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All posts tagged 佛教

自从开始参拜日本神社、寺院,并建立了御朱印网站,我开始了解梵文中的种子字、护摩仪式等佛教密宗特有的宗教元素。以此又唤起了我自高中、大学以来对于宗教特别是佛家的兴趣。最近读了些印度教方面的著作,查着查着便查到了这一套十本的《日本密宗大典》。由中國書店出版,一套要三千多元,当然不是我这个业余爱好者需要买来收藏细读的。好在上海图书馆提供全十卷的馆内阅览,索书号为:B946.6/6533#1~B946.6/6533#10,ISBN:978-7-80663-417-2。

近日去上海图书馆借阅了前三卷,并用手机拍下了目录内容,便于今后自己,或看到本文的各位借阅者事先了解其中收录内容。大致上来说,是日本派遣的遣唐使带去日本的唐密佛经,以及日本僧人的解说内容。

《日本密宗大典》内容使用文种简述

其实我还是蛮担心书里到底用了什么语种的,佛经倒还好,主要是日本僧人的论著,我在没翻开之前,还真不知道它是以汉字还是以日文写成?到底能不能读得懂呢?

至少就我借阅的前三卷内容来看,都是以汉字写成,文体也与中国的佛经相似。有些比较不同的是,现代出版的中文佛经,大多有明确的、符合现代汉语国家标准的标点符号。或至少是以句点「。」隔开,至少能知道一句句子在哪里断句。然而此《日本密宗大典》在汉字之间,插入了一些形如「ニ、レ」的汉字训读返点符号,用于使日本人阅读时调整主谓宾词序,以符合日文构句习惯。但此符号被我中国人读起来,便会干扰我对佛经的断句理解。

以其中所收录空海大师的《梵字悉曇字母並釋義》为例,大约就是这样的文种。

《日本密宗大典》目录图片

在馆内以手机翻拍了目录。我想,这里所收录的经文都是千年前的内容,早已过了《著作权法》或《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所规定的50年或75年的著作权保护年限,早已是公有领域的作品了,所以应该拍摄、整理无妨。

继续阅读

起因是在上海书城的宗教哲学书柜上看到了陈列着的佛经字帖,以前查旅游攻略时,就知道日本的一些寺庙里提供给游客抄经的环境及器材。正巧最近读的《平家物语》里也写到平清盛组织全家抄经、纳经的故事。

当然,根据作者的说明,当时的纳经仅是对自己笔法有信心的人自己写,其余写字功力一般的人,通常是出钱请人代写。此外,也有被流放的崇德天皇抄写佛经献于京都,却被当朝拒绝,便发「愿为大魔王,扰乱天下。以五部大乘经,回向恶道。」及「愿为日本之大魔缘,扰乱天下。取民为皇,取皇为民。」等诅咒。

继续阅读

我又开始思辨(乱想)了。继以前考虑过人工智能是否属于有情众生后,今天在考虑一个问题:虚构作品故事中的角色,算不算佛家所谓的有情众生啊?

佛家不以物质基础、生物原理来分辨众生或非有情,而是广纳「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皆为众生(《金刚经》)。前三个都好说,还算是与物质基础有些关系,但第四项「化生」就是个万能通道了,后世会将无法解释的妖魔鬼怪啦,都算作是化生。

那么,如果一部作品,明知是虚构的角色,算不算以化生形式而存在的有情呢?

