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在上网吗?

——这是一个奇怪的标题,不是吗?

我的网站当然是建立在国际互联网上的,而我发布博客,当然也要「上网」。但是,我回想了一下,却发现,我在网上的行为、活动,似乎与当年——这里是指最初使用网络的时候——有了很大的不同。更严重的,是「上网」这件事带给我的感受,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以前网上,逛论坛、玩网页游戏(比如第九城市——对,谁还知道第九城市很早的时候是运营一款名为「第九城市」的网页上城市虚拟生活的游戏的?),还有就是玩网络游戏。在论坛上,基本上就是各自发表意见,虽说论坛也有斑竹(版主)、板斧(副版主)等话语权较大的人,还有不少常客、熟面孔、大师等等,但基本上都还是各抒己见,基本上就是有的人开新帖多一些、有的人回帖多一些;有的人发文长篇大论,有的人回复连投。

至于网页游戏和网络游戏,那更是在现实中虚构出的一片快乐的世界了。当时还没有支付宝,还是依靠买手机充值卡或是「点卡」来给《第九城市》以及《魔力宝贝》充值。这也是我为什么至今那么喜欢以网络游戏、异世界为题材的作品《记录的地平线》(《ログ・ホライズン》)。当时,上网这件事,特别是玩网游这件事,大概可以概括为我为这部小说写的同人文《月光之下,大陆以东》第一章第 1 节中的这一段话:「只要你上线,这里有数不尽的奇妙事物等待着你来探索来突破。与现实世界中的上海相比,这里更称得上是“摩登都市”或“不夜城”。在这里,【冒险者】永远不会无聊,更不会有学习或工作时不得不为之的无奈!这是计算机科技与游戏设计方法论凝结成的虚拟魔都!」

我还是挺喜欢自己的写作风格的。而当时的这一句,后面紧着的是:

继续阅读

最近依然忙于每天抽空摆弄一些新的(?)二手电脑。

硬件算是凑齐了,接下来该弄软件配置和网络了。所以,如果按照我之前的用 AI 生成的画作来形容一下的话,或许是这一副:绕不完的线

好吧,实际物理的线路没那么夸张,但是内部的网络逻辑连线还是有点搞的,特别是涉及到我不熟悉的操作系统和系统设备关系。所以我也积极地利用生成式 AI 来进行计算机硬件及操作系统配置的咨询《简记一种新奇的装机体验withAI》

今天要说一个什么观察呢?这不最近 OpenAI 的 ChatGPT 的模型从 o1 的预览版,升级到了正式版了嘛。我就用它总结了近期有关计算机网络拓扑的讨论,并请它用内嵌在 HTML 内的 SVG 矢量图来为我画出一张网络的逻辑连接图。

很抱歉,因为涉及到我的各个设备的网络布局,所以不方便发出来公开展示,但总之第一次生成时,感觉效果不错,比预期的准确度与完成度要高。不过当第二次生成时,质量却又有点下降,感觉还是不太稳定。总之 o1 正式版感觉还是有明显进步的。是为记。

各位也可以试试看让 o1 或者其他生成式 AI ,用绘制 SVG 矢量图文件、代码的方式,来创作图片。

这不最近在忙于装机嘛。之前买的 TF 卡还有 U 盘是用来写入内存的,而这个内存,则是为了扩充硬件配置的(其实只是一台二手电脑而已)。

插槽数量有限,所以在不替换原有插槽内存的情况下,就先买了一根顶配(?)容量的内存了。


单根内存—— 32 GB!还有红闪闪的散热外壳,来自 TEAMGROUP 的内存产品—— MADE IN TAIWAN 。

好像记忆体啦内存啦,台湾依然还是很强势的嘛。

想当年, 2004 或 2005那会儿,因为游戏《山口山》啊买不,游戏《魔兽世界》风靡一时,而引发了年轻人装机换机的热潮,当时的内存配置是: 1 GB! 没错, 家用计算机的内存容量进入 GB 时代,大概是 20 年前。

现在想象,好像也不算有怎么指数级增长嘛。至少最近 10 年感觉平均配置内存的容量增数没有明显增加。

当然啦,虽然这是一台二手电脑,不过对我来说也是第一次用那么大的内存。留念,台湾产品。

(啊!)


简单报告一下,看到新闻了,从标题《今年の漢字は「金」 清水寺で大書 パリ五輪でのメダル獲得などで》就很容易看明白了吧?

