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All posts for the month 6 月, 2024

本文中所有图片均引用自漫画《ごぜほたる》。

正如我之前的一篇有关吟游诗人的读后感博客所提到的那样,我正在读一本名为《ごぜほたる》的漫画(ISBN:9784088840819)。这个标题可以拆成两段,第一段「ごぜ」可以写作汉字「瞽女」,而后半段「ほたる」则是本作女主角,也就是封面上这个可爱的女孩的名字,可以写作汉字「蛍」。

关于「瞽女」

「瞽女」(ごぜ)是什么?与日式和风传奇故事中频频登场的忍者、阴阳师、武士等职业不同,即便是在日本社会的流行文化和书籍中,「瞽女」也并非一个常常被提及的职业。从字面上来看,意思是:盲眼的女人。而就生活形态来说,这是指由盲眼女人组成的旅行艺人小队,通常由3到4人组成,游走于农村地区的村落之间,弹着三味线传唱故事。说实话,在看这本漫画之前,我对瞽女的了解,也仅限于大约看过10分钟左右纪录片视频片段,没了。我记得那个纪录片中展现的场景:三名或四名瞽女通常会贴得很近,排成一直线行走,好像是一个拉着一个走的,而领头的那位通常不是全盲,只是有些视弱——这一点也体现在了本作中。除此之外,我就对瞽女没有什么预备知识了。要说瞽女是日本近代的吟游诗人,似乎也大差不差,因为她们确实游走并为人们吟唱。但与奇幻故事中诗才横溢、罗曼蒂克而优雅的吟游诗人不同,瞽女确实是存在于现实世界的一种职业或者说一类人的生存形态,因而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本作漫画中,她们都是一群处于社会边缘的、贫苦而残疾的人。而在日本历史中,类似的职业还有琵琶法师,或是像出云阿国那样的游行歌舞伎艺人,瞽女则更不为人所知。

故事简介

本作讲述了农村女孩ほたる,在其童年中的某一天,爷爷发现她弱视的症状发展到了几乎看不见东西而影响行走与生活。此时,一支瞽女的小队来到了村中表演,ほたる听了她们的弹唱,被她们的故事和弹奏出的乐曲所吸引了。当爷爷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ほたる提出想要成为瞽女。而此时瞽女小队中的师傅(「親方」,并非队伍最前列的那位)向她提出了一系列困难的练习要求,如果ほたる能够做到这些,那么当次年春天到来,瞽女小队再次来到这个村子时,师傅便允许她入队。在经过刻苦训练后,春天到来时,ほたる终于成为了一名瞽女,离开了村庄而加入了游走的队伍中。到了故事后半段,又增加了「寻找远走出家的父亲」以及「弁天塗香瞽女」这两个主题,后续发展还未知。总的来说,这第1卷是有关决断与出发的故事,因此大体上内容并无令人意外或剧烈转折之处,基本上情节中规中矩,也可以说是稍显平淡。
继续阅读

前一阵子,我忘了是在哪一则视频下方看到的留言了,有个人提议说要建立精英学校,早早地从孩子中发现天才,把天才找出来,投入资源培养天才。也就是所谓的「精英教育」的学校、培养「尖子生」的班级。

我忘了原话是怎样的了,或许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即便不讨论这则评论,但在以往我看到的讨论中,总是将「天才」描述为人的一种属性。比如:某某是个天才。甚至于说,似乎还有一个可以测量的指标:智商IQ。

但是,这几年我渐渐对这样的谈论背后的认知:即天才是人的一种固有属性这一认知产生了怀疑。「天才」或「不是天才」真的是像一个属性一样,关联在一个人的身上的吗?现在,我更倾向于另一种表述,即:一个人在怎样的环境下、进行怎样的活动,能作出非同寻常的出色表现。

注意到了没有?在这第二种论述下,并不是以一个固有属性的方式来理解和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天才,而是将「天才」理解为一种流动的、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得以展现的人的状态——准确地说,是人与环境的互动状态。

