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

All posts tagged 播客

最近在考虑分离智能手机的功能,以期待各个设备功能独立,因此进行着多种尝试。甚至也尝试了改用非智能手机

想着想着,我就想到了另一类产品:过去曾经出现过的智能手机系统。比如 Windows Phone 系列的手机,还有黑莓。看了下二手市场,黑莓手机即便是如今,依然保持着较高的价格(相对于其生产年月和功能而言),所以我就来尝试了一下 Windows Phone 系统的智能手机。虽说过时的操作系统可能会有安全漏洞,引发数据泄露等问题,但我想:如果我只连接到自己所部署的 Wi-Fi 以及蜂窝网络,而不连接到公共 Wi-Fi 的话,或许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安全风险。更何况,我对这些手机的要求基本就 2 个:网页浏览、播客程序——哦,最好还要能有地图。等于算是一个走在路上用的网络收音机。

我选择了二手的 EveryPhone 这款手机。嗯,没听说过的牌子吧?看网上的介绍,它好像是日本 Yamada Denki 出的一款手机。进入系统后,确实能看到一个巨大的 Yamada Denki 的磁贴。说到磁铁,这是 Windows Phone 的一种设计语言,我还是很喜欢的。对了,我其实原来就是 Windows Phone 系统 Lumia 系列的手机用户。

那么, Windows Phone 系统放到现在 2025 年,能用吗?能不能一个浏览器就能满足我大部分的资讯阅读需求呢?

继续阅读

近来在考虑将播客功能剥离 iPhone 或其他智能设备,以及测试各种各样的非智能或不太智能的(没有太多功能的)手机。

试着试着,就遇到了一个问题:要怎么同步我所收听的播客内容列表呢?

于是才发现,原来 Apple 的播客( Podcast )已经推出了网页版,看来我后知后觉了。不过还好,我以为是几年前甚至从最初期就有的功能呢,结果看了一下几个介绍该网页功能的播客或新闻,似乎都显示该功能是 2024 年的 8 月所推出的,看来我知道得还不算太晚。比如《 Apple Podcasts now has a web app 》《 How to install Apple Podcasts on Android 》。对了,这里的后一篇还介绍了如何在 Android 系统上「安装」网页版的 Apple Podcasts ,我猜用的是那种「渐进式网络应用程序」( PWA )来实现的。

继续阅读

之前试过 Google 的 NotebookLM AI 笔记本(能这么叫吗?)能从上传的 PDF 文档中整理出内容、生成提问,甚至于生成谈话播客内容的音频。可惜,我之前的尝试的时候,只能生成英语对话。于是我就想到,能不能用 ChatGPT 来试试看生成播客的文字稿呢?而内容,我则选择了 Wikipdia 上的条目。

我先尝试了日本 Falcom 这个条目。当然,在此之前,我告诉 ChatGPT 的指示是:



我看到别的AI能帮助用户生成播客。不过目前你不具备同时模仿2人对话配音的功能。所以我想让你尝试帮我写播客文字稿,模仿一期播客节目中的2位或多位主持人在对谈。我想以Wikipedia的页面的一个个词条作为每一期博客的谈话内容、题材,以轻松的方式向播客收听者介绍该词条的所涉及的知识。当然,如果你觉得需要多个Wikipedia页面的话,也可以。不过,我想先知道,如果你要访问Wikipedia的话,我贴给你URL就好,还是要贴给你页面内的文字内容?


