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今天来说说我们学校图书馆楼下面越来越“过分”的那只猫,其实很早之前在博客里提过它一次:http://hi.baidu.com/wildgun/blog/item/6c8f83004df73b83e950cddb.html

这一年来它是越来越和人类相熟了,现在跑过去戳戳它、摸摸它甚至把它抱起来,它一点反应都没有,简直是目中无人了。甚至于,夏天天气炎热时,它会守在图书馆底楼大厅的自动门外,伺机溜进大厅孵空调!虽然常常会赖在里面不走,不过看门的阿姨大声叫她出去时,它居然又能很识相地跑出门外!蹲坐在门口的样子活像一只身材婉约的招财猫,不过是脸朝馆内看的……

尽管图书馆楼下的猫越来越多,从最初的两三只发展到了现在近10只,但这么不怕人的也只有它了,真是神奇之猫!

我们学校地处市中心较为繁华的地段,校区不大但被重庆南路分割成了两半,重庆南路算较宽的马路了,而且地面没有横道线,师生们都要走人行天桥往返于两个校部之间。
自从我认识这只猫以来(再过几天就2年了吧),它的活动范围似乎就一直是在图书馆楼底附近,但,今天去吃午饭时,居然发现它出现在了另一个校区!难道猫会过马路?还会走人行天桥了?

看着它在东院行走的样子,略带鬼鬼祟祟感,似乎在寻找着什么。难不成,真的像新海诚的动画短片《猫的集会》那样,猫们在密谋着什么吗?!

嗯,今年的十一长假已经过去了,于是记一笔流水账吧:

9月30日(调休),本来想去松江大学城观星的,但由于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充备,结果就变成了去送松江玩桌游……

10月1日,看阅兵式~!

10月2日,与恩和(TDC雪拉扎德的coser)参加了汉之音社团的在百联西郊举办的汉文化展示活动,晚上还用天文望远镜看到了月亮!

10月3日,宅。

10月4日,和小科(TDC科洛斯coser)去中山公园进行手办摄影

10月5日,和TDC的大家聚餐+12个小时的桌游。

10月6日,宅。

10月7日,宅……下午去文庙和静安寺看手办。

10月8日,宅……宅到现在,中午去了黄浦区圣地巡礼……失败。

于是该填的动画坑还没填,该扫的新番也没全扫完。

果然长假是很繁忙的。

顺便一说,最近KFC论坛跑团活动《活死人的黎明》团,继续下去了……

妄想之所以以妄想,除了那些经不起逻辑、物理及常识检验的妄想外,大部分妄想都是有可能变成现实的。妄想也回忆的一种。而妄想之所以成为妄想,是因为妄想者不仅仅记住了妄想的内容,还额外地记住了妄想的创造过程——即妄想者知道某一段回忆是由自己妄想出来的,而非真实的。

如果有一种方法,能使妄想者记住妄想的内容而忘记妄想的创造过程,那么只要这妄想经得起逻辑、物理及常识的检验,这段妄想对于妄想者来说就成了真实的回忆。

——读轻小说《欢迎加入NHK》至一半时想到的。

记得高中时写过一篇文章,《生死及其相关》,开头第一句便是:“死亡是什么?”

当然是一篇有关科学的文章,提到了薛定谔及熵的一些内容。

而薛定谔也写过一篇名字《生命是什么》的小册子。

于是,在一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物理课时,物理老师就开玩笑地说:“wildgun同学对薛定谔研究的东西很感兴趣,不过薛定谔比较积极,研究的是生命,而wildgun则关注死亡。”

继续阅读

 

今天碰到一个成功的广告,既不是电视广告也不是灯箱广告,而是最普通、最常见也是最容易引起些许反感的:宣传单广告。

拿到的这张宣传单其实很普通,3页折叠起来的拉页,正面三页是地铁信息,其中一页是封面,两页是地铁线路图(就那个双头龙……);反面三页是“私房小厨”的广告。因此也不太好判断究竟是公益广告还是商业广告,再加上发放宣传单的人脖子里挂了个类似工作证的东西,因此推测是双方合作的公益广告。

为什么说这个广告很成功呢?从结果看:至少大家都愿意主动伸出手拿广告单,而且我还把它保留带到了家里,现在正放在我的键盘前。

发放宣传单的人是如何做到的呢?

发放宣传单的是一个大叔,他站在地铁1号线转乘8号线自动扶梯入口处旁,发放宣传单的时候口中还像念咒语,或低吟诗句似地念念有词:“这不是啥瞎七搭八(沪语“乱七八糟”的意思)的广告哦。”、“不是一般的广告哦。”、“免费领取哦。”之类的话。

路上,我对他的行为作了一些思考,得到如下结论:
首先,他的选择的发放点很正确:自动扶梯口,转乘者的必经之地。有2个特点:人流量大、行走速度慢。人流量大即广告的投放面广,而行走速度慢带来了两个相辅相成的好处:一是大家走得慢了,就容易注意到周围其他人在索要广告;二是大家走得慢了,也就愿意自己伸手去索要广告了。试想:在一个空旷的地方,行人毫无障碍地行走,自然不太愿意放慢脚步接受甚至主动索要宣传单。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点睛之笔,就是这位大叔口中的台词!和他一起的其他几位宣传员也在一些人多的电梯、楼梯口发放,但没几个路人搭理,关键就在于他台词所发挥出效应:

他说“这不是啥瞎七搭八的广告”,就给人一种好奇感:既然不是普通的广告,那会是什么广告呢?虽然他说话的声音不响,但足够让自动扶梯入口处的所有经过的人都听到;虽然听起来没有活力也没有激情,更不是什么宣传口号,但恰恰是沪语低吟的这种亲切感,给人一种切切实实的实在感,让人们相信他说的内容:即这是一份公益性的,对人们有帮助的广告。

拿到广告之后,大家一看:确实是一份有用的,上海地铁线路图的宣传印刷品。那么大家自然也就愿意保留了。

这就是一位普通大叔发放宣传单的方式,给我带来的关于广告的思考。甚善,这就是普通中的智慧!

 

以前就在网上看过诸如“上海人心中的中国地图”、“北京人心中的中国地图”的图片,今天又看到一些,甚至细化到了身份及职业,如“北京大龄女青年心中的中国地图”及“记者心中的中国地图”等等。

于是就想不如给自己也弄一幅玩玩?

再于是就有了上面这张图片。

谨注意,上图仅代表自己的看法,不希望代表他人或一个地区,当然也不希望被代表。

大家也来画出自己心目中的中国地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