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年真是和陈旧的东西有了特殊的渊源吧?我在元旦这一天,居然在京都寺町京極商店街买到了一本疑似是御朱印帐(更准确说疑似御首题帐)的东西,标题是:《奉往詣一千箇寺》。翻开一看:
寛永三年。
也就是 1750 年的寺院记录。
速购。
要问售价? 1100 日元。
为了便于各位同好赏析、研究,我已经将全本扫描,并上传到了 Wikimedia Commons 。链接:
今年新年真是和陈旧的东西有了特殊的渊源吧?我在元旦这一天,居然在京都寺町京極商店街买到了一本疑似是御朱印帐(更准确说疑似御首题帐)的东西,标题是:《奉往詣一千箇寺》。翻开一看:
寛永三年。
也就是 1750 年的寺院记录。
速购。
要问售价? 1100 日元。
为了便于各位同好赏析、研究,我已经将全本扫描,并上传到了 Wikimedia Commons 。链接:
以朦胧的常识来想,宗教似乎都讲究众生平等,是不是?大致好像脑海里是有这么一个认知概念的吧。反正宗教嘛,总之能和一些好词、温柔的概念沾上边。
然而,仔细看就不是了。这篇文章就来指出几点、吐槽几点。
首先是「小乘佛教」。
所谓大乘佛教的一些人,认为自己在原先已有的佛教教义基础上,发明拓展出了新的教义和理念,比如更加重视渡人,以及佛的各种神格化、神秘化、多样化。于是,他们这群新思想的人就认为自己的教义器量大,管自己的教义叫「大乘」,反之,恪守原本教义的人,则贬之称为「小乘」。
这你让恪守原本佛教教义,不擅自自作主张的那群佛教徒怎么想?这明显就是歧视啊。是后辈、新思想者,对于前辈、原有思想者的歧视。
类似的还有「旧约圣经」。
自称是上帝的儿子的耶稣,宣称自己与上帝订立了新的约定。于是,之前的约定就变成了陈旧的约定,即「旧约」。
这说法,犹太教信徒能认吗?
让我们再把思路拓展一下。
六道轮回是不是歧视呀?就你人道伟光正、佛陀辈出,别的道都是生不如死、烊铜灌口、天人五衰?
再有恶魔,以及恶魔崇拜:
假设恶魔存在,那凭什么否认恶魔作为生物其存在的价值呢,非要用你宗的价值去批判恶魔的价值呢?
反之,假设恶魔不存在,完全是宗教上空想上的生物,那岂不是说到底就是宗教论者没事找事吃饱了空想出一个被歧视的对象嘛?那就更无聊且可恶了。凭空制造和深化歧视呀。
综上,我随便说了几点。我觉得常常这样脱离「常识语境」,用一无所知、完全旁观的立场来看的话,宗教里还是有不少歧视的。只不过有些被忽视,甚至是被符号化、象征化了。
有个成语「入乡随俗」,通常现在被人们认为意思是一个人到了一个乡村里,应该尊重当地的习俗,跟着当地习俗做。更有甚至,经常还成为原来的村民对新来者的道德训诫。
不过,对于「入乡随俗」这个成语,这样理解对吗?