一个人,在某种环境下、某种条件下,表现得很出色;而换了个环境、换了状态,就未必能很出色,甚至可以说很笨拙。比如梵高和太宰治,可以认为他们分别在从事艺术创作和文学创作上,「是天才」(表现出非凡的成就),但在处理和请求外部支持自己的精神健康症状时候,却表现得很糟糕(他们两位都是自杀的)。

于是,关于「天才」的论述模式就转换了,「天才」可以不被视为一种人的属性,而是说,一个人,他在某种环境下,去做某一件事,可以表现得很天才。这样一来,开头我说的那个例子中,「开办一所学校去发掘天才」的目标,或许也应当转变为「帮助每个学生找到能发挥自己特长的环境和事务,让每个人都可以表现得很出色。」你看,后者是不是更为对大多数人有利呢?

继续阅读

《珈琲と吟遊詩人》封面图引用自:版元ドットコム

因为过去在《龙与地下城》或其他一些桌面角色扮演游戏(TRPG)中,我常常扮演吟游诗人这一职业角色的缘故,因此我总是想找一些有关历史中吟游诗人形象、生活样貌、表演场景的书。不知怎么的,相比于其他在奇幻世界作品中登场的职业(牧师、骑士等),有关吟游诗人的书却寥寥无几,即便在日本,也比较难找到。后来,有一次总算发现了这本《珈琲と吟遊詩人》(ISBN:9784784509652),看网上的评价好像还不错,据说还是一本易于阅读的小书。更何况对于本书标题上的两个关键字:吟游诗人,以及咖啡,都是我有兴趣的题材,所以我就买了实体书,一直想象着哪一天能坐在躺椅上、晒着太阳端着咖啡杯,翻看着这本书。最近2周,虽然我并没有去把躺椅搬到太阳底下端坐着或懒散地半躺着读,不过我还是捧在手里,把这本书读完了。

说实话,读完之后感觉相当失望。对于这本书的写作体裁,作者采用了一种在我看来比较新颖的方法——他采用了对话聊天的方式,以作品中4个角色:「我」、我的祖父并且是大学教授的「祖父」、祖父的学生并且是现代人「吟遊詩人」,还有一位住在附近的我的「小学老师」——让他们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谈天说地聊历史,聊有关吟游诗人、咖啡、中世纪宫廷和文艺复兴等等许多话题的历史。

由于采用了对话形式,因此台词中往往充满了礼貌用词、提问、反问、暧昧不清等等的非讲述知识的部分,也就是用于塑造出「角色在对话」这个虚构场景的语句成分。我觉得这些成分很影响阅读,或者说,很影响像我这样抱着「就是想知道吟游诗人到底是怎样的」这种了解知识的心态与期待来阅读这本书的读者的阅读体验。

比如,横跨P71~72的内容(以下为引用):
「ジプシーみたいなものでしょうか」
「ええ、そうかもしれません。シューベルトの「冬の旅」は知っていますか」
「はい。有名な歌曲集ですよね」

就像这样,有提问,有回答,还有不确定的暧昧……我就想问:你到底想传达什么知识?

还有一点,或许是因为我是非日语母语者的关系吧。日文作品的对话场景中,在给出人物对话语言内容之前,往往是不会写出发话人名的。

比如,如果实在汉语作品中,会是这样的对话:

小明说:「哎呀,今天天可真热呀。」
小红此时应和道:「可不是嘛,这么热的天,还要泡咖啡吗?」
小明想了想,说:「嗯,那可以来杯冰咖啡呀。」

而到了日文的作品中,往往不会有前面的提示词。直接就是对话台词并列:
「哎呀,今天天可真热呀。」
「可不是嘛,这么热的天,还要泡咖啡吗?」
「嗯,那可以来杯冰咖啡呀。」

相信读过日文轻小说,或由日文翻译为其他语种的轻小说的人,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吧。而这本《珈琲と吟遊詩人》中同样采样了大量此类没有发话人提示的对话,甚至会采用3人一起谈话。这使得我还要将注意力分配到辨别说话人是谁这个问题上。注意力就更加难以集中到对实际知识的了解与吸收上了。
继续阅读

