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每一次去日本,在出发之前世界上总会冒出一些让我担心一阵的事来。比如以前的禽流感,后来的大地震与核泄露,再后来的中日关系等等。今年这次也并不例外,之前刚不久就有安培解禁集体自卫权的问题,不过想想反正中日关系也就那样了政客们的事反正也不会立刻反应在我这个旅行者身上。但没想到此时此刻更严重更迫近的危机来临了……
就在我出发前没几天看到了一条新闻,7月4日在太平洋上新生成的2014年第8号台风“浣熊”,预计将横贯日本列岛而过。记得当时微博上还有一张配图,是台风预计轨道由南向北打了弧线,到了上海以东海面急转向右,形成了一个朝东开口的抛物线。当时第一反应是和大家一样转发“哈哈哈我魔都结界威武!”但再一看日期那就不太对了了,预计台风登陆日本本州岛的时间以及地理位置和我的行程几乎一样!而预报中台风影响京都及大阪两地最严重的日子,正好是我从上海起飞的7月10日,以及自由行安排参观博物馆的7月11日!
于是,接下来的这一个礼拜,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如此关心一个台风的动向路径。看着日本雅虎以及国内气象网站的各种消息。就在出发前一天晚上的漫画练习纸一角,我还画了个简笔画的扫晴娘,祈祷台风不要影响行程……
及至7月10日中午登记出发时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下起了大雨,并且愈下愈疾。飞机在跑道上盘旋了近三刻钟才等到雨势稍小得以起飞,一切似乎都昭显着台风的威力。
在穿过对流层抵达平流层后,飞机窗外一片阳光明媚。我根据网上查到的台风预定路线,以及机舱显示器上飞机的位置图,判断出大约飞了一个小时后,飞机将抵达台风的位置。于是我拿出胶片相机及iPhone(飞行模式状态下),频频按动快门,想试着拍到窗外下方台风肆虐时云层的图像。于是这大约两个小时的飞机行程也变成了我“台风观测”的实践课了,好像回到了小学自然常识课上一般。
啊,顺便想吐槽一点的是,以前我的旅行团都是乘坐全日空ANA的飞机,这一次是我第一次乘坐日本航空JAL的飞机。不知道是因为公司规定不同呢,还是因为上海到大阪之间行程短的原因,机餐上提供的碳酸饮料居然只给半罐。以前ANA都是直接把一罐可乐递给我的啊……
下了飞机,虽然晚点了一个多小时,但总算当地没有下雨。不过危机尚未解除,因为根据出发前看的台风预计轨迹图,台风中心到达京都的时间大约是晚上零点左右。接下来坐着巴士由关西国际空港驶向京都市区,到了那里已天已经暗了下来。
当天行程的第一站是八坂神社,但其实行程是很紧的只是在神社门口停留了一刻钟左右的时间。由于来之前对这座神社没做什么预习准备功课,所以也没很大的兴致。站在神社大门外的楼梯上向马路望去,千年京都两排不算高的建筑排列成行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暗影,逐渐向西褪去的夕阳余晖如同背景纸一般铺陈在这座城市的后面。此番情景映入我的双眼,如同翻开古书的扉页,夜之京都城就这样给我留下了第一个印象。
商业街的两侧林立着各家小店,都亮起了古黄色的明灯,连便利店罗森也不例外。路上也经常能看到穿着和服的甚至是穿着神官服装的当地市民。
下一个景点是花见小路,就在离八坂神社不远的地方,是一条一公里左右长的窄街,搭建出了复古的风貌。店头的装饰在我这个外国人看来很传统,灯笼啦竹帘啦应有尽有,不过就是店面种类略显单调,我看到的都是吃饭的地方。弄得我想买几个纪念品回去都找不到店。来之前在GoogleStreetView上看到是白天的街景,这一次亲身探访倒是晚上,蛮不错的。像这样游女出没的地方最佳搭配时间不正是黄昏将没入夜未深的时分吗?
