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介绍

日本的一个特征是列岛四季分明(最北边的北海道和最南边的冲绳或许不算),因而日本文化中也体现着鲜明的季节特征——对不仅仅是古典文化,而且还是如今的商业文化、消费文化。

虽然生活在京都,有诸多神社寺庙的活动,也体现着四季流转,另外也有花开花落,樱花与枫叶的交替,以及抬头就能望到的大片天空,提醒着我时节变迁。

但是呢,作为生活在这里的人,还有一种感受到四季变化的方式,那就是:逛身边的商店。

我这里说两类。第一类是便利店,看其中的食物,特别是那些保存期长的、当天或 2 、 3 天保质期的食物,就是那种新鲜的食材,非常能体现的季节变化。比如万圣节前会有南瓜产品或把造型做成鬼怪、黑猫的食物;情人节前会有一批巧克力食品;节分前则会有各种惠方卷或模拟惠方卷的甜品。

便利店的提前更替产品体现季节的周期,在我的印象里大概是提前 10 天左右。

继续阅读

看到一条来自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 11 月 27 日的公告:《検索結果のRSS出力の開始ほか》简单来说,主要说的就是搜索结果支持通过 RSS 输出了。关于 RSS 是什么,可以看维基百科上的词条

使用方法也很简单,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搜索网站上随便搜一些你想搜的关键词,在搜索结果页面下方靠右侧(但不是最下面)会有一个蓝色的 RSS 的订阅图标。点击一下就可以订阅该搜索结果了。

比如我搜索了「上海 魔都」,点击其中的订阅图标,就得到了如下这个链接:

https://ndlsearch.ndl.go.jp/rss/ndls/bib.xml?cs=bib&display=panel&from=0&size=20&keyword=%E4%B8%8A%E6%B5%B7%20%E9%AD%94%E9%83%BD&f-ht=ndl&f-ht=library

我又搜索《记录的地平线》这部作品的日文原名:ログ・ホライズン,得到如下 RSS 订阅链接:

https://ndlsearch.ndl.go.jp/rss/ndls/bib.xml?cs=bib&display=panel&from=0&size=20&keyword=%E3%83%AD%E3%82%B0%E3%83%BB%E3%83%9B%E3%83%A9%E3%82%A4%E3%82%BA%E3%83%B3&f-ht=ndl&f-ht=library

挺简单的。对于专注某一作品或某一主题的日文书籍的新书,用起来应该会相当方便!

熟悉日本流行文化的朋友应该知道,日本会选评「今年の漢字」,即在临近年末时,收集大家的意见,选出能够反映即将过去的这一年社会样貌的一个汉字。准确来说,并非日本(国家)在进行组织评选,而是由「公益財団法人 日本漢字能力検定協会」在进行评选。

评选的结果与往年类似,今年会在 2024 年的 12 月 12 日,在京都清水寺发表被大家选出的汉字。

继续阅读

在日本书店,特别是一些畅销书柜台里,总能看到作者发明出并提倡的各种奇怪的「力」的概念,用作为标题。例如「鈍感力」、「女子力」等等,甚至我记得岸田文雄在数年前的海报上,用的标语好像也是「聞く力」(倾听力)。甚至在我之前读的一本《努力革命》( ISBN : 9784344042407 )书里还提出了「飛ぶ力」(飞跃力?)和「すげー、やべー力」(好棒棒喔!力)这样奇怪的名词。

这种「力」系列看多了,就会产生一些疑问:把各种情景下人的各种表现,归纳为一种像是属性一样的「力」一样的东西,合适吗?

