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All posts tagged 日本

正如我的前一篇博客所说,我最近逛了京都的旧书市,买了一些旧书。其中就有这本《上海戦に輝く皇軍の面目》。

从书本标题上就可以猜想到,这是一篇有关日本在「大日本帝国」时代,记述上海战场上日本军人事迹的书本,并且显然这是一本充满了军国主义思想的书本。从封面上看,其成书日期是在昭和8年(1933年)。从序言上看,内容汇集了在上海战场上战亡的当时「第九师团」与「第十一师团」的事情。序言中明确表示本书是「忠勇美談」,因此根据我的理解,里面肯定有极端偏向的叙事立场以及夸大的虚构成分。不过,从另一角度来看,我认为也可以将它作为一份上海近代战争时期的一份资料来看待,而且里面除了文字资料外,还有一些手绘地图可以帮我们了解当时上海的地理情况。我自己就是上海人,因此我想保存并公开这份资料,因此我买下了它,并扫描、公开。

关于这份资料的稀有程度和其他副本:根据这个名为「歴史逍遥『しばやんの日々』」中一篇博客文章的整理,本书是GHQ(驻日盟军总司令)所要求焚毁的书目之一。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网站也没有所藏和公开。此外,美国国会图书馆似乎有一本藏本Shanhaisen ni kagayaku kōgun no menboku不过这个页面好像只显示了书本的数据,并没有公开内容。

继续阅读

前言:秋叶原,好久不见

秋叶原,听到这个地名你会想起什么呢?

对我来说,它是ACGN文化的聚集地,也可以被称为圣地。我对这个地名的了解与认识大致来自于三部动画作品,还有一些介绍日本ACGN文化的杂志。最初是一部很早之前在上海的某家电视台上播放的少女战队类动画《秋叶原电脑组》,然后是5pb.的科学妄想系列ADV的衍生动画作品《Steins;Gate》即《命运石之门》;另一部则是我自己这几年很热衷的轻小说改编动画《记录的地平线》。

至于实际走访,在新冠疫情扩散至全世界前的那个年代里,我常常去那里,有目标地参加临时活动;或是随性地浏览中古店、扭蛋机;有些时候甚至还会与偶尔正好同一时期在日本旅游的伙伴一起在那里见个面之类的(我记得自己就和windchaos在秋叶原见过面?)。甚至JR秋叶原站附近的宾馆的位置与价位选择也会成为和朋友闲聊时的话题。

然后,新冠疫情爆发并扩散至了全世界,成为了21世纪的一场大流行病。就在今年夏初接种了2剂疫苗之后,正值日本进入第7波感染高发期间——2022年的8月,我再一次来到了秋叶原。在旅行回来之后,我带着历史考察的眼光,开始阅读一本有关秋叶原这个城区发展历史的书——《秋葉原は今》。在这个图文博客似乎都已经过时,人人都开始做vLog、上传旅游视频的时候,我却开始阅读它的历史,它的发展由来,从书里时而蹦出来的那些较为生硬和具有学术气息的片假名中,我读到了秋叶原的另一面。

你有没有想过,如今的萌え街道秋叶原,其实是一项雄心勃勃的城市再开发计划人走茶凉不了了之之后,地域市场向着叛经离道的方向积聚起的一系列文化现象呢?《秋葉原は今》就讲述了其成形和变形的故事。

继续阅读

走上街头,去人比较少的地方拿起胶片相机拍照。去年没怎么见到樱花,今年还是想去欣赏一番的。不过还是做好了防护措施啊。

说到防护措施——京都八坂神社的这一对大国主神与出云白兔的雕像从去年就好好地佩戴口罩至今了,真可谓防护彻底!时代赋予了雕像新的意义——这个动作仿佛是在提醒人们除了戴口罩以外还要保持社交距离(笑)。说起来,大国主神本来就是日本神话中的医药之神。

继续阅读

忽然想起一直放在冰箱冷藏室里的一卷新冠疫情前拍的胶卷。

从内容上来看,大致上是2019年深秋红叶季节在北野天满宫、宇治以及后来2020年春季樱花季节拍的一些街景。拍前半卷的时候根本不会想到这场疫情,而拍后半卷的时候戴着口罩拍摄,拍完了也不敢送去店里冲洗。