这本书的全名是《学びを結果に変えるアウトプット大全》(ISBN:9784801400559),翻译成汉语可以是《将学习变为结果的OUTPUT大全》。起初是在书店里,我看到这本书的封面上印着大大的「OUTPUT」,当时旁边还摆着一本封面上是个大大的「INPUT」的《学び効率が最大化するインプット大全》(ISBN: ‎9784801400696),两本凑成了一对,因此我印象很深。这不,最近增加了博客写作嘛,于是我就找了本《OUTPUT》(前者)来看看。

作者樺沢紫苑,是一名精神科医生兼作者。一开始他就拿自己持续进行OUTPUT的成果作为实例,相当具有说服力。根据书中的说法,这位作者坚持13年几乎每天写邮件通讯、连续8年每天更新Facebook、连续5年每天更新Youtube……还连续10年每年出2~3本书。

接着,作者提纲挈领地提出:输入/输出的时间比应该是3:7。对,你没看错,输入时间是3份,而输出时间是7份!输出时间要达到输入时间的2倍,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看来这是我远远没做到的。

不过,我是抱着「写作」乃至说「写博客」、「写读后感」这一目的去翻这本书的,然而书中谈及的「OUTPUT」远远不止这些。在书里,将说话、交流、写作、做笔记等等很多方面的「输出」都罗列在了「OUTPUT」这个概念下,形成了真正的「大全」。但与此同时,或许是因为本书写作时用到了作者在第3章(CHAPTER3)第45点提到的卡片写作法,即在写作之前把头脑里的一个个主意都先写到一张张卡片纸上,然后再进行归类整理——或许是因为采用了这样的写作前构思的方法吧,作者的整本书显得有些泛泛而谈,章节之间缺乏逐层递进的关系,而仅仅是一个又一个的建议。这也就形成了我本篇读后感标题上所写的「一箩筐建议」的这种阅读感受。作者在书里给出了一条条比较有实际可操作性的建议,但却未能构成由简入难的实践步骤链。

此外,或许由于作者是精神科医生的关系吧,书中经常会举一些脑科学方面的实验来作证他提出的建议的合理性。嗯,看起来这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依然觉得既然是科学实验,一定是在控制环境变量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从严谨的角度来说,其结论应该也只适用于该科学实验场景才对。至于把科学实验得到的结论直接搬到生活实践中,作为给出建议的背后原理,我觉得可能还需谨慎论证。

下面说下书里几个我抱有疑问,或有些在意的观点建议。

继续阅读

昨天玩了一下ChatTTS这款新出的AI语音合成软件,其特点是:能够表达出自然的停顿、语气词、笑声等等。在上周得知这款软件后,我就开始形成了一个想法:那些在人们的语言中本来或许被认为是「负面要素」或「噪讯」的东西,或许在现在,却能够成为一个人的个人特征。

我想到的有:

思考停顿词。比如:「嗯……啊……这个……那个……OK」等等词汇,有些人确实努力一边思考一边交谈,就会产生这样的习惯性停顿词。

口吃。这个也是一种停顿或者短促重复的现象。

方言。这个就更值得一说了,它不仅反映了地域,还能反映出生活年代的特征。比如上海话里有「尖团音」,但据说这是一种比较老派的上海口音。我记得之前看到一档G僧东的节目,或许是《好叫好伐》,里面就提到一位年轻人叫出租车时,在电话里用带有「尖团音」的上海话与司机交谈。等到司机把车开到他面前时,却觉得眼前的小伙子与之前联络的不是同一个人:刚才接电话的明明应该是一位老先生呀?

此外,还有非母语表达错误。在学习第二语言时,总会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因为学得不够扎实,或没有形成一种语言习惯。故而一旦用到了那几个外语的词汇、语法现象,人就会无意识地将声音放轻、模糊,因为没有自信。或是干脆说错了。据说汉语的母语者在说日语时,比较容易在日语的形容词与名词之间加上「の」(的)。在日语里,其实形容词与名词之间是不需要「的」。例如「美しい花」。而汉语学习者因为习惯了「美丽的花」,就容易错误地说成「美しいの花」。

