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样~
35秒前

35秒后

微波炉加热。
味道没油炸的来得好……
昨天学校的一台服务器被一个工程师擅自用第三方工具调整分区给弄崩溃了……启动之后提示信息插入修复盘或其他修复媒体。(英文)
后来用Windows安装盘的故障恢复台(光盘启动后按R进入)中的fixmbr命令,修复了主引导记录。成功地恢复了系统。
是为记。
继上次的分析《PC连NAS播放视频不流畅分析:NAS CPU吃紧》之后,我把分析文章贴到了色影无忌的NAS俱乐部帖子上,经俱乐部主人hanshanson提醒(1462楼),我做了另一个测试:
这次选了一个比较短的05:29秒预告片,压制格式应该是和上次差不多的,分辨率也是1920*1080。这次试用QQ影音与Window7自带的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NAS上的文件。发现了惊人的事实:QQ影音播放一分钟之后就开始出现顿卡现象,而WindowsMediaPlayer整个预告片文件播完了也不卡。
同时查看NAS资源监控:
:QQ影音烂/589127126272502842.jpg)
:QQ影音烂/2554948363619724389.jpg)
从时间上来说,前一半是WindowsMediaPlayer播放时的NAS资源状态,后一半是QQ影音播放时的状态。
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是:QQ影音烂。
我们再来做一下定量的计算:文件大小是466MB,时长是5.5分钟,那么平均传输速率应该是1.14MB/s,与上面带宽传输量监控图中前半段(WindowsMediaPlayer播放时)速率相仿。而QQ影音播放时带宽速率竟然达到了50MB/s?!是实际需求的50倍,也就是说QQ播放一帧文件是请求了相当于50帧的数据量?!这个怎么看怎么不正常啊……
不知道QQ影音在播放时为什么对资源有如此大的请求,有可能是如hanshanson所说缓存不够大,也有可能是作了一些不合理的智能优化。
之前听卖尼康店家的老板娘说佳能的色彩比较假,无独有偶,前不久也在网上看到评论说佳能擅长色彩作假因为他们家有常年做打印机的技术和经验。这不又和萝卜开始讨论相机的颜色呈现与颜色还原问题了么?我今天想了一种比较和验证相机色彩呈现与还原能力,并且尽可能避免设备干扰的方法:那就是用相机对着同一台显示器上的内容拍照,然后把生成的照片文件在这一台显示器上显示。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因显示器以及操作系统颜色管理方面的差异而造成的色差了。
不过我手边没有佳能的机器,于是先拿自己有的Nikon D90和Sony A77做了测试。
测试环境:
技嘉GTX470 SOC,明基XL2410T
Windows7 x64,Adobe Photoshop CS5
Nikon D90+35mm1.8G f1.8
Sony A77+85mm F1.4 ZA f1.7
全局测光、自动白平衡、ISO200、各项优化:标准、Jpeg精细(Fine)
下面中间的gif图片是我从网上找来的色轮图,左右两张是以上两台相机的拍摄照片截取图(仅在Photoshop中做了裁剪和缩放操作),具体哪张是哪台相机拍的大家可以先比较了颜色之后再看Exif信息。



其实本来我还想用取色器取色进行定量比较的,但打开照片后发现照片上记录下了显示器晶格的黑色线条,以及一些摩尔纹,因此照片中不是单一的色块,难以取值,所以就不进行定量比较。
最近在当当网买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来自日本的《零ZERR0:世界符号大全》。其中列举了世界上不少符号,每一个对页一种符号。
其中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中国汉字“龙”的甲骨文写法,居然就是活生生的“竜”!龙王弯曲身子头戴冠冕俯视大地的样子赫然在目!相信每个中国人都能心领神会吧。

注:该贴结论并不完善,进一步分析请见:PC连NAS播放视频不流畅分析(续):QQ影音烂
我自己家里有两台电脑以及多台移动设备,所以一些数据是放在NAS(网络存储)上共享的,用的是今年三月份买的QNAP TS-410。后面用六类线连了思科SD2008T八口千兆的非网管型交换机,省力又省心。平时存储以及复制数据时传输速度能达到25~45MB/s,看动画啦存放文件啦都不是问题。
周四晚上在看一部BDrip的动画片,文件格式为MP4,视频压缩信息我也不了解,直接复制QQ影音里的信息如下图:
最近买了闪卓博士上推荐的Rosco色片,今天到货,试用。
一共55片,20种颜色。用法是加在闪光灯的滤色片支架上(SB-900为例),后来发现夹在扩散片内也是可以的,只不过可能有点松会掉下来。

昨天看完了《秒速五厘米》的漫画版,睡觉之前发了条微博,今天想把这份感想扩写为这篇博客。
其实《秒速五厘米》大概是我在大学时期就看了的作品,后来又多次回顾了蓝光高清版,而今出了漫画版,自然是要看一看。
漫画分为两卷,上一卷与动画内容大致相同,而下一卷则更详细地描绘了他与第三任女主角的感情发展与终结。故事的最后,花苗从种子岛来到东京,在公园中似乎邂逅了多年未见的远野贵树,漫画的页数至此戛然而止。比起动画的写意,漫画更侧重于写实。两种更有趣味,不过因为先入为主的观念,我还是更喜欢前者。
借此机会,正好补完一下我08年坑了的《观后随想》,在《秒速五厘米》中,提到和表现了不少速度,樱花花瓣和雪花落下的速度、停滞行进的列车的速度、宇航飞船冲向茫茫宇宙的速度、轨道上两列列车面对面驶过的速度……显然,这是一种反差。樱花的慢速是属于童年时的、偏僻乡村的回忆,而列车乃至宇航飞船的速度,则是成年之后的、属于城市的速度。漫画第二卷结尾花苗从种子岛来到东京,在和家人通电话时就说明显感到了大城市的繁忙与快节奏。我想到了一个相似的场景,几年前艾伦希亚在ChinaJoy期间到上海来玩,和我说他就那几天的感受,就觉得上海的生活节奏太快了,他无法适应。其实日本也是这样的,就拿我的旅游经历来说吧,帝都东京常夜灯火通明,仅新宿站就有二十多条铁路共线,而距离东京仅一小时距离的湘南地区,永远是那么宁静,小小的全程34分钟江之电迄今已行驶了一百多年,镰仓大佛注视着太平洋已七百余年。类似的,远野贵树与澄田花苗之间就存在着这样的速度差异,即使朝着同一个方向,恐怕距离也是日渐行远。而远野贵树之与筱原明里的速度,就像他们擦肩而过时那辆列电车一样,虽然速度相仿,却已经朝着两个方向驶去,朝着各自的城市、生活和幸福驶去。这是背叛吗?不是。这就是现实。
请移步:http://blog.163.com/fg_sh/blog/static/2480530352011102810100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