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暑假的最后一日。
半小时前和第四使徒跑完团,开始起笔这篇筹备了有些日子的文章。
打算是以色彩为主题,对今年夏天值得留念的事物做个总结。
于是,就开始吧:

红色: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北京2008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
相信奥运会,不仅仅是我,更是许许多多中国人在这个夏天最深刻的记忆。
虽然没有亲自参与什么奥运会的工作,不过也算是以收看电视及网上奥运新闻的方式来关注。
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女单乒乓的决赛,张怡宁、王楠两人不同的风格、心态、技术……向观众展示了体育的个性。
归根结底,它总是一个Game,那就好好play吧。
橙:《夏夕空》——《夏目友人帐》——动画片
《夏夕空》,是7月新番《夏目友人帐》的片尾曲。后者是本季中的佳作,类似于《虫师》的一部作品,虽然都是一个个小故事串成的,剧情方面也没有特别值得推敲之处,不过淡淡的悲伤,淡淡的情感正像夏日橙色夕阳漫布天空时大气的体感:在烦躁的白昼与宁静的夜晚间的舒适,亦即故事的主题:生存于人之社会与妖之自然间的人:夏目贵志。
本季其他新番也有所涉猎,比如《秀逗魔导士Revolution 》,再比如《鹡鸰女神》。
看了一下名为“[已看完]”的文件夹,这个暑假几乎就是把之前拖下的《Fate》和《狼与香辛料》补完了……啊,看来又欠了更多动画债……
黄:2008ChinaJoyCosplay角色扮演见年华的舞台——TDC
2008年7月19日,集结了40多人、1年的思念、祝福、考虑、准备与排练,终于、终于,终于!Trako De ?elo社团在ChinaJoy的舞台上,取得了突破自身、超越自我的成功,也有许多朋友、网友来欣赏我们的比赛,预祝我们的成功,分享我们的心情。
太多的感慨、喜悦、兴奋、疯狂,以及之后的思考、安排和托付,都散见于我的博客和饭否之内,这里无所多言,但要说这个夏天最值得在生命中留下记忆的,便是那金黄色的舞台。

绿:樟树叶——《C君的回忆与L君的回忆》——同人游戏
这是一篇文章的名字;也是一个同人作品的名字。
本来是给《秋之回忆2nd》中南燕老师写的庆生文,于5月24日写成;后来考量了一下,发现可以作为一个小剧本来处理,便用NScripter实现了,于7月中下旬完成。
想说的是,做游戏,真的不容易。非原创的还算容易上手,像这份《C&L》,完全是已有的素材、免费的程序(NS),只要将自己的思想写成剧本,再由剧本翻译成脚本,即可。
之后还考虑过名为《霖谧》的原创同人游戏,最大的困难就是找不到美工师。难找啊~难找!美工师是非常稀缺的。其实换个角度说,美工师也是人,完全可以自己写个剧本做成游戏,配上自己的图片,又何必选择与我合作呢?
故此,《霖谧》的计划暂时搁置,等萝卜从动画片堆里宅出头了帮我画CG,再继续吧。
最近在考量着做一款非原创同人,应该是《Fate Stay Night》的,作为未来的一个可能的作品,期待一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青:当当网图书的主题色——网上购书
这是一个地狱!
一个极富诱惑力的地狱!
只说一句话:对于一个爱看书的人,如果你爱他,带他去网上购书吧,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带他去网上购书吧,那里是地狱。
蓝:清晨的天空——通宵
毫无疑问,这个暑假60%的日子是通宵的。
对我而言,正午12点是黎明,子夜12点是入夜。
深夜工作有效率、有灵感、有创意、有激情。就如泰戈尔所言:“ 创造的神秘,有如夜的黑暗—它是伟大的, 而知识的幻影却如清晨之雾。 ”
所以,我习惯于在清晨睡去。
睡之前如果心情好的话,总会去窗口眺望一下灰中透蓝的晨空,稍晚的话还能在东方高楼间看见初升的太阳。
之后,在曙光的轻抚下入睡。
虽然听起来有点像吸血鬼或是妖精,不过确实是有趣的记忆。

