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找到过一系列日本制的上个世纪或更早时期的上海风景彩色明信片,并在《11张日本机构发行的上海主题明信片(推测为昭和时代)》中公开了出来。其中有一张上海神社,当时我没想到原来日本当时在上海也建立了神社呀。
那么它究竟在哪里呢?我就继续查了一下。
在一本名为《大陸神社大観》(出版社:ゆまに書房)的书中提到了它,在其六二六页上,给出了这样的信息(表格):
所辖领事馆:上海
神社名:上海神社
祭神:天照大神 神武天皇 明治天皇
设立:昭和八年十一月一日
所在地:江湾路一一八
居留民户数:三三、八三六
(就是说当时常居在上海的日本人至少有 33836 人?!)
不过也要注意的是,当时上海还是租界,甚至还演变为了战场。我不知道这份资料是什么时候写成的,以及作者收集情报来源中记录的是哪一年的上海神社的地址。所以或许也会有别的资料记录下上海神社存在其他所在地的可能性。
此外,我还顺手随便翻了一下本书中的其他内容。
比如在第三〇八页上,提及有关如何在中华民国建造社殿时,其中建议要社殿要采用日本的「権現造り」与「支那の廟」相调和的建筑造型为好。鸟居和狛犬也应采用与「支那の土地」。此外,如果没有水手舍的话,也可以采用香炉等来进行身心清洁。
有关氏子(即神社所接纳、包含的信仰者),其中写到应该以日本人为中心,但也可以逐渐扩展到其他民族的人。
后面还有一句话很有趣,不过我怕自己是不是理解错了,所以先直接引用原文:
「但し「神社」をば日本人の専有と考へ専ら日本内地の延長となすが如きは神社奉祀の本義に反するものである。徒らに他民族の感情を刺激するが如き行為は嚴に慎むべきである。」
如果我理解没错,这句话的大意是:「不过,要是认为「神社」是日本人专有的,而(在中华民国建造的神社)仅仅是日本内地神社的延长线上的事物的话,那就与神社奉祀的 本义相违背了。无端刺激到其他民族感情的行为,应该严格克制。」
至少在这一点书面的指南上,与以往教科书上「嚣张跋扈」的「日本侵略者」形象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当然,写下来的是一回事,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这也是人世间常见的现象。不过至少从这本资料的编纂思路看来,当时在中华民国建立的日本神社,还是既为日本侨民的提供宗教服务,也考虑到了与当地文化(建筑、人文)融合这一点的。甚至是上面所说的没有手水舍,代以用香炉也可以的变通方法也让我感到挺新鲜的。
在引用原文的结尾处,甚至还写:「支那の政治的動向はまだ全く安定したとは言へないけれでも、日支間の親善関係は愈緊密となるであろう。」可译为:虽说「支那」的政治动向尚不能说安全安定了下来,不过,「日支」之间的亲密关系会越发紧密的吧。
看起来至少在该文写作时,「支那」并不是一个严重贬义的词(我也在其他资料里读到过在一个感谢的句子里使用该词汇)。其次,当时写作者可能是真的盼望两国间友好的吧。
上面这些就是因为我想查查上海神社的地址而查到的一些资料。
*以上部分可能有令人不快的歧视性用词,在此皆为引用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