再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实则我们知道某某存在,特别是知道某某历史人物、已故之人的存在,都是以故事的形式来获知的。究竟哪些拥有事实依据,哪些是后世编撰,也是说不准的。再看佛教各卷经典中,佛陀说法除了直接说理与譬喻外,也常常是以故事来叙述的。例如兜率天有一位弥勒菩萨啦,过去有燃灯佛啦,东方世界有琉璃光佛西方有阿弥陀佛啦……他们各自在各自的佛国世界中为他们的信徒说法啦……等等,也都是故事。显然,基于对于佛经与佛的承认,也一定会认可佛陀所说的其他世界诸佛的信徒为众生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故事中的角色,尤其是已知是虚构故事中的角色,是否为有情呢?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历史上多少文人、读者都可感受其在荣华富贵与穷困潦倒之间的各种情绪。如果这样一本最后用以警醒世人劝善向佛的虚构故事中角色可以被感受到、被认为是众生,那么现代轻小说、动画、漫画、游戏中的角色,又有何不可呢?我们不也常常因作品中的角色所遭遇的经历而感动吗?不也常以代入者的视角体会到角色的喜怒哀乐吗?那么这些虚构作品中的角色,我想也应当算是众生吧!

那么问题来了:在佛法的意义上,对这些角色及作品的创作,此行为具有怎样的意义呢?比如一位作者写着写着把一个角色写死了……在佛法意义上作者负有某种道德责任吗?

问题就丢在这里吧!

其实常常在回顾,我生命中的那些兴趣爱好,我持续关注着的那些领域,到底是被哪些人带起的。现在在列举一下吧:

 

 
我爸

其实我认为我爸是一个很挫且十分无聊的人,偶尔表现出的兴趣也老土且不合时宜。大概世界上大部分孩子都是这么看待自己家长的吧。从小到大我和他也没什么交流,次数可以用“屈指可数”来形容。我爸只有一句话影响了我,他在我幼年的时候几次说过“我喜欢喜欢提问题的孩子。”这句话让我一直保持着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对各个兴趣领域的探索,以及对权威的适度质疑。或许,如今我持有的不可知论的信仰,也是这句话作为种子的结果。

 
表姐

我的表姐在我三年级以前和我是邻居,有些时候会串门去她家玩。我对动漫、对二次元的热忱可以说完全是归因于她的。她从小就能画得一手很漂亮的漫画,让我一直羡慕不已。《新世纪福音战士》也是在她的推荐下看的。并且她对我的影响是持续至今的,现在每年和她家人聚会,我们也总是会聊一整天的动漫。在微博上,我现在还能看到她在微博上玩配音啊以及玩娃啊等领域,虽然与我在动漫方面有所差异,但很多还是重叠的。有几次居然还在同人展上碰到她!如果要说我在二次元兴趣上有什么前辈或师父的话,那她是第一个。

继续阅读

最近在当当网买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来自日本的《零ZERR0:世界符号大全》。其中列举了世界上不少符号,每一个对页一种符号。

 

其中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中国汉字“龙”的甲骨文写法,居然就是活生生的“竜”!龙王弯曲身子头戴冠冕俯视大地的样子赫然在目!相信每个中国人都能心领神会吧。

 

继续阅读

去年买了一本名为《正见》的书,是有关佛教的。作者的名字是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看作者的名字,就大致能猜到是藏传佛教的大师之名。一说起藏传佛教,自然就想到了各种诡异的仪轨,听不懂的咒子,唐卡上狰狞的画像与天葬。因此起初我买来是想看看这么“歪门邪道”的藏传佛教是如何阐述佛家正见的。
不过买回来之后我发现并非如此,这本书很通俗。内容上的通俗、平实。而且这种通俗不同于我之前阅读的南师怀谨的通俗。南师的通俗是一种用大白话讲述佛家、儒家、道家乃至三教九流无所不包的传统文化的通俗,而这位名字很长的作者则是用一种非常现代的语言——现代的语境、现代的例子、现代的句式和现代的比喻——说明佛教最基础的观念。

这本书帮我回顾了佛教思想中最根本的两样东西,一个是佛教的根本目的,一个是佛教的四圣谛。

佛的教导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行善,不在于施舍,不在于供养更不在于烧香礼拜获得精神安慰或是往生净土,而是很简单的两个字:离苦。远离痛苦,这是佛的教导的根本目的,也是释迦牟尼年轻时思索的内容与他离家出走的原因。

