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读完了一本小书《苦しくて切ないすべての人たちへ》(ISBN: 9784106110375)。首先必须说一下它的标题,其可译为:《致所有苦恼悲伤的人们》。不过,我读完这本书觉得……感到痛苦悲伤的人还是别读这本书比较好。因为我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日语中的一个单词:「諦める」(あきらめる)——放弃、断念、放下。所以说,这本书不是帮助人们找回希望、摆脱痛苦的书,而是告诉读者世界以及你的生命本身就是无可奈何、无处说理的一个东西。这么听起来,有点佛教的意思是不是?没错,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日本僧侣南直哉 。
我的恐山印象
其实我不认识这位僧人,对这个名字一点印象都没有。但从书封面和简介我才知道,作者南直哉是恐山菩提寺的禅宗僧侣。作者我不认识,可是恐山这座寺院我去过呀!而且在我印象里,恐山是日本许许多多寺院中比较特殊的一座。所以在介绍这本书前,让我来说一下自己的恐山印象。
恐山菩提寺是位于日本青森县的一座禅宗寺庙,而青森县则是日本列岛中最主要的那个岛——本州岛最北端、靠近北海道的一个地区(县)。别的不说,听我这么描述地理位置,应该就能知道,这里是一块很偏僻的地方了吧?没错,这是一座位于荒野、远离城市的寺庙。记得多年前我计划自己去日本东北六县旅游之前,看了一期NHK的《ドキュメント72時間》(纪实72小时)栏目在恐山定点摄影的节目。节目的标题是《恐山 死者たちの場所》(恐山 死者们的场所)。与日本一些有名的观光型寺院(金阁寺、浅草寺),或被戏称为「葬式仏教」的那些只从事于丧葬业务的寺院略有不同,恐山菩提寺更因为「人死后会聚集在这里」的传说,而成了一座被认为是有特殊环境的寺院。对,我去过,活着(?)回来了。也没看到什么灵魂,更没有感到什么心灵一下子被净化了之类的效果。不过倒确实看到了在荒凉中的不同风景,看到了日本信仰的一个侧面。我有2个细节回忆。一个是在寺院附近(后山?)面对宇曾利山湖拍照时,一对中年夫妻向我问候,聊了几句后,他们高兴地和我说了句:「Have a nice day.」确实是很普通的问候,不过我现在回想起来,那两人是不是丧子的夫妇,或是有别的与死别相关的事,而来到此地的呢?另一件事是,我在恐山菩提寺的某个堂内,看到了许多死者的照片,而那些照片旁边,都会配上一个造型各异,打扮得很漂亮的女性玩偶。我当时就意识到了那是什么,并为此还向寺内僧侣询问了一下,果然,那是「冥界結婚」。也就是说,那些死者在去世前尚未结婚,因此亲属摆一个玩偶作为他们在死后的妻子(印象里好像当时没看到男性玩偶)。我在日本参拜的寺院应该也有超过100座了吧,在其他寺院我见过水子供养等信仰,但「冥界結婚」,我所亲历的仅此一家。
来说这本《苦しくて切ないすべての人たちへ》
以上就是对恐山这座寺庙的2则小回忆,总之,我是没有「灵感」的人,看不到什么怪力乱神,但从我亲眼目的的寺内信仰形态上来说,恐山确实有些与众不同。那么来说回这本由恐山的僧人南直哉所写的《苦しくて切ないすべての人たちへ》。
在本书开头,就提出了一个观点:出生的非合理性。出生就是一件非讲理的事,任何人都不是自己想要出生而降生于这个世界的。所以在南先生看来,「生きているだけで大仕事」——仅仅是活着,就是一件很大的工作了(P22)。其实关于这一点,我联想到了橙乃ままれ在轻小说《记录的地平线》(《ログ・ホライズン》)中也提到了类似的观点。大概是〈记录的地平线〉公会成员中的少年组遇到〈望乡派〉之后,喵太班长对战隆达格的场景。我印象里是以喵太的内心活动来描写的:谁也不是自己想来到这个异世界,而少年组在这里找到了意义,但在剧中表现出报复世界的隆达格却没有找到新的意义。我想小说作者橙乃在这里想要借故事讨论的主题,应该是与南直哉在本书开头提起的话题是相同的。即诞生这件事之非合理性。因此返观橙乃在《记录的地平线》中借喵太班长的思考来谈论隆达格这一故事片段,应该也不是为了批判隆达格,而是为了说明对于诞生这件事,谁都是无可奈何的——这或许又可以联系到在动画第3期或小说第12卷(未出版)《円卓崩壊》故事中,作为社会组织的〈圆桌会议〉不应该无视和放弃〈秋叶原〉那些没找到异世界生活意义的居民,而应该主动积极为他们提供发现生活意义的机会——这份来自〈诚信〉会长亚因斯的温暖。
