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All posts tagged 互联网

最近几年(或许 10 年?),总是会听到一些词语搭配,比如:全网投放、全网追杀、全网封杀……这个全网到底是什么呢?

说出「全网」的这个人、这样的编辑,到底知不知道互联网有多大呢? IP 地址段可以有 4 段 255 个地址(当然中间有很多保留地址),这还只是 IPv4 协议的主机,每个主机还可以有不同的端口号提供不同服务,更何况接下来还有 IPv6 协议。而至于域名,则更可以有不同种许许多多近乎无限的搭配了。

再说服务种类,除了传统的基于 HTTP 协议或 HTTPS 协议的服务外,还有 FTP 啦新闻组订阅啦等服务,甚至还有 telnet 。近十年来也有许多只有 APP 的私有协议服务。更何况还有近乎无数个需要点击、检索才能查到的网上数据库(深层网络),这些通常是搜索引擎无法记录到的;,以及传说中的暗网。还有世界上多个互联网存档机的存档数据……以上种种。

我很好奇谈及「全网」的人,真的是否访问过真正全部网络的哪怕是十分之一内容。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一个成语,作为本文的概括:坐井观天。

我想我应该是有所成长了,因为我竟然有耐心把这么一本真的不怎么样的书读完了才来写这篇书评。

很遗憾,这本书的内容编排及其写作方式,就和它的第一章所揭示和批判的当下网络情形——被细碎分裂的注意力经济——是十分相似的。这本书的写作也是这样凌乱不堪。从书本的标题来看,本书似乎是要讲述在当今网络时代,人们的注意力不断碎片化,不断被各种媒体所吸引并拉扯,以至于难以专心致志地进行阅读。然而本书实际所涉及的内容要比这一话题更多——还包括了假新闻、网络初期民主梦想的幻灭、传统新闻媒体的责任,以及人工智能其实并不那么智能等等……这本书谈及了如此多的话题,就像是一本简短的大杂烩,像是一系列周刊月刊杂志连载的集合。涉及了如此多的主题,让这本篇幅本身就不多的书看起来草草了事,东拉西扯。

而在具体行文上,每一章都像是一种演讲,一种对眼下人们的网络生活现状的演讲式(富有激情的)抱怨。本书从头到底的写作都显得凌乱不堪,书中往往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引入了许多社会实验、书籍、论文、调查结果、新闻事件来佐证其观点,然而每一段介绍和引述只有几百字篇幅,并且是不加讨论和批判、不加修饰、不讨论是否适用地就拿来作为例证使用。以至于整本书看起来就像是零乱的小学生周末剪报本,或者是就像是用特定关键词在搜索引擎、SNS网站检索后出现的页面返回结果。到头来,本书的呈现方式就像是Twitter的搜索栏或是Facebook的推送篇目。其实我挺怀疑作者是不是真的有去认真读过书中涉及的这些论文、研究和调查,还是说只是看了个内容概要呢?甚至我开始怀疑这本书是不是由一个擅长生成新闻文章的人工智能程序生成的有关互联网注意力经济这一主题的文章了。

就这样,这本书写成了它自己所揭示和否定的那个样子。

日本书店里卖的漫画书,常常是以薄膜塑封住的。下面我就用三个状态,来形容一下当时我拿起这本漫画《先生もネット世代》(老师也是网络世代)看了封面和故事介绍时的心情转变吧:

【互联网上一张女子高中生的照片】——心如止水。

【其实是自己学校老师以前的照片】——感到兴奋!

【那位老师竟然是一位男性教师!】——血脉贲张?!?!!♂

是的,就是这么一本充满了……【怎么想怎么糟糕,怎么看怎么刺激】等等元素的漫画——《先生もネット世代》(老师也是网络世代)。

适量剧透的故事简介

成为教师的第三年的某一天,男性数学老师上田祐介发现上课时学生在玩手机,当刚准备提醒时,却从背后看到学生手机画面上显示的竟然是——自己五年前穿女装打扮成女子高中生所拍摄的照片,并且他还成功用这套照片把几个男人钓上了钩(具体发展到哪一步漫画里并没有介绍)。

继续阅读

事实:今日(2019年9月4日)发现自己的新浪微博账号(@wildgun)登陆后发文、转发或点赞,提示账号异常。

推论:可能是与近期讨论香港事件(其实我并不主要评价香港社会本身,而是观察并评价事件中的网络舆论控制)有关,估计是违反了新浪微博相关社区规定,账号被人为或自动封禁。

感想:
并不意外,也并不十分厌恶新浪。其实以前我当百度贴吧吧主的时候,也是根据当时的贴吧吧规删了不少依据当时吧规违规帖、封禁了不少ID。从根源和做法来说,我能够理解新浪微博的做法——从资产根源上来说,这是新浪的服务器新浪的带宽,他们有权停止授权我对他们公司资源的使用;从做法来说,我发表的一些内容可能会使我们无法向他们的上级管理部门交代,因此封禁了我的账号。

此外,我有一些乐观,我体会到了封号,也就意味着之前在新浪微博上看到的近乎一边倒的情况,并不是一种普遍、平均而真实的感受,而是经过无时不刻筛选之后留下的那些账号的观点。这使我反倒变得乐观了一些:原来不是某些意见的人没了,而是某些意见的账号不见了