四圣谛,则是佛教根本的观念,比其他观念都要基本。它是真理,它是事实,人们可以否认这些观念却无法离开这些事实,因为它就是一种事实判断,而非善与恶、是或非的价值判断。

这本书里没有过多的佛教各派衍生观念,没有各路菩萨各个果位、没有六道轮回、没有像苏轼那样诗意的文学性的禅意或是令人感到恐惧的燃指供佛。它只是很简单地带我回顾了佛教中基本的基本,其他则“神马都是浮云”了。

所谓行走坐卧皆可参禅,所以像我现在这样趴在床上用笔记本电脑在记事本上打出这篇读后感,或者抱着旁边的等身抱枕,或是玩网络游戏,玩galgame,体验2D世界……等等等等,只要是不迷惑,常清醒地认识佛家四圣谛,则可以说都是在修行——至少不违背吧。

再,这是一本很适合现代人的有关佛教的启蒙书,简单,通俗,最关键的是它没有过多的佛教词汇与专有理念,而直面佛教最核心的基本想法。可以一读。
四圣谛: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涅磐寂静。

前几天在出租车上听到音响里在播放佛经,于是联想到了藏传佛教那边的念咒子的仪轨,然后继续联想到佛教的杂柔性:传到一个地方,就和当地的习俗结合。比如念咒子,应该就是和当地苯教或者其他原始巫术结合起来的产物,而其他地方的佛教都没有如此热衷于念咒子这一法门。

 

进入正题。

佛教一直以来就有很强的杂糅性,可以改变传统和当地文化紧密结合。于是我就在想,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佛教会产生怎样的改变和结合呢?我这里所指的改变,不仅仅是传教渠道的改变(比如本来是面对面的传教,现在改成在网上说法),更多的是佛教自身的仪轨、教义、教派之间的衍生发展。佛教如何和电子这个赛博文化结合,而后发展出什么新的东西呢?

 

以上是这两天在思考的内容,本打算写在微博或博客里,但迟迟没有动笔。然而就在刚才,我看到了一条新闻:

 

日本寺庙主持深爱动漫 将了法寺萌化拜萝莉女佛 http://game.163.com/11/0113/10/6Q983ILR00314K8G.html

这就是佛家和萌文化结合的成果呀!这位住持比释永信还要“叛经离道”啊!

 

遥想当年佛教西传后出现的“阿波罗式的佛像”,我非常期待次世代的佛!

 

世博会在家门口开了近两个月了,也该去看看了。于是昨天抽空跑过去看了下,虽然人多,但不至多到令人生厌。去了5个比较小众化的场馆:尼泊尔馆、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织馆、联合国馆、奥地利馆、非洲联合馆。本来预备是去三个馆的,联合国馆和非洲联合馆是突然想到进去的。

去之前征询了同事的意见,因此没带照相机,轻装上阵。只是用iPhone拍了一些照片。

昨天一整天游览世博的同事,还在微博上进行了同步直播,不知道大家看了没有?

http://t.sina.com.cn/wildgun/

http://t.qq.com/wildgun/

文字记录大家可以在以上两个微博上看到,百度空间左侧也有新浪微博的模块。下面就贴一些昨天拍到的照片,是为:图解。

继续阅读

二次元禁断症候群与佛法相通?!

今天与群里朋友聊天,从二次元世界,聊啊聊的居然说起了佛法的内容。

试作比较:
佛说涅槃、彼岸,而二次元禁断症候群患者将世界分为3D与2D;佛说娑婆世界不圆满,二次元禁断症候群患者认为3D世界不够理想,甚至是不真实!

佛说涅槃常乐我净,不正对应了2D世界么?

常:那些流芳百世的作品,不就是“常”么?
乐、净:ACGN世界里描述的世界不都是很美的么?就算有所不美,也是为大美的结局而服务的。
我:不就是2D世界的“主角威能”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