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对日本历史略感兴趣,所以最近读了《日本史の論点》(ISBN:9784594088705)这本书。我读的是电子版,如果是实体版的话应该也是很薄的一本书吧,我是用了2、3天的时间就读完了。
正如日本Amazon所显示的实体书的设计腰封上的文字:「日本史の「定説」を疑う」,书中列举了作者对日本历史上若干「常识」、「一般认识」的怀疑之处,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不过,这本书的作者本郷和人应该不是所谓的民间历史爱好者,从书本介绍作者经历来看,他就职于東京大学史料編纂所,是一位教授,并且还是《大日本史料》系列的编撰者之一。因此,他在本书中对当下日本历史学中的一般常识所提出的疑点、作者自身的的见解观点,还有书中提及的京都大学学派和东京大学学派之间不同见解与不同历史价值观的种种趣闻,应该是说达到专业水平的。
不过,这本书的字面写作风格倒并不「专业」,这是一本能够很轻松阅读,很容易理解的书。书中几乎没有完全给出史料原文,作者是用很贴近现代人说话的叙述及语调,来「翻译」并复述历史上各个不同立场、不同阵营人物的态度。不过有一点让我比较在意的是,作者给出了大量这类很口语化的内容,而其中一些则是以「某某某当时就想:~」、「某某某当时一定是~这样想的吧」这样的表达方式给出的。因为没有出示原文,我就比较难以判别,这到底是这位作者自身的推测与创作,还是将某个史料中的记载加以「翻译」的转述内容。比如Kindle标记为P105页/位置1449的地方,就有作者表述足利義持的思考内容:「ここで、義持は考えます。」读到这里,我就真不知道下面的内容到底是某个史料的介绍,还是作者的合理臆测了。
此外,本作虽说题为《日本史の論点》,但从内容上来说还是侧重于作者本身熟悉的中世——镰仓时代~战国时代;对于古代以及之后的近代、近现代,作者提出的疑问就相对较少了。再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本可以很快读完的小书,因此其体裁内容也只是针对十多个日本历史「定説」(一般认识)作者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另一本名字看起来差不多的书《論点・日本史学》(ISBN: 9784623093496)在内容和题材上有相当大的区别。后者则是一本盘点日本史学各时代、各领域最新研究焦点和概况的综合性导读类书籍。
说回本书。本书在最后,谈及了日本历史学研究界存在着一些标新立异、试图推翻常年以来「定説」的风潮,而又缺乏严密的反向证伪考察。(我这里想吐槽,这本书不也正是这样的吗?)作者认为这是研究者好高骛远,喜欢标新立异,因此导致有一种轻率地提出自己的见解的治学习惯。不过,在我看来,这也有外部因素,而这种外部应该不仅仅是日本史学界,而是所有研究者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即支付薪水的研究机构希望研究者提出成果,更有甚者,采用「末位淘汰制」、「竞聘」等机制。研究者在这样的雇佣环境下,自然就会有积极提出崭新历史认知的动因。反之,如果没有薪水上的顾虑乃至职业生活的顾虑,研究者不被雇佣条件和薪水条件逼迫着提出新说,即:提出新说不作为一项职业考核指标,只是作为研究生涯的一项荣誉,那么这样一来,或许就能减少缺乏仔细考证的新说,而相比之下就能增加经过反复推敲的新说了吧。
而作者这种只批评研究者的治学态度,而不言及研究者雇佣制度所带来的价值取向的论述(当然,也有可能日本学术界没有这样的制度?我不清楚,但世界上的一些学术机关肯定有「末位淘汰制」这一类机制),让我感觉这就好比是讨论日本中世武士的崛起却不谈及律令崩坏国家统治失序,是一种无根之谈。
最后记一下我在书中读到的2点感到比较意外的地方:
第一点是:日本地名及城堡名「岐阜」是由织田信长所改的,原来此城名为「稲葉」。而「岐阜」则是名为「岐」的小丘的意思。而这又来源于大陆商国周文王出自岐山的典故。看起来织田信长(或其身边人)的历史古典知识很扎实嘛。
第二点是:《大日本史料》这套史料从1901年开始编(根据Wikipedia),目前还没编完,而在本书第5章中提到,作者期待查阅的1290年代的史料内容,依照目前《大日本史料》的编撰和出版进度,预计还要再过400年……
噢,好吧,你们(400年后的史料编撰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