我查了一下该成语的来源,似乎是来自于《五燈會元》的《大寧道寬禪師》。这是一篇一连串的禅语问答,其中最后有一个问答是:
上堂:「無念為宗,無住為本。真空為體,妙有為用。所以道,盡大地是真空,遍法界是妙有。且道是甚麼人用得,四時運用,日月長明,法本不遷,道無方所,隨緣自在,逐物升沉。此土他方,入凡入聖。雖然如是,且道入鄉隨俗一句作麼生道?」良久曰:「西天梵語,此土唐言。」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本文缺乏前后文事件陈述铺垫,而且古文本来就具有多义性,因此我只是根据自己的推测来理解。
我感觉这里说的是,如果道(佛教道理)是四海皆准的话,那么为什么在汉语使用地区,要随着汉语说话者的习惯呢?答案是:佛教原来是梵语地区的产物,而这里是汉语地区。
我读下来,感觉是在说一种传教的技巧,也就是对不同文化地区的人,要采用不同的传教方式,才能让当地的人接受。换言之,我感觉这里「入乡随俗」的用法,更是接近佛教「对机说法」这个词。
而再从该成语的选词来看,这里是「入乡随俗」,而不是「来乡随俗」。如果是后者「来乡随俗」的话,那么就可以判断说话人是的村中的原住民,对于外来的人,是「来」。但这里用的是「入」,我感觉这个成语的视点是基于进入村庄的这个人的,或是基于第三方的。换言之,这就是一个外面的和尚到一个新村庄传教的一个视点。
由此来看,根据我这样理解,「入乡随俗」不是用自己远有的地域性道德基准去框住别人的,而是说灵活传教。
近些年读了一些佛教以及古印度文明的书(也只不过读了几本而已)注意到一个现象。好像印度古代文明里,「轮」这个概念的存在感比较突出?
最有名的应该是六道轮回吧。查 Wikiepdia 上 Saṃsāra (轮回)词条中所介绍的的语源:「Saṃsāra (Devanagari: संसार) is a Sanskrit word that means "wandering" as well as "world," wherein the term connotes "cyclic change" or, less formally, "running around in circles."」似乎是一个循环、漫游的概念,然后才是绕圈旋转。不过在藏传佛教的一些图像表现中,六道轮回确实就被描绘为一个六等分的圆盘了,也就是更有作为造型的「轮」的形象了。
再有一例,据说佛教早期阶段,在宗教造像上,对于佛陀本人是不直接以人的形象表现的,而代之以:菩提树、佛足石,以及:法轮。所以在较早期的佛教造像上,看到了这几项图像,就知道它们象征佛陀——不过,同时代的雕像里,对于印度诸神确是直接以人或者说接近人的造型来表现的。后来直到佛教传入中亚,才出现了作为人来表现的佛陀。看,这里就有一个法轮了吧,而佛陀向五位跟随而来的人说法,也被称为「初转法轮」。而至于说到了《圣斗士星矢》里沙加的那个招数「天舞宝轮」,我猜测应该也是由法轮演变而来的吧。
花了一点时间速读了这本薄薄的小书:《聖なる珠の物語》(ISBN:9784582364507)。
本书探究了日本传说历史中,特别是与密宗相关的宝珠(据书中分析共有3颗来源不同的宝珠)这一元素的来龙去脉。因为是速读,对于书中特别深入细致分析的段落我就跳过了。
本书并非广泛地采取日本民俗、宗教传说,并对各种故事及宗教视觉形象中「宝珠」的种种意象进行分析,而是仅就几家真言宗的寺庙,以及平安时代、中世的贵族日记等一些古代文献中所记录的三颗宝珠的来龙去脉来考察,并分析了这些古代文献中强调宝珠的背后理由——比如为了证明本寺的权威正统性。
整体的考察视野颇为深入,但却显得有些狭窄。本书虽然考察了宝珠与龙的关系,却似乎没有提及《妙法莲华经》中八岁成佛的龙女所献的宝珠——这一故事片段无疑对日本平安时代以及中世的贵族们对佛教认知产生过巨大影响。另外,在P78,提及了宝珠法及避蛇法,却未提及《佛説常瞿利毒女陀羅尼呪經》这部佛教中有避蛇有关的经典。(以上两处也有可能是我看得太快,看漏了。)我速读下来,感觉本书的考察十分深入细致,但却缺乏对更广泛的对于印度传来经典的普遍考察。
由此写作风格,我以为本书作者是一位宗学大师呢(也就是指仅研究日本佛教某一宗派的学者)。后来去查了一下作者藤巻和宏的研究领域,好像是「日本文学専攻」这样一个较为广泛的领域。呃,好吧,看来可能是本书篇幅太短,未能涉猎太多?
