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这是今年的暑假总结!今年度过了一个多姿多彩,可以说是“TARI TARI”的暑假。TARI TARI可以翻译做“时而…时而…”,既是动画片的名字,又是动画片制作者用来形容青春岁月里的那种丰富多彩、多变不定,一会儿做做这个,一会儿关心关心那个的不确定状态。当我现在回顾起这个暑假时,也是十分TARI TARI的!

今年暑假里最大的一件事当然就是时隔三年之后,又去日本湘南进行了圣地巡礼,而这次的主要作品就是《TARI TARI》,外加还有乌贼娘的圣地巡礼,以及EVA的几处参观活动。在2010年暑假巡礼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被巡礼的收获鼓舞着,但从去年开始总觉得像是电池没了电、气球泄了气一样,总之是失去了一种新鲜感,身上被现实的世俗所占据,也就是耿占春在《沙上的卜辞》中《致命的单调》所描述的那种情况……总之需要再一次去湘南海岸那片孕育了无数动人故事的地方,去充电!于是我就去了!尽管这次新鲜感没有之前几次那么强烈,但这次同样很成功,感受到了来自《TARI TARI》作品中的激励。

当然这旅行其实只有五天,对于近六十天的暑假来说,只是很小一部分。其他时间我在做什么呢?安排得也不错,特别是照片没少拍。新买了个LOMO Sprocket Rocket相机还把它痛成了乌贼娘的主题,也正由于它是LOMO相机,参数都没得调,所以我还得预测带多少感光度的胶片会适合巡礼所用。在反复的试用中,也拍掉了好几卷胶片,留下了许多实验性的胶片影像。另一方面,暑假开头看到了色影无忌网站里一个拍上海清晨外滩很棒的帖子,于是自己也想尝试一下,就在暑假七月中旬的一天,早上四五点去了外滩拍照,重新认识了我所生活的魔都!

Cos的事情也没放下,今年暑假帮别人拍了两次,一次是V家的《Magnet》主题,另一次是《JOJO的奇妙冒险》,一个月一到两次,是我觉得比较合适的频率。自己也出了一些角色,放假之前六月底出了《命运石之门》里的桶子,一起的角色还有菲利斯喵喵,然后《学园默示录》里的平野户田在CC12游了个场,七月底还在华师大出了不错的内景。总之,今年出的角色比以往明显多了、而且拍之前的准备工作也明显更翔实了。

还有扮演游戏的事,四月份加入的《勇者之光》一直玩到现在没停,尽管做了一些出格的丧心病狂的事,大家还是很宽容很和蔼很开心,当然这和本身这个论坛不是跑团,而是图文创作形式有关。后来八月份把军军和艾南拉进论坛,不过好像不太给力……囧。后来TDC群里又说起跑团的事,大家准备尝试着开团,也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开出来。

至于看书和看片计划嘛……本来预定的是八本书和六季动画,书是看掉了:《圣经》(部分)、《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徒然草》、《唐朝穿越指南》、《微笑的尸体》、《欧洲情爱史》、《拖拉一点也无妨》、《图解日本古典文学》。然而动画片只看掉了《我的妹妹哪有那么可爱》的第二季、《魔王勇者》以及重看了《TARI TARI》,看动画片有点动力不足啊。

其实另外一些原定要做的事也一直拖着,比如本来打算把《赤印》玩掉的,一直没玩;打算把《亚波娜之歌》读完的,结果也没翻出来读。看来有些事一定要像去日本那样,说去就去,一定要去,不要安排在计划单里,而是要放在心里,这样才能做成。我看到不少网友在我的巡礼贴下面回复“总有一天我也要去江之岛”之类的话,我就在想这样“总有一天”恐怕就很难到来,永远停留在“总有一天”了吧。

接下来半年好忙哟,魔都动漫相关的活动已经让我眼花缭乱了,既有官方也有同人,比如海洋堂在1933的模型展以及EVA在正大广场的展览,only同人展已知的就有fate和EVA的我挺感兴趣。科技方面索尼发布新的QX系列相机啦,还有传言要出移动版的iPhone啦……之类的,总觉得钱包会跟不上节奏啊。

这就是我今年的暑假,一场以《TARI TARI》圣地巡礼为核心,并且整个过程也是十分TARI TARI的暑假!

又到一个夏天了!