最近才想起来。

于是来发一下这卷特殊时期的所拍的胶片吧。不过我不太喜欢拍人,所以里面并么有记录下带着口罩的人们,只是惯常的风景而已。


继续阅读

《天声人語》是日本全国性报刊《朝日新聞》的一个长期评论性短文专栏。本文我倒是想以从一个日语学习者的角度来推荐它。

我是如何接触到《天声人語》的

其实我是在日本的语言学校接触到《天声人語》的。在我们的阅读课堂上,到了学期后半,用于阅读练习的课本讲授完了,而且日本语能力测验JLPT考试完了。老师就会印发一些社会新闻类的阅读教材来给我们做阅读练习。

说起来,我们这位阅读老师(其实是校长)的教学理念,按照他的说法,应付JLPT考试的阅读题根本不需要读解能力,主要是掌握短时间内完成阅读题答题的考试技巧。而因此在考试过后,课堂内容才转变为开始真正培养我们的阅读日文文章的能力。我们那时班级的平均水平相当于N2左右,老师会选择各种社会新闻、书籍评论让我们来阅读理解。其中有几次就复印了《朝日新聞》上《天声人語》栏目刊载的文章,让我们看看日本社会直面的那些话题。

于是我自己对这个报纸专栏也感兴趣了,但总不可能每天去买一份报纸吧?后来我注意到朝日新闻的编辑部「朝日新聞論説委員室」会把每半年的该专栏内容整理成一册出版。我便自己买了一本《天声人語》2019年1月-6月的汇总(纸质书),更方便的是,它还有Kindle版电子书版本。

买来后不紧不慢地读了半年,近日才刚读完,觉得无论是从日语学习者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对日本文化、社会感兴趣的爱好者角度来看,都可以从中获益的。于是以本文来推荐一下。

《天声人語》的特点及优点

正如上面所说,《天声人語》是《朝日新聞》的一个专栏,而上面提到的这本书则是这个报刊专栏的文章汇总(半年量)。其中收录的文章,大多是散文或者说杂文性质的文章。该专栏不仅有百年以上的连载历史(最早出现于1904年1月5日),而且看到不少评价都称其文章优美,堪称是日本社会的典范性文章。

典范不典范我不知道,但我觉得《天声人語》的文章有以下几个特点:

继续阅读

近来的历史事件感加重了。或者说,这场疫情对我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主要是在2、3月份得到体现,而随着我进入防疫模式以来,日复一日的生活变得逐渐习惯和享受(本来就有一堆书还没读)。反倒是随着全球数字的激增,我更多地开始考虑并注意到宏观上的一些改变,特别是当日本首相官邸在4月7日宣布日本7各地区进入「緊急事態」开始。

大家都来记录吧!

之所以会想到这个,是因为最近看到一条消息:日本出版社平凡社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开了约一百年前,当是的日本对于那场后世俗称「西班牙流感」的记录文集——《流行性感冒 「スペイン風邪」大流行の記録》,于4月30日前免费提供PDF版下载。其纸质版在日本亚马逊有售,但是价格比起免费PDF来说就很贵了……。编撰机构是原大日本帝国内務省衛生局,换言之是一本大正时期日本的疫情报告书。其中除了记录日本疫情的发展外,还记录了世界各国以及当时东亚大陆几个主要城市的疫情。甚至其中也讨论到了各种口罩的防护效果有无的问题!

如今看来这份史料很有意义——在对比两个时代民生和流行病观念的意义上。而当时来自平民们的记录有多少流传至今了呢?中文资料又有多少呢?100年前之前,恐怕说中文的人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文盲,也就是说会听说不会读写。而100年后的现在,大部分说中文的人同时也具备了读写的能力,义务教育的普及让我们的大多数人有能力进行自己的生活记录。因此我想,在这样的历史时刻,不仅仅官方记录、媒体记录、名人记录、作家记录,每个人也更应该记录下自己的生活点滴。这也是我在博客上写这一系列的原因。

继续阅读

清明节,宜踏青。不过考虑到近期世界范围内爆发的疫情,于是选择避免乘坐交通工具,而是从住所步行可达之处(一路上能够与行人之间保持一米距离)拍了这一组照片。好在生活在京都,历史遗迹随处都是。于是就带着小小的FGO牛若丸(源義経)盒蛋手办,出来拍了一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