞生提高了人们的农作效率,但人们依然还是劳动,还是付出。

如果 AGI 仅仅是工具级别的改革,那我觉得就太小瞧「相当于人类级别的智能」这一点了吧。

正好今天听到《中间地带》播客节目中的一期: 《 Ep.105 无处不在的算法、被缩短的产业链,你还相信技术进步的叙事吗?》,其中提到了 AI 的回答问题的水平已经相当于硕士学历的人了(但讲者也提到了回答问题的水平并等于研究水平),并且,进一步提到说:目前 AI 包月是 20 元(大陆常见的 AI 价格似乎普遍是 20 人民币, 美国则是 20 美元),然而这个价格根本不可能用来雇佣一个人类硕士。所以, AI 继续进步下去,会显示出极高的生产效率(特别是智力方面),而相比之下人类则显得成本太高;而播客的讲者又提到:现在受到的学校教育恐怕将来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无用的。

嗯……我觉得,对!就是这个。就是要迎来「人类无用」。

继续阅读

近些年读了一些佛教以及古印度文明的书(也只不过读了几本而已)注意到一个现象。好像印度古代文明里,「轮」这个概念的存在感比较突出?

最有名的应该是六道轮回吧。查 Wikiepdia 上 Saṃsāra (轮回)词条中所介绍的的语源:「Saṃsāra (Devanagari: संसार) is a Sanskrit word that means "wandering" as well as "world," wherein the term connotes "cyclic change" or, less formally, "running around in circles."」似乎是一个循环、漫游的概念,然后才是绕圈旋转。不过在藏传佛教的一些图像表现中,六道轮回确实就被描绘为一个六等分的圆盘了,也就是更有作为造型的「轮」的形象了。

再有一例,据说佛教早期阶段,在宗教造像上,对于佛陀本人是不直接以人的形象表现的,而代之以:菩提树、佛足石,以及:法轮。所以在较早期的佛教造像上,看到了这几项图像,就知道它们象征佛陀——不过,同时代的雕像里,对于印度诸神确是直接以人或者说接近人的造型来表现的。后来直到佛教传入中亚,才出现了作为人来表现的佛陀。看,这里就有一个法轮了吧,而佛陀向五位跟随而来的人说法,也被称为「初转法轮」。而至于说到了《圣斗士星矢》里沙加的那个招数「天舞宝轮」,我猜测应该也是由法轮演变而来的吧。

继续阅读

看KAIX.IN更新了一篇博客《登月、国宝、逻辑》,对于该文的主体内容我倒是没有什么感觉,只是最后一句话引起了我的兴趣和思考——「中国的学校教育里什么时候才会加入逻辑相关的知识内容呢?」。

首先说一个情况:我自己初中就有过大概一学期的逻辑课。内容嘛,就是与或非的逻辑,还有三段论(所有的A都是B,C是A,所以C也是B。)等等。不过呢,印象里是选修课,而且是语文老师教的……

好,回到上面的问题,既然博主dimlau提出了这个问题,那就说明:人如果不通过学习(或观察、整理总结归纳等类似的方式)去学习逻辑学的话,脑海中就不会自然而然天生地掌握逻辑。也就是说,对于逻辑的认识和掌握不是与生俱来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逻辑呢?我已经很久没有读《逻辑学是什么》之类的基本社会科学入门教育书了,所以已经不记得学者们关于「逻辑」的定义了。但我想,逻辑应该是世界的运行规律,甚至是支撑起世界规律背后的那个东西

继续阅读

2019年3月7日,连续几周的搬家总算告一段落,同时也意味着张家花园旧居的锁闭,归还区政府,成为了一个称呼为「老早额屋里」(沪语:老家)却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然而这本篇博客的标题很长,为什么在「搬家,旧居锁闭」后面还有两句话呢?

来说一个在这所旧居里,我童年时发生的一件让我记忆犹新,略带灵异的事吧——

那是10岁或12岁左右的事。小时候捣蛋,把一台老式收音机的天线拆下来当教棒玩——因为当时确实看到过一种不锈钢制的天线式样的教棒。在屋里玩耍的时候,向上方一抛想接住,可是却不见了。

故事就这么简单。

灵异在哪里?

不见了。

继续阅读

我应该算是提着胆子来写下这篇读后感的吧?因为实则我对苏格拉底并不了解,除了在历史书、文明史或是哲学史上稍微读到过其名字以外,其他并不了解。甚至连柏拉图或是苏格拉底的书,这次也是第一次读完一册。没想到就是这第一册就是柏拉图记述苏格拉底生命最终阶段在饮下毒酒之前的这一日与朋友们的哲学谈话录——更可以称之为人生谈话录。因为先前对苏格拉底及古希腊的哲学讨论理念不了解,所以看得也囫囵吞枣、不明不白,恐大有妄议之嫌。好在苏格拉底本身就鼓励讨论,且在本书中他也提到了大胆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一些过时的世界观讨论框架

