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草圖書館來客簿》第2卷,或许找到了合适的欣赏角度

刚才,读完了轻小说《唐草圖書館來客簿》的第2卷,加上不久之前读过的1卷,至此为止,我大概找到了一种合适的阅读欣赏角度。

唐草圖書館來客簿

封面图转自台湾角川

这部小说被归类为“轻.文学”。故事发生在一间虚构的位于京都的古风私人图书馆,故事以店长与助手为主角,介绍他们两人不仅仅作为书店主人,也作为另一隐藏身份——冥官——帮助仍徘徊于世界上的善意灵魂(书中称为:无道)进入六道轮回之一的天道的故事。每一卷大概包括了4个内容基本独立的中篇故事,基本上都是以“某个现代人遇到了灵异事件→经种种因缘来到这间唐草图书馆→被图书馆两人识别出灵异事件缘于‘无道’的附身→帮助‘无道’认清并满足残存的对于现世的心愿而得以升入天道”这样的步骤为模板展开。而在各个故事之间,是由图书馆店长及其助手,还有相关其他冥界关联角色的关系隐隐地牵连并推动其发展。

继续阅读

这篇文章来介绍一下我对“镜饼”这种日本传统文化中的节日食品的了解。

镜饼,日语读作かがみもち(kagamimochi),其汉字写作“鏡餅”,是一种年糕制品。我显然已经不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它是在哪部动画作品或是哪个日系商店门口。但要说知其名的话,大概是2013年元旦开始读的《源氏物语》某一章中提到的,也有可能是之前玩的手游《神女控》(《神界のヴァルキリー》)中抽到的一张卡牌年糕少女——总之,从这些来源就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十分日式传统又很知名的食品。

神女控 年糕少女
图为《神女控》(《神界のヴァルキリー》)年糕少女的卡牌。

继续阅读

自从开始用播客收听一些国际新闻,我也自以为是地感觉得到了一些国际性的视野。

上个月也就是2015年的12月,听说了配合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举办,那里也举行了名为1Heart1Tree的活动植树公益集资活动。我便试着参加了一下

在新的2016年,我打算每个月都像这样参加某一项公益活动,当然目前考虑是以资金援助的形式。名之曰:月间布施。当然,我不打算参加那些定期性的捐赠公益活动,因为我想每个月都能有所发现和思考,并对不同公益的形式、内容作出选择再进行支持。当然,每个月支持不同的公益项目,也可以开阔我的视野,保持我的心意,并留下各篇博客来记载这些。

这个月,我支持的项目是维基百科Wikipedia,大概是从中学开始我就用了这个项目,尽管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对维基百科的访问一路磕磕碰碰。外加近几年出现的知乎也是一个不错的有针对性的知识获取平台(虽然与维基百科的知识呈现形式有明显不同),但维基百科仍是十分丰富的知识宝库。特别是当我渐渐把兴趣范围延伸至日本以及其他国外文化之后,维基百科更是一个重要的知识来源。

因此,这次我向维基百科基金会资助了16美元(合约100元人民币)。

捐赠之后没过几天,很巧地看到维基百科正迎来15周年站庆(2016年1月15日)。在善恶之间,在各方势力怀着各自目的的状况下,这个人人可编辑的网络百科词典已经茁壮地成长了15年,真是可喜可贺!

说明:之前提到过,我在上周接受了《环球时报》英文版的采访,介绍了我的圣地巡礼活动。采访的形式是新浪微博私信,以及电子邮件的问答。用的语言则是中文,再由编辑概括、翻译为报道内容,并与其他几位被采访者一起整合成完整的报道:《ACG-themed tours take off》

本文则是如实地给出记者对我的采访问题,以及我的回答。其中有关本人信息的内容则略过。

1. 关于你的基本信息:您的姓名,年龄,职业,目前在哪里生活或工作,喜欢动漫有多长时间?

(个人信息本文从略)

如果是说看电视里播放的动画片,以及读童话书的话,是从有记忆开始就这样了。
如果是有自觉意识地追某一部作品,那应该要算小学三年级开始买《机器猫》漫画。这样算来的话,18年多了。

2. 你如何理解二次元文化?你认为自己是二次元人群吗?

这是一个与日本“御宅文化”相近的概念,是指对动画、漫画、游戏、轻小说等作品感兴趣的文化习惯。但既然是“二次元”,我想它与“御宅文化”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一部虚构的作品在支撑。

我的意思是:“御宅文化”可以包括一些对非作品形态的文化元素的热衷,比如喜欢铁道的铁道宅、喜欢军队元素的军事宅……等等。(这些在御宅文化经典作品《电车男》的电视剧中都有体现。)

但“二次元文化”既然带了“二次元”这三个字(我理解为:虚构作品),因此其区别于“御宅文化”的核心要素,就在于有一部作品作为一切兴趣的起点和归宿。

如果基于我这样的理解,那么我自然属于二次元人群。

继续阅读

接着第一篇来说。
之后外出。第一站的目标是“新都心”附近的商店,坐单轨电车到おもろまち駅即可,下来随便逛逛,走个10分钟左右就能到达目标。

那霸 扶桑花
在那霸市的马路街道旁,随处可见这样一种植物。后来大致了解了一下,是一种名为“扶桑”的开花植物。扶桑这个名字同时也是指代日本,以及与东方、太阳有关的元素。例如《楚辞·九歌·东君》中有句:“照吾槛兮扶桑 ”。