另外,本书P13页提到,在基督教文化中,以附着十字架的球体(原文:「十字架の付く球体(帝国宝珠)」)象征基督教支配权,也可算是一种被视为神圣之物的球体。这里作者指的或许是「十字圣球」吧。我觉得这一点倒是挺有趣的,而仔细想想的话,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更接近基督文化圈。甚至在中亚,巴米扬大佛上方壁画还有雅典娜和美杜莎之盾造型,而从语言学上来说,欧洲诸语与印度语言似乎还是同出于更古老的「印欧祖语」,因此这两个文明圈中共享对于神圣宝珠的信仰认识也是可能性很大的嘛。
在之前那篇我读《天駆せよ法勝寺》的读后感中,我提到,或许在2024年的现在,使用生成式AI也能帮助人们创作佛教科幻作品了。当然,需要再三说明的是,我绝非在怀疑该作品的作者是用了AI,因为他这篇小说投稿参赛的年代,生成式AI应该还没那么成熟。
不过现在(2024年中),情况就不一样了。现在的生成式AI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人们创作出这样的佛教科幻作品呢?于是本文我就来做个实验。
我一共设计了4个问题。其中第1个问题是要求AI构想佛教科幻的故事大纲。后3个问题则是要求其写出故事片段。这4个问题(作为给AI的提示词)分别是:
问题1:
我想创作一篇以佛教教理为题材的科幻小说。这里的佛教不局限于某一个特定时代,而是包括佛教的各个时代、各个宗派。在本作中,我希望能以佛教元素来代替通常科幻小说中的科幻名词、概念,以佛教教理来呈现一种佛理科技。请尝试在其中加入大量各种佛教概念名词,让内容读起来又有趣又精彩。
请为我编写一部中篇佛教科幻小说的提纲。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情节:阐明佛教科幻世界观、佛动力星际穿梭飞行、不同阵营的神佛对战。
问题2:
请为我创作一段佛教教理为题材的科幻小说片段,用来详细说明佛理高科技的现实与未来展望。不需要一个有头有尾有转折的完整的故事,只需要一个叙事详细、深入的故事片段。
问题3:
请为我创作一段佛教教理为题材的科幻小说片段,用来描写不同阵营的神佛之间搏击的科幻场景。不需要一个有头有尾有转折的完整的故事,只需要一个叙事详细、深入的故事片段。
问题4:
请为我创作一段佛教教理为题材的科幻小说片段。
在有关释伽牟尼的成道故事中,有提到他(当时是名为悉达多·乔达摩的离开家庭的王子)在开悟之前在菩提树下静坐,魔王波甸派出自己的三个女儿(分别是:爱欲、爱念、爱乐)用美色去诱惑他,但他经受住了诱惑。
我想以此佛教故事为基础,但将该故事的情节放在一个超现实佛教科幻的背景下来讲述这个故事,请为我进行创作和重构该故事。
请尝试在其中加入大量各种佛教概念名词,让内容读起来又有趣又精彩。不需要一个有头有尾有转折的完整的故事,只需要一个叙事详细、深入的故事片段。
《天駆せよ法勝寺》是一本获「創元SF短編」奖的短篇科幻小说。如果让我来翻译该标题的话,或许可译为:「飞升吧法胜寺」。正如其标题和封面图所示,这是一部题材新颖的……佛理(物理)科幻小说。
标题中的「法勝寺」,如果放在日本历史中搜寻的话,应该是指日本平安时代院政时期1076年在平安京东侧郊外所建立的一座寺院,内有九重塔耸立。不过,翻开这本小说,第一句就是:「ついに法勝寺が天駆する。」(大意:法胜寺终于飞天了。)可见,这是一部与实际历史中同名的法胜寺无关的一部宇宙星际飞行题材的科幻小说,而其中加入了大量佛教元素。
正如作品中旁白所述,在古代,有如鉴真和尚东渡传戒律那样,僧侣们怀着热诚的传教之心,走在国际交流的最前端,也是最危险的路途上。在本小说所虚构的这个故事中,在星际间飞行,穿行于不同星际间进行佛教交流,也成了一种科幻背景下的佛教的传播和活动。本作讲的就是星际飞行器「法勝寺」从阎浮提星球出发,前往持双星参加佛事庆典——迎接新佛诞生仪式的故事。
