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情人节,圣战日,好人节。

2008年的情人节在6个多小时之前,已经成为了过去时。

首先要感谢前几天送我义理巧克力的两位,一位是德芙,一位是自己做的巧克力。(自己做的看起来像以前玩的蜡制品……)

接下来说说现在的事。

虽然我还是一个人在黑暗的房间中对着唯一发光的22寸屏幕打着键盘,但今年过的却很有意义。

至少我想是今年不可忘记的一件事。

是的,我基本完成了《参加雷开设恋爱模组实验团之实验报告》,剩下的附录及后记部分仍然进行中,相信这几天就能全部完成。

 

这是截止于当前的统计。

这个情人节,过得很有意义。

今年寒假,过的很有意义。

这是 胡萝卜艾点偶的~ ———————————————————-

〔壹〕傳給五个人

〔貮〕照内心想法答

〔参〕被点到一定要写

>>>>>>>>>>>>>>>>>>>>

〔壹〕我们团的大好人怀斯曼

〔貮〕我们团的克鲁茨

〔参〕︶ㄣ尐源源

〔肆〕伟大的女神兼校长兼总统兼丐帮帮主兼M星公主兼有产阶级老地主代表(kerololi自封名号)

〔伍〕FY(既然都3个人点你了,再多一个也不多)

>>>>>>>>>>>>>>>>>>>>

继续阅读

原文链接:http://www.keyfc.net/bbs/showtopic-29955-1.aspx

本是帮朋友来查找Vista下《星之梦》乱码解决方法的(无解……囧),无意中看到了这么个有趣的帖子,有感而发于是回复一下,甚为混乱,见谅。

————————————

我先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及自己的关注角度,总结一下全文的内容:以蛋白复制基因遗传为基础的、以地球生物为典型的碳文明,必将被以信息处理为基础的、以目前科幻小说中的机器人为典型的钢文明所取代,或说:前者必将发展为后者。碳文明因其有与生俱来的兽性(比如欲望、原罪)而不完美;钢文明则因为经过蜕变,舍弃了兽体,获得了更好的载体,而摆脱了现代矛盾的根源,从而变得较之于前者更完美。

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有两段让我直接联想到了其他人/领域的观点。

其一是:
“      碳文明是宇宙里最低级的文明形式,人类被兽的身体束缚着,一发面有兽的需求,一方面又有神性一面的精神回归,于是有了伦理道德,可两方总是不可调和——随着物质世界的发展,兽的欲望在膨胀,但人的神性也在不断觉醒,两方面矛盾越来越大。世界从不得安宁,碳文明史就是战争史——源于人类兽一面的原罪——兽法则的驱使。 

这一段,让我想到了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和超我的三分法。本我就有点像楼主所说的兽性,而超我则可以类比做神性。以及弗洛伊德关于力比多的观点:社会规范对力比多的压抑,及力比多的合理释放,构成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其二是:
特别:情爱将不复存在 ……那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爱让人想到了柏拉图呢——纯精神的互补,源于个体精神不完善,而渴望完善的另一半。

这一段,让我想到了佛教中色界四禅天中的居民已摆脱淫、食之欲,但仍是有情生命。(再往上就是“无色界”了,“此界唯有受、想、行、识四种精神现象而没有物质现象”)

不知楼主对弗洛伊德和佛法有没有涉猎,不过这两门都是很大的话题,在此不展开了。
又,我对楼主的文章有些自己的疑惑:

生命——生而有的使命。每个人都是背负使命而生,说究级点就是进化的使命,每个人都承载了伟大宇宙意识的进化,一个人一个小小的载体。

楼主似乎做了这样一个预设,即:宇宙是有目的的,而且是进化的。对此我表示疑惑。热力学第二原理即:熵增原理告诉我们,一个独立的系统——宇宙就是一个独立的系统——的发展,总是朝着熵总和变大的方向进行着。熵,即描述无序状态的物理量。简而言之,熵增原理告诉我们:宇宙总是从秩序向混乱发展的。而生命的秩序,只是牺牲了独立系统中大部分的序而换来小部分的序。(关于生命与熵内容推荐阅读薛定谔写的《生命是什么》一书。)

在我从熵增原理看来,宇宙是没有目的的,更不可能存在“为了进化出完美的意识”这一宇宙目标。
人类不再以兽形态出现,不再受兽身体束缚,不再遵循兽的法则。现在的一切伦理道德都将重写,人们将超越金钱、时间、空间…甚至…“原罪”都将祛除,现代矛盾的根源都消失了。

在这里,楼主似乎是将恶归结于兽体,认为摆脱了兽体,我们就能摆脱罪恶。

我不这么认为。

诚然,兽的身体很不完善,给我们带来许多麻烦,因此也产生了诸多罪恶,但我许多罪恶是源于精神性的。请看,基督教七罪:饕餮、贪婪、懒惰、淫欲、傲慢、嫉妒和暴怒 。其中仅有饕餮和淫欲是与我们的身体有关,其他则大多关乎心。

再有,我认为即使摆脱了兽的形态,现代矛盾仍会伴随着生命——就像宇宙间的物理规律一样。经济学基本原理中有个“稀缺性原理”,即“有限的物质”相对于“无限的欲望”的稀缺性。所以,只要是在这个宇宙中的生命,无论是碳、钢还是其他元素,都无一例外地会面临这样的稀缺性。有了稀缺,就会有一大堆问题、矛盾。

