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到这里来,让我杀了你。」

以上这句话,是我今天在奈良公园听到的。一个小男孩,大约小学生左右的年纪,对着奈良公园里的鹿说了这句「问候」的话。我无法判断他的国籍,从外表看是亚裔,语音上,则是说汉语普通话。

鹿只是从他面前经过,甚至并没有冲着他去,好像只是停在草坪上。而他是走向了鹿,说了这句话。

继续阅读

常言道:「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千字文》)。这不,京都天气再次转凉,从秋天直入冬季。最近正好看到 Reddit 上有人吐槽说:日本的有四季,其中 2 个季节只有短短 2 周时间……(大意)。

看了这句话,我忽然意识到,或许我以前生活在的上海,和现在生活在的京都,以及在汉字文化圈内能读到的各种汉语和日语作品里,是有四季这个概念的,但或许……其实并非一个通用概念?

我记得以前佛经里提到,净饭王(释加牟尼他爸)为了避免算命的预言应验,为防止儿子出家,他就建造了能够对应 3 个季节的宫殿。刚才查了一下经文,是叫「三时殿」比如说:「王深知其能相。爲起宮室。作三時殿。各自異處。雨時居秋殿。暑時居涼殿。寒雪時居温殿。」(《佛説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上》)。

为了确认这件事,我就问了一下 ChatGPT ,对于全世界来说,四季是一个通用的概念吗?

得到的回答是:

继续阅读

最近几年(或许 10 年?),总是会听到一些词语搭配,比如:全网投放、全网追杀、全网封杀……这个全网到底是什么呢?

说出「全网」的这个人、这样的编辑,到底知不知道互联网有多大呢? IP 地址段可以有 4 段 255 个地址(当然中间有很多保留地址),这还只是 IPv4 协议的主机,每个主机还可以有不同的端口号提供不同服务,更何况接下来还有 IPv6 协议。而至于域名,则更可以有不同种许许多多近乎无限的搭配了。

再说服务种类,除了传统的基于 HTTP 协议或 HTTPS 协议的服务外,还有 FTP 啦新闻组订阅啦等服务,甚至还有 telnet 。近十年来也有许多只有 APP 的私有协议服务。更何况还有近乎无数个需要点击、检索才能查到的网上数据库(深层网络),这些通常是搜索引擎无法记录到的;,以及传说中的暗网。还有世界上多个互联网存档机的存档数据……以上种种。

我很好奇谈及「全网」的人,真的是否访问过真正全部网络的哪怕是十分之一内容。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一个成语,作为本文的概括:坐井观天。

有个汉语成语:恬不知耻。是说一个不知羞耻的样子。无独有偶,日语里也有一个惯用语,用于阻喝、制止他人或警示他人的词:「恥を知れ」。意思是:你该知耻了吧。

不过,无论是汉语还是日语,我听到时总觉得不太对劲。最近我才想明白,究竟哪里不对劲。

继续阅读

不到一周前日本经历了国会众议院选举,各个候选人和党派好像也都多多少少积极开始进行网络推广,我在互联网的视频平台上也被算法推送了不少这类视频。对于日本社会,我的近距离观察时间并不久,所以我这里就不谈论这些候选人他们所说的经济、安全保障等政策问题了。不过我还是想摘录、引用一下,我在这两周时间里,听到的三段很属人的话,或者说,人的属性很高、很浓厚的话。


第一段: 2024 年 10 月25 日辻村ちひろ先生的发言(场所:大宮駅東口) 18:13开始(概括并翻译):

「最近,出来不少党,有的说了一些很猛的话,比如说『别小瞧了日本!』(日本をなめるな!)这样的话,他们总是在说,日本人、日本民族之类的。我从刚才就在想,他们说的这种话,是能看清楚你们(现场听众)每一位的脸的话语吗?我看好像不是,而是弄出一个很庞大很模糊的「日本」这个概念,然后把各位填塞进去,然后问:你们能(为它而)去死吗?——我只能看出他们是要创造出这样一种社会。我认为,这是战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情况。所以我很讨厌,想要制止它。我想创造一种能看清每个人脸的政治。」

我很喜欢他的这段话,他这里强调了要尊重一个个个体,而不是忽悠出一个大的集体的概念,然后用一个庞大的民族、国家的标签,去单一化人。如果是单一化人,这让我联想到了一种国家民族社会主义(即「纳粹」)的仪式,就是那种元首一挥手,场内大众齐刷刷一个动作致敬。我觉得这是很可怕的。我也另外联想到了一句歌词,就是《红旗飘飘》里的那句「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我想,这与上述引用辻村先生这里所说的比喻是类似的情况:弄出一个大概念,然后把你装进这个概念里,并问:你愿意为它而死吗?真是一句可怕的歌词。


