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All posts by wildgun

最近连续进行博客写作,总觉得想对什么都「读后感」一下。除了如之前已经发布的读书和读一些论文外,这次我还想到了可以读杂志。杂志中的文章比一整本书短小,而又不都是像新闻报刊那样着重于记录事实而缺乏议论和归纳。并且,日本社会中至今仍有相当丰盛的纸质杂志的出版市场和习惯,于是我就在书店里拿起一本,看看里面有什么有趣的文章。

先来一篇AI的吧,正好是最近1、2年大热的话题。这一篇是《前衛》第1041期(2024年6月)的《AIの光と影 待ったなしの巨大IT企業規制》,作者:湯浅和己。

整篇杂志文章感觉还是一个新闻串联,考察了日本国内,以及国际上一些大国、大的联合体的AI发展进度、发展方向,以及隐忧,也关注到了他们各自、以及共同携手对AI技术提出的限制。同时作者也针对此提出了意见,但意见部分并不算多。

先来说几个我在这篇文章中读到的,几个让我感觉有趣或者有些意外的点吧。

P141援引了「大学生協連」发表的调查,指出有46.7%的学生有使用生成式AI的经验。根据这一条报道,我去查了一下,并推测这个应该是指日本的调查情况,因为我看到日本的「全国大学生活協同組合連合会」这个组织在文中提到的3月4日这个日期就发布了一份有关学生生活的调查报告,其中就包括了有关AI使用情况的调查:《第 59 回学生生活実態調査 概要報告》。嗯……其实,我感觉,数字比我预想的要……高。或许是以前「日本政府还在用软盘(Floppy Disk)」以及「日本负责数字安全的大臣不用电脑」等此类报告所造成的刻板印象吧,我本来的预想是更低一些的(笑)。

而有关各产业如何应用AI(并不特指生成式AI)方面,文中列举了辉瑞在研制新型冠状病毒治疗口服药时用到了AI;还有在防灾领域,AI被运用于确认因集中降雨而造成的地面塌方的位置(文中并未指出是哪个机构在研究);连JR东日本也利用到AI来自动判断铁道线上方电线垂下等异常情况……等等。我觉得吧,这个不太能算AI,或者说不能将其容纳到现在热点讨论中的AI上,弄到一起说,AI的定义就太广了吧。我以前还看过一个谈话节目的视频,嘉宾说他统计了某篇报告讲话稿中某个单词的出现量,此时主持人就在旁边附和:啊,您是用AI算的吧。(我看的时候心想:这不就是一个记事本或文字处理软件的字数统计功能嘛!)由此看来,我觉得在日本媒体上议论AI时,定义太过宽泛了,导致什么都叫AI了。不知道其他社会、其他语言文化圈的最新报道里,会不会也有这种AI大杂烩的情况。
继续阅读

其实以前也写过类似的有关做梦以及梦境分析的文章。不过我不是心理学者,也不是占梦的能人异士,因此只是说一些自己发现的现象和遐想。

我平时很少做梦。不过前一阵不是春夏期间转变嘛,有几晚梦多,后来分析了一下,原因也很简单:那几天晚上睡觉时我盖的东西从被子换成了薄的毛毯,估计晚上体感偏凉,身体受到外部的凉意刺激,就没睡太熟,估计是这个原因。

我是设置闹钟的。那几天醒来后,短暂的时间内(大概2、3分钟内),大脑内会闪现过之前梦境里的片段场景。如果此时把这些场景组织成语言、如果能写下来的话,或许以后还会回忆起来。但起床后谁会立即记笔记呢?于是在那2、3分钟后,就再也回忆不起来我都做了什么梦了。

我浪漫地想,或许这就像是脑海中有一群可爱的女仆小精灵,她们负责将前一晚的梦境打扫干净。但是,某一天,主人忽然提前回家了(即起床闹钟响起,我恢复意识),她们就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地在短时间内收拾起还散落在各处的纸屑(梦境片段),将这些非来源于现实的,而是来源于梦境的认知从记忆中抹去。

我头脑中的女仆小精灵,是不是长这样的呢?

