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50元。是为记。
最近关注起了寿屋的Cu-PoChe手办,看起来它的可动性高于GoodSmileCompany的粘土系列,也就试着用手机拍了几回照。官方推特(@koto_okaG)也在积极营造社区氛围,每天都会转发几次网上同好的照片。看得令人有创作的欲望。
就在《政宗君的復仇》(《政宗くんのリベンジ》)动画开播的2017年1月,台湾对该片原作漫画的引进也更新了第四卷。我对于这部作品,并非是因为新番上映而追赶时髦,而是早在两三年前,因为自我量化的成功而与本作男主角真壁有些类似的人生经历,因此从那时便开始看了这部漫画。因此第四卷我也及时入手了。
其实在读前三卷时,我觉得这还是一部剧情比较简单,甚至说简陋也不为过的漫画,至少在前三卷漫画中。给出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真壁不断提及的复仇计划,以及爱姬的冷酷傲娇外,也没什么别的了。甚至后来实力超强的女仆小岩井吉乃以及不穿内裤的大小姐藤之宫宁子登场,因其过于张扬、奇异的个性,让我觉得难以把握和欣赏其立场。再加上作品中经常出现有关安达垣家庭豪华背景的描述,让我开始有些担心,这部作品也会发展为像是《学园默示录》(《学園黙示録 HIGHSCHOOL OF THE DEAD》)中后期带入高城沙耶家庭故事那样的故事。
——直到我阅读了第四卷。
第四卷表面上一如既往的欢乐剧情中,也穿插着一些令人感到悲怆的故事。我甚至怀疑在台湾的内容简介中所定义的“三角复仇爱情喜剧”是否还真的可以被认为是喜剧。第四卷是有着淡淡忧伤、遗憾与分离的故事。
不知不觉中,《線上遊戲的老婆不可能是女生?》的系列轻小说就读到了第九卷。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应该已经超过了《狼与辛香料》,成了我个人追读轻小说连载卷数最多的一个系列——或许也已经达到了我个人阅读的所有文字类书籍的最高纪录。
上海话里有个词叫「吃」,是指「吃这一套」的意思,也就是对某一套路、某个主题、某个模式或题材很喜欢,一种保持持续热忱的喜欢,也可以说是很「对胃口」。我到底吃这一系列小说的什么呢?或许是回忆我个人网络游戏方兴未艾年代工会的感觉,更或许是这本书能够补足我个人从未体验过并一直视为缺失的体验:日本学校的社团生活,以及日本网络游戏的线上生活。
这本系列小说《線上遊戲的老婆不可能是女生?》用基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方式,告诉了我这两点。
今天和朋友谈起《魔力宝贝》的历史,谈到了JSS和Dwango、鸟山明和户部。朋友提到一个他印象里制作团队的名字:热汤猿多。对此我也有印象,只是那时很久以前看的资料了,现在也不知道是出自哪篇报道的内容了。
于是,去互联网存档网站https://archive.org,找到了http://saru.enix.co.jp这个团队的网页。saru即さる,也就是日语汉字猿。就其域名与团队名来看,其实是这么一个演变过程:熱湯猿多是日语ネットエンタ的强行翻译,就像把日语よろしく写作汉字“夜露死苦”那样。ネットエンタ其实是英语“Network Entertainment”的缩写,中文意为:网络娱乐。也就是说,其实是ENIX在2000年(或更早)时,为了因应网络时代的到来,而成立了“网络娱乐”团队,经过英语、转义为片假名、缩写、强行以音读翻译为汉字:热汤猿多。再取“猿”的日语训读音saru,作为其团队子域名:saru.enix.co.jp。
在这里可以看到该工作室当年网页的存档。此外还有其一周年庆的截图:
我看完了台湾东立出版社引进的这本轻小说《戰鬥麵包師與機械看板娘》的第一卷,先说结论:我很久没有看到如此均衡而完善的轻小说了。
一个是部队退役,在边境小镇开设一家面包房的队伍军人路特;一个是由战斗器械发展而来,在战争结束后被改造为人性的美少女机器人丝薇恩,在一个奇幻与科幻交错的世界背景下,能发展出怎样的故事呢?我想到的可能性有以下几种:例如像《狼与辛香料》那样的经济学故事;像《雨天的艾莉丝》那样的机器人主观视角的故事;或是《下町和菓子 栗丸堂》那样一种点心引出一份人间情理的故事。
我也忘了,最近是在浏览什么购物网站或者爱好者博客时,注意到了「缘子小姐」系列玩具。随意地浏览进而变成了注目、凝视,再到访问官网查找系列资料……有一种算不上是吸引人的感觉,也不是可爱、更不是时下流行的萌。总之,就是「无趣中的有趣」。所以我在买了几款缘子小姐系列扭蛋之后,也自己试着带出门拍了回照片。于是,我用这篇文章来简述一下我的感受。
各位好,今天是元旦节,又到了写初笔的时候了。
去年写了个“朴”字。虽然这一年里的购买的iPad Pro以及大大小小的各种数码产品,我实在难以自称过上了一种朴素的生活——甚至连辩称精神上的朴素生活也无从谈起,但至少可以说我尝试了一种朴素的人际关系——保留重视的,消弭无谓的。
而从国际上来看,比较巧合的是姓“朴”的那位韩国女总统今年得了大麻烦,另一方面我也读了一本朝鲜脱北者的自传书《為了活下去,脫北女孩朴研美》,很巧作者也是姓朴。
硬要说的话,从去年培养起的御朱印特别是神社御朱印的风格中,我也学到了一种洗练、朴素。
今年呢?写下一个“節”字,简体中文的话就是“节”。一想到节,便是节日,例如本文开头的问候:元旦节。就自然景色来说,我想到的是竹节,是中空的一根竹管里,横着封闭的关节。从里面看,是把中空的竹子分割开来,而起外在表现,则是竹子表皮的一圈圈痕迹——既然“節”繁体字是竹字头,我想这便是节的原始自然意象吧?而后,再沿用至了时间范畴,把一年、一月、一旬等等,设定出来一些标记与分隔,而成为了节日。
竹有節,年有節,人生亦有節。
2017年:过,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