冲绳那霸市路面窨井盖
夏天的时候读了《路上观察学》因此对路面的窨井盖感兴趣,也拍了一组照片。这回走在那霸市路上,看到了这么一个有趣的窨井盖。各位觉得一圈一圈的小元素像什么呢?我觉得是张着大嘴巴的小鱼。果然是很有海岛特色的图案纹样。

继续阅读

说明:最近我接受了《环球时报》英文版有关ACG旅游这一主题的采访。本文及图片就是综合了对我以及另外几位受访者介绍后的成文内容。转载自:http://www.globaltimes.cn/content/962164.shtml

ACG-themed tours take off

By Chen Ximeng Source:Global Times Published: 2016-1-6 19:43:01
Enthusiasts seek real-world locations featured in their favorite fantasies

ACG-themed tours take off

Akihabara in Tokyo, Japan, is a hub for all kinds of anime and manga products and activities, and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places for ACG tourism. Photo: IC

Huang Yeqiang, a 28-year-old office clerk at a university in Shanghai, remembers the excitement and spiritual pleasure he felt when he first visited Enoshima, a small island in Kanagawa, Japan, one of the locations featured in Memories Off 2nd, a famous Japanese gal game.

继续阅读

各位,又见面了,我是wildgun。我用这篇文章记录自己于2015年10月底前往日本冲绳那霸市进行的一次短小的旅程。之所以说是短小,是因为真的只有3天2夜,从飞机降落到飞机起飞,大概只有48小时多一些的时间。所以给本文写标题时我考虑过是不是要写个Naha48或者OKN48之类标题。

东方航空公司机翼照

说起来这已经是我第七次旅程了,7在日本文化中是一个吉利的数字。这次的旅程尽管短小,但对我来说却是有着继往开来作用。去冲绳、短途三天时间,想到什么了吗?嗯……先让我抒情一段。

继续阅读

如题,该说是“获得新成就”吗?

近日我接受了《环球日报》英文版的采访。报社编辑准备以ACG主题旅游为话题,组织一篇采访报道,因此对我进行了采访。当然此外也有其他几位受访者从不同角度来介绍各自对这个主题的想法与感受。

报道内容的链接在这里:http://www.globaltimes.cn/content/962164.shtml


实体版的报纸也会有,将会于2016年1月7日出版。但由于本篇文章是刊登在北京专版,因此得买到《环球时报》(Global Times)英文版的北京版本。然而比较囧的是,如其名曰,这个版本的《环球时报》英文版也仅面向北京地区发行出售。我却不住在北京……

简单说一下采访过程,其实就是周一晚上的时候一位编辑联系到了我,达成采访意向后,开始通过电子邮件配合新浪微博私信形式来进行文字问答。当然,期间问与答都是用中文沟通的,然后再由编辑帮我概括并翻译成英语,与对其他几位的受访者的采访内容一起合成报道。

具体内容还请大家点击上面的链接查看。当然,文字版的内容,以及我之前所写的原始回复信息文字,接下来也会在自己的博客发出,大家可以对比着参考看看。

继续阅读

最近在乐天上下单,买了一件秋冬季节用的EVA的痛服,以及一个颇有日本传统样式风格的零钱包。今天元旦这天早上送达,时机正好,就像收到新年礼物一样!


不过……

随意看了一眼贴在包裹外的邮寄凭证,却在物品栏的价格里看出了奇怪之处:

咦?物品栏中,把衣服的价格写为2000,零钱包则是500。无论是从日元来算,还是从人民币来算,都不是这个价格。当然运费也不是——运费写在别处,共2100日元。

看起来,日本店家这也算是虚报价格了?那么其用意究竟是避免被日本那边征税呢?还是为了便于我这里不被海关扣留征税?谁知道的话请告诉我。

日本商店(在发货时)也不总是老老实实的嘛?大概。

去年的初笔写了个“显”字,其实这是有大预谋的。这不?从2014年年初坚持到2015年的5月份左右,我用自以为高科技并有极客风范的方法——自我量化——将自己的体重从121公斤减轻到了65公斤。因此从2015年春天开始我博客中系列文章《从242斤到142斤-作为御宅族的一年多自我量化生活》,将此时现了出来。

另外,要说的话,御宅族、御宅文化本身,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也逐渐从“隐学”变成了“学”。不仅是社会大众开始关注、媒体开始报道,更有市场上资本投资创作的情况,也是一。当然,我还是作为消费者,而非创作者享受着这些变化。

又到元旦。其实我wildgun.net域名所属的博客第一篇文章,就是2015年的初笔,这样看来建立个人独立博客也满了1年。

今年照例要写下:
2016年初笔:朴

朴。

2016年,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