继续阅读

每当回顾时,我总会思考:07、08年对于我的人生来说有着怎样的意义,而其中尤其是2007年为最。许多我人生中拥有启动意义的事都在这一年中发生,例如参加TDC社团,例如毕业准备就职,再比如,我在2007年的3月26日开始了在百度空间的写作——直至十年后的现今。

在两三年前百度空间宣布关闭后,我将上面的内容迁移到了网易博客,之后又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以每天搬运三篇的平均速度,将网易博客的内容手动复制到了我目前的wildgun.net博客上。在转载过程中,我认识到自己的兴趣范围很广,不断变迁,因而内容很杂。有时候写写这个,有时候拍拍那个,再沉静下来码一段通篇的论述,结果过不了几天又来了篇恶搞。这倒也契合了「博客」这个由「Web Log」音译而来的汉语名词以新生的含义——广博的内容。

继续阅读

以前网络刚兴起那阵子,新闻报道上,以及家长老师们总是说网络是虚拟的,网上名字用的都是假的,谁都不知道你是谁。那会儿更早的时候还没有注册用户的概念与习惯,去网易聊天室啦之类的地方,每次改一个名字,网页上随便聊个十几分钟,就这样了。当时网络上盛传的一句名言是: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记得好像还有一副漫画,就是一条狗蹲在电脑前上网的样子。

过了那么多年(其实从科技发展历史上来看也并不算长,不过十多年而已),渐渐的有用户注册的概念了,有论坛了,有网站粘度的概念了,有网上组织,有QQ群,而后,有了微博。总而言之——有了个人身份标记,以及社区。当然,从一个角度来看,也有了商务、媒体的发展。

网络也“上升”或“进化”成为了我们社交的环境本身而非仅仅是工具。现在在我的联系人中,除了双亲和同事,以及个别几位外,其他好像真的都是通过网络结交的朋友了,哪怕是后来发展为很深刻的朋友关系,也是在网上直接或间接认识的。

由于我们的网络身份确定而公开,因此有些时候就需要第二次隐蔽,换个马甲似乎没有什么说服力,于是就有了“说给树洞”之类的微博。这是一种以主题区分的隐蔽式吐槽微博,比如昨天我关注了个“Coser与摄影师吐槽”的微博。

回过头来想想,从什么时候我们的网上名字也需要出于各种原因而隐蔽了呢?

好像以前写过类似的一篇文章:《虚实之间——互联网参与者身份的浪式发展》

除了通常意义上已被网民普遍认识并归纳出其特点的非主流群体:火星文、拍照鼓嘴、照片旁写点莫名其妙无病呻吟的文字……这些群体以外,我还意识到了另一种非主流,也是一种让我觉得反感的。

这些非主流的特点是喜欢歪读歪写一些正常的单词,比如把“社会”写为“射秽”、把“手机”写为“受姬”、把“朋友”写作“盆友”等等……当然草泥马之类的也在此列。

除了规避敏感词屏蔽功能,而用其他相近字代替,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其他必要。若是为了体现个性,体现趣味,那我看和通常意义上以火星文代正常文字的非主流习惯也没什么太大区别了。

哲学课里学过一个观点,说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的,特别是历史。朝代的兴替、时代的演进,虽然历史上有很多重复,但并不是原地绕圈,而是在法向的另一轴线上向前发展的。——这是个蹩脚的比喻。不过本文要说的并不是历史问题,而是互联网发展上的一个交替现象。而上网又叫做“网上冲浪”,因此用浪式发展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
而我,似乎总是站在浪的较前端,当大浪涌来时,我又跑到了更前端的浪花。

我大概是在上世纪末的最后一年或是本世纪初的第一年接触到因特网的,不算很早,但也比较早了。那会儿人们几乎都是以虚拟的姿态展现在网上,QQ头像都是米老鼠唐老鸭一类的卡通图片,网名也起得有声有色各式各样,那个时代还有一句经典的话:“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就说的是互联网参与者的匿名性。那会儿网恋被无数人质疑,而网络也是当时妖魔化的对象。

02年的时候,我就生平第一次地参加了线下聚会,记得那是ChinaRen动漫频道名侦探柯南论坛给工藤新一和柯南举办线下聚会。那时,我就敢于以真实的姿态面向网络,并将网络的关系延伸至现实。

后来随着我玩《魔力宝贝》,于是在之后的几年里也参加了一些围绕魔力这一主题而展开的聚会,或是线下PK赛,或是论坛网友聚会。再后来,我在网络上找到了一个Cosplay社团,这是我所参加的网上群体中最典型也是最彻底的线下发展的一个——就在上周日,我们几个团员有幸参加了提妲的Coser小田的婚宴。
从虚拟到现实,而后从现实到虚拟。

差不多08年起,SNS社区在中国大陆网络界内广泛传播开来,一时间多少SNS网站都要求实名注册、真人头像,提倡一个真实的交流平台、网络空间……这时,我又开始追求匿名。和蝌蚪往人一样,我们不约而同地反感百度空间提倡上传真实头像的号召。而最近,QQ邮箱中提供的匿名交流工具——QQ漂流瓶,它的出现,也正体现出了人们对网络匿名的重新期待,以及对不可言喻的缘分的浪漫信任。

QQ漂流瓶的背景就是大海波浪,而我乐于坐在沙滩上,感受浪花前潮的轻抚洗刷。(在藤泽的海滩上真的如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