继续阅读

常在日本街头走,就能看到有不少人会在双肩背包或者侧背包上挂上小挂件。其中一部分应该是扭蛋机里转出来的玩具,另一些或许是抓娃娃机里抓出来的玩具(比如像是《精灵宝可梦》系列的毛绒玩偶。更有甚至会挂更多,同时 3 、4 个也不在话下。也因此,日本地上或者路边偶尔能看到有人掉落的挂件玩偶,或有好心人捡起来放在路边高处,期待原主人会回来找到它。

据我观察,喜爱挂挂件的通常有两类人,一类是年轻人、学生,而且无论男女,好像都会挂。另一类则是 5、60 岁的成年人,他们的打扮看起来像是旅行者,穿着休闲装。而印象里我几乎没见过看起来像是办公室上班人士的人在包上挂这类装饰品。
继续阅读

日本社会上有一些讨论,比如说长久以来的有关安乐死的许可,有关非正规就职,以及前几周才成为话题的:缓和解雇条件。

而这些条件总是伴随着自由啦,多样化的名义出现的。

我一直认为自由是一个好词,有很好的内涵。现在也依然这么认为。

不过,我想到了一点,就是说:

继续阅读

有个成语「入乡随俗」,通常现在被人们认为意思是一个人到了一个乡村里,应该尊重当地的习俗,跟着当地习俗做。更有甚至,经常还成为原来的村民对新来者的道德训诫。

不过,对于「入乡随俗」这个成语,这样理解对吗?

我查了一下该成语的来源,似乎是来自于《五燈會元》的《大寧道寬禪師》。这是一篇一连串的禅语问答,其中最后有一个问答是:
上堂:「無念為宗,無住為本。真空為體,妙有為用。所以道,盡大地是真空,遍法界是妙有。且道是甚麼人用得,四時運用,日月長明,法本不遷,道無方所,隨緣自在,逐物升沉。此土他方,入凡入聖。雖然如是,且道入鄉隨俗一句作麼生道?」良久曰:「西天梵語,此土唐言。」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本文缺乏前后文事件陈述铺垫,而且古文本来就具有多义性,因此我只是根据自己的推测来理解。

我感觉这里说的是,如果道(佛教道理)是四海皆准的话,那么为什么在汉语使用地区,要随着汉语说话者的习惯呢?答案是:佛教原来是梵语地区的产物,而这里是汉语地区。

我读下来,感觉是在说一种传教的技巧,也就是对不同文化地区的人,要采用不同的传教方式,才能让当地的人接受。换言之,我感觉这里「入乡随俗」的用法,更是接近佛教「对机说法」这个词。

而再从该成语的选词来看,这里是「入乡随俗」,而不是「来乡随俗」。如果是后者「来乡随俗」的话,那么就可以判断说话人是的村中的原住民,对于外来的人,是「来」。但这里用的是「入」,我感觉这个成语的视点是基于进入村庄的这个人的,或是基于第三方的。换言之,这就是一个外面的和尚到一个新村庄传教的一个视点。

由此来看,根据我这样理解,「入乡随俗」不是用自己远有的地域性道德基准去框住别人的,而是说灵活传教。

之前的博客中我也提及过这个 Internet Archive 互联网存档服务,又叫互联网时光机。

然而最近,它们好像遇到了一次严重的黑客攻击,上周中断过几天服务。我找来了他们播客上的声明,在这里:《 Internet Archive Services Update: 2024-10-17 》。看样子是遭受了 DDoS 攻击,并确认到用户数据泄漏。不过好在其中提到,储存的数据本身上安全的。

最后,官方公布了其目前拥有的社交媒体的联络方式: X/TwitterBluesky 以及 Mastodon

我很想知道他们有没有冷的离线数据备份啊……

最近是否要建立法律设立「可选择的夫妇别姓」制度又一度成为了日本社会的话题。

依照现在来说,日本人和日本人结婚的情况下,婚后夫妻二人需要同姓(在法律文书等公文书上),而现实中 9 成以上的情况下,都是妇随夫姓。而「可选择的夫妇别姓」(選択的夫婦別姓),就是指婚后两人可以商量决定其中某一人是否改变为另一方的姓氏,也可以两人各自继续使用自己的姓氏。

反对导入此项制度的人,有 2 个理由。一个是如果一旦夫妇别姓了,就会减弱家庭的「一体感」;另一个理由是,夫妇同姓是日本的传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