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L结束,和朋友吃了顿饭,回来了一会儿了,导出照片。参加ASL算是去年生日立下的一个心愿,几经周折今日终于实现了。
虽然现场的歌有大概80%基本没听过或者不太熟,不过感受气氛还是挺有趣的挺热烈挺振奋人心的。
ASL结束,和朋友吃了顿饭,回来了一会儿了,导出照片。参加ASL算是去年生日立下的一个心愿,几经周折今日终于实现了。
虽然现场的歌有大概80%基本没听过或者不太熟,不过感受气氛还是挺有趣的挺热烈挺振奋人心的。
今天是寒假最后一天了,放寒假前在微博上宣称要好好恶补动画的,结果继续沉迷《龙之谷》几乎都没看过。周一在单位重看了《Ghost In The Shell:Innocence》,不过终究不是新番,而且还是重新看了一遍。
于是这最后一天的晚上,找了本季新番里看起来感兴趣的动画看了三话,那就是《GOSICK》。去年对哥特这个概念感兴趣了,也大致有点明白哥特说白了就是西方中世纪背景题材的鬼故事。《GOSICK》的轻小说恰如其分地进入了我的视线,记住了这个作品,但一直没有去买来看。刚才看了三话动画,现在来写一下感想吧:
故事还行,不过时代背景好像变成了一战以后,有点靠后了。让我感到最大的缺点有二:一个是节奏太快,二是穿插故意卖萌。这两点导致本来应该渐渐兴起的侦探惊悚气氛一下子被浓缩播出了,而且时不时地卖萌完全就是在提醒我:啊,这两人是轻小说的主角,是不可能死的!这样一来原本营造的惊悚气氛就荡然无存了。我不知道这里的问题是不是出在从轻小说到动画的改编上,动画编剧把握得不好,但明显感到这部由轻小说改编而来的动画它太过“轻快”了。让人难以沉浸其中。
而且案件的理由也太牵强和无厘头了,比如各国拿一个乡村老太太利用一群孩子互相屠戮得到的占卜结果来指导一战结果。虚构故事也得有个底线吧,明明是基于现实的侦探剧却弄出一个这么荒诞的理由来。
刚才在回家的公交车上,身旁站着一位身材高挑的美女,比我高一个头,大约有185cm左右。中发,末端卷圈,拉直的话估计能到背部。我站在她侧面,因此只能看到侧脸。带着眼镜,身穿一套黑色的西装,拎着很大一个手提包,气质优雅。略带违和的是,嘴里吮着一根棒棒糖,在俊美的气质下倒平添了一分暗藏的可爱。
至此为止,我看她只是觉得“啊,这位姐姐的身材和气质真像Rider啊”。但后面的情况就不对了!
公交车内的移动电视正在播放动物新闻,播到一条“世界最长的蛇死亡”,她居然低声咳了几下(听起来就像是故意压抑某种情绪),然后转头去看电视屏幕!
这条新闻播完之后,她又像之前那样回过头若无其事地看着窗外,嘴里仍含着棒棒糖。
我继续看新闻(因为电视屏幕在她身后,我可以接着看电视的角度观察她的侧面),这时,电视新闻里又出现了一条有关小狮子在水中游泳的新闻——狮子,这可是Saber的象征。让我惊讶但又似乎在意料之内的是,她居然微微侧头用眼睛的余光瞥了一眼新闻,停留了几秒后又回过头来。
这、这这这、这简直就是Rider应有的反应啊!Rider喜欢蛇、讨厌Saber。我完完全全可以据此想象出她两次看电视时脸上浮现出的表情!看来我是遇到了现世的Rider了吧!
继两年之前我在办公室门口遇到的倚在窗边伴有柠檬香味的女子,这次又遇到了Rider……莫非我身边的世界,3D已经逐渐向2D趋同了吗?