抱歉,又打岔了。说回这本《苦しくて切ないすべての人たちへ》。作者认为非合理地降生的人生,本身就是「不得不活着」的非合理时间,是一种「無駄な」(无用的)时间。不过,作者在明确这种生、生活的非合理性的基础上,积极地提出:他认为能自己创造出意义的人,是令人尊敬的人(P25)。其实我也是有类似想法的,许多年前,我在思考的是「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后来我发现——这有点主观唯心主义的意思:「自己才是意义的唯一来源」。世界就是一片黑暗的,唯有主观的「我」这个概念,即一个可以思考的主体,才具有创生出意义、将意义赋予其他事物的能力。哪里(外界)被赋予了意义,那里就亮了起来、变得可爱了起来。
本书后面的内容,就偏向于介绍作者他自己的修行经历,从他成为僧侣开始遇到的一些有趣的故事,结合一些他的思考,借用佛教的思想来说出他自己的观点。第2章开头(P52)的那个故事很有趣,简直像是寺庙里的特摄片一样具有临场感!标题是《修行道場の怪獣》。这里不剧透了,有兴趣的人请自己读一读。
而他的这些经历,也并非完全是遁入空门的生活。比如有用「家内利害关系」去分析夫妻问题的,认为对夫妻之间关系造成影响或维持巩固的,除了夫妻之间的感情外,两人之间的利害关系也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P66)。受媒体邀请与日本宇宙飞行员进行线上谈话,话题谈及当时新冠疫病流行时日本政府向社会公众所发出的「不要不急的活动请先别做」的要求时,作者南直哉又提及了人生无意义的观点:在他看来,人本身就是「不要不急」的东西,因此应该借此机会反思一下在当前时代中被认为「紧急、重要」的那些事物(P136)。
此外,对于日本社会中近些年流行的「親ガチャ」(抽选父母,意思是对于随机出生家庭环境所带来的不公平的无可奈何及质疑与抱怨)论调,作者南直哉指出人生本来就是无意义的。谁都不是因为自己想要成为那户人家、那家夫妻的孩子而降生的,而其中反映出的是佛教所谓的「无常」这一根本性质(P201)。并认为当超过自己力所能及之时,不要老想着自己背负一切人生责任,而积极向外界、向他人求助,寻求他人帮助也是值得自豪的事情。作者在这里批判了持有「自己責任」、「自己決定」的那种论调(P204)。甚至在本书之后的内容中,基于上述「诞生非合理性」即谁都不是想被生下而出生的,对于出生这件事,人是完全不知道其理由、目的和意义的。作者提出,人对自己的存在不负责,责任仅仅在于双亲。所以,要是没有背负这份责任的觉悟的话,那样的人是不能成为人父人母的。此后在下一个段落,作者又进一步指出,国家和社会对父母双亲应该予以协助、并加以保护,并且这种协助和提供保护,是国家及社会无条件且第一义的责任。作者如此说明其想法:因为没有了人,社会与国家就无法延续。社会与国家将其自身能够维持、延续这件事(人的再生产)交付给了人父人母,因此必须对人父人母负有责任,而人父人母则应对由他们的生殖行为所造成的非合理的、无处说理、不可选择的「诞生」这件事所带来的生命要完全负责——否则就不要这么做(P237)。
以上就是《苦しくて切ないすべての人たちへ》这本书中的大致内容和我的一些议论。显然,与其说这是一份佛家之书,倒不如说是(正如书中所明言的那样),这是一本借由佛教话语,作者南直哉通过回顾自己僧侣生涯中的点滴故事来来阐述自己想法的书。而他这本书的背景,则应该是2020年前后,少子高龄化愈发严重、新冠病毒疫病流行、「親ガチャ」、「自己責任」、成为话题等一系列社会背景。除了佛教的诸行无常、一切皆苦、无明等思想外,我还从该书联想到了两种思想。第一种是「反出生主義」,我打算最近找些文章来读读。另一种则是れいわ新選組的山本太郎在2024年6月16日的演说中,回答一位患有躁郁症患者的提问时所提出的观点,即保障所有日本国民展开最低限度上的健康且文化的生活是一种政府的宪法(第25条)责任。
此外,本书中的一些事例,也让我「大开眼界」。比如作者南直哉提到他去参加一个酒宴,期间宴客向陪酒女郎(?!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吹嘘作者的经历。南直哉挺尴尬的,就指着陪酒女郎说「我看得见!」(我的理解:意思是看到得到她周围的幽灵吧)。结果不料把对方吓哭了,原来她曾经给堕过3个胎(P187)……好吧,作者你真是一位生活在现代日本的和尚呀。
总之,这本书就是直视并强调了诞生的非合理性以及人生的非合理性,所以我觉得或许真的不太适合标题中所写的,这本书给写给苦恼悲伤的人。但是,比起「宏大叙事」、「正能量」、「唱响光明论」来说,它显得更为真实,看得更加透彻,也说得更加透彻,就是非合理的、无常下的一切皆苦。有解决办法吗?在释伽牟尼初期佛教那里,便是四圣谛种的「道谛」。但在本书作者南直哉这里,在我读来就是一种「諦める」(放弃、断念、放下)。
因为无可奈何,人人都无可奈何,且只有无可奈何,所以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