补充:最近在一本书《学びを結果に変えるアウトプット大全》(ISBN: ‎ 9784801400559),有关内容输出的话题。作者樺沢紫苑同时也是一位精神科医生。书中第41章节《気付きをメモする》(可译:《把在意的内容记到笔记上》)也提到了关于我本文所写的这个有关梦境记忆消失的现象:思考过程中在意的事情通常会在30秒内一瞬而逝,所以要赶快记到笔记上。做梦也是这样,醒来后瞬间还记得梦境内容,但在1分钟内印象就会变得朦胧了,而等过了10分钟,就完全忘记了。

如果你上过江之岛,走过青铜鸟居,沿着狭窄参道,走过两侧一间连着一间的纪念品商店,大约5分钟后,在右手边会有一个庭院空间。它看起来没什么起眼之处,但大门两侧的柱子却让游客明白那是与参道区隔开来的场所。因此即便我走过江之岛参道10次以上(或许20次以上?),印象里也没见过游客闯入其中。那是一座日式旅馆,门口挂着一块竖着的木牌子,上面写着「岩本楼」三个字。和「田中」啦「木下」啦等日本常见的姓氏一样,懂汉字或懂一些日本历史常识的人都会觉得这又是「岩」又是「本」的,听起来怎么都不像是「源平藤橘」那样高贵而闪闪发光的姓氏。但是在讲述江之岛的历史故事时,这个姓氏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族。

我是在镰仓的公文堂书店*买到这本小册子——《江の島岩本楼今昔物語》——的,其实这是一本仅有68页的小册子,而且看起来是自费出版物,连ISBN号都没有,出版时期是昭和53年(1978年)。内容基本上就是有关江之岛上经营岩本楼旅馆一族——岩本氏——的家族历史。作者是岩本二郎,看这个名字就知道,这本书是岩本家自己人写自己家故事的。我很难去考证里面有多少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成分。不过在这本小册子的开头,有时任藤泽市市长葉山峻、江岛神社宫司相原雅路,以及东京教育大学的讲师大坪指方三位的作序。先不说学术价值如何,至少可以看出岩本这个家系还是有相当的地区影响力的。

*公文堂书店——位于镰仓的旧书店。顺便一说,这家店的外形是Galgame《秋之回忆2》(《メモリーズオフ 2nd》)中,寿々奈鷹乃家的原型。

下面就来说说这本册子里我感兴趣的内容吧。
继续阅读

正如我博客更新频率所示,近几周来我正在尝试减少收看网上视频节目的时间,并增加阅读时间;与此同时,我还试着在阅读后进行输出——也就是写一些读后感,并发在自己的博客。于是,我自然而然地也就将目光转向了日本的一些关于阅读方法、阅读建议的「读书方法论」类的书。

我读了《本は10冊同時に読め!》这本书,该标题的意思是:「读书就同时读10本!」,因为书的文字量不多,而且内容也不复杂,相当口语化,我这次的评论也就简单写一点吧。

首先关于书的作者,在书开头的几章,作者就自称是微软的总经理——此时我惊讶了一下,难道是比尔盖茨的日文翻译书?后来才发现,原来这位作者(成毛眞)曾任微软(日本)的总经理。根据他在书中的介绍,似乎在接任后还做出了相当不错的业绩。好吧,看起来应该是一位见识丰富的人了,听听他怎么说。

在书中,他提到自己同时阅读10本书,利用生活中一切碎片时间来读书。在他看来,并不是每一册书都需要精度、细读,而在同一时期读许多本不同领域书的这种阅读方法,可以让这些知识在脑中互相交叉、连接出不同的回路,形成一个人丰富的见识,并可能在工作场合中用到。他将这个阅读习惯推荐给读者。

