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首发于:http://bbs.kidfanschannel.net/discuz/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27681&pid=495976

首次,我推荐一本大家应该都学过甚至背过其中只言片语,但很可能毕业之后就再也不愿意去碰;读起来很高雅但一说名字肯定让不少人觉得“哦,原来就是这本啊”这样很俗的书——《老子》,又名《道德经》。

《道德经》不是讲道德问题的,特别与通俗意义上的“道德”大相径庭。甚至其中有阐述道、德、仁、义、礼渐次退败的句子:“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将繁复的国家之礼、社会之礼、人际关系之礼乃至所谓“礼仪之邦”之礼斥之于末流。

在这里,道、德两字是分开讲的,道是天地间可名状及不可名状的规律,德则是人顺道而行。这本书被中西方公认为是哲学书,但与中国其他哲学著作一样,与西方相比它并不展开讨论,并不详细阐述,并不推演,而是归纳。它将无为而治、见素抱朴的思想归结于寥寥五千字,一字一句便是一个偌大道理的总结。

譬如“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上善若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治大国若烹小鲜”等……皆为佳句。

虽然读起来可能感觉虚无缥缈、不切实际、过于理想化及迂腐顽冥,但倘若你能记住其中你有感觉、与你心灵相通的寥寥数句来,以后碰到什么事,忽然这些字句就出现在了脑海,冒出来了嘴边,你就能体会到《道德经》的妙了。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提问一:有谁能推荐我一些解读《庄子》的著作吗?《庄子》本身比《道德经》还要虚无缥缈,还要跳跃思维。我读南怀瑾《庄子喃哗》而觉太深,读王蒙《庄子的享受》而觉稍浅。不知有什么折中或适合我这样非文科系人读的解读《庄子》的书籍?
提问二:(与荐书主题无关,博客从略)

病期小结

病期小结
如博客中所记,从四月中旬生病、养病一直到现在,期间错过了一次外景与多次集体活动,五一节长假后的今天终于开始上班了。虽然不能说痊愈,不过还是要以今日作一个阶段的小结。
这期间首一周是在服药与吊水中度过的,前前后后用了数种抗生素,甚至用上了被家母形容成“传说中的”抗生素的罗氏芬。要说效果,确实有效,然而总是要用了马上一种症状消失了,几天后另一种症状又上来了。比如肠胃炎好了,体温烧上来了;换种药,体温降下来了,咳嗽开始了……不得根治啊。

继续阅读

 

这是啥?其实也是植物的照片。

不过是另一种形式——中药。

嗯,生了那么多天病,开始转投中医了。

从小就在这位医生处看中医,十多年过去了,我顺利就职工作于医疗事业单位,她也升格为了上海市名老中医。

今天一看药方,好像还是小时候生病我服的那几味药嘛!有些东西,是不随时代而瞬息万变的,那就是时代的精华,乃至民族的精华。

想到前一阵读的《我们为什么生病——达尔文医学的新观念》里提到,所谓抗生素,并非西方医学的发明,而是从霉菌和细菌几万几亿年之间斗争产物中提取而来。这样看来,与中医取法于天地,采撷于动植物,是类似的道理了。

周五回家时去南京西路石门一路上的味千拉面吃了一碗章鱼什么面,和串烧盛合。次日临晨,在一阵异样中醒来,全身上下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不舒服感,仿佛是游戏中被绿色或紫色的气体包围的不良感觉。不出所料,10分钟后即开始呕吐。

周六开始腹泻。然后接下来的几天到现在,以及将来的几天,我都不得不喝粥度日,还连着几天在医院挂水。惨,惨呐。

翻翻博客,本月只有5篇文章,创历史新低了。

唉?听说明天全国哀悼我食用味千拉面食物中毒?(误)

该死的味千拉面,这已经是第二次了!(上次没那么严重,是今年2月1日。)

抵制味千拉面!!!

最近,在魔力宝贝吧里看Disdreamer和别人争论技术问题。最狠的,他来了一句“我就是权威”。

诚然如此,对魔力的战斗数据及战斗方法,他的确有非同一般的研究与结论。由此,我看到了权威的好处:降低沟通障碍。

譬如对于不认识“小L”他这个游戏ID的人来说,他往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他人做沟通(要排除各种交流中的障碍:价值观不同、着眼点不同、立场不同……)才能真正开展技术层面的交流。(吐槽:更何况他的交流能力……唉-__-);而对于知道“小L”金字招牌的人来说,他说的话就是权威,就是(魔力中的)真理,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他所面对的沟通障碍,能很顺利地推广他的研究成果。

然而,他所要推翻的理论,却也是一种权威——新浪、17173等游戏资料站。这就体现了权威的一个弊端:容易被迷信,错误的理论不容易被发现,即使发现了,也难于在众人面前推翻。

权威利端之一瞥:降低沟通障碍;权威弊端之一瞥:增加除错难度。

P.S.像中国这样由“专家”变为“砖家”的权威利弊大逆转,从“可信任”直截而下变为“无一可信”,实属罕见……

学校图书馆底楼服务台墙上挂上了八个海宝;去年服役的世博兵小克QQ签名悄然改成了“世博一中队”的新地址;路上这两天也已见到两次白底浅黄绿色条纹的“世博专用车”……

世博临近了。

 

最近办了张信用卡,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虚拟交易不会有假币的风险。

很神奇吧?本来是真实世界的货币,反倒因为可能是伪造的假币而受骗;而用信用卡支付、网银支付、支付宝支付,仅仅是一个数字、一串比特流,如此虚拟而不可琢磨,反倒没有假币的风险。

真神奇!

唔……二次元世界中的感情较之于三次元,是不是也如此呢?

周六和家母去买Cosplay用的料子,终于一个积蓄已久的问题爆发了:颜色,颜色的标准。

物理课上学过,颜色是物体无法吸收因而反射出的光线,被人眼捕捉到后产生的视觉效果。比如树叶无法吸收绿色的,而将白色光中其他颜色的光吸收。剩下的绿色反射到人眼,人就看到叶子是绿色的了。

接触了电脑图像处理后了解到,颜色仅在电脑里就有好几种标准:RGB、CMYK、HSB……等等。前者是以红绿蓝的比例来描述颜色的、第二个是多用于打印墨水的、最后一个是用亮度饱和度来描述的……然而,总归只是知道个大概,却不知其深入的联系。

继续阅读

今天中午看抓虾看到篇文章,是说中国人不太爱讲道理:不习惯理性思考,而强于来自习惯,来自强权或来自道德的思考与准则。类似的话题在蝌蚪往人的博客上也看到过。

我是个喜欢思考的人,既然理性也容许思考与质疑,我就想问:为何要理性?为何非要理性?理性放之四海皆准而排它吗?我联想到了中西医之争。我认为中医是医学事实的一种表述方式及对应治疗方法的集合,而西医也是另一种。西医理论并不能具有排他性。就好像不同语言在描述”猫”这一生物时,有的发音为mao,也有cat或neco。虽发音全然不同,但各不排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