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看完罗素的《宗教与科学》了,虽然没有我高中时看的一本论述同样主题的书《科学与宗教:从冲突到对话》分析得透彻和条理清晰,但这本书是以天文学、地理学、进化论、医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等多个学科层次阐述了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及矛盾。前面几章写的不错,陈列了一些有趣的史料(比如吐槽了一些现在列举为科学启蒙者的人,实际上他们当时也信仰一些现在看来非科学的东西),但《决定论》、《神秘主义》这两章写得很混乱,特别是《神秘主义》那一章中提出的神秘主义者地三条共识,我根本就不知道这三条怎么共识了。最后两章《科学与伦理学》及《结论》还是不错的,读起来挺顺畅,理解起来也不难。

这本书是分了半个月读完的(很薄的一本),趴在床上读书的过程中会把一些有趣的内容通过手机发到微博上,不过微博毕竟是微博,现在在这篇文章中来一个整合。其中最后一段是今天看的,因为太长,就不发微博了。

 

“但在先进的科学中…在仅仅涉及粗略的近似值的范围里,旧理论仍然有用。此外,受旧理论启示而搞出来的技术发明仍然足以表明旧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种实践真理。因此,科学鼓励人们抛弃对绝对真理的追求,而代之以可以称为‘技术’真理的东西”

继续阅读

刚才把《挪威的森林》电影看完了,于是来写一篇观后感。

先交代一下缘起吧,一直知道这本书有电影版了,但两三次就是没打听到下载或者购买渠道。昨天正好写《情绪模仿与情绪代理》一文时想到了村上春树的这本书及其电影版的事,贴吧上找了一下总算找到了。其实我在两年前看过原作,不过我也不找来对比,也不看之前写的读后感了,总之这篇观后感我是列出了几点看电影过程中意识到的内容,然后把想法具体地扩写出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也不打算有什么条理性了,就是随便记之。就像电影的主题曲那样,哼到哪儿就唱到哪的一种悠闲感。
再来说一下我本次看电影时特别关注的两点:一个当然就是昨天写文时提到的“情绪代理”现象,当然在这里可以升级为“情感代理”——即本不是我的情感,由于种种原因附着在了我身上,需要我去以某种方式表达出这种情感,才或许可以解脱;第二个则是最近因为在玩闪光灯,因此特别注意了一下电影中的布光。

继续阅读

因为在考虑最近工作上可能涉及的JSON这个东西,然后就根据其读音联想到了一个人名:杰森。
杰森是谁?是我小时候特摄片《恐龙战队》的主角,队长,红衣战士。
这个名字又让我联想到了什么呢?是一件小时候很小的事。
以前不是有大队、中队、小队之分么?一个小学是一个大队,一个班级是一个中队,然后班级里再分为若干个小队。反正也就是随便按照座位关系来划分的,大致就是坐在一起的那么6个人,或是12个人这样成了一个小队。

继续阅读

两位都是熟人了,我就无所顾忌地随便说说了哦。算是吐个槽。
上一篇有关《剑网三》的帖子发到贴吧后,引起了不小的争议。然后蝌蚪往人看了帖子后就说:“你脾气是真的好啊。”、“反正我要是发这个帖子,要不然就是战到吧主删贴,要不然就是永远不回贴。”
于是就干脆对我们两人,还有小D的辩论方式,做个形象的比喻吧。

 

蝌蚪往人的辩论方式是猛力战车啊,步步逼近把人家的观点一个个戳破,把对方谬误之处一个个揭露出来。非但能引经据典,而且语言表达能力还特别得强,让人拍案叫绝之间就把对方鄙下去了。

 

我的辩论方式是守城者,我画出一个界限,只有当别人越过这个界限时我才会去反驳,并试图用和平的方式让人知道:你过界了。至于没过界的,随便他在外边怎么张牙舞爪啊,摆头弄尾啊,我都一律无视置之。我也不用“大辩若讷”来修饰自己了,反正我这人就真的不善于辩论。

 
然后,小D,没错!他用的就是阿米巴变形虫式的辩论手段!!

就像阿米巴变形虫那样用自己的话语环境把人家包围起来,然后注入毒素——自己创造的词语和重新赋予意义的词语——使对方迷惑。且看,魔力宝贝贴吧里那一楼连一楼的他的回复,就是辩论的触手口牙!

