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All posts tagged 上海

如各位所见,我最近在拍熊猫之穴出的系列扭蛋——年糕妖怪(もちばけ)。拍着拍着,洗澡的时候就想到:如果上海的一些带有年糕性质的点心也是妖怪的话,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三张设计图。


第一张是寿桃,因为无论从粉红的颜色还是下面两片叶子来说,都很容易想象成女孩子,而且可以看成与原作扭蛋中的樱饼是姐妹关系的女性妖怪。


第二张是条头糕,我一直不知道到底是「条头糕」还是「调头糕」(仿佛是在说这种糕点无论从前面开始吃还是调个头从后面开始吃都一个样),结果发现应该是「条头糕」,意思是条形的糕点。因为是长条形的看起来像一条蛇,而且横断面比较大,看起来像是张开的大嘴,所以我就给它配了一个比较凶狠的眼神。


第三张是麻球,也是作为上海小吃里比较有名的点心了。一开始没想好应该要把眼睛与嘴巴安排在哪里。后来在网上看麻球的图片,看到一张因为油炸过度,外壳酥脆裂开从裂缝中漏出里面的软糯的年糕层的麻球样子,就决定画一个「眼睛藏在里面」的麻球。又因为麻球表面都是芝麻,所以最后在妖怪嘴巴的旁边也点上了一点芝麻,好像是因为嘴馋而留下的口水。

其实最先想到的是汤团,不过发现无论是大的有馅的汤团,还是小的酒酿圆子,因为点心本本身馅料都是包裹在年糕(面团)里的,所以比较难画出花样展现出来。扭蛋原作中的青团则是以呕吐的造型将团子破开一个口将馅料展示出来。如果我也将汤团也画成这样呕吐造型的话,未免显得重复了。

前不久,我参观了位于上海虹口区长阳路上的犹太难民纪念馆。虽说是单位派给的任务——参观上海红色基地并写心得体会,不过恰好我对犹太民族这个异邦民族的文化与历史经历有些兴趣,便就选择拜访参观了此处。

在出发的前几天,我开始回顾自己印象中犹太人的概念,这个是一个怎样的民族形象呢?他们常常出现在书页之间——他们是智慧与经商的象征;是德国纳粹独裁统治者屠戮的对象;是流离失所的族群;到了现代,他们又成了孕育农业滴灌栽培与许多计算机领域新科技的智慧一族。而在我的兴趣领域视野内,犹太民族是在地理与信仰层面动荡了40年最终达到应许之地迦南的民族;是十二支派互相合作或征战,诞生出一代代先知、士师、列王,而最终凝练成为西方艺术作品中一个个经典人物形象的古老民族。

那么,曾经在上海作为难民的犹太人,又是怎样的形象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进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继续阅读

这几天,上海正经历着零下8、9摄氏度的严寒天气,据说,是三十年一遇。幸好在上个月换了一台新空调,因此暖气还算十足。

但是屋外的植物呢?有些担心的同时,前几天与同事闲聊时对方也提醒说:天气冷有个好处,来年的虫子会少,因为过不了冬,被冻死了。

现在,邻近中午时分,正在电脑前上网查资料的时候,听到窗外的阳台上有一些异响。过了一阵,细细嗦嗦的异响越发明显,我走去窗台一看,看到了一副闻所未闻的异象

其实是几只麻雀居然停落在了内阳台上,与室内的我仅一窗之隔。阳台上散布着几只麻雀,加在一起大约有7、8只之多。

——看来是集体行动。麻雀们正在翻找我的花盆。

继续阅读

 

这组照片是昨天EVA大展媒体邀请会结束后,走出会场时拍的。相信不少同好今天首日展会结束后,也是踏着这样的夜色与彩灯回家的吧。

这辆摩托在开展前几天就已经放出了,据说今天已经被购买……

 

陆家嘴这里有一座大型的天桥,直通地铁、正大广场,以及其他诸如东方明珠、AppleStore等地标建筑。从天桥上一路看过去,一排EVA的广告旗让我等动漫迷十分长脸啊!

 

 

 

 

 

 

 

这张东方明珠的色彩和渚薰很配合有木有!

而在正大广场大楼的外侧广告屏上,也以较小的概率插播着EVA大展的广告。这是等了大约一刻钟后抓到的画面:

 

 

 

 

 

 

 

个么,晚安!

前一阵从单位走回家,绕了一点路就经过了以前的中学、小学和幼儿园,于是发了条微博。卜就评论说这真好,就像在大城市里有一个自己的小镇。后来我就打算用一卷胶片,来记录下我从小到大学习的地方,一共十个地点,于是就有了这组名为《My Town,我的小镇》照片:

继续阅读

每年夏天,暑假通宵写作或看书,总能迎来这样的美妙晨景:朝霞漫布,姹紫嫣红。

拿起相机立即拍照,同时想到了“诗 50:2 从全美的锡安中, 神已经发光了。”

这句话。早安,上海!早安,三次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