以上这4点,是我想到的4个个人说话的特征。并且我想它们应该并非随机出现的,而是有一定规律的。比如思考停顿词和口吃,我想应该是总会卡在那几个发音上或者思考命题上——也就是说,有其脑部结构的生理原因。而方言与非母语表达错误,也应该是与个人学习母语经历,及个人的外语学习经历有关,也非随机出现的。

这样一来,即便ChatTTS能够产生出一些模仿人类语气词、叹息等的语言,但或许在短时间内(3~5年?)它应该还不能模仿到具体某个普通人的这些个人语言特征——因为没有足够多的训练、学习数据。这便让我想到了一天世界播客在前几期(懒得找具体是哪一期了,请见谅。大约是2024年4月或5月的某一期)谈到口语文化时提到的一个观念:一个人的声音是一个人不可剥夺的特征(残酷暴力手段除外)。

前一阵子在京阪電車车站看到吉野山金峯山寺的广告海报,于是就顺手查了下那里的本尊蔵王権現。看起来很可怕的这位神明,据说是日本修験道原创的神明,并没有对应的海外传来的神佛对应。

那一阵子正好在尝试AI绘图,于是就用StableDiffusion试了一下。我没想到,竟然很快就能生成一张体态姿势如此吻合的AI蔵王権現!难道这个姿势其实在印度神话图像里是一个典型的姿势吗?总之很神奇。

不过今年还是没有在御開帳期间去吉野山,有点遗憾。


(图片引用该书封面。)
这是一位内向的少女。
从小喜爱画画,不擅长主动与人搭话。
在亲戚家发现了一本有一半文字她不认识的的词典。
13岁时的她,便以此为契机开始学习日语。
学了一阵子后,开始读漫画《文豪ストレイドッグス》(《文豪野犬》)。
然后花了相当于15000日元的巨款,买了一本太宰治初版的《人間失格》文库本。(参考:如果不是初版,而是现在依然在印刷的版本,新书也只要300日元出头)。

……………………………………

说到这里,你觉得这样一个妹子,她的16岁日记里会有什么故事呢?

她就是这样一个被我们称呼为漫画迷、OTAKU女生、迷妹等等……这样一个似曾相识,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你、我、她的这样一个女生吧。(除了最后那本书实在有点太贵了……)

更何况,她还是来自一个不那么富有的国家的,来自一个单亲家庭的女孩子。

这也不算稀奇,是不是?

那么——

继续阅读

脑机接口以及记忆扩增什么时候能实现呢?什么时候能像《哆啦A梦》里的记忆面包一样,人吃一片面包下去,就能瞬间记住上面的字呢?

总有一天,这会实现的。
只要不是「超越光速」这种在物理上证明有极限的事;并且它是有需求的,那么在将来,它就一定会实现。就像是VR,或者AI。

让我们来对比一下营养的摄入吧:以前地球上的古老生物——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来进行养分的合成和吸收的,随着生物圈的发展而进化出动物之后,动物以吞食植物、吞食其他动物个体的方式来捕获和吸收养分,而非自己生产养分。
那么,有什么理由去怀疑,对知识的吸收方式,也会从几千年来的「看书、学习、听讲」,有一天会进化为以「通过脑机接口直接输入大脑」来进行知识的吸收呢?

所以,我觉得,直接输入大脑而掌握知识的事,总归要实现的,或许是在100年后,或许是在10年后,或许就在1年后。

一旦这种技术实现并普及开来之后,接受这种方式的人,就会立刻以极低成本获得近乎无限的知识;而不愿意接受这种方式的人,可能就会被淘汰,或处于社会弱势(那取决于届时的社会形态与公共价值观)。因此,相信到那个时候,绝大部分人都会乐于去接受瞬间输入大脑的知识学习方式。

也就是说,在那个「几乎人人都采用直接输入大脑的方式来瞬间获取所有知识」的现实到来之前,可能只有100年,可能只有10年,可能只有1年了。

而换言之,我们这一代人——目前依然正在写作、写博客、写读后感的人,可能就是那个未来技术到来之前的最后一代通过阅读和听讲来获取知识并进行创作的人了

继续阅读


(图:引用自《白蛇のはなむこ》第1卷(ISBN:9784253296113)。下同)