继续阅读

之前写过一篇《京都二手书展盘点及我的经验谈》,于是秋季到了,京都每年三大例行二手书展的秋季展会——知恩寺二手书展又开幕了。我去了一天,下面简单发一下照片。

寺庙大门入口处,百万遍知恩寺。注意,不要和京都另一处有名的寺院「知恩院」(净土宗本山)搞混。

继续阅读

夏天过去了,京都的天也转凉了。据说今年京都一整年里有 45% 是夏日。而天气一热,就会需要在外面买瓶装饮料。于是我就想到来整理一下我在日本生活中,特别是在京都生活中,遇到需要买饮料时会碰到的一些购买场所以及各自的特色。

便利店

品种丰富。
价格略贵。
三大便利店(罗森、全家、 7-11 )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便利店自家品牌独家的瓶装饮料,而且往往是店内比较便宜的品种。

超市

继续阅读

在日本住的时间久了一些,就会注意到在一些地方,日本单调得有些不可思议。或者换一个词,就是「同調圧力」。

最典型的要数是求职面试的场景,黑压压的一片,全是一个板式的黑色西装。据说,上个世纪 80 年代好像是一个更加五颜六色的年代,那时的面试人群也穿着更佳五彩斑斓、彰显个性的西装。嗯……不过都穿西装这一点也够同调的了。

如果说以上是常常被吐槽以至于众所周知的一点的话,那么我就来说一个我自己发现的也是类似的现象吧。

继续阅读

随着新冠大流行的风险降低,日本这两年也恢复了旅游热潮。而从国外来的旅游行者,尽管都有很好的排队意识(我还没见过有故意插队的),但其中一些人似乎不太明白日本商店,特别是便利店的排队习惯,因此拖延了结账时间,引起了微小的混乱。

下面我就简单说一下日本便利店结账排队的习惯。简单来说三个字:看标志。看哪里的标志呢?地上的。

而展开来说的话是这样的:在通常情况下,日本便利店内有多个结账柜台,而店铺设计则会引导待结账的顾客排成一行(并不一定是直线,也有可能是有曲折的线)。在结账柜台前,通常地面上会贴有醒目的引导排队的标志,图形通常是一双脚印——在前几年新冠流行病扩大期间,引导线上还会提醒人们互相之间隔开一段距离排队。而每个柜台只为 1 位(或 1 组)客人结账,结账完当前的客人走开、柜台空开之后,服务员会出声招呼排在最前头的第 1 位(或第 1 组)客人走到刚空开的柜台前结账。

继续阅读

在去东京之前,我通过阅读有关江户的入门书《地図と写真でわかる江戸・東京》( ISBN : 9784791629299 )来了解了一下江户即现在东京的历史以及地理(风水思想)的分布情况——读后感在此。而在前几天的一篇博客《上手BOOX Go 10.3电子墨水屏阅读器体验简记》,中提到我在乘坐前往东京的列车上用该电子墨水屏阅读器在读一本书,其实就是本文要介绍的这本《不忍池ものがたり――江戸から東京へ》( ISBN : 978-4000612999)。

它的主标题翻译为汉字可以是:「不忍池物语」,或者说「不忍池的故事」。我这次主要是去看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展览而选择住在上野附近,而依据江户的风水思想,那附近恰好也是江户城的鬼门(东北方向)。镇守着鬼门的则是宽永寺。顺便一说,这种说法不仅在书中提及,前天我参观深川江戸資料館时,在向解说员请教江户的方位感时,解说员也提到了这一点,看来是至今仍相当流行的一种说法。

说起来宽永寺和京都还有不小的关系。压住京都鬼门的是位于其东北的比睿山,而这座宽用寺建造起来时也就是为了镇守江户城鬼门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比睿山延暦寺,甚至其山号也是「東叡山」。

而这本《不忍池ものがたり》中介绍的主体,即宽永寺中的一处名为「不忍池」的池子,则是模拟了滋贺县琵琶湖而建的,不忍池中央供奉的辩才天女,则显然对应的是琵琶湖中间竹生岛上的那位。

这本书介绍了不忍池从建立之初到明治维新后,其历史以及各种江户读本、近代文学中的形象与意象。不过我主要是关注其历史发端,所以对于书中后面一大半有关不忍池文学象征的部分,我基本上是跳过了的。下面就来说一下历史那部分中,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几个点。之所以我选择旅途回来后来写这篇文章,也是因为与实地旅游经验结合起来写会更有趣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