此外,我也询问了 ChatGPT ,这样使用并衍生出新的别的形式的作品,是否符合 Wikipedia 的规范。得到 ChatGPT 的回答是:

继续阅读

 

半年来听播客,首当其中的便是NHK中文广播。先前几期节目中才听他们回顾311东日本大地震的情况,没想到上周熊本发生了地震,NHK中文广播工作人员也一定很忙吧。因此我就写信留言稍去了问候。内容如下:

各位NHK中文班的主持人:

你们好。我得知九州熊本县地震是在发生后的半小时。想起了前几期《波段情长》采访柳晨老师时他谈到311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当晚中文班组数次更新中文广播中的灾情内容。果然这次我也发现——原定北京时间9点播报的NHK中文广播节目,在10点时又进行了更新加入了九州地震的灾情报道。各位辛苦了——当然也包括在熊本现场传来现场视频的日本同行们。

看灾情视频的一幕让我惊讶:在避难所的房间外,放着一块写有“土足严禁”的告示牌,前来避难的民众就真的把鞋子脱下在门口把鞋子排列成行。日本这个国家的民众,尽管对政策有各种反对意见(我在旅游时就见过几次民众街头抗议),但是他们真的是十分相信社会机构所支撑的秩序啊。

关于海外募捐,有什么渠道吗?第二天我看到Yahoo!Japan推出了义金募捐活动,但不支持我那张中国JCB信用卡。后来我找到一家支持paypal的NPO组织,表达了对他们自发搜救行动的支持。他们传回的救灾照片视频,让我感受到了与受灾当地的紧密联络感。不过这笔资金似乎是只用于该组织的搜救工作。NHK还有什么别的募捐渠道推荐吗?

祝平安——有着熊本城、有着屋久岛、种子岛和JAXA、有着萨摩藩历史以及KUMAMON部长的九州岛!

今天得到回复:

非常感謝您發来的郵件,您的留言将会播放在2016年04月24日星期日的《波短情長》節目里。雖然是短時間的介紹,如果您有時間的話,歡迎上我們的官方网站来收听本期節目。

這裡是我們官方主頁的地址:
http://www3.nhk.or.jp/nhkworld/chinese/top/index.html

此外,其实今天白天看到日本国驻华大使馆已经公布了熊本地震海外募捐收款渠道:http://www.cn.emb-japan.go.jp/earth_quake/earthquake160420.htm

近来我写的一些博客文章里,一定没少提到播客吧?所谓播客,其实是一种可以订阅的网络音频服务,英语是Podcast。

之所以会了解到这项网络服务,倒不是因为最近资本开始注入这个领域的缘故。而是有一次我去上海日本国领事馆新闻文化中心的阅览室(面向公众开放的),在阅览室的资料架上拿到了日本放送协会也就是NHK的宣传资料。于是下载了他们的多国语言APP,但同时也发现了更方便收听NHK播送的中文新闻的方法——播客订阅。

播客订阅软件有各种各样,苹果iOS自带就有名为“播客”的软件。根据网上资料,其实播客(Podcast)其名称就是源于苹果公司的iPod(iPod+broadcasting)。

自从订阅了播客,我走在路上的时间也就利用起来啦!于是下面来说说我这一两个月来经常听的播客节目:

继续阅读

近来我成为了NHK中文广播的听众,当然是用智能终端收听。听了一两个月,感觉不错,于是给电台写了一封感想邮件。内容如下:

 

NHK电台的各位主持人与工作人员好!

我是NHK的新听众,大约两三个月前在日本国驻上海领事馆公众阅览室里拿到了NHK国际广播的宣传资料页,于是就成为了你们的听众。

在这几个月里,给我留下鲜明印象的声音,是来自《波短情长》栏目的加藤老师。加藤老师沉稳开朗的语音中不时夹带着“那个、那个”的口语,我便立即能在脑内转译成日本口语中常见的“あの、あの”。请加藤老师继续保持这样有趣的日式中文口语形式吧!

继续阅读

近期有关运营商流量偷跑的新闻越来越多,从几十兆字节、几个吉字节,甚至到上千吉字节。前面几条我还相信,最后一条颇有当年“放卫星”的趋势。

且不论新闻里报道是否属实,因为中国大陆安卓APP偷跑流量还真不好说。不过最近我的手机流量也有点失控:截止11月18日00时35分,流量使用1.8G;截止11月18日06时46分,流量使用2.0G。

这有点夸张,虽然还不太确定,需要继续严密观察一下。不过我自知这是于我最近改变手机使用习惯有关——我最近开始听播客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