紫:深夜——命运停驻夜
《Fate Stay Night》,在我看来是一部在某些方面很出色,但再另一些方面也有不足的游戏作品。
从技术角度而言,我不得不佩服于其CG的复用率及各种繁复的表现方式;从世界观角度而言,能将世界上诸多神话中的人物接纳于圣杯系统之上,确实需要强大的整合能力;从编剧角度而言,同一个故事同一批人物能写三遍(Fate三线),而且每一遍既是平行,又给人以递进感,确实值得学习与揣摩。
上面已经提到,最近正盘算着做Fate的同人游戏,所以为此也花了几个通宵将《Fate Zero》看完。虽说是非原创同人,但也需要一些原创CG、角色乃至音乐,希望对Fate有爱、对我报以希望的同学能联系我一起合作~
黑:南燕的主题色——恭喜南燕老师被评选上 KIDS Fans Channel论坛第二届形象代言人!
经过几个月的数轮选举,南燕老师终于脱颖而出,一路顺顺当当地成为代言人选战之冠。
引用:
新的论坛形象代言人将会享受以下待遇(不排除因技术原因调整的可能):

·论坛TOP图优先考虑对象
·论坛新logo设计优先考虑对象
·MVP4活动系统中的司仪
·Pro.Y将会制作该代言人所属游戏的作品
·将会推出一套该人物的主题壁纸
·对应代言人的论坛主题奖励时分值加倍

其实在选战进行中就考虑过:如果南燕老师遗憾地落选,那么我会以自己的方式制作南燕老师的同人(《C&L》就是一作),如今南燕老师成功了,那么我就期待着Pro.Y能尽快开工吧,并希望我也能参与到这个工程之中。
白:葬礼——小狼的去世——关于生命时间的思考
在这个夏天,小狼走了。
作为我身边的同龄人,他是第一个走的。
因此,他的去世带给我的思考已不仅限于感叹生命的无常易逝,以及对“生死呼吸间”这类看似深刻实则虚无的的思考。
以前对死亡的思考总是默认带有“事不关己”的态度,但这次,确确实实地发生在了我的身边,我的同龄人中。
虽没有杞人忧天,但也不得不思考很现实的死亡——忽然想到了《秋之回忆~想君~》中店长田中一太郎的话:“ 只有时间跟死亡是全人类公平的,是世上唯一的绝对。 ”
是的,就像日本民族对地域空间及自身安全的焦虑一样,我也对自己的时间开始担忧。我大概已没有什么资格说“八九点钟的太阳”、“来日方长”这类话了。
“我已经老了”——“你已经长大了”这句话的变种。
————————————————————————————————————————
啊,写完了。
看起来写的不是很好……
最后呢,还是要用积极的内容来收尾,看看秋天和冬天值得期待的事物吧:
中秋节、十一长假、同人游戏、EVA新剧场版·破(?)、10月新番、娱乐通的新游戏(特别是几个秋之回忆的外传!)、平安夜、10月外景、TDC两位新团长的工作、《霖谧》、《十字之门》、《ConcertoGate》、CC同人展、以及一大堆没看完的动漫游……

 如果你就是开启者的话,这世界的未来应该还是挺有趣的。 ”——法尔肯,《魔力宝贝》。

这里要谈的不是拒绝的艺术,而是拒绝的决心和方法
今天——就在刚才——我因为没有成功地拒绝一件事,而导致明天上午连同今晚的通宵计划都无法实施了——很不爽地答应了一件我很不想做的事。

好,吃一堑长一智,我必须学会拒绝。于是刚才在床上躺了一个小时,进行了一些关于思考的拒绝。
拒绝前,一定要考虑要这件事是否值得、应当拒绝。因为拒绝一件事情,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限于事件本身,而且还会延伸到被拒绝的双方的关于、情感上……以及可能被第三方认为你是一个固执且不讲理的人。所以当你选择拒绝之前,一定要做好这样一个心理准备:能承受任何因为本次拒绝而带来的负面作用。
有了这样短暂但深刻的心理过程之后,好,你可以下定决心去拒绝了。

拒绝,一定要秉承“厚、黑”二字。厚黑者,厚脸皮、黑心肠也。

按照厚黑教主李宗吾的划分,厚黑有三层境界,第一层是“厚如城墙,黑如煤炭”,拒绝别人,一定不能脸皮太薄,不然就会碍于面子使拒绝失败。
至于厚黑的第二层境界——“厚而硬,黑而亮”,因厚黑而招人喜欢,这就是“拒绝的艺术”了。我还没到这个境界,所以无从谈起。