 

吐槽比喻完毕,期待两位对号入座。

 
由于种种机缘,今天上午安装了《剑侠情缘Online3》,玩了大概十多个小时吧,我认为大概相当于普通玩家上手新游戏的2~4天的时间总和。

要说感想:

嗯,画面不错,全特效不卡。
嗯,武侠原来也还行,并不总是令我讨厌。
哟,万花的设定很诗情画意,就他了!
哟,孙思邈在就职时的那段话和古希腊《希波克拉底誓词》挺像。
唔,万花的学徒妹子们看起来挺正派也挺乖巧……
嗯……
嗯…………
嗯………………
咦?主线剧情在哪里?!

新手村那里还算有些主线的感觉,但是自从到了洛阳,特别是15级入了万花谷之后,感觉一下子就没了主线,断了我所扮演的角色的人生目标。所有的任务大致可以归纳成这么几类:跑腿找人、打怪、体验某种游戏模式(比如煮茶,或者采花,也有打水)。

继续阅读

嗯,刚才下午去听了唯优声优学院的一节公开课,刚回来。为什么是小记呢?因为收获不大,或者说,与我本人的期待不符。

本来是在微博上看到的一个活动,在参加之前大致预料到了会比较正式化,不过却没想到今天公开课上完全没有技巧性的东西,基本上就是几位上译厂的老师、办这个学院的院长、还有一些老前辈以及相关合作单位领导的讲话,当然还有一些前期学员的参加体会。

继续阅读

这里要介绍的神明,是我所了解的相貌跨度最大的一位神明。当然不是说孙悟空那种七十二般变化,而是说这位神明在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位就是源自古印度的大黑天,亦名奎师纳。

以下图片来自网络,引用文字来自维基百科或百度百科。

奎师纳,“新译作“克里希那”Krishna梵文的意思是黑色,因为黑色能吸收光谱中的七种颜色,代表了他具有一切的吸引力。黑天为佛教旧译。是印度教诸神中最广受崇拜的一位神祇,被视为毗湿奴的第八个化身,是诸神之首,世界之主。”

 

我了解的这个神明是出自《薄伽梵歌》,他指导了人类的一位君王打赢了一场战争。书里他挺NB也很帅的!

继续阅读

刚才在我所担任吧主负责管理的魔力宝贝吧看到一个帖子:《貌似怀旧的人不少,为啥吧里的人这么少……》。大家不愿意看原帖的话我给大家归纳一下我想讨论的一些意思。楼主是问为什么魔力宝贝吧人气那么低迷、气氛那么不活跃?然后有人就回答说是因为我及我们吧务团队管理得太严了,会把一些水贴(即与本吧主题无关的帖子)删除。而他们又返观其他吧——比如大名鼎鼎的魔兽世界吧,那个吧允许讨论贴吧主题魔兽世界以外的内容,大到天文地理,小到鸡毛蒜皮,从国家到个人从生到死都可以允许讨论。作为魔力宝贝吧的吧主我无权干涉他们吧的管理方式,但我必须在这里指出,他们这种比百度《贴吧协议》更宽松的做法会聚集人气,会受到吧友喜爱,但同时确确实实会影响到用户对其他包括我们魔力宝贝吧在内的严格遵守《贴吧协议》的贴吧的评论——具体来说,就是用户会指着魔兽世界吧来反问我们:他们可以发水贴,为什么魔力宝贝吧不可以?!

继续阅读

今天(其实是昨天…)回单位交病假单,在楼底下又看见了那只我常喂的猫。我过去想摸摸它的脑袋,然后它,很出乎我意料地,咕噜了一声,而且大致能听出来是一种不友好或抱怨的咕噜声。然后继续摸摸它,走的时候它也和以前一样跟着我走了一段路。

 

这个细节让我联想到了以前看过的一个日本视频短片,说是有户人家为了家里一直很凶狠的猫而烦恼,那只猫三年前性格大变见人就吼不易接近。家里人没办法于是请了个动物专家去查看原因,结果一个欧美的女性动物专家——号称有能读懂动物心灵的能力——观察这只猫,了解到了这只猫生气的原因——从小对它很好的这家人家的女儿去读了三年大学,离开了它,因此它感到很孤独,并使它想起了幼年时作为野猫被抛弃的情形。

 

我猜测今天那只猫的“情绪”可能也差不多或类似吧?感觉它好像就是在抱怨“你怎么那么长时间没来看我了?!”第一次意识到让一个动物感到伤心,我自己也有点小小的失落感。

 

抱歉大男子主义一下:无论是古今中外,乃至当今流行的动漫萌文化中,都有将女人比作猫或是将猫想象成人的大量事例,不是吗?以前听我妈讲过一种观点:狗是忠诚,猫是奸臣。我想它们并不总是奸臣,只是它们寂寞了。

 

 

无聊一记,就当是排遣小小的愧感。说不定那只猫的“咕噜”一下其实是别的想法或只是嗓子不舒服而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