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All posts by wildgun

小旅行归来,慢慢整理旅行箱。从里面翻出一张商品标签纸,应该是去年夏天买的。其实是百元店的衣架。

其实当时发现,夏天旅游时似乎不用烘干机,只要在洗衣机里洗完后把薄薄的衣物晾在宾馆房间里,第二天就能干;而在冬天,往往即便是放在烘干机里也需要烘干 2 次(每次 30 分钟 / 100 日元)才能马马虎虎烘干,而多半也需要晾起来。所以,如果能有足够多的衣架的话,岂不是夏天和冬天的旅行既能省下烘干机的使用费,又能节约时间了嘛。

于是差不多是去年夏天旅行时,路过百元店就买了。买的时候没想到,这 110 日元(含税)的衣架,居然是日本本地生产—— MADE IN JAPAN 的。之所以买彩色的衣架的,也是为了醒目,以及避免与宾馆提供的要么白要么黑要么深棕色的衣架混淆,而因此买了彩色塑料衣架。

说起来,我发现现在百元店大部分内含电子部件的商品都是 MADE IN CHINA 的,而不含电子部件的,有些则挺意外的会是日本本地产的。

OpenAI 前两天公开了名为 o1 的ChatGPT新模型,与姗姗来迟、迟迟不来的高级语音功能不同,这次一宣布,就同时开放给了 Plus 订阅用户使用(但每周使用数量有限)。

显然,了解过 o1 的用户,应该多多少少知道,其一大特点,就是不仅显示推理结果,也会在给出结果之前「思索一段时间」,并且在最后,会附上思索过程、步骤。

然而,展示给用户的这些「思索过程」当真是其思索过程吗?还是随便编一些,忽悠一下用户?我心有疑惑,便做了几个测试。

在这几天看到的一些讨论帖和一些视频中,我看到有用户反映,使用 o1 推论,在推理过程中还会出现多种语言的思考过程。于是我就想:能不能明确向 o1 模型指定,要求其在推论时使用多语言及多价值观的思考呢?

于是我进行了这样一个小验证,给出了这样的指示:

听说你得到了更新,可以在作出回答前,经过一定时间的思考来增加推理能力。并且你还能像用户(我)展示你的推理过程。
而现在,我希望你思考一个问题:「人类社会的历史和未来发展是否有一定规律可循?还是更多的是一种随机现象?」
一般来说,越多文明参与讨论,就会让思考结论更有普遍性;而不同的语言往往蕴含着不同文明对于人类社会的理解。
所以我希望你在运用你的新功能来思考并回答我上面提出的这个问题时,请至少使用4种不同的语言来思考:英语、汉语、日语、希伯来语。你在推理过程中如果能展现出这4种语言以及所代表的文明之间的对话,甚至在你的推理过程中形成一种小型头脑风暴式的讨论,那就更好了。
不过,你不需要将使用4种语言的讨论过程展现在回答结果种,只需要在你内部推理过程中进行即可。你只要用中文回答我即可。
我再重复一遍我的问题::「人类社会的历史和未来发展是否有一定规律可循?还是更多的是一种随机现象?」

请你开始思考、推理并用中文回答。

ChatGPT ( o1 )思考了12秒,给出的回答是:
继续阅读

作为语言文字类的生成式 AI ,最擅长最得意的恐怕就是生成短小精悍、难以论证及证伪的「听君一席话」类言谈了吧。也就是所谓的箴言、金句、名人名言。

我尝试让 ChatGPT 模仿各类人物乃至非人物(智慧老人、愚昧老人、未来 AI 、原始部落首领、猫、乱码txt),给出一些箴言金句。如果你从一下任何一个段落的任何一句中,发现了什么神奇的效果。比如为你解决了什么烦恼,或是为你鼓起了勇气。请务必告诉我!你的例子或许就是 AI 箴言的早期受益者!