果然还是要计划一下,预谋一下,才能更有动力去阅读和看片啊。

本次夏天,准备读完8本书,以及看掉6季动画。

当然,这8本书里也可能包括之前读到一半坑了的书。

必读:《圣经》旧约里摩西五经的后三篇,以及《新约》的使徒行传、罗马书、哥林多前书、哥林多后书。

《圣经中的食物》以及《徒然草》

其他待定!

且看下面的回复吧!

曾经,从小到大——直到最近的两三年前,我都一直认为我是一个特殊的人。当然客观上我确实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过从自己的兴趣爱好上、性格、涉猎领域上来说,一直都认同一个特殊的自己,而且是颇有自信的那种特殊。

后来大学毕业,有了时间和钱在动漫上做一些事情,玩了一些Cos以及圣地巡礼,也认识了不少同好。他们有的发起痛车联盟,有的做汉化翻译,有的投身动漫产业……总之朋友们在各方面有各种令人称赞的建树。似乎与他们一比较,我本来自以为豪的那些“创举”,其实也就那么一回事,类似的事情很多人都在做,很多人都被称赞,如此而已。打个比方的话,就是县里的状元跑到城里,发现大家都很厉害,且各有优势。渐渐的我对自己特殊的认同感不那么强烈了,开始觉得自己其实也是社会上,或说同好之间普通的一员。

最近我改变了这个想法。因为经历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每个人都只能体验自己的生命。这就是至高无上、无法否定的特殊性。哪怕只是在一个不起眼的小网游里取得了一件稀有的装备,或是汉化翻译了自己长期以来一直很喜欢的漫画……如此,只要是自己感受到了出众的自豪感,那么就是特殊的经验,特殊的人生。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话:“真正努力过的人,就会明白天赋的重要。”略有感触。虽然我不是一个常常努力的人,但是总有些方面是不擅长的,花了一些功夫,还是不擅长。比如,最近我发现我十分缺乏形象思维。

没错,这是我所认识到的自己的一个特点。如果说得自鸣得意一些,那就是我拥有强大的抽象思维,然而从另一个更实际的角度来看:那那就是我这个人极度缺乏形象思维。有两件事情我非常不擅长,一个是画图,另一个是编故事。当然第三件事就是学习一种语言。先不说第三件事,前两件事,似乎都有着严重的相似性,那就是缺乏形象思维。以前也不是没有学过画画,从幼儿园起就上学习班了,但始终都是没有什么起色成功。我在画画之前无法预先想象出要画的内容,无法做到“胸有成竹”;编故事也是一样,曾经我也说过我不适合当跑团的团长,因为我不会编故事。我通常只能想到要通过一个故事来表达一个怎么样的理念,但具体人物怎么塑造,故事怎么发展?不知道。所以几次想做AVG设定,也都半途而废,原因都是故事编不下去了。基于这两点,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我对人的发型完全没有感觉。首先当然我自己从小就没有改变过发型,其次如果要让我回忆起某个人来,除非是非常熟悉天天见面的人,不然的话我是无法在脑海中构想出对方发型的样子,最多只能想到是短发还是长发、是直的还是弯的,但具体的头发走向,在脑海中的一片空白,所以更不要说写成文字来表述了。除了头发之外,我缺乏形象思维的特点还体现在我的写作中,我就算要写人物对话,通常是也是为了说理而写,而不是为了故事而写,所以常常我写出的角色的对话要么都像从我一个人嘴里说出的,要么就是硬生生地被加上各种性格符号的对话以示角色区别。而且我写的角色对话往往变成了这里探讨、事件叙述,而不是真正角色的言谈。

自从玩摄影以后,我常常和同好抱怨“感觉”这个说不清道不明,只能靠感觉来感觉的感觉。这大概正是我缺乏形象思维的一个体现。当然,很可惜,我认识的人里好像也没人能够把“感觉”翻译成我听得懂的“道理”。所以那些想从感觉方面给我提建议的同学还是请放弃吧,感觉这种语言我实在领会不了啊。另外我也曾设想着能把摄影上的布光法则,光线在物体表面的衰减情况用函数描述出来,这样就不用靠想象,或者说这样想象就拥有了凭据,然而这终究也是不现实的。我们不可能每拍一张照片都去逐点采样空间里的光线然后搞个数学建模,除非不是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而是数字电影制作公司。

于是我就在反思:到底是因为我从小缺乏训练,因此缺少这种具象化思维的习惯呢?还是天赋原因造成先天不足,练习也徒劳?

