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All posts tagged AI

新年也来说点新的东西吧,就来说说最近我的 AI 使用体验。

以 AI 来辅助我操作 Linux ,进行各种设置。不过仍有一些美中不足,或者说因未能实现而觉得比较遗憾的地方。例如说:虽说 OpenAI 未提供 Linux 平台的 ChatGPT 客户端,但我想能不能用上 PWA (渐进式网络应用程序)把它构建成一个类似离线的客户端呢?

询问了一下 ChatGPT 。它的回答是:目前 Firefox 已经放弃了对 PWA 的支持,而 Chromium 依然支持,不过要在所访问的网站支持 PWA 时,才会在地址栏显示出添加为 PWA 的按钮。

看来,我的设想还难以实现。不过我继续想象:

Linux 的熟练用户和玩家喜欢说的一个 Linux 的特征是:所有的系统都是文件。我还尚没有完全能够悟透这句话的实践应用,不过我在想的是:既然所有的系统配置都是文件,那么,只要当 AI 发展到:(一)正确率足够高;(二)上下文会话窗口足够大。是不是,就可以让 AI 实时地加载并改造一个操作系统,比如一个 Linux 呢?既然操作系统可以在 VMware 这样的软件里运行(本质是运行在内存里),那为什么不能在 ChatGPT 等大语言模型 AI 的上下文窗口中运行呢(本质是运行在服务器的显存或者本地显存、内存)呢?

继续阅读

以前学计算机科目时,记得老师或是什么教程里曾提起过:以前程序员写程序,都是在几 K 几 K ( KB ,千字节)的内存里想方设法节省内存开销。现在可好了,内存都是几个 G 几个 G 的,都不用考虑节约内存开销了,程序想占多大内存都无所谓。如此云云。

不过,我想即便是 2024 年的现在,在使用计算机的领域,依然需要面对局促的环境。比如每个月当手机 SIM 卡套餐内流量跑完时,网络传输速度就会受限,而我最近在尝试在低速手机网络下能在多大程度上使用 ChatGTP 的文字乃至语音功能(好像还行,低速至 300kbps 也还凑合)。

加上最近在看二手电脑,还有就是从两三年前开始尝试日常使用 Linux 操作系统以来,每每总能听到这样的传说:在一台很老旧的电脑上,流畅地运行起了 Linux 系统。我自己也想试试看了,到底能有多么神奇呢。所以这也是一种在捉襟见肘的系统、网络环境下,要把带宽、内存算着用的一种技术或者说一种使用意识。

对了,连使用 ChatGPT 本身也是,即便我目前订阅了 Plus 套餐,不过 o1 的每日用量是有限额的,这也要省着用。

如此种种,如果是作为一种自我挑战,在局促的环境里玩出花样来,可以说是一种上海人所谓「螺丝壳里做道场」的趣味。不过如果是受制、受限、被迫如此,那就高兴不起来了。

生成式 AI 会蚕食甚至代替掉搜索引擎吗?最近半年,这个话题成为了科技新闻上的一个常见话题。而我反观自身,这种变化确实存在着。

来记录一下我这大半年大概是怎么利用 AI 的吧。比如要购买什么物品,为了解决什么生活或技术上的问题。在购买前,我会打开 AI 进行语音讨论,请它提供意见,验证我提出的某个方法是否可行;或是我未曾想到的其他替代方案。

而具体实施步骤——比如最近在配置新电脑、调试网络,或编写一些脚本、配置文件——我会先打开 AI ,进行技术咨询。不过,此时要是我发现 AI 给出的回答明显存疑,或是根据 AI 给出的技术建议来配置,怎么配都调试不通的时候,这时我才会使用搜索引擎,用传统的方法(啊,搜索引擎都已经算是「传统」了嘛……)来进行信息和解答案例的检索。

这尚且还是我使用生成式 AI 的第二年不到的时间(如果从 2023 年 2 月开始算的话),在我面临自己不确定的问题时,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入口已经有很大不同了。