「请你充当一位富有智慧的智慧老人,为各类人群指明方向、说出睿智的话语。但要有独创性。请说15句。」

继续阅读

在 2018 年我写过一篇《有关放置《秋之回忆》圣地巡礼交流册的提议——暨圣地巡礼交流册介绍》,当时我建议以 MO8 发售为契机,为 MO 系列设置一本爱好者交流册,并提议或许可以放置在龍口明神社,当然这需要得到该神社的首肯。

在最近的这次旅行中,最后一天,我自己实现了当时的这个想法。我拜访了龍口明神社,也就是 MO8 作品中所设定的志摩寿奈桜家的那座神社的现实世界对应场所。起初我是为了打听该神社的历史资料而与神社人员攀谈起来的,谈着谈着觉得他挺好说话的样子,于是聊到了该地区的近代史,然后聊到了我初次拜访该神社的缘由,也就是《告别回忆》/《秋之回忆》。

神社人员表示,他知道有一些国外游客会来(他印象里是台湾游客)拜访,但因为无法沟通所以不知道他们来访目的,他也隐约知道有一些参拜者会因为游戏而来,会拿着手机在挂绘马的架子边上停留,但却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游戏、是什么类型。于是我简单说明了一下《秋之回忆》,还有 MO8 中的 Gal 巫女志摩寿奈桜。

「这么说她就是我女儿了?!」——神社人员问。

「嗯,嘛,就是类似这样的感觉啦。」——我回答。
继续阅读

去年上半年 AI 作画(主要是 Stable Diffusion Webui )刚刚走入大众视野,同时也是刚引发我的兴趣时,我独自发起过一个《百度贴吧NovelAI吧txt2img七题挑战赛》但基本上没有收到什么回答。

于是,现在我就来自问自答一下,看看现在用 ChatGPT 能做到什么程度,以及需要反复试几才能出现一张比较像样的作品。

这次自问自答的是:第五题 透过烧瓶看

尝试生成的第二张就挺好了!

要说第一张怎么样嘛……它长这样的:

继续阅读

春季的时候在 HardOff 买到的,准确的说是在一堆报废品( Junk )的货柜上看到的这个。当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看到上面有「 FUJICHROME 」、「 Velvia 」单词,八九不离十应该是和胶片有关,并且是 Fujifilm (富士胶片)出的周边小工具吧。

继续阅读

这次分别对 ChatGPT、Claude 以及最近刚用上的 Cursor 程序(我忘了是哪个引擎( API )回答的了),提出如下指示:

请你帮我做一个动态网页,用CSS、JS等生成,不需要用到服务器。
这是一个用于冥想呼吸的网页,它的色调和动作要柔和、缓慢,帮助人们宁静。
画面充满整个网页浏览器,上面有许许多多的柔和的线条(或许是分形图形)会不断随着时间缓慢变化,表现流动、韵律。背景色底色也会不断缓慢且随机地变化。

ChatGPT 的回答是:

继续阅读

上次的一篇博客中,我提到最近在尝试睡前与 ChatGPT 进行语音聊天,但通常聊着聊着,因为它的回答太过冗长,以至于我通常聊不过第 3 轮就睡着了。于是前不久,我睡前打起精神(?)就想着聊长一点,并且尝试了一下,看看 ChatGPT 能否在静默的情况下计数,然后到了一定的问答回数主动提醒用户。

下面就是实测结果。引用部分为实际对话内容(我所发言的部分因为是语音听写,所以会有错误、思考导致发言不连贯等)。引用以外的部分,则是我在现在编辑博客文章时的一些解释——包括计算问答回数,以及一些我的注解。

在本次测试中,我尝试让 ChatGPT 在第 3 轮以及第 13 轮回答时提醒我。记录如下:


第 1 轮问答:

wildgun 问:

我想知道你是不是会向后计数 就是计算我们之间对话的数量 这样我现在可以开始跟你聊天 然后你希望你在之后的三个对话回合之后 你提醒我一下好不好

ChatGPT 答:

好的,我可以帮你数对话回合。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三轮对话之后我会提醒你。那我们现在从这轮开始吧,随时开始聊!