但此刻想到背着大包以及单反相机的我,以及身边其他游客,总觉得少了一种代入感,即与此处魅力融成一色的体验。总觉得路是路,店是店,而我依然是游客我。
再说一点比较不能接受的地方。这条路上是有艺妓出没的,其实也是这条“花见小路”的特色。只是当真有一位艺妓出现在小路上时,团里的其他几名游客就纷纷拿着相机或iPad直接上去对她们按快门嘴里还用中国话惊讶而高兴地呼喊着“艺妓耶!”我觉得这简直不是在拍艺妓,而是在拍奈良的鹿。若是我想拍的话,至少会先放下相机用初学的日语或蹩脚的英语先说一句征求对方同意的话得到允许之后才拍吧。顺便一说,回来后在新浪微博上看到一个帖子,说其实在京都大街上看到的“艺妓”,很大几率上其实只是参加和服体验的游客……
在花见小路逛了约半小时后,就要徒步走到晚餐的用餐地点(因为车辆开不进去)。尽管京都有名的“祗园祭”要在7月17日才正式开始,然而其实七月里的一整个月都有相关大大小小的活动。因此本来没想着在路上能遇到花车的,这次7月10日倒也遇到了一辆,还有抬着花车、喊着号子的人们。
后面居然还有人拿着巨大的柴火棒子(是这么叫的吗?)两端燃烧着火焰。我印象里京都也没少失火了,果然也和这个习俗有关?
意料之外地看见了花车队伍,同时也意料之外地碰到了交通管制,一些路段都禁止通行,散乱之间也有迷路的游客。再加上下午天气原因的飞机延误,所以旅游团到了忍者京都迷宫殿时,已经接近他们关门的时刻了,给他们店造成了一些麻烦。
忍者京都迷宫殿,是一家以忍者为特色的主题餐厅。网址是:http://www.ninja-kyoto.co.jp/ 。由于最近一期的《知日·武士道》里提及了忍者,外加以前玩的网络游戏《魔力宝贝》中也有这样一个极具特性的职业,因此作为日本传统文化象征之一的忍者,也引起了我的兴趣。在出发之前我就在网上查过这家餐厅的资料,也甚至看了一些店内的视频,得知这家餐厅的特色是充满了迷宫元素,不仅是装饰视觉上的,还有服务以及菜肴上的。比如忍者接待客人时都是“飞檐走壁”地出来的,每一道菜肴都有诸如冒烟啦,发光啦这样一些神奇的效果,用餐时还会有店员在一旁表演忍术(其实就是小魔术),店内还有一个真正的游戏迷宫可以体验……总之是做足了忍者的特色。因此我对这家的期待度是很高的。
不过或许是因为我们只是自助团餐,又或许是真的去晚了已经添了麻烦,因此实际上那天用餐并没有看到忍术表演,自助餐的餐点也只是蛮普通的火锅。比较鲜明的忍者特征就属服务员身上的黑色布衣,以及悬挂在座位后方,出自于中国道家葛洪《抱朴子》后又传到日本成为九字真言的“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大旗。不过这一切似乎并未引起旅途劳顿了半天的同团游客们的注意,他们只顾着吃饭了。
然而我是普通的游客吗?显然不是。至少我是做过功课对这里有所了解的游客。所以我就找了一位店员向她询问忍者周边在哪里卖,在另一位店员的带领下,我“穿过迷宫”(好吧其实只是一段阴暗有台阶的过道),在忍者商店内买了两件周边,一把手里剑以及一块头巾。顺便还给忍者小哥在店铺门口照了两张相。
到了宾馆差不多已经过了十点。不过此时还有一个景点等待着我去探索。对了,有一点要竖起大拇指的是,这个团安排的宾馆住宿位置都十分好,京都是在京都车站对面,而大阪则是住在梅田站旁边,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独自探索的出行难度。而就在出发前准备资料时候,我注意到京都这家宾馆所在的大街叫做“盐小路”,旁边有一条竖马路叫“油小路”,听着名字有点熟,回忆了一下想起了2012年帮朋友们拍过《薄樱鬼》的cosplay,我有个习惯是会充分了解作品所以把《薄樱鬼》的两部动画都看到了,记得里面有一个场景就叫这个名字。结合了作品与史实一查,发现果然如此,幕末时代有名的浪士组织”新撰组“就在这里发生了一起名为”油小路事件“的事。