拒绝时,切记切记!不要附加原因!
“因为xxxx,所以我拒绝。”这样的拒绝是有条件的拒绝,是不牢靠的。
当一个拒绝被附上了诸如“xxxx”的条件,那么只要当对方可以消解“xxxx”原因时,这个拒绝便不再成立。

比如,你很不想去参加一个聚会,如果一不小心附加了个原因,说:“因为我没钱了,所以我拒绝。”
此时,如果对方告知你:“没关系,我们是免费的。”那么你的拒绝马上显得苍白无力。

所以,只有“我拒绝。”三个字,才是无条件的拒绝,才是绝对的拒绝!
拒绝,没有任何原因——我拒绝的心意,就是最大、最强的拒绝的原因!

——可惜,刚才我就是在拒绝上因为碍于面子而找了一个原因(托词),所以拒绝失败。

当然,首次表示拒绝后,对方可能还不甘心,会向你说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对你有好处啦、免费啦、可以得到赠品啦、双赢啦……之类的。

此时应该怎么“接招”呢?
我认为此时应该“无招胜有招”。

如果此时你对对方提出的理由逐一予以反驳或者解释,那势必会陷入关于“要求与拒绝”的理由持有辩战中,而且还有可能在交涉中显露出自己的漏洞。
与其如此,不如很安静地等对方将理由全都摆出来,你也全盘接受(比如听的时候可以点头微笑表示赞同),最后,和最初一样平静地告诉对方:“我拒绝”。

——如此一来就是温和而又坚定地表达了这样一个信念:“你说得都非常对、非常正确、非常好,我也非常同意,但我就是拒绝。”

综上:
1、不附加原因的拒绝;
2、全盘接受所有理由之后再次拒绝。

这就是我今天思考并总结出的了关于拒绝的方法。

近来需要看一些关于文革的材料,印象中曾在《霸王别姬》里看过一些相关的片段,于是昨天便找来一看。没想到,除了文革场景以外,还看出了点别的。

很神奇的是,看完影片后我第一想到的却是《达·芬奇密码》中的两句台词:

    “你是说这些都是真的了?”
“我们被扯进对此信以为真的人群里了!”——《达·芬奇密码》(电影版)

这两句话发生在女主角索菲与兰登教授之间。原意是说:为什么原本仅仅是在神话传说甚至童话故事中出现的“圣杯”居然能引发出如此大的麻烦?兰登教授的回答是:“我们被扯进对此信以为真的人群里了!”

同样,京剧,这么一个在我及大多数现代年轻人看来只是一种与流行乐、爵士、歌剧等平等的歌唱形式,甚至还有些“老掉牙”的感觉,却能在《霸王别姬》的梨园戏院中引发出那么多爱恨情仇,神交物欲呢?——太当真了!

没错,就是太当真了,太当一回事了。

这里有两个步骤,其一是,自己太当一回事;其二是,周围人群太当一回事。

陈蝶衣就是第一类,自己太把演戏——特别是《霸王别姬》这出戏——当一回事了,所以才惹了许多精神上或肉体上的痛苦。把演戏“太当一回事”,可以说是敬业,可以说是用灵魂演绎艺术,但却免不了因此而带来的痛苦。

而国民革命军、红卫兵们则好像属于第二类,是太把唱戏当一回事的人,唱给谁听,其实并无所谓阶级立场。可他们偏偏要上纲上线,认为唱给日本人听就是一种国耻。段晓楼本不把戏当一回事(至少他不像程蝶衣那样把戏当作生命),但当他在戏台上面对一群把京戏的演唱对象挂钩到阶级立场的官兵时,就免不了被群殴了。

当然,另一种说法是,红卫兵并没有把京戏当一回事,只是以此作为批斗的借口。
总之,把一件事太当一回事,无论是自己如此,还是被扯进一堆信以为真的人里,都是很麻烦的事。
“太当一回事”就是佛家所说的:执迷不悟。

佛陀教育我们说,人不要执迷不悟。如果执迷不悟,就会陷入烦恼、痛苦之中,其实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

有一个佛家的成语叫“看破红尘”,我在《霸王别姬》里就看见了许多红尘:胭脂是红的、嫁衣是红的、妓院是红的、日之丸旗是红的、五星红旗也是红的。这些都是由微尘组成,也会归于微尘,此即所谓红尘。