BG=男×女的正常向作品;BL=男同性恋作品;GL=女同性恋作品。
刚才TDC群里讨论男生看BG、女生看BL时的心理期待。发现男女之间看这类作品的心理完全不同,归纳比较如下:
首先,BG作品的规律是通常女孩子面对的作品里是一个女主角+一群男主角,即女后宫;而男生所接触的作品方面,则是相反,一个男主角+一群女主角,即传统的男性向后宫。
女生看BG作品,往往会觉得其中女主角太渣(不够理想、配不上男方),因而希望有一个更完美的男性去占有男方。在这里,这个“更完美的男性”通常是剧情中本身就存在的,可能是第二或第三男主角。久而久之便喜欢上了BL。
而男生看BG作品,一般很少会觉得男主角很渣,即便觉得男主角确实渣(不够理想、配不上女方、无能),则在心理上(或者说在妄想中)会将自己代入作品,代替掉那个渣男,去获得并占有女主角。因此可以欣然接受BG作品。
这里有两个较大的区别是:
女生在剧中找完美的其他角色;男生则是将男主角替换成自己。
女生看BL的时候是处于“旁观者”的心理定位,而男生看BG的时候则是“参与者”。<——我觉得这点很有趣
GL和伪娘的还待研究……
平时我是从来不进这种卖衣服的店的。前几天路过,看见门口一块招牌上有EVA的标记,遂一看,是说8月6日起那边会举办以EVA为主题的活动。会摆入一个两米高的初号机。
前天又路过那边,用手机拍了两张照片。
此为我的臆测,既包含了我的猜测,也包含了我的愿望。
首先,焦点人物应当是风晴雪,她的星蕴图介绍中写到:“她的星蕴图和姓氏一样暗合她的来历”,而今天烛龙揭示的豪华版套装内包装上就印有一条蛇,想来极可能是风晴雪的象征物。此外,从风晴雪的人物介绍中隐约可以看出她本不是世间人。
她的结局如何,但就她的人物介绍来看我还猜不出,不过可以从男主角百里屠苏身上找:
百里屠苏的人物介绍“他认为人与人不可能永远相守,既然迟早都会分离,也就不必和任何人深交。”我想将这句反其道而行之,便是这一对主角的命运:百里屠苏与风晴雪相恋深交,但最终仍天人相隔。
再从星蕴图看:后面四位都是走兽,而这两位一位是飞禽,一位是腾蛇,似乎之间有着万般隔绝。
《EVA:破》的蓝光光盘,之前托1nm带的,今天终于到手了。似乎是除了手办以外第一次购买EVA正版商品,也是第一次购买日本动画片。
如果说在剧情中,EVAngelion是人创造的神,那EVA这部动画作品,则是由人所创造的圣物,商业所创造的圣物。短短24话外加屈指可数的剧场版,能久经十多年而不衰,是为神迹。
鲜橙色的外包装,是EVA从未使用过的颜色。(以前都是红色吧,记得橙色是《:序》开始的。)
人物及剧情简介拉页。
这是DVD及蓝光光盘特典——破2.0上映时所用的胶片片段。据说《:序》DVD发售的时候绫波的微笑胶片被炒卖到了几十万日元。
我这张是啥呢?是葛城美里和加持良治在居酒屋喝酒的场景。
我总相信随机的背后有着潜在的因缘,于是开始思考为何拿到这段胶片呢?
或许,我想,是因为我也到了他们这样的年龄了吧……
葛城美里,1986年12月8日出生。
我在三次元时间里接近着2015年也接近着她,她却仍是葛城美里,仍是29岁的她。即使我在三次元时间里侥幸跨越了玛雅人的2012和庵野修明的2015,我仍继续向前,而她则仍然是她。
这就是二次元的神奇,是圣物的奇迹。
【缘起】
自从一年之前玩了SPtime的首部作品《翡翠月》,就一直在关注该社团。时隔一年,终于在ComiCup6上买到了《雪之本境》。以下是我经过约一天时间游戏之后的玩后感。
【整体效果】
如游戏中归海枫的提示——动态,我对游戏的评价也是动态的。
一开始玩了十分钟左右,大致是白悠悠看上了江城雪“天然属性”的那一段,我对游戏的评价是“很有趣的一款游戏”,确实,每一句吐槽和恶搞都恰到好处,既不生涩,也不夸张,恰能引人发笑。
后来随着游戏的深入,我对游戏的好感度节节攀升。评价“深入人心、精彩绝伦”是毫不过分的。从签订协议、诱骗、吃人、残杀到最后接通无线电波时众人的反对情绪……游戏中的悲剧与惨剧渐次展现,对理智与内心的拷问也步步逼近。游戏进程中将历史上各种道德困境、伦理挣扎与博弈问题有机且自然地融入剧情,真实地模拟了一场天灾人祸下的众生相。比之同灾难题材的《Remember11》,我觉得后者偏失于对时空转换的现象探讨与本质揭露,反倒是转移淡化了玩家对朱仓岳小屋本身雪暴灾难的直视与深刻体验;比之同猎奇效果的《沙耶之歌》,后者纯粹是基于“现实世界-异常世界倒转”这一空想假设而展现的荒诞世界,而绝无《雪之本境》那样身临其境的危机感与恐惧感。因此在我眼里,《雪之本境》完全达到了可以商业化的游戏水准,它作为AVG游戏,虽然游戏时间并不长,游戏支线也不多,但给我的游戏代入感是非常强烈,非常真实的,而于其他游戏之罕见。可以说是齐肩于《Fate/Stay Night》给我的体验与震撼。
美中不足的是,玩到游戏结局,一头雾水的我仍不得不在评价上动态地添加上五个字:“可惜烂尾了”。
也算是十年的EVA Fans了,刚上网时就在ChinaRen动漫论坛新世纪福音战士板块当板斧(副版主),现在想想那可真是一个小屁孩副版主啊。(嗯,不过至少还是一个有那么一点思想的小屁孩副版主)后来ChinaRen放弃了动漫论坛,就迁徙到EVAcn了。
这几天网上下了《新世纪福音战士:破》的DVDRip,对EVA的记忆苏醒了;前几周订的台版EVA漫画正好到货,双喜临门!再过两周还有一件有关EVA的好事,嘿嘿,下次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