或许是因为我不了解苏格拉底所生活环境中,人们是怎么看待和理解事物的。但这本对话录中反映出的一些问题,在我看来是他们的认识不足。或者说,其实是几千多年后的我们,现在有了更多认识世界的手段,因此有能力进行更为深入和细致的观测,因而可以指出苏格拉底的一些谬误。

例如,苏格拉底将自己的从容赴死比喻为天鹅的品质,他说:「看来你认为我在洞见未来的能力方面不如天鹅;因为这种鸟感到自己行将死去的时候唱得比一生中任何时候更嘹亮、更动听,因为它高兴自己就要到所侍奉的神面前。……他们没有考虑到鸟在饥饿、寒冷或其他困扰时是不唱的。我不信它们由于悲哀而歌唱,天鹅也不悲歌;可是它们是阿波隆的鸟,我相信它们有预见的能力,由于预知另一世界的福祉,在那一天是会比以前任何时候更加欢畅的。

在这里,我想苏格拉底武断了每一种鸟类在表达情绪的是相类似的。我不知道他的这种观察和论断是否正确,而现在,或许我们的动物学家们可以根据其他更为详细的生理指标——比如动物的体温、呼吸、瞳孔变化乃至血液中的某种生物化学成分的含量,来测量得知天鹅在死亡前的情绪——生理特征的变化。当然,我不是在向已经去世几千年的古人炫耀现代动物生理学技术。而是说,随着人们认识世界的推进,哲学的观点也会发生改变。

继续阅读

我又开始思辨(乱想)了。继以前考虑过人工智能是否属于有情众生后,今天在考虑一个问题:虚构作品故事中的角色,算不算佛家所谓的有情众生啊?

佛家不以物质基础、生物原理来分辨众生或非有情,而是广纳「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皆为众生(《金刚经》)。前三个都好说,还算是与物质基础有些关系,但第四项「化生」就是个万能通道了,后世会将无法解释的妖魔鬼怪啦,都算作是化生。

那么,如果一部作品,明知是虚构的角色,算不算以化生形式而存在的有情呢?

再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实则我们知道某某存在,特别是知道某某历史人物、已故之人的存在,都是以故事的形式来获知的。究竟哪些拥有事实依据,哪些是后世编撰,也是说不准的。再看佛教各卷经典中,佛陀说法除了直接说理与譬喻外,也常常是以故事来叙述的。例如兜率天有一位弥勒菩萨啦,过去有燃灯佛啦,东方世界有琉璃光佛西方有阿弥陀佛啦……他们各自在各自的佛国世界中为他们的信徒说法啦……等等,也都是故事。显然,基于对于佛经与佛的承认,也一定会认可佛陀所说的其他世界诸佛的信徒为众生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故事中的角色,尤其是已知是虚构故事中的角色,是否为有情呢?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历史上多少文人、读者都可感受其在荣华富贵与穷困潦倒之间的各种情绪。如果这样一本最后用以警醒世人劝善向佛的虚构故事中角色可以被感受到、被认为是众生,那么现代轻小说、动画、漫画、游戏中的角色,又有何不可呢?我们不也常常因作品中的角色所遭遇的经历而感动吗?不也常以代入者的视角体会到角色的喜怒哀乐吗?那么这些虚构作品中的角色,我想也应当算是众生吧!

那么问题来了:在佛法的意义上,对这些角色及作品的创作,此行为具有怎样的意义呢?比如一位作者写着写着把一个角色写死了……在佛法意义上作者负有某种道德责任吗?

问题就丢在这里吧!

起因是前些天阅读到一篇文章:《时间管理为何毁了我们的生活?》。其实我自「自我量化」延伸而来也进行了一些时间管理,从了解「Get Things Done」到使用OmniFocus与iHour安排与记录自己的时间及事物,也应该是两年有余。而这篇文章却说出了我为何并不觉得脑袋清爽一般的高效:为了高效而高效、为了增长而增长,是癌细胞的思维模式。而运用时间管理理念越多,便越是在意时间与事务完成量。原本浑浑噩噩地也挺快乐,自从严格执行开始,便处处在意甚至略带焦虑了。

人生有终点,而事物与欲望却无止境。庄子也有言「以有涯随无涯,殆矣」。老想着这件事高效地做完了我可以赶紧接手下一件,再下一件,直至老之将至,如此看来实在是疲惫。因此,我接受本文中的论述与建议:「如果效率提高了这么多,却一点都不能带来的期望中的好处,那我们还能怎么做呢?“夺回你的时间”的共识是,个人生活方式怎么改变都解决不了问题。改革必须从有关假期、产假和加班的法规开始。但同时,我们也可以试着习惯于不去达到最高效率,放过一些机会,惹一些人失望,让一些任务完不成。许多不愉快的杂务是生存必须的。而另一些则不是——只是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它们是。挣更多钱、实现更多目标、在各方各面发挥我们的潜能、更好地融入集体——这些并非必需。」

这便是佛家所谓的「放下」。

继续阅读

最近读了《科技想要什么》一书,这是一本好书,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之所以好,不仅是因为本书丰富广泛的知识视野,更是因为书中新颖而铿锵有力的理念。当然,也离不开译者通顺漂亮的翻译。