喏,这篇文章是就说理性质的,所以我写得很快。

 

 

今天下午17点多,我发了条微博(http://weibo.com/1639046205/zwZzBwlz7),到现在为止,过了六个多小时,已经达到了430条转发、44条评论,及突破10万的阅读量。于是我来写一下这条微博是如何诞生,我又是如何思考的。

 

先来看一下微博的内容:“善良的外星人来到地球,吸起一游泳池中的人,把他们投放到太平洋里。看着洋面上激烈扑腾着的人类,善良的外星人觉得他们自由自在很欢乐,拍了张照发了条微博,并在对自己放生行为的满足感中高兴地离开了地球。”

 

这是一条段子类型的微博,其实我平时极少写段子,更何况是这样讽刺类型的段子。这条微博最初的想法是缘于看了色影无忌上的一个帖子,揭露了一个摄影师拍摄一幅鸟类照片时,是把鸟的腿部拴在树枝上进行拍摄的。然后下面就有人批评其伪善、行破坏生命之事来伪造拍摄歌颂生命之照。于是,我的思维就马上跳跃到了那些实施放生却最终害了许多生命的人身上。我想到了科学松鼠会或是其他某个微博里提到的“如果外星人把你从地球上解救,又放生到火星上,让这些人怎么办”这个说法。不过,放生到火星似乎有些遥远,我就编了一条从游泳池放生到太平洋的段子。

 

在写的时候,我曾考虑用排比,例如写从游泳池放生到太平洋,从建筑工地放生到沙漠……等等。写了之后发现字数不够了,就只写一个放生情况了。去掉排比之后,我又加重了对如此“放生者”自我心态的描写:放生者揣测被放生生物的心情“很欢乐”、放生者高兴地拍照发微博,并且还有“对自己放生行为的满足感”,我想这些都是某些好心办坏事的放生者所共有的想法和行为。

 

在写这条段子的时候,我还犹豫了一下是否要点名是某个宗教,或说是“善良的外星信徒”。不过我本人对宗教还是很心存敬畏,并且热衷于研究其中的,而且这种好心办坏事的放生也不是特定哪个宗教的教义所造成的,所以我就特地回避了提及宗教信仰。

 

段子写完后,我预计到蝌蚪往人会是第一个转发的,果然不出所料。其实在经常和我互动的微博好友里,蝌蚪往人和噬生之主都是我预测中这条微博的首位转发人,因为他们俩平时比较关注这种辟谣、科普、理性行为这些方面的话题。而今天下午刚好蝌蚪往人微博在线,噬生似乎不在线,所以果然就是蝌蚪往人转发了。

 

其实段子写完之后,我预计这条段子会像其他微博上挖苦人的段子一样被转发,但我没想到居然如此广泛,而且还有几个加V的认证用户转发了我的微博,真是一个小小的惊喜。

 

最后,我承诺,不会因为这个,就转型成为段子作者。我还是会保持自己微博风格的。

 

 

 

啊……26岁了。

 

刚才下午翻博客最初的几张图片时发现,07年生日蛋糕上的巧克力牌子和现在这块花纹是一样的,就是颜色这次换成了香橙口味所以牌子也用白巧克力来做了。我的蛋糕都是在凯司令买的。

 

前一阵同事开玩笑时说,25岁前后是有较大不同的,之前看着还很健康,一过25岁各种病都会显现出来。确实,过去的这一岁里,对我来说有一些东西发生了变化,我告别了,或者说了却了,一些很长期的东西,例如长达77个月的事,再例如更长的10年的一些事。当然,大多数生活部分仍旧延续着,我还是喜欢动漫画,还是买EVA的正版漫画与蓝光碟,还是重新玩着《零之轨迹》等着《碧之轨迹》发货……总之,生活继续着,思考变化着。
有一点,我好像真的是越来越在意年龄,或者说外表年龄了。有几次被出租车司机认为是上学的大学生,居然还会特地发一条微博,现在想想好像越来越像女生对年龄的重视了,囧。其实是担心怕过几年就出不了Cosplay吧?不过想想,我出的第一个角色——杜南公爵,其实是34岁的角色,我继续长大,应该是越来越接近角色。
来说心愿来说心愿。去年的愿望是“把摄影玩出一个新阶段吧!”写下这个愿望的前后,我一直在考虑到底以怎样的方式来实现它呢?写之前就打算着买D800,但总不能就把器材上升级成全画幅CMOS相机和“摄影玩出一个新阶段”划等号吧?也想过拍视频,但可惜没这个条件。后来,在暑假我终于找到了一个方法——我买了两本有关光学和摄影原理的书,阅读后我了解了原本黑盒状态的很多摄影现象(这里的黑盒既是比喻又是事实)。然后呢,为了理论联系实际,我就去买了两样东西——一个是微距皮腔,一个是胶片。皮腔是对像距物距原理的实验,而胶片,则是对摄影习惯的提升。用胶片的话,感觉就像是从变焦镜头换到了定焦镜头——这些以后再用篇文章详写吧。
今年的愿望嘛,三个字:去日本。