故事中特别是前半段,用大量的佛教元素、佛教名词来替换通常科幻小说中的科技概念,比如把宇宙飞船航空器叫做「星寺」(作品中的法勝寺就是一座星寺),把航天员叫做「宇宙僧」,把相当于发动机的一部分装置称为「摩尼车」……等等。
在日本这个佛教色彩浓厚的国家中,本作的这一设定而给各位评委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对此我并没有觉得什么稀奇之处。我看了一下本作似乎是在2018年之前就完成了,考虑当时生成式AI并未发展到走入公众视野,所以这一篇中用佛教理念来替换科幻元素,应该是作者自身的创意写作。(顺便一说,在日语里,「佛理」与「物理」是同一个读音。)不过,我想在现在或不久的将来,如果是仅仅用某一套宗教元素名词来替换科幻元素这样的写作方式,很快就能由生成式AI来实现了吧。因此,除了这些眼花缭乱的名词替换外,我更关注的是其故事的剧情排布。
前一阵读完了一本小书《苦しくて切ないすべての人たちへ》(ISBN: 9784106110375)。首先必须说一下它的标题,其可译为:《致所有苦恼悲伤的人们》。不过,我读完这本书觉得……感到痛苦悲伤的人还是别读这本书比较好。因为我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日语中的一个单词:「諦める」(あきらめる)——放弃、断念、放下。所以说,这本书不是帮助人们找回希望、摆脱痛苦的书,而是告诉读者世界以及你的生命本身就是无可奈何、无处说理的一个东西。这么听起来,有点佛教的意思是不是?没错,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日本僧侣南直哉 。
其实我不认识这位僧人,对这个名字一点印象都没有。但从书封面和简介我才知道,作者南直哉是恐山菩提寺的禅宗僧侣。作者我不认识,可是恐山这座寺院我去过呀!而且在我印象里,恐山是日本许许多多寺院中比较特殊的一座。所以在介绍这本书前,让我来说一下自己的恐山印象。
恐山菩提寺是位于日本青森县的一座禅宗寺庙,而青森县则是日本列岛中最主要的那个岛——本州岛最北端、靠近北海道的一个地区(县)。别的不说,听我这么描述地理位置,应该就能知道,这里是一块很偏僻的地方了吧?没错,这是一座位于荒野、远离城市的寺庙。记得多年前我计划自己去日本东北六县旅游之前,看了一期NHK的《ドキュメント72時間》(纪实72小时)栏目在恐山定点摄影的节目。节目的标题是《恐山 死者たちの場所》(恐山 死者们的场所)。与日本一些有名的观光型寺院(金阁寺、浅草寺),或被戏称为「葬式仏教」的那些只从事于丧葬业务的寺院略有不同,恐山菩提寺更因为「人死后会聚集在这里」的传说,而成了一座被认为是有特殊环境的寺院。对,我去过,活着(?)回来了。也没看到什么灵魂,更没有感到什么心灵一下子被净化了之类的效果。不过倒确实看到了在荒凉中的不同风景,看到了日本信仰的一个侧面。我有2个细节回忆。一个是在寺院附近(后山?)面对宇曾利山湖拍照时,一对中年夫妻向我问候,聊了几句后,他们高兴地和我说了句:「Have a nice day.」确实是很普通的问候,不过我现在回想起来,那两人是不是丧子的夫妇,或是有别的与死别相关的事,而来到此地的呢?另一件事是,我在恐山菩提寺的某个堂内,看到了许多死者的照片,而那些照片旁边,都会配上一个造型各异,打扮得很漂亮的女性玩偶。我当时就意识到了那是什么,并为此还向寺内僧侣询问了一下,果然,那是「冥界結婚」。也就是说,那些死者在去世前尚未结婚,因此亲属摆一个玩偶作为他们在死后的妻子(印象里好像当时没看到男性玩偶)。我在日本参拜的寺院应该也有超过100座了吧,在其他寺院我见过水子供养等信仰,但「冥界結婚」,我所亲历的仅此一家。
以上就是对恐山这座寺庙的2则小回忆,总之,我是没有「灵感」的人,看不到什么怪力乱神,但从我亲眼目的的寺内信仰形态上来说,恐山确实有些与众不同。那么来说回这本由恐山的僧人南直哉所写的《苦しくて切ないすべての人たちへ》。