就我自己来说,我自己虽然没有同时读10本这么夸张的做法,但好歹也是同时会读3、4本书,并且常常是不同领域的内容。而本书作者也说到,如果一开始没办法同时读10本的话,可以尝试从同时读3本开始,慢慢增加。因此仅就他推荐的读书方法来说,我是很认同的。然而可惜的是,他的论述也仅仅停留在个人感想叙述上,并没有给出任何统计学意义上可以归纳验证的结论,来说明读书量与个人在社会上得到外部评价「成功」的实际关联。也就是说,在这本书中说了许多他的读书习惯,也说了许多他的成功事例。但在我看起来,这就和许多机场和火车站书报小店中所销售的「名人成功学」的书里的论调是一样的。很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成功归功于自己某种良好的习惯、特长、教养,却忽略了或故意不提及某些别的真正帮助其得到社会意义上成功的其他社会因素。

此外,书中有几点让我产生反感的地方。

继续阅读

今天又又又又又听到一档播客的一期节目备用链接)中在谈论AI,这又让我联想到了「AI能否创造出它所训练的数据中所没有的东西?」这个问题。记得以前听《静说日本》的某一期聊大数据话题的节目时,徐静波先生也提到过,从大数据挖掘出的结论都是顾客以前的爱好和消费习惯,而未必能预测未来的趋势。

于是我现在来试试看,用ChatGPT 4o来创作一种新的画风。
我给出的要求是:

我知道你具有AI绘图功能。我现在不需要你绘图,但我需要你创建一种人类从未有过的画风,并写成以后可以用在ChatGPT或其他AI绘图软件的提示词(可以是英文提示词)。我将用你生成的提示词,之后尝试AI绘图。我主要观察2点:(1)该提示词能否形成一种确定的画风,(2)并且该画风是人类画作里从未有过的画风。请你生成提示词,不需要解释说明。

ChatGPT回应我:

Sure, here's a unique prompt for creating a never-before-seen art style:

Create a visual style named "Ethereal Techno-Dreamscape." This style combines surreal, dreamlike elements with futuristic, technological themes.

Color Scheme: Use a blend of iridescent pastels and neon glows, emphasizing contrasts between soft, ethereal hues like lavender, mint, and sky blue, and vibrant neon colors like electric pink, cyan, and lime green.

Artistic Techniques: Incorporate fluid, organic shapes and patterns that intertwine with geometric, mechanical structures. Blend soft, flowing brushstrokes with sharp, precise lines and intricate digital textures.

Lighting and Shadow: Utilize dynamic lighting with a mix of soft, diffused glows and sharp, high-contrast highlights to create a sense of otherworldly illumination. Shadows should have a soft gradient, adding depth and a sense of floating.

Background Details: Design abstract, futuristic landscapes with floating, translucent platforms, cascading light beams, and holographic elements that fade into a misty, dreamlike horizon. Include subtle, animated patterns in the background to evoke a sense of constant, fluid motion.

Visual Consistency: Maintain a coherent sense of ethereal, futuristic ambiance throughout the artwork, ensuring that characters, objects, and backgrounds seamlessly blend to create a unified, otherworldly aesthetic.

随后,我重新启动了一个ChatGPT会话,并要求其以该画风绘制一些图片。我接下来的提示词,就是每一次用中文给出创作内容要求,加上上文引用ChatGPT回答中除了第一句「Sure, here's a unique prompt for creating a never-before-seen art style:」以外的其他部分的内容作为提示词。

我的要求(1):请以以下画风,创建一个建筑群的图片。(后加上述英文提示词)


我的要求(2):请以以下画风,创建一些水果的图片。(后加上述英文提示词)
继续阅读

(《白山平泉寺》封面图。)

前一阵子读完了一本书《白山平泉寺》(ISBN: ‎ 9784642083164)。说是读完,其实并没有全读,跳着几个章节读了一下。其实我主要是为了其中有关白山开山传说去读的,因为在别的一些资料中显示,似乎白山与我最喜欢的江之岛辩才天有一些关系,所以其实我是为了这个而从书架上拿起这本书来翻的。不过读完之后,发现这本书内容意外地还挺不错。