简单介绍一下前因后果。日本有个天皇,这个大家都听说过吧?虽说天皇”万世一系“一直是一家相传直到现在血脉都没有断过,但历史上并不总是天皇来主政。日本的历史有一个大问题,类似君臣之争。天皇下面有一些职位统称为将军,势力也很大。有些时代天皇比较厉害,得以主政,那就是某某时代,比如平安时代,有些时代将军比较厉害,由将军主政,而天皇则是放着装样子的,那就是某某幕府。比如著名的三个不同时期的幕府依次为:镰仓幕府、室町幕府、江户幕府。江户幕府是日本最后一个幕府,所以通常所谓的“幕末”也就是江户幕府的末期,快完蛋的那段日子,相当于公元纪念的19世纪的后半段。
幕末时期,时局不稳,因为看上去好像幕府快完了,好像天皇快要复兴了。那么在这样一个时期,到底是帮幕府呢?还是帮天皇呢?各人都有各人的打算。此时京都有一个浪人的团体,叫新撰组,又叫新选组,反正这两个叫法日文读音都一样只是汉字写出来不同,总之就是有这么一个组织,他们是支持幕府的。到了1867年的10月发生了日本历史上的一件大事那就是“大政奉还”,说简单一些就是江户幕府的领导人不干了,主动把政权让给了当时的天皇,同时将天皇由京都迎入东京,日本也由此迁都。在历史意义上这件事等于结束了日本的封建时代。
于是这就变天了,上面变了下面的人也跟着乱了,新撰组里也分出了两派不同的意见,互相盘算着。由于本来浪士就不是什么高洁的人士,在我粗浅看来似乎就是地方流氓团体之类的吧,所以暗杀之类的事就是惯用手段了。因此在新撰组内部,一派的代表人近藤勇,就谋划着将另一派的代表人伊东甲子太郎谋杀掉。此案发生的时间,距离大政奉还才过了一个月。而这件谋杀案,就发生在我住的宾馆过去两三条小马路的地方,很近,简直就是去便利店买个饭的距离。
去之前我犹豫了一下是当日去还是次日去呢?心想还是当日去吧。次日据说有台风袭来,下大雨的话对拍摄有诸多不便,而且油小路事件本就发生在晚上,很符合历史时间嘛!
于是我就拿着相机,从宾馆走到了油小路。大约一个半世纪以前,近藤勇以“邀谈国事”的名义将伊东甲子太郎请到附近喝酒,后者在回家路上遭遇前者安排的埋伏人员刺杀身亡。走着走着,在两幢矮楼之间,我看到这里立着一座差不多等身高的石碑,上刻“伊东甲子太郎外数名殉难之跡”。里面还有一扇木门,但据我目测好像门后面就是空的了,似乎只有一个门面样子而已,这也算是一座神社,怪不得日本神社多啊。
对了,伊东甲子太郎在《薄樱鬼》里是个反面角色,就算看过玩过的或许也记不太清,但其实在油小路事件中,还有一个作品中的主要角色也死于这场夜间乱斗,那就是藤堂平助。
油小路真的很窄,不过三四米的宽度,拿到上海来说可能还没一条弄堂宽。再往北走几十米就会看到一条名叫七条的横马路。当晚伊东甲子太郎遇刺后,他的尸体被停放于油小路与七条的交叉口,目的是要引来他的其他党羽一同入网。我在这个路口边上站了一会儿,尽管这里已经被过往的小汽车以及自动售货机点缀上了许多现代色彩,但地上“止まれ”的三个白色交通提示汉字,又好像是在叫停别的更为深渊飘渺的东西。一个半世纪以前的此地,历史止而复驶。
回程路上,在神社门口击掌示礼。或许当我在更为了解这段历史之后,会再次来到京都,探访一下这些在幕末时期向着各自心中‘诚’而奔走的浪士们吧。
夜间京都、艺妓、忍者、浪士,这些元素可谓是历史之影,这便是第一日的京都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