在本书开头,就提出了一个观点:出生的非合理性。出生就是一件非讲理的事,任何人都不是自己想要出生而降生于这个世界的。所以在南先生看来,「生きているだけで大仕事」——仅仅是活着,就是一件很大的工作了(P22)。其实关于这一点,我联想到了橙乃ままれ在轻小说《记录的地平线》(《ログ・ホライズン》)中也提到了类似的观点。大概是〈记录的地平线〉公会成员中的少年组遇到〈望乡派〉之后,喵太班长对战隆达格的场景。我印象里是以喵太的内心活动来描写的:谁也不是自己想来到这个异世界,而少年组在这里找到了意义,但在剧中表现出报复世界的隆达格却没有找到新的意义。我想小说作者橙乃在这里想要借故事讨论的主题,应该是与南直哉在本书开头提起的话题是相同的。即诞生这件事之非合理性。因此返观橙乃在《记录的地平线》中借喵太班长的思考来谈论隆达格这一故事片段,应该也不是为了批判隆达格,而是为了说明对于诞生这件事,谁都是无可奈何的——这或许又可以联系到在动画第3期或小说第12卷(未出版)《円卓崩壊》故事中,作为社会组织的〈圆桌会议〉不应该无视和放弃〈秋叶原〉那些没找到异世界生活意义的居民,而应该主动积极为他们提供发现生活意义的机会——这份来自〈诚信〉会长亚因斯的温暖。
抱歉,又打岔了。说回这本《苦しくて切ないすべての人たちへ》。作者认为非合理地降生的人生,本身就是「不得不活着」的非合理时间,是一种「無駄な」(无用的)时间。不过,作者在明确这种生、生活的非合理性的基础上,积极地提出:他认为能自己创造出意义的人,是令人尊敬的人(P25)。其实我也是有类似想法的,许多年前,我在思考的是「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后来我发现——这有点主观唯心主义的意思:「自己才是意义的唯一来源」。世界就是一片黑暗的,唯有主观的「我」这个概念,即一个可以思考的主体,才具有创生出意义、将意义赋予其他事物的能力。哪里(外界)被赋予了意义,那里就亮了起来、变得可爱了起来。
本书后面的内容,就偏向于介绍作者他自己的修行经历,从他成为僧侣开始遇到的一些有趣的故事,结合一些他的思考,借用佛教的思想来说出他自己的观点。第2章开头(P52)的那个故事很有趣,简直像是寺庙里的特摄片一样具有临场感!标题是《修行道場の怪獣》。这里不剧透了,有兴趣的人请自己读一读。
如题,继从前在上海世博会埃及馆获赠(买?)到了莎草纸,以及前几年在以色列旅游时在纪念品商店买到的羊皮纸,今天在日本京都的一栋文化保护建筑(重要文化財)内,我摸到和闻到了贝叶经。
不过因为并不是赠品,也不是商品,所以只是拿来手里观察一下。既不能带回,也不能摄影。因此这里只能用文字来记述了。
我拿在手里的一叠大约有7、8张,每一张长约45cm,宽约5cm。上面是用泰国文字写的,而且据说是一种古老的泰国文字,语言则是巴利语。不过我既不懂古泰国文字,也不懂巴利语,于是就对内容没有很在意。笔迹是淡淡的黑色,或者说是灰色。远比上面链接中羊皮纸上文字的要淡,且笔迹线条更为细。
据说在东南亚,能够接触到贝叶经,会被认为能给一家上下三代带来幸运。(不过我当时只顾着观察了,没有考虑这方面的效果……对我来说就是一件比较古老的记录载体。)
每一张的厚度大约1mm,所以整体的重量(或者密度)感觉要比用纸张做成的要轻(密度要低)。因为是用椰子叶做成的,所以能看出横向的纹路。正反面都可以利用,上面都写了文字。且贝叶正反面看不出有什么材质上的区别。(这一点与羊皮纸不同。)侧面边缘被涂上了红色和金色的漆。据说这不是一种固定的款式,而是随地区、随写经者不同而会有不同的边缘涂漆式样。比如另外我今天还看到了投影演示中其他贝叶经藏的照片,侧面边缘就是全涂成了红色。而我拿在手里的这一叠则是金——朱——金。在两种颜色相接之处还有交叠。如果用文字字符串来表现侧面颜色的话,就是:
金金金金金金金金金金朱金朱金朱朱朱朱朱朱朱朱朱朱金朱金朱金金金金金金金金金金
请意会一下!