今年( 2024 年)日本的年度汉字是「金」。

我之前猜的是「裏」,其实可以组成年度的日本政坛的话题:裏金。而新闻报道里也将裏金作为金字被众人选中的理由之一列举了出来。

此外,据说,每逢奥运之年,「金」都很容易成为年度汉字……
就是这样!


开头为什么要「啊!」呢?因为我发现这篇博客实际更新时间已经超过了当日的 0 点。不知道现在如果手动设置发布时间为 0 点之前(有点伪造的意思,不过实际上按照我的作息来说,其实是在一天内的),是不是会算我接着更新了呢?

听了《声东击西》播客最新一期节目#328 人类在追求不老神话的路上发现了什么?。节目中讲的是运动、基因诊断预测等的话题,不过在节目的前半段,也回顾了古代人是如何在延年益寿和求取仙丹上做的种种(有些时候可谓是荒诞的!)尝试。

这也让我想起了最近记在博客草稿笔记中的一个话题。人们对不老不死的历来追求。我之前也写过一篇博客《啊?都开始说永生了啊》

为什么想起这个话题呢?因为据《奇点更近了》作者预言,用不了多久(二十几年?)人类就可以实现平均延寿意义上永生。

在《声东击西》的这一期节目中,举到的一个例子是秦始皇招募方士炼丹,还有派遣徐福携童男童女去蓬莱求仙丹。

而我想到的,则是我所熟悉的日本平安时代的贵族们,比如藤原道长,在临终时,让人在自己的手与佛像的手之间牵一条五色丝带,盼望临终之后得到佛的引导——其实,现在日本不少寺院里也还有与佛像相连的五色丝带,比如上个月在京都的六波罗密寺的观音像「御開帳」期间我去参拜了一下,就看到了这样的丝带。

上面藤原道长的例子,虽说不是求取永生,但也有点类似,是不是?对于藤原道长来说,西来的佛教是当时他的眼界里最新最尖端的科学技术(密教、咒术等等),他「如月满无缺」,但也逃不过一死,所以将目光投向了当时最尖端技术的佛教密宗里——平安时代,皇家贵族里最流行的佛教密宗盛行,或许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用于祈求延命的尖端技术。

现在呢?期待医疗科学的进步,期待 AI 能够帮助提高医学进步,这也有点像是期待西来的最新技术,能解决即便是盛极一时的人也不得不面对的终点。

古人从金银铜铁汞里求取仙丹,今人从硅里求取仙丹。

进行胶片摄影快 10 年多了吧。第一次翻车。

36 张一卷的胶片里,仅冲洗出来这么一张奇奇怪怪的影像,看起来是多重曝光的效果。


胶片:Lomography Redscale XR ISO 50-200
相机:Nikon Lite Touch Zoom 100W

所以本文就来用文字记录一下事件的经过,推测一下可能的原因。

如上所示,一台 Nikon 旧的 35mm 卡片机,加上 Lomography Redscale XR ISO 50-200 胶片。

继续阅读

最近依然很忙,持续很忙。所以就简记了。

忙中的一件事是:组装一台旧电脑。

不过好久没装台式机了,所以很多知识都很欠缺。毕竟我不是专门修电脑的。上一台还都是 mini PC 之类的,好像是 5、 6 年前的事。这一次算是台式机。

怎么办呢? 有 AI 呀!对了,现在是 AI 的时代。

所以,昨天我就有了这样的奇妙体验:一边戴着耳机,一边把键盘搁在腿上,一边抬头看着屏幕里显示的 BIOS 的操作界面,同时用我半生不熟的英语读音,把我看到的 BIOS 中各种高级选项的意思读出来向 ChatGPT 询问,请它提供我选择设置项目的建议。

啊……十多年前、二十多年前(好吧, 大概没那么久)我也是这么在深夜,一个人在一台新电脑旁摸索、操作的。现在,在耳旁,多了一位听来可靠的伙伴—— AI 。

「产地多样性观察」系列开始观测到数码设备(点头)。

其实就是买了一张 KIOXIA (据说就是原来的东芝?) 的 microSD 卡,也就是 TF 卡。发现其产地标注写的是 Made in Taiwan 的,台湾产。

之前我在日本的百元店里,基本上都是看到布类或者塑料类,有较多产品是产自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到了电子产品的多样性,就能观察到台湾了!

其实,后来这几天我还买了一件 KIOXIA 的存储产品,也有有趣的观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