第 2 轮问答:

wildgun 问:

但是我不希望你每一次都记录 你要在后台记录 但不要在每次回复我的时候来述述 直到那个回答到第三轮 你来提醒我一下 我要试看你有没有这个功能 好 我现在要把话题给岔开了 你知道我什么时候能获得那个ChatGPT的高级语音功能吗 这个OpenAI好像那个你们的老板都宣布了 有五月份他演示视频 然后都宣布了有现在是八月多 现在是九月了 已经宣布了有四个月了 怎么我还没有得到呢

ChatGPT 答:

目前,高级语音功能的推出确实是由OpenAI宣布的,但具体的时间和覆盖范围可能会根据地区、用户群体或者产品开发进度有所不同。如果你还没有收到这个功能,可能与逐步推出的策略有关。通常这种新功能会逐步向更多用户开放,或许你很快就能获得。

这算是我们第二轮对话了。我还在后台记录,等到第三轮时再提醒你!


继续阅读

MO (《告别回忆》或《秋之回忆》)系列的正篇第 9 作顺利跳票了!(果然跳了!)

于是就游戏产品主页公布的几张图片,来进行一下圣地巡礼。对,今天我来到藤泽了。

这张图,因为主页写的提示是藤川站,那么自然就会想到是以往 MO 各作中藤川站在现实中的对应车站—— JR 藤泽站。

第一张位置: JR 藤沢駅(车站)南口天桥。认准:左侧远处 SUBWAY 的飘旗广告。

继续阅读

或许显得有些大惊小怪,不过,或许是人生第一次(也许并不是),我用完了一瓶眼药水。

读书多了,看屏幕多了,谁都会有眼睛不舒服的时候吧,印象里,小学时啦,初中啦,高中啦,大学啦……以及后来被诊断为有干眼症啦,总是隔个 3 、 5 年的,会需要用到眼药水。

然后?然后用着用着,还没等一瓶眼药水用完,眼部的疲劳或者不适感症状似乎就消退了,没过了几天,就把它忘了。等到下一次整理药品盒、柜的时候,发现就已经过期了。这就是我使用眼药水的常态。

其实最近因为看电子书多了,而且使用的是 iPad 和 一台二手的 360 度翻折屏的笔记本电脑,确实看久了后,眼睛会出现不适,于是前一阵又开始买了瓶眼药水开始用。其实这一次也大约是在开始点眼的 1 周后,加之换上了新买的电子墨水屏阅读器,很快症状就消退了。不过我这次我想坚持试试看能不能把这一瓶眼药水用完,于是就没把这个小瓶子收进抽屉里,而是放在显眼处,看书久了不管有没有眼睛疲劳感,就滴一滴。

于是就滴完了!(花时大概 5 ~ 6 个星期吧。而且也不是按照说明书每天 5 ~ 6 次滴眼的。)这次买的是 ROHTO Z!不过我不是来做广告的。我觉得眼睛疲劳缓解主要是因为换用了电子墨水屏阅读器的关系……

说起来,其实还有一件很常见,但是很少用完的东西,那就是橡皮。无论是多年前我尝试在纸上练习画画也好,还是小学时习字阶段也好,我印象里自己从未用完过一块橡皮。要么就是在用完之前不知道丢哪儿了,要么就是……呃,新学期换了新文具,不知道旧的文具在一个寒假、暑假中藏哪儿了。总之,比起眼药水,似乎橡皮是更难用完的东西。而且如果真正用完了橡皮,也就没法拍照留念了呀。

我想了一下橡皮的作用,那是有错误、要擦掉、待修改。可见,人生总是在不断错误中度过岁月的(是不是成长不好说),每擦掉一点,留下一丝橡皮屑,也有又一次错误被擦去了。新的一笔怎么样呢?不知道。这篇博客主要也不是讲橡皮的,就写到这里吧。

哦,对了,日本的眼药水小瓶设计挺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