我摸到的这一叠贝叶,据记载是书写于20世纪,也就是19XX年。据说,如果是刚作成的贝叶,应该是平整的,而经过时间久了,叶子就会弯曲。我拿到手里的这一叠就是稍稍弯曲。短边弯曲,长边因为是顺着叶片的纹路,所以没有发生变形。
东南亚地区的贝叶经是椰子的树叶制作而成的,所以我今天还特意脱下口罩闻了闻——并没有什么味道。
另外,在贝叶经表面,左右各1/3处会打洞,用以穿绳。据说在西藏,有用纸张模仿贝叶经的形式书写经文,且尽管不用绳子串起来,但依然会在相同的左右三分之一处留下空白处,既不打洞,也不写文字,以遵照贝叶经书写旧习。
我提了几个问题,包括上面侧面边缘油漆的问题。以及还有:
我问:贝叶有没有用于佛典或圣典以外的文字资料书写的例子?
得到的专家解答是:曾经有用,用于书写法律、国王的命令等等,但是后来因为中国的纸张传入,所以世俗文书记载就改用纸张了,而圣典的书写则保留了用贝叶记载的传统。
我问:我知道佛经的经(sutta)是纵向丝线的意思,而到了密宗阶段,则改为了续(tantra)是横向丝线的意思。这是不是意味着,密宗之前的经典是这样把贝叶横过来写的,而密宗的经典是把贝叶竖过来写的,或是把文字竖过来写?
得到的专家解答是:并非如此。经(sutta)确实是纵向丝线的意思,但并不来源于贝叶经的实物上的丝线,而是指佛法传承延绵不绝的传承,就像是纵向的丝线,是一种比喻的用法。因此,无论是经(sutta)还是续(tantra),都是顺着贝叶上的纤维方向写的,是贝叶横着放,文字也是横写。不过在蒙古,因为蒙古是纵向文字,所以蒙古的贝叶经书写时,会把贝叶竖过来写,同时把文字也竖过来写,也就是说,文字依然是沿着贝叶纤维来书写的。
最后我又追问了一个问题:三藏的藏(pitaka)就是篮子、仓库、容器的意思,这是不是意味着,自佛经在被书写下来之后,才出现用藏(pitaka)来称呼佛经,在此之前并没有这样的称呼?
现场得到专家的回答是:目前还不清楚佛经在书写之前,是否有这样的例子。因此也无法排除之前就以抽象的比喻方式,用pitaka来指代佛经,而称为「藏」的这种可能性。
顺便,还听这位专家吐了个槽,说现在人们看到的唐僧画像里,唐僧取回的经典都是卷轴式的。如果是从中亚地区取回的话,那或许还有可能是卷轴,但如果是从印度取回真经的话,那就基本没有可能是卷轴物,因为那里只有贝叶经。
如是我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