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科学家们所设定的「末日时钟」被往前拨动了 1 秒——距离人们灭亡时间,只剩下 89 秒了——至少这是科学家们给出的象征性意义。
听到这则新闻,我想到了日本的末日——准确说是,日本古人对末日的看法。
根据佛经记载以及相关解释,日本平安时代的贵族们和僧侣们一度仿佛真的认为,公元 1052 年,世界将会进入佛教世界观所谓的「末法时代」(当然他们肯定是用日本年号而非公元来考虑的)。
为此,你猜,当年的日本贵族和僧侣们做了什么事呢?
据说科学家们所设定的「末日时钟」被往前拨动了 1 秒——距离人们灭亡时间,只剩下 89 秒了——至少这是科学家们给出的象征性意义。
听到这则新闻,我想到了日本的末日——准确说是,日本古人对末日的看法。
根据佛经记载以及相关解释,日本平安时代的贵族们和僧侣们一度仿佛真的认为,公元 1052 年,世界将会进入佛教世界观所谓的「末法时代」(当然他们肯定是用日本年号而非公元来考虑的)。
为此,你猜,当年的日本贵族和僧侣们做了什么事呢?
《詠京都》是一册由日本「漢詩」(汉字诗歌)爱好者以京都各地为主题所作而集成的诗集。看标题和附记,本书的集成契机是平安京(京都)建成1200年,也就是1994年左右发起的项目。我是在今年(2024年)春季5月,在京都的旧书展的京都专区发现这本书的,后来从图书馆借来读了读。
需要说明的是,我自己没有了解过日本「漢詩」与汉语中所称的「唐诗」或「古诗」之间有什么区别,而且我也没有去仔细了解过平仄,所以我完全是以一个接受了中国(大陆)高中教育中语文课中涉及的诗词这样一个知识水平,来阅读并朗读这本日本的「漢詩」集的。看本诗集中对各位作者的介绍,无论是读诗还是作诗,基本上都少则五六年,多则十几二十年的经历,相比之下我的相关知识应该是匮乏的,只有作为一个汉语母语者的直觉了。所以这一篇博客,我就从这本诗集中挑几首我觉得感兴趣的,来「妄议」一下。
总体上来说,我感觉整个诗集的诗歌叙景为主,大部分诗甚至4句都是景色描写,这就缺少了一些「寓情于景」或是故事趣味性了。不知道究竟是本次诗集编撰时选题所致呢,还是因为日本自身的5-7-5和歌由于音阶短少故而大多都是以景色描写为主,因此日本诗人作起「漢詩」来,在我看来总少了一些巧妙的情绪与故事。
下面就是我感觉有意思的几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