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有点奇怪,且听我慢慢道来。
开始思考「可比性」这个词的含义,印象里是多年前一次在新浪微博上说了什么话,被许多网络用户认为不适合不恰当,因此引来了许多吐槽。其中就有人说某某和某某有什么可比性?而我呢,面对这种吐槽,总是习惯于认真思考,考虑其语言逻辑是否合理等等问题,以此来缓解语言带来的仇意、怒意或讽刺意义。
于是我当时开始考虑「可比性」这个词的意思。当时我还发了条微博,说:
就刚才那条微博引起的一些言论中,意外地收获到了一个看起来不错的话题:什么是可比性?如何认定两个事物或人具有可比性或不具有可比性?这三个字是否总伴随着否定用词而出现?如果是的话,那么它的作用看起来很像“呸”这样的象声词。
时间流逝。后来每当我看到这个词的时候,总是会有片刻的考虑,在不同语境、不同对话场景下,思索这个「可比性」的意思。
如今,我依然还是认识到:「可比性」这三个字几乎都是用在否定场合,哪怕「有可比性」,也是用于反驳场合。很少有人会谈及此物又谈及彼物,却又直接谈论起两件事物的可比性来。而往往看到听到的都是如下情景:甲议论某一此物;乙据此物而言及彼物;甲曰此物与彼物不具有可比性;乙则据理力争此物彼物相关,坚持要比、可比、遂曰「有可比性」。
以上的谈论,往往发展下去,就是不欢而散,或因顾及情谊而草草转换话题,无法深入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可比性」说的到底是物理、逻辑、修辞、文学还是哪一门学问范畴内的某种事物属性呢?
后来随着日语学习的深入,我了解了日语及其背后的思考习惯。回过头来考虑「可比性」这一词语,我便有了一种联想,和一种明白。
语言决定思维,语言也表现着思维和心理。日语有一个很普遍的特色,就是隐藏自我。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候,往往用一种非自己意见的形式来表达出来。在学习日语时,有个经典的例子:
某人将要结婚,要向公司请婚假,通常不会说「結婚します」而说「結婚になります」。前者的意思是「将要结婚、选择结婚。」,后者的直译是「变得要结婚了。」教授语法的老师往往会这样解释:这里并不是指说话人被迫结婚或不情愿结婚,而是日本人说话习惯于隐藏自己的意志,婚是自己决定要结的,但在向公司、向朋友说明时,也倾向于采用一种客观的表述方式,也就是说自己「結婚になります」(变得要结婚了。)
这个语法现象,和我本文想说的「可比性」又有什么关系呢?我认为「可比性」也是这样一种文字游戏,或者也是一种表达方式。
「可比性」所要谈论的其实并不是一种自然范畴的属性,也不是一种逻辑、修辞、文学或任何学科意义上的属性。「可比性」就是说话人不想比、不想引入一个可能对自己的推论不利的事物参与到话题讨论中。说白了就是「我不想讨论那个!」或「你举出那个例子,我反对!」的意思,但却又找不到什么客观的理由来说明,于是捏造出「可比性」这样一个看似有物理、逻辑或某种学科属性的「性质」,本质上就是凭空变出一个精致的、学术性的包装,把自己「不想比」、「不想讨论对手提出的那个新事物」的意志包装得漂亮一些、有理有据一些,看似是一种客观的性质。
因此,在我看来,当人们说到「(没有)可比性」时,就是在包藏住自己的身影的同时,在说:「我就是不想讨论那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