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All posts tagged 上海

正如我的前一篇博客所说,我最近逛了京都的旧书市,买了一些旧书。其中就有这本《上海戦に輝く皇軍の面目》。

从书本标题上就可以猜想到,这是一篇有关日本在「大日本帝国」时代,记述上海战场上日本军人事迹的书本,并且显然这是一本充满了军国主义思想的书本。从封面上看,其成书日期是在昭和8年(1933年)。从序言上看,内容汇集了在上海战场上战亡的当时「第九师团」与「第十一师团」的事情。序言中明确表示本书是「忠勇美談」,因此根据我的理解,里面肯定有极端偏向的叙事立场以及夸大的虚构成分。不过,从另一角度来看,我认为也可以将它作为一份上海近代战争时期的一份资料来看待,而且里面除了文字资料外,还有一些手绘地图可以帮我们了解当时上海的地理情况。我自己就是上海人,因此我想保存并公开这份资料,因此我买下了它,并扫描、公开。

关于这份资料的稀有程度和其他副本:根据这个名为「歴史逍遥『しばやんの日々』」中一篇博客文章的整理,本书是GHQ(驻日盟军总司令)所要求焚毁的书目之一。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网站也没有所藏和公开。此外,美国国会图书馆似乎有一本藏本Shanhaisen ni kagayaku kōgun no menboku不过这个页面好像只显示了书本的数据,并没有公开内容。

继续阅读

一、前言

本文为《记录的地平线》二次创作设定,所写的内容是有关作品中名为「赛尔迪希亚」的世界中位于欧雷德大陆东部的一座沿海城市,同时,这里在《幻境神话》游戏中,也是一座玩家都市。

本设定欢迎《记录地平线》各作的同好采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修改或演绎为其他作品形式,使用时请提示本作的名称及来源。本文写作时也力求注重各部分设定之间的相互分离,同好可以只采用其中的一部分,而不采用或改写其中的另一部分来进行创作演绎。

根据《记录的地平线》中的描述,这里相当于作品中「地球世界」的上海。据此,如果没有作品中特别提示之处,本设定假定:《记录的地平线》中「地球世界」的上海,与我们所知的现实中的上海是高度相似的。但同时读者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

  • 我们所知道的现实中的上海
  • 《记录的地平线》作品中位于「地球世界」的上海
  • 虚构网络游戏《幻境神话》中的〈大都〉
  • 异世界「赛尔迪希亚」世界中的〈大都〉

以上四者或许相似但绝对不同。因此,本设定中所作出的任何设定都只是一种基于《记录的地平线》,并以一种二次创作作品而给出的有关「地球世界」的上海或〈大都〉的设定。所有内容都不是关于现实中我们所知道的那座上海都市的实际描述。

本设定的相关兼容性:

对于一些地点,可参考在线地图《〈楚〉及〈大都〉设定地图》,但请注意,本地图只是指出了一种相对应的所在位置,仅供参考,并不表示设定中〈大都〉地点与实际上海的地点有任何真实关联。

二、〈大都〉的特征

〈大都〉之大

〈大都〉(ダァドン)最直观的特征,就如其名字所示——大。

相比于〈秋叶原〉(アキバ)或是薄野(ススキノ)只是参考了地球世界东京和札幌中的一个区域来制作的范围,〈大都〉的参考范围遍及了地球世界上海整个中心城区,也横跨了地球世界中黄浦江的东西两侧。城区的大部分建筑物,与〈秋叶原〉相类似,表现出的是〈神代〉之后的废墟世界,城市主要功能性建筑还是相对集中于中央。可以说,从区域规模上来看,在全世界《幻境神话》所有服务器的玩家都市中,〈大都〉是屈指可数的。
继续阅读

我很少在博客里提到自己的家吧?今天来提一提,也就是「海上名园」张家花园地块动迁,今天大概已经有了定数。

其实我并没有关注这件事,只是最近家建筑旁小区里预签约的宣传——那一首首民歌和红歌,惹得心烦,也大致是知道了,好像是预签约率到达某个比例,基本就是确定搬迁了。刚才——也就是2019年1月17日的20时前后——外面的宣传广播里说这个数字达到了90%,也就是确定动迁了吧。

我从小生活在张家花园,虽然十岁左右经历过一次搬家,但其实连楼层都没挪,只是搬到了相邻的一间房间内。对我来说,这里就是永恒。永恒的是窗户外看出去对面的石库门建筑大型露天公共阳台,还有视野右侧角落似乎永远不变的、伫立在远处那小小的花园饭店高楼建筑(后来我才知道花园饭店属于日本的大仓集团)。什么是天际?什么是世界的尽头?对从小到现在一直在这里的我来说,从阳台上望出去右侧远处的花园饭店,就似乎是世界尽头的碑记,那里就是尽头。即使随着成长,我早就徒步走到花园饭店的那栋建筑,从底下看过它的样子,并且还走向更远处。乃至还去住过日本大仓集团在北海道札幌所开酒店,但对于每次站在阳台上的我来说,那就是世界的尽头。