四大皆空,世界上本无定物,只是一念无明、一个念头、一次眼神、一些关注,致使虚空中产生了一些东西:比如京戏。本来没有京戏,只是人们在劳动中唱着好玩,唱着唱着就成了一个剧种。再之后,随着各种平民、达官显贵、王孙贵族乃至皇帝都开始关注并欣赏这个剧种,于是大家就开始对此执着,有的人花千金去捧一个角儿,有的人以为自己就是戏中人,有的人临死还踏出一个京剧的步子。——看,大家共同的执迷不悟后,烦恼就这么来了。

能看破否?看破即觉者。

当然了,这里并不是鼓动人们没有追求,而是希望大家不困于、不迷于自己的追求,随时可以追也随时可以收,拿得起也要能放得下,那就是自在身了。

不过我在这里写京戏、写梨园人生是写得轻松,因为我本人对京戏没什么情感,所以很容易就能“看破”,但是,对于不同人而言,总会有一些难以看破、难以逾越、难以“不当一回事”的事。比如ACGN,也许我一辈子会因为执迷于ACGN而不悟吧?对于正读着这篇文章的你而言呢?什么又是你最易执迷的呢?
仅仅自己看破,那只是出世,只是小乘;如果有大乘境界,那就要有入世精神,也就是帮助他人也破除执迷。

纪晓岚和乾隆在河上,乾隆看到的是河里百舸争流,纪晓岚说自己只看到名利两船。谁又能看到空空如也逝者如斯的河水而又不困于诸船呢?

记得尼采(还是康德?)有这么一句话:自从有了人类,人便没有快乐过。
:文章写得很乱,这么大的一个题目,拿不起。

在新科技方面,理论或技术水平上的新科学我总是比较快地接受,但真正实践应用的层面,我总是会比别人慢一拍去尝试。如博客,又如这篇文章的主题:电子商务。

以前基本上没有玩过电子商务,唯一有过的也最多是和网游有关的私人线下交易,然后是办了张银行卡,在娱乐通网上购买了几套游戏,算是第一次网购了。后来今年三月买了一套汉服,本来想找本地商家做的,后来比较了一下还是喜欢北京的汉衣坊,所以就只能采用网购了。当时还是比较提心吊胆的,因为是第一次使用淘宝,而且又是那么大的数字……幸好,事实证明这是一次顺利的电子购物。

最近又在京东买了诺顿的1年升级卡,又在当当买了7本书……忽然发现自己也开始玩起了电子商务,不会越发“沉迷”进去吧?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的那些初代网友们,特别是在上网之初就有网络事务上联系的网友们,现在仍特别“长寿”。

01年那阵由于学校的课程而开始接触网络。学校通知每个同学一张201电话卡,在学校开始了拨号上网的时代。后来除了每周的计算机课外,还有家附近的少年儿童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现在看来是变相网吧)是我接触网络的另一个途径。当时网站远没有如今那么丰富,我们所知道的也就搜狐、新浪、网易等这些在传统电视媒体上投放广告的门户网站,当时的“网络游戏”也仅限于第九城市the9的虚拟城市了。(现在看来那就是WebGame啊!)

01年在ACGN人群视野中还出了一件哭笑不得的事:《新世纪福音战士》被和谐成《天鹰战士》后在电视台上播放。

虽然当年网络视频仍没有兴起,但借着本身的实力与名气,及盗版盘的蔓延,《新世纪福音战士》在ACGN人群中已有很高的知名度。所以,电视台播放《天鹰战士》后,立即在网上兴起了一阵阵的负面评价。

在那样的声讨、批判、恶搞、猜疑声中,我偶然地来到了当时Chinaren动漫频道BBS(abbs.chinaren.com)EVA板块。后来由于自己的活跃与积极,当上了该板块的副版主(当时叫版副,歪读成:板斧)。

说个题外话,当时BBS的条件非常简陋:发超链接要手动输入<a href=””></a>,发图要手动输入:<img src=””></img>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对后来BBS中出现的“UBB编辑模式”也并不陌生,常常自己改动UBB代码以编辑出自己想要的特效。