看起来,搜索引擎确实很可能在未来几年被蚕食吧。

OpenAI 终于把视频生成 AI —— Sora 开放给全体 Plus 用户了。
我试着生成了一下。

当时,我用的提示词是:「一名身穿日本平安时代贵族服装「十二単」的女子,背对着镜头在眺望天空。在她身边和周围,古代平安时代京都的春夏秋冬依次变化而过。仿佛一瞬间走过四季。」

其实我是把这段话先复制给 ChatGPT ,然后用它翻译的。

(其实是想到了 《 FGO 》 中清少纳言的宝具效果图。

然而……

别说到日本就脱呀平安时代不裸肩。

看起来 Sora 根本不理解什么是 「十二単」 。

可见,对于数据的标注还是非常重要,且目前对于数据的标注、准确记录和机器学习,还源源不足。一切古文字、古建筑结构、服装、发型、手势等……这些都等着人们来标注。

否则的话,就会像这样,我都指明了是「十二単」了,却还生成看起来像是江户时代的衣服。

更何况,我指定的四季呢?!

看了凌晨 OpenAI 连续 12 个工作日的发布会的最后一天——他们发布了 o3 。除了似乎 Sama 之前在 X 上发的那句「there is no wall」似乎在发布会上所公开的 AI 一次又一次取得数学、推理测验新成绩这一点上得到验证以外,其余就都给我一种很朦胧的感觉。

因为发布会上介绍者都是圣诞打扮,所以, o3 的发布让我想起了圣诞节在教会经常会听到的话:「因为有一个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个儿子赐给我们」(以赛亚书9:6)。当然,我这里并不是要神化 AI ,也不是要把它和宗教联系起来。总感觉 o3 的发布,在我看来就好像是这个星球上的遥远的大陆上诞生了一个很厉害的婴儿,刚出生就走七步,口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哦,这是释伽牟尼),然后能解答各类人类博士、科学家冥思苦想后才能解答的问题。

……那么,然后呢?

继续阅读

看了 OpenAI 2024 年 12 月连续 12 个工作日发布新功能的第 10 天。

莫名其妙地公布了一个 ChatGPT 电话:1-800-242-8478

看起来就像是……愚人节恶作剧。屏幕上打出的电话号码的字幕的字体和颜色也十分复古。

然而今天并不是愚人节。

我试着拨打了一下这通电话(打了个国际电话),真的能打通!

传来了 ChatGPT 的语音。

为了验证到底是不是真的 ChatGPT ,我做了如下简单实验:

(一)简单对话,询问你是不是真的 ChatGPT;
(二)迅速切换到日语对话;
(三)又迅速切换到汉语对话;
(四)最后祝福它以及 OpenAI 的开发人员、工作圣诞快乐。

考虑到国际话费很贵,我和电话版 ChatGPT 的通话就到此结束了。

对了,对话过程中我发现电话那头的 ChatGPT 是可以被打断的。

真是复古神奇……

听了《声东击西》播客最新一期节目#328 人类在追求不老神话的路上发现了什么?。节目中讲的是运动、基因诊断预测等的话题,不过在节目的前半段,也回顾了古代人是如何在延年益寿和求取仙丹上做的种种(有些时候可谓是荒诞的!)尝试。

这也让我想起了最近记在博客草稿笔记中的一个话题。人们对不老不死的历来追求。我之前也写过一篇博客《啊?都开始说永生了啊》

为什么想起这个话题呢?因为据《奇点更近了》作者预言,用不了多久(二十几年?)人类就可以实现平均延寿意义上永生。

在《声东击西》的这一期节目中,举到的一个例子是秦始皇招募方士炼丹,还有派遣徐福携童男童女去蓬莱求仙丹。

而我想到的,则是我所熟悉的日本平安时代的贵族们,比如藤原道长,在临终时,让人在自己的手与佛像的手之间牵一条五色丝带,盼望临终之后得到佛的引导——其实,现在日本不少寺院里也还有与佛像相连的五色丝带,比如上个月在京都的六波罗密寺的观音像「御開帳」期间我去参拜了一下,就看到了这样的丝带。

