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篇文章有个很奇怪的名字, 不过内容却是关于数码设备/程序的使用体验以及书本保存的这样非常简单易懂的话题。
这几年经常能看到介绍iPad/平板电脑用于记笔记或其他各类创作性活动的介绍视频。比如这几天又看到一个iPadOS上笔记APP6选之类视频(日语)。看着看着,我意识到了一点,无论是这一个视频还是同类其他视频,介绍的往往都是这个笔记功能多么多么丰富,像是录音功能啦、手写识别啦,笔记保留回放啦等等……总之,就是介绍APP有什么功能。然而,它们却好像都欠缺了一个方面的演示和评价,即:能否方便将数据移出?
数码设备用得时间久了,往往就会积累这样的负面经验:一个程序用起来很方便,但是一旦想要退出、更换到别的程序/应用/服务就不容易了;或是由于开发者/经营者本身经营不善导致程序无人维护/服务终止,乃至由于网络限制问题导致无法正常访问服务时,要将自己的数据迁移出来,就成了一件很麻烦的事了。因此,似乎很少有视频博主在介绍一个APP时,会去考虑:当你不想用/无法使用时,能否顺利将内容迁移出来?其实这里面也有不少讲究的,拿笔记类应用来说,不仅包括笔记内容本身,还包括笔记的组织结构、标签、笔记间链接、自定义格式等等。如果是办公软件呢,还要考虑保存文件格式的开放性和通用性……总之,很少有人考虑「告别」时,是不是方便。这令我想到了佛教所谓的「厌离心」、「厌离秽土」等词,以及日本对于结束新冠疫情防疫策略时用到的「出口战略」一词,便有了本文这个标题。
无独有偶,我记得若干年前,在知乎或是别的什么平台,我就见过这么一个问题,问的是用什么APP来用作自己的旅行记录好?我记得当时自己的回答是:用记事本软件。理由很简单,人的一生的旅行是一件很漫长的事,是用「一生」(50年?100年?)去记录的事,放在这样的时间尺度来考虑记录形式的话,怎么能放心地将记录留在运营了不过三年五年,说不定马上就面临倒闭、停止服务的旅行类APP上呢?所以我一直很不理解为什么人们会把这样一生的东西,去放在一个相比之下不过是小婴儿的新生APP产品上。
从开始用一个软件起,就先考虑是否能方便地退出。这当然不是我的独创想法,其实我也是主要受了欧盟GDPR法案的影响,才明确了我的想法。在GDPR中,就有这么一项要求:「数据可携权 (Right to data portability)」在Wikipedia上的解释是:「用户可以以通用、机器可读的形式取得某一服务的数据,进而转移到另外一个服务上」。简单来说,就是用户要能很方便地将自己的数据「打包带走」。
再说一下比APP/程序更古老的记录方式——纸,或者书。
前一阵与朋友有过小讨论,她是坚信网上在线的不可靠,要买ACGN周边就一定要实体的可保存的。说实话我对实体的也不太放心,除了虫害、发霉、火灾等不测,以及不便搬运外,还要从社会人文的角度来考虑,毕竟我们身处一个远有焚书坑儒、三武一宗灭佛,近有文革抄家的文化基盘社会中。实体书嘛也未必安全。
又过了一阵,大概去年10月起,我开始沉迷于逛京都的旧书店,买一些二手书。在旧书店,我的一个感悟是:我看到了书的「一生」。既有那些看起来就像是全新的,看不出有翻阅痕迹的书;也有一些上面有褐色斑点的书;甚至还有像我之前扫描公开的那一本小册子一样,纸张状态已经老化到翻开就掉碎渣的旧书了——在古书店,我看到了书的成住坏空。后来我还查了一些资料,说用日本和纸印的书的保存期限还好一些,但是如果是用日本这里称「酸性紙」的纸张来印刷的书,可能过个30、40年纸张周围一圈就会泛黄,然后就会变脆等等……具体大家可以去搜索相关信息。我想说的是,纸质书的保存期间看起来也不是那么久远,可能还没人的一生那么长嘛。
以上,就是我关于电子记录,以及纸质记录的「终结」的一些观察与思考。大家在选用APP/选购书的时候也要留意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