当时Chinaren动漫BBS EVA板块的版主是ayanamily,版副则有4个:Ikari_Yui、Asuka_77、sjmdmss_ ,最后还有一个luo开头的ID,已经记不清了。

ayanamily是比我高一届的男生;Asuka_77是他的同学;Ikari_Yui我们则称她为“唯姐”,是比我们大几岁的姐姐,大概与EVA剧中碇唯这一角色出生于同一年代;sjmdmss_则是我。(我承认这个名字很没有个性,只是“世界末的魔术师”的拼音首字……比起它,wildgun这个名字则完全‘原创’,所以也沿用至今。)
很有趣的是,除了最后那位以luo开头ID的版副,至今已然忘记,其他三位则经常能在QQ上看见。不知为什么他们这么“长寿”呢?大概从那互联网刚刚普及的年代就已经当上版主,就很大程度上地决定了他们生活中的很大一部分时间将投入在互联网上吧?——至少我就是如此的。另一个神奇的现象是:我们这几位的QQ名字也几乎没有变过。

虽然因为Chinaren动漫版块的关闭,我们之间早已失去联系,一年也聊不上一次话,更谈不上什么深度,不过经常性地看见他们的头像在QQ上亮着,就会像今天这样回忆起初识互联网的日子。那种未知、那种高科技的神秘、那种对身份的猜测、以及在网上首次事务性地合作……

这些恍惚感都已经离我远去,不知是否也已离这互联网应用发达的时代远去呢?

《秋之回忆2》男主角——伊波健,因即将升高三,面临高考而退出了作为主力球员的校足球队。于是在仲夏的那段日子里,步入了生活迷茫期。进而在与众多女孩的互动间,不断创造回忆并回顾她们的回忆……

同样,

这个博客的男主角——wildgun,最近因ChinaJoyCosplay嘉年华的落幕而(考虑)选择了退出Cosplay事业。于是同在这样的仲夏时节,步入了生活的迷茫期。(后面这句话估计就没有了。)

其实面前的事情不少,如新番、如设定、如看书、如码字等……不过要开始做些什么还真有些难以下手。就好像面对一张白纸,考虑良久也不知道该从哪儿下笔作第一划。

不过别为我担心,有这样的一阵迷茫期也是正常的且被我预料到的。好在我现在已经强迫自己每天趴在床上看书至少半小时了……前两天就已经把南怀瑾《人生的起点和终站》看了一半(当然全书总共也就120页),要是能利用暑假吃掉几本书,那也是一种成就感呀!

创造一段夏日的Memories吧!

我是当吧主的。

我没被少骂过。

无论是论坛、博客及一切提供信息发布的网站,一定会有一些敏感的词汇与问题是禁止发布的。

这些词汇与问题,有些是基于网站自身的立场与理念,有些则是因为网络政策(及临时政策)的规定。

有些激动的网友,一旦发现自己的帖子被删除或被处理后责难于网站及网站的执行者——版主。

为何要责难呢?是失信么?

我相信每个网站在提供服务之前一定会要求阅读并承认一份协约,而本协约中一定会有一句很灵活的限制性规则。如《百度贴吧协议》中:“第18条 凡文章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贴吧管理人员有权不提前通知作者直接删除,并依照有关规定作相应处罚。情节严重者,贴吧有权对其做出关闭部分权限、暂停直至删除其帐号。 ……6.其他百度公司认为不恰当的情况。”

网站并没有承诺你提供一个完全自由的发言空间,换言之:你得到的发言空间一定是受到一定限制的。因此我认为,被删帖者的发怒不是因为网站失信。

其实版主是和可怜的,拿我所负责的“魔力宝贝吧”来说,我们吧的吧规很简单,=《百度贴吧协议》+《易玩通网用户使用协议》。我是这么思考的:这两份协议,一份是百度公司制定的,一份是易玩通网制定的,皆不是版主个人的主观意愿,版主只是作为这两份协议的执行者而存在的人。如果被删帖者要反对,为何不去反对以上两份协议的制定者呢?而是去责难于在同样要遵守这两份协议的同时维护秩序的执行者呢?如果执行者确确实实根据规定执行,并没有任何超越规则的行为,那么对于这种情况下的责难,我只能用“迁怒”来表示。

你和别家的主人发生了矛盾,他命令他的仆人把你请出去,你去把他仆人打一顿,这是为何呢?我倒认为,你应该着眼于解决你与别家主人的矛盾。

于是,请将矛盾指向真正的因者,而不要迁怒于他人。

——无论是魔力宝贝吧,还是别的论坛,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