 

快放寒假了,果然在假期前先顶一个目标,要看掉多少书、看掉哪些书会比较容易实现成果。

这次寒假准备看掉四本书,以及看掉四季动画。

书嘛大致上要看掉《圣经》的《创世纪》与《出埃及记》,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另外两本待定。

最近从一堆买了许久未读的书堆中,抽出了这本《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我买书读书就像豆瓣上的一个小组名那样:“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所以有不少书在下单时觉得很对胃口,在收货时翻了一下序,却在下一批书到达之前还没读完甚至还没读过。比如这就是一本。

当初买这本书主要一是因为村上春树,二则是被名字吸引。这次再度翻开也不外乎这两个原因。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所收录的文章大多都是10页以内的小说。并且这些小说都是试验性质的,颇具无聊和荒诞的性质。我目前看了一半不到,其中有两篇让我有些想法,因此就此记一下。

 

其中一篇即是这本小说集的标题——《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故事讲述了主人公“我”在原宿后街与一个陌生的但一见钟情的女孩擦肩而过,女孩给“我”的感觉十分合适,因此被“我”看作是“百分百女孩”。“我”想上前搭讪认识,却苦于没有找到合适的搭讪开场白而仅仅是擦肩而过。回家之后“我”想了一段用来搭讪的故事——一对青梅竹马的男孩女孩在多年分离后偶然邂逅,两人相约如果再一次分离后能再次相见,则将对方视作自己的百分百男孩与百分百女孩。在这个约定的分离之后,他们不幸都患上了流感导致失忆症,忘却了对方后他们找到了各自的爱人。而在一个午后,这对早已长大的青梅竹马再一次邂逅,邂逅于原宿后街。

继续阅读

 

“机器女人”是日本动漫中常见的一个主题,而在看了《攻壳机动队》或《夏娃的时间》之后,稍微查一些相关资料,就能顺藤摸瓜地找到《未来的夏娃》这本科幻小说。一开始刚了解到这本书时,还没有中译本。最近中文翻译刚巧出来,我就急忙预购了下来,用了两天的时间,把这本机器女人祖宗或里程碑式的书读完了。而小说中的机器女人,其名字也正是时下流行的移动操作系统安卓(Android)的名字来源。

在我看来,虽然这是一本十九世纪法国小说家的作品,但读起来倒是很像在读一本近年的日本轻小说——你看,连标题也很像,是不是?若是标题改为《未来的夏娃与家里蹲贵族》或《电磁留声机的人间伦理》、《现身吧!人工智能少女》之类的,那就更像了。

继续阅读

这次的初笔是真的初笔——写在纸上的第一个字——持。

去年我写了个“”字,其实没大玩,小玩了一下。上半年玩Cos摄影,下半年放下玩排练,外景私影也出过,影棚内景也出过,12月31日也就是最后一天还玩了次舞台商演,真是一年里把Cos的大部分形式都玩了一遍。

摄影方面也是玩,拍水滴、拍烟雾都是有趣的尝试、有趣的玩法。玩器材:镜头转接,正着接,反着接,以及玩手动头,都是玩。

《龙之谷》我也重新开始玩了,不过相对AVG及其他单机游戏就少了。明年的仙剑五前传和碧之轨迹可以期待玩一下。

要说去年和“玩”字关系最紧密最深刻的,还是读了《游戏改变世界》这本书,书中详细剖析了玩游戏的积极意义,并展现了玩游戏如何产生对现实世界的修补和促进作用。

唔……不过说起来去年如果要用一个字概括的话似乎更恰当的应该是“了”。

 

再来看看今年:

持有坚持、主持、把持、支持、扶持,当然还有各类手持数码设备……

2013年,要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