整个书的主题思想其实很明确,那就是作者KK将技术元素看做是人类生命的延伸,是继动物、植物、菌类、人类等六类生物王国后的又一王国——由技术元素组成的第七王国。作者认为技术不仅仅是人类的工具,不仅仅是智慧生命的产物,而是将技术元素视为生命本身。然后作者以此为观点,探讨了其前因后果、探讨了技术元素的特性、探讨了人类与技术的关系,以及技术与宇宙的关系。

作者在书中画了一条长长的线——或者说是一种趋势一个方向——这条线自宇宙大爆炸而来,而又向着技术元素而去(在最终章作者还提到这条线指向的是造物主)。我说它是梳理万物,因为它并不仅仅如朴素的古代哲学那样泛泛地谈论大千世界,也不仅仅像百科全书那样介绍世界,它是在梳理万物。它把一切的一切——

宇宙、原子、自由意志、恒星的演化、生命的起源、进化论、石斧、蒸汽机、字母表、复式记账法、技术的迭代、互联网、人工智能、对技术的担忧、……

——把一切都纳入到以外熵(负熵)规律为指引的宇宙发展线路上。在我的阅读经历中,记得曾经有一本书画出过这条线的前半段——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曾经在热力学的理论基础上,将物理学界关于宇宙的知识,与生物学关于生命的知识联系并结合到了一起,提出了“生命以吸收负熵为生。”同样在外熵(负熵)规律的指引下,本书的作者不仅加固了薛定谔所发现的这条线,而且还将之延伸到了作为社会性质的人类、延伸到了人类的社会并延伸到了人类的技术体系。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介绍万事万物在这条伟大的线的所处的位置时,作者罗列了详细的数据,摆出了令人信服的事实,做出了跨及多个领域的归纳,使书中的观点有了健壮的事实支持。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常常有奇妙的联想,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完全不相关的事物,从一个领域的现象联想到另一个领域的现象。例如我在读到书中讲述细胞进化的专业性发展趋势时,联想到了我和朋友曾经讨论的Cosplay社团的专业性分工。这不正说明了被作者发现的这个规律的普遍适用性吗?

这本书总共365页,在我近年阅读的书中(特别是非小说类书中)算比较厚的了。我肯定不会记住其中列举的大量事实和引用材料,但它却对我的世界观做了一次更新。一本书留给人一个记忆深刻的观念,使人获得了一样新的工具来面对今后的世界,这是一本好书(特比是非小说类书)应具有的功能。我想这本书给了我的就是像一把梳子那样,我自己也可以由此中的观念来看清、分析世界和将来产生的各种新事物、新技术。

我想我应该摘录一下书中作者归纳的“科技是生命的延伸,二者的共同需求是:
提高效率
增加机会
提高自发性
提高复杂性
提高多样性
提高专门化
提高普遍性
增加自由
促进共生性
增加美感
提高感知能力
扩展结构
提高可进化性   ”

 

最后顺便一说,在看这本书时我不止一次地联想到了《新世纪福音战士》的音乐,特别是在阅读第六章《注定的发展方向》时,我联想到了EVA中人类最终获得了智慧之果与生命之果的情节,BGM是《闭塞の扩大》。

看完罗素的《宗教与科学》了,虽然没有我高中时看的一本论述同样主题的书《科学与宗教:从冲突到对话》分析得透彻和条理清晰,但这本书是以天文学、地理学、进化论、医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等多个学科层次阐述了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及矛盾。前面几章写的不错,陈列了一些有趣的史料(比如吐槽了一些现在列举为科学启蒙者的人,实际上他们当时也信仰一些现在看来非科学的东西),但《决定论》、《神秘主义》这两章写得很混乱,特别是《神秘主义》那一章中提出的神秘主义者地三条共识,我根本就不知道这三条怎么共识了。最后两章《科学与伦理学》及《结论》还是不错的,读起来挺顺畅,理解起来也不难。

这本书是分了半个月读完的(很薄的一本),趴在床上读书的过程中会把一些有趣的内容通过手机发到微博上,不过微博毕竟是微博,现在在这篇文章中来一个整合。其中最后一段是今天看的,因为太长,就不发微博了。

 

“但在先进的科学中…在仅仅涉及粗略的近似值的范围里,旧理论仍然有用。此外,受旧理论启示而搞出来的技术发明仍然足以表明旧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种实践真理。因此,科学鼓励人们抛弃对绝对真理的追求,而代之以可以称为‘技术’真理的东西”

继续阅读

先哲的闲聊——初翻《理想国》小感

多年之前,我曾买了一本商务印书馆的《物理学》,当然不是普通的物理学教材,搭配了本文的标题应该就能想到是亚里士多德的那本具有浓厚哲学色彩的《物理学》。是的,多年前我买了一本,回来一看——果然艰难、晦涩、看不懂,于是就丢一边了。

同样,对于他师父写的《理想国》,我也猜是一本很难读懂的书,以后在书店里看到也就直接略过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