因此,哪怕摆脱了兽体,罪恶仍会伴随着生命,就像破坏功能伴随着刀具。

去年看的一部动画片《虫师》中提到,人是有两层眼皮的(不是指双眼皮,而是指两层眼皮。)一直将信将疑,今天终于发现确实有这层眼皮。

刚才一会儿的时间,我靠在办公椅上听着《钢炼》的插曲《Братья》慢慢睡着了,脑袋歪着朝向窗外(尽管有窗帘,但还是很亮)。然后忽然意识清醒了,我明明感觉自己睁开了眼睛,眼前确实一片温暖的红色。我终于明白了刚才我意识清醒时睁开的就是《虫师》中所说的“第二层眼皮”。然后我又试了一下,确实在红色的视野上下有暗色的如眼帘般可以由我控制的隔膜。

恩,那便是第二层眼皮了,你也可以对着光亮处闭上眼睛,然后再慢慢进入安稳状态,试着闭上第二层眼皮吧~

今晚和风影、克鲁兹一起去了天主教堂。走圣体、圣歌对唱(?)、听教宗讲圣诞缘由、祈福、互相祝福、领圣体(非教友是接受教宗祈福)……

总体感觉不错,但是参与性比高三那次去基督教堂的要低一些。

先是走圣体,几名教徒高举基督受难像、两支蜡烛、金色的铃一般的工具(?)走在前面,后面是一群从幼女到少女依次排列装扮成的天使,然后是几名少年(像抬棺材那样)抬着小耶稣躺着的塑像,再后是两位黑衣修女,最后是像听众泼洒圣水的黄衣教宗。整支队伍缓步前行,绕场一周……

接下来的圣歌对唱……因为我们所去的教堂座位前没有人手一本的圣经和赞美诗,所以其他教友在唱歌时我们只能跟着哼哼……

教宗讲述了圣诞的缘由(其实也是不正确的…):圣诞是为了纪念耶稣基督诞生于伯利恒野外的马槽中,而非像现今商业炒作的浪漫乃至“失身节”……不过耶稣基督确实厉害:现在所有人的生日,都是以他的生日作为纪年的(公元纪年法)。

教宗又提到说:在诺贝尔奖得主中,92%是基督教徒。

(然后我就嘀咕了:在中国高层人士中,100%是共产党员orz……)

后面有个环节是教友互相祝福。这个环节我觉得气氛不错,身边不认识的教友都投来友善的目光,并双手紧握向我们祈福;当然,虽然我们三个都是“撒玛利亚人”(隐喻:非信徒),也都以同样真切和友善的笑容予以回应。

最后是领圣体:教友可以上前领取象征耶稣肉体的饼。刚开始我们因为不明相关礼仪所以一直在后面观察,旁边一位信徒大叔提示我们:非教友可以将双手交叉在胸前,这样当你走到教宗面前时,他同样会赐福于你。(恩,就像葛城美里在《新世纪福音战士》TV版片头动画中的那个动作。这么说来,美里的动作是不是也有这层含义呢?  )

——————

最后说一下,其实12月24/25日的,其原本纪念意义不是别的,正是中国传统节日:冬至。

今天我妈打开了几年未使用的缝纫机……我坐在机前倍感亲切啊,小时候我也玩着踩过几次的……用针孔在纸张踩出图案……

这次倒是被缝纫机亮丽如新的乌黑,以及钢琴烤漆一般的光泽给吸引住了。要知道,我正在使用的这台名为“BlackTuring”电脑也是全黑色的:从机箱到键盘鼠标显示器乃至我的mp3,以及Vista系统的主题,都是如夜空与深渊般的黑色。所以黑色外壳与白色光泽的机械看起来便额外顺眼(比如钢琴)。于是拍了三张照片上来……

 

 

 

今天偶在网上看见这张图片……orz,参悟中……

另外在Wiki上查了一下这位法师的身份:

释圣严、或尊称为圣严法师(1930年—)法鼓山的弟子信众尊称为“师父”,俗名张保康,生于江苏省南通县,佛学大师,教育家,佛教弘法大师,日本立正大学博士,也是禅宗曹洞宗的五十代传人、临济宗的五十七代传人。

十三岁在故居的狼山广教禅寺出家,1949年到台湾,服役十年后,于东初老人座下再度剃度。1969年赴日本东京立正大学深造,在六年后,他完成了文学硕士及博士的学位。1985年创办中华佛学研究所,1989年创办法鼓山。2006年,担任“你可以不必自杀网”代言人,劝告有意自杀的人:“多想两分钟,你可以不必自杀,还有许多的活路可走。”

逗猫

我实习所在的图书馆对面楼下有两只野猫,一只背黑而腹白,另一只皮毛呈杂棕黄色。

前几天看猫的时候就发现有些同学或老师带了猫粮来喂它们。于是今天中午(也就是刚才)我也买了一段火腿肠,来逗它们吃。

把一根很粗的火腿肠掰下一段,然后在它们眼前忽高忽低地晃动,它们的脑袋也会跟着摇摆,同时也会试探性地伸伸爪子……

忽然~一声萌叫传入耳中!

棕黄色的小猫张开小嘴,它的下颚骨微微打开,露出鲜红色的口和锋利的小虎牙。随之而来的则是令人耳根发软、心神愉悦、神经麻痹、精神恍惚的小猫之萌叫啊啊啊啊啊!太萌了!!!!

忽然想起听我母亲说她小时候养过一只猫,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而送到别处去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如果它仙化为猫娘,找到回家的路,并向我来报恩,那该多美妙啊……(以下省略御宅の幻想若干)
柔弱的身躯、灵活的双耳、精巧锋利的爪和牙、毛绒的尾巴、诱人的萌叫……猫娘的诱惑不愧为兽类之至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