在一开始我翻开书时,看到这本书的作者/编者栏写的「勝山市」,我是有点怀疑这本书的性质的。这里的「勝山市」是一个地名,属于日本福井县的一个市。所以,这本书其实是一本由地方自治体(地方政府)所发起编写的一本书。我最初怀疑这是一本为了吸引观光者而编的书,可能会有一些自吹自擂的成分。不过在我读完后,却觉得这本书内容还是相当不错的,难度正好适合我——让我来说的话,这本书的定位和难度大约是日本出版业所说的那种瘦长型开本的「新書」以上,但论述内容又不会太过专业和细分,变成一本「XXの研究」那样十分艰涩的论文集。总之,就是入门书籍以上,学术专著以下。而从结构来说,本书分为3部,以此由近及远地考察了白山,并与其他类似日本信仰,以及其他宗教都市进行了比较。

第一部「宗教都市の栄華」将焦点集中在白山都市遗迹本身——说实话这一部分我基本没读,因为白山并不是我关心的内容。对了,我还没介绍白山平泉寺呢。我没有什么自信来介绍。它应该就是日本北陆地区的一个围绕白山展开的信仰圈,以及曾经中世纪的一座宗教都市。我想这座都市即便是在现今的日本社会中也应该……不算很有名吧。即便是我,在2019年之前已经走过了日本47都道府县,但在翻开这本《白山平泉寺》之前,我对该信仰圈的认识也只有白山比咩神社和其中的女神形象。

继续阅读

(图片使用ChatGPT创作。请不要太在意手指数量……)
前几天在书店里看到一本书——《BLと中国》(ISBN:978-4823412295),它被摆放在了新发售书刊的台子上,应该是最近刚发售的吧。翻了下目录和内容,它介绍的应该不是现实中男同性恋在中国社会的情况,而是有关描写男性同性爱的虚构故事作品在中国社会中的情况。

不过我没有立即买下,为什么呢?因为日本不少研究书,其实是这样的:一些博士将自己的博士论文,经过一些修改后,交给出版社,出版成书向大众销售。所以,只要找到博士的论文,就可以读到与书中差不多的内容。而日本的博士论文,有一些会免费公开于互联网上。

继续阅读

看KAIX.IN更新了一篇博客《登月、国宝、逻辑》,对于该文的主体内容我倒是没有什么感觉,只是最后一句话引起了我的兴趣和思考——「中国的学校教育里什么时候才会加入逻辑相关的知识内容呢?」。

首先说一个情况:我自己初中就有过大概一学期的逻辑课。内容嘛,就是与或非的逻辑,还有三段论(所有的A都是B,C是A,所以C也是B。)等等。不过呢,印象里是选修课,而且是语文老师教的……

好,回到上面的问题,既然博主dimlau提出了这个问题,那就说明:人如果不通过学习(或观察、整理总结归纳等类似的方式)去学习逻辑学的话,脑海中就不会自然而然天生地掌握逻辑。也就是说,对于逻辑的认识和掌握不是与生俱来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逻辑呢?我已经很久没有读《逻辑学是什么》之类的基本社会科学入门教育书了,所以已经不记得学者们关于「逻辑」的定义了。但我想,逻辑应该是世界的运行规律,甚至是支撑起世界规律背后的那个东西

继续阅读

看了个,买了本展品图册,于是就有了手里这本《文明の十字路・バーミヤン大仏の太陽神と弥勒信仰-ガンダーラから日本へ-》(可译为:文明的十字路・巴米扬大佛的太阳神与弥勒信仰 ~自健驮逻向着日本~)。这是一个关于太阳神信仰/弥勒信仰在中亚,「借道」佛教,而流传到东亚、并流传入日本的展览会。展示品的重头,我想应该是有关已被破坏的巴米扬大佛,以及研究者在其被塔利班破坏前所拍摄到的照片,据此复原出的大佛头顶壁画的草稿图吧。