为了不困于推荐算法所造成信息茧房,我会常常走进书店看看有什么新上架的ACGN作品。2024年5月初,我从京都Melonbooks的书架上拿起了这本漫画《白蛇のはなむこ》(可译作:《白蛇的花婿》)。在封面和简介中,三个关键的元素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校园、妖怪(白蛇!)、古都。此时我还没有意识到这本漫画的作者是谁,不过,这个题材真是太合我的胃口了!当晚,我就买下了电子版。读完之后,可谓是气味相投,甚至还似曾相识!且听我缓缓道来。

概要

男主角是平凡——不,不太平凡的高中生「新妻椿(にいづま つばき/Ni i du ma Tsu ba ki)」,他的不平凡之处就在于,他运气特别差,走到哪里都倒霉,不是被高空坠物的花盆砸,就是被奇怪的人缠上推荐宗教,要么就是每次过马路都碰上红灯。总之就是这么一个运气差到不可思议的人,因此他也主动避免与同学交往。但是,他有一个青梅竹马,外表看上去有些帅气型大姐姐类型的同校女生「月吉咲夜(つきよし さくや/Tsu ki yo shi Sa ku ya)」。她知道新妻椿不走运的体质,认为他「没有运气」(ツキ(Tsu ki)がありません),所以一心想着要守护他,因而一直在他身旁陪伴着,出了学校就几乎如影随形。

继续阅读

最近连续进行博客写作,总觉得想对什么都「读后感」一下。除了如之前已经发布的读书和读一些论文外,这次我还想到了可以读杂志。杂志中的文章比一整本书短小,而又不都是像新闻报刊那样着重于记录事实而缺乏议论和归纳。并且,日本社会中至今仍有相当丰盛的纸质杂志的出版市场和习惯,于是我就在书店里拿起一本,看看里面有什么有趣的文章。

先来一篇AI的吧,正好是最近1、2年大热的话题。这一篇是《前衛》第1041期(2024年6月)的《AIの光と影 待ったなしの巨大IT企業規制》,作者:湯浅和己。

整篇杂志文章感觉还是一个新闻串联,考察了日本国内,以及国际上一些大国、大的联合体的AI发展进度、发展方向,以及隐忧,也关注到了他们各自、以及共同携手对AI技术提出的限制。同时作者也针对此提出了意见,但意见部分并不算多。

先来说几个我在这篇文章中读到的,几个让我感觉有趣或者有些意外的点吧。

P141援引了「大学生協連」发表的调查,指出有46.7%的学生有使用生成式AI的经验。根据这一条报道,我去查了一下,并推测这个应该是指日本的调查情况,因为我看到日本的「全国大学生活協同組合連合会」这个组织在文中提到的3月4日这个日期就发布了一份有关学生生活的调查报告,其中就包括了有关AI使用情况的调查:《第 59 回学生生活実態調査 概要報告》。嗯……其实,我感觉,数字比我预想的要……高。或许是以前「日本政府还在用软盘(Floppy Disk)」以及「日本负责数字安全的大臣不用电脑」等此类报告所造成的刻板印象吧,我本来的预想是更低一些的(笑)。

而有关各产业如何应用AI(并不特指生成式AI)方面,文中列举了辉瑞在研制新型冠状病毒治疗口服药时用到了AI;还有在防灾领域,AI被运用于确认因集中降雨而造成的地面塌方的位置(文中并未指出是哪个机构在研究);连JR东日本也利用到AI来自动判断铁道线上方电线垂下等异常情况……等等。我觉得吧,这个不太能算AI,或者说不能将其容纳到现在热点讨论中的AI上,弄到一起说,AI的定义就太广了吧。我以前还看过一个谈话节目的视频,嘉宾说他统计了某篇报告讲话稿中某个单词的出现量,此时主持人就在旁边附和:啊,您是用AI算的吧。(我看的时候心想:这不就是一个记事本或文字处理软件的字数统计功能嘛!)由此看来,我觉得在日本媒体上议论AI时,定义太过宽泛了,导致什么都叫AI了。不知道其他社会、其他语言文化圈的最新报道里,会不会也有这种AI大杂烩的情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