而阳台的视野也总有一些变化——天空越来越小了,石库门建筑后升起了越来越多的高楼建筑,它们渐渐遮挡住了天空的下部。天空从一片区域成了一条带状区域。可以说,在我的印象和感受里,连天空区域都是随时间变化的,而张家花园却是永恒的。

继续阅读

如各位所见,我最近在拍熊猫之穴出的系列扭蛋——年糕妖怪(もちばけ)。拍着拍着,洗澡的时候就想到:如果上海的一些带有年糕性质的点心也是妖怪的话,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三张设计图。


第一张是寿桃,因为无论从粉红的颜色还是下面两片叶子来说,都很容易想象成女孩子,而且可以看成与原作扭蛋中的樱饼是姐妹关系的女性妖怪。


第二张是条头糕,我一直不知道到底是「条头糕」还是「调头糕」(仿佛是在说这种糕点无论从前面开始吃还是调个头从后面开始吃都一个样),结果发现应该是「条头糕」,意思是条形的糕点。因为是长条形的看起来像一条蛇,而且横断面比较大,看起来像是张开的大嘴,所以我就给它配了一个比较凶狠的眼神。


第三张是麻球,也是作为上海小吃里比较有名的点心了。一开始没想好应该要把眼睛与嘴巴安排在哪里。后来在网上看麻球的图片,看到一张因为油炸过度,外壳酥脆裂开从裂缝中漏出里面的软糯的年糕层的麻球样子,就决定画一个「眼睛藏在里面」的麻球。又因为麻球表面都是芝麻,所以最后在妖怪嘴巴的旁边也点上了一点芝麻,好像是因为嘴馋而留下的口水。

其实最先想到的是汤团,不过发现无论是大的有馅的汤团,还是小的酒酿圆子,因为点心本本身馅料都是包裹在年糕(面团)里的,所以比较难画出花样展现出来。扭蛋原作中的青团则是以呕吐的造型将团子破开一个口将馅料展示出来。如果我也将汤团也画成这样呕吐造型的话,未免显得重复了。

前不久,我参观了位于上海虹口区长阳路上的犹太难民纪念馆。虽说是单位派给的任务——参观上海红色基地并写心得体会,不过恰好我对犹太民族这个异邦民族的文化与历史经历有些兴趣,便就选择拜访参观了此处。

在出发的前几天,我开始回顾自己印象中犹太人的概念,这个是一个怎样的民族形象呢?他们常常出现在书页之间——他们是智慧与经商的象征;是德国纳粹独裁统治者屠戮的对象;是流离失所的族群;到了现代,他们又成了孕育农业滴灌栽培与许多计算机领域新科技的智慧一族。而在我的兴趣领域视野内,犹太民族是在地理与信仰层面动荡了40年最终达到应许之地迦南的民族;是十二支派互相合作或征战,诞生出一代代先知、士师、列王,而最终凝练成为西方艺术作品中一个个经典人物形象的古老民族。

那么,曾经在上海作为难民的犹太人,又是怎样的形象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进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继续阅读

这几天,上海正经历着零下8、9摄氏度的严寒天气,据说,是三十年一遇。幸好在上个月换了一台新空调,因此暖气还算十足。

但是屋外的植物呢?有些担心的同时,前几天与同事闲聊时对方也提醒说:天气冷有个好处,来年的虫子会少,因为过不了冬,被冻死了。

现在,邻近中午时分,正在电脑前上网查资料的时候,听到窗外的阳台上有一些异响。过了一阵,细细嗦嗦的异响越发明显,我走去窗台一看,看到了一副闻所未闻的异象

其实是几只麻雀居然停落在了内阳台上,与室内的我仅一窗之隔。阳台上散布着几只麻雀,加在一起大约有7、8只之多。

——看来是集体行动。麻雀们正在翻找我的花盆。

继续阅读

 

这组照片是昨天EVA大展媒体邀请会结束后,走出会场时拍的。相信不少同好今天首日展会结束后,也是踏着这样的夜色与彩灯回家的吧。

这辆摩托在开展前几天就已经放出了,据说今天已经被购买……

 

陆家嘴这里有一座大型的天桥,直通地铁、正大广场,以及其他诸如东方明珠、AppleStore等地标建筑。从天桥上一路看过去,一排EVA的广告旗让我等动漫迷十分长脸啊!

 

 

 

 

 

 

 

这张东方明珠的色彩和渚薰很配合有木有!

而在正大广场大楼的外侧广告屏上,也以较小的概率插播着EVA大展的广告。这是等了大约一刻钟后抓到的画面:

 

 

 

 

 

 

 

个么,晚安!

前一阵从单位走回家,绕了一点路就经过了以前的中学、小学和幼儿园,于是发了条微博。卜就评论说这真好,就像在大城市里有一个自己的小镇。后来我就打算用一卷胶片,来记录下我从小到大学习的地方,一共十个地点,于是就有了这组名为《My Town,我的小镇》照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