不过,无论是巴米扬大佛还是中亚文化,对我来说都是很陌生的领域,所以我也只是看个热闹,看看有着中亚古代风格的美术品(雕塑)造型。

然而有一点,是我在观展过程中最为震惊的:玄奘三藏可能见过美杜莎

不,我不是在谈论《Fate/Grand Order》的游戏场景。听我说,我如此推论的来龙去脉的逻辑是这样的:

唐国的玄奘三藏到访印度途径中亚,也包括现在所说的巴米扬地区,在其口述记录《大唐西域记》中称为「梵衍那国」→
里面记录到了东、西石窟大佛的情况→
东大佛的头顶上方有被现代学者推测为是太阳神造型的壁画→
壁画左下方有一位女性造型,被认为是雅典娜→
该女性持盾,盾上画有脸的造型→
据此被认为这就是美杜莎之盾。

*引用自图册《文明の十字路・バーミヤン大仏の太陽神と弥勒信仰-ガンダーラから日本へ-》P23,宮治昭(監修)、正垣雅子(筆)。

好吧,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玄奘记录了巴米扬大佛、以及巴米扬大佛头顶有壁画、壁画上女性拿着人面盾牌,这些都是可以确信的事(如展会图册所示)。但具体玄奘是不是离巴米扬大佛那么近,是不是抬头仰望了,是不是仰望到了大佛头顶的壁画而还能在相当远的距离看清楚壁画中的美杜莎之盾,以上这些就是我的猜测了。

总之,玄奘在其西行途中,在巴米扬大佛处与美杜莎相见的可能性很高!

顺便感叹一下:日本学者复原的草稿上,太阳神真是美男子啊!(看着似乎有日本少女漫画中男主角的造型风格了……)

在我这篇文章的读者中,会有人对日本京都感兴趣吗?——应该会有一些吧。

在我这篇文章的读者中,会有人来写一些以日本京都为背景的小说吗——不太会有吧。

在我这篇文章的读者中,会有人来写一篇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日本京都街头为舞台恋爱约会的故事吗——恐怕一个人都没有吧。

不过哪怕只有一个人,要写这样一个发生在日本京都街头的、时间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轻小说或其他类型的爱情小说的未来作者,我也想推荐一下这本书。


(《Kyoto恋愛空間》封面图,引用自Amazon日本

这本书的标题是《Kyoto恋愛空間》,可以翻译为《京都恋爱空间》。看标题,你觉得这会是一本什么书呢?一本有关京都的虚构轻小说吗?不是。一本京都的谈恋爱约会空间、逛商店的情侣指南吗?也不是。如果要在我曾经读过的书里,找出一本和它同类型的书的话,我想应该是《路上觀察學入門》(ISBN:9789869028738)。

对,其实这本《Kyoto恋愛空間》,它大体上是一本观察记录与分析报告!很神奇吧。从作者阵容来看,应该是两位研究者(老师?)带着京都精華大学的学生分组做的社会调查课题。主题是京都的城市街头,以及恋爱、情侣,而本书所涉及的时间,则是1994年或稍早一些。

说起京都,在日本国内,京都确实是一个「大学」这个标签印象很强烈的地方。据最近的调查显示,在2021年,统计每10万人所对应大学的数量,京都府在日本的各都道府县的排名中,依然名列第一。不过呢,《Kyoto恋愛空間》第1章中,作者对此提出了一些问题与意见,包括:当年1994年正值古代京都(平安京)建成1200周年,但在讨论对于京都文化的「保存」与「创新」等议题中,始终缺乏年轻人的存在感;另外,作者又援引了当时的调查报告书(参考本书P14),指出虽然高中生们在选择大学时,慕大学名甚至是慕京都名而选择位于京都的大学来应考,希望在京都渡过他们的大学时光,但与此同时,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京都就职、愿意常住在京都的却不多。其实与这一点类似的情况在现今依然也没有改变,FNN在2022年就报道过京都市面临严重流失人口流失的现状。不过这并非本书主要关心的话题,不要上当了。这第1章看起来一本正经的,但后面开始就各种「路上观察」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