上面藤原道长的例子,虽说不是求取永生,但也有点类似,是不是?对于藤原道长来说,西来的佛教是当时他的眼界里最新最尖端的科学技术(密教、咒术等等),他「如月满无缺」,但也逃不过一死,所以将目光投向了当时最尖端技术的佛教密宗里——平安时代,皇家贵族里最流行的佛教密宗盛行,或许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用于祈求延命的尖端技术。

现在呢?期待医疗科学的进步,期待 AI 能够帮助提高医学进步,这也有点像是期待西来的最新技术,能解决即便是盛极一时的人也不得不面对的终点。

古人从金银铜铁汞里求取仙丹,今人从硅里求取仙丹。

最近依然很忙,持续很忙。所以就简记了。

忙中的一件事是:组装一台旧电脑。

不过好久没装台式机了,所以很多知识都很欠缺。毕竟我不是专门修电脑的。上一台还都是 mini PC 之类的,好像是 5、 6 年前的事。这一次算是台式机。

怎么办呢? 有 AI 呀!对了,现在是 AI 的时代。

所以,昨天我就有了这样的奇妙体验:一边戴着耳机,一边把键盘搁在腿上,一边抬头看着屏幕里显示的 BIOS 的操作界面,同时用我半生不熟的英语读音,把我看到的 BIOS 中各种高级选项的意思读出来向 ChatGPT 询问,请它提供我选择设置项目的建议。

啊……十多年前、二十多年前(好吧, 大概没那么久)我也是这么在深夜,一个人在一台新电脑旁摸索、操作的。现在,在耳旁,多了一位听来可靠的伙伴—— AI 。

突发(个人)新闻了——近日我居然联络上了 Apple 公司的邮件管理团队,进行了简单的技术交流——在 ChatGPT 的辅助下。

所以,这篇博客算是记一下这种借助于生成式 AI 辅助人类之间沟通的个人事件吧。

前不久我设置了一个邮件转发规则,把别的邮箱的邮件转发到 Apple 邮箱中。之前用了大约一个礼拜好像没什么问题,不过突然这几天我收到 2 条报错邮件,标题是《 Delivery Status Notification (Failure) 》,而在最下面用英文写到:如果您是管理员,请联系技术团体XXX;如果您是个人用户,请联系苹果支持。

我有点担心,是不是苹果公司不太允许这种专用于收转发邮件的行为呀?于是我就按照最下面的英文提示,联系上了苹果公司的邮件团队。

当然是英文。

当然我不擅长英文。

怎么办?把意思传达给 ChatGPT ,让它帮我写信咯。

继续阅读

今天, Claude 的公司 Anthropic 发布了一篇文章《Introducing the Model Context Protocol》,有关其推出一种新协议 MCP (或可译:模型上下文协议),以此可以让 Claude AI 不仅限于聊天功能,还能访问各种数据库乃至用户的文件系统。

最初我心想:这又是协议又是 AI 的,部署起来一定很繁琐吧。不过实际操作起来可以说是相当顺利。可以说,只要在计算机上执行过脚本,那基本上就不会遇到什么麻烦。

先跟着快速入门来试试

Anthropic 给出了一篇快速入门教程,其中实现的功能是:让 AI 来读取用户计算机内的一个数据库。说是数据库,听起来也很吓人,其实就是最简单的文件形式的数据库 SQLite 。

简单来说,一共要做的只有 3 个步骤:

(一)安装 Claude 客户端。
(二)安装各类中间件。
(三)参照快速入门教程中的范例生成一个配置文件。

然后就可以让 Claude 来访问你电脑里的数据库文件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