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对人格有过这样的分类模型:本我、自我、超我。
根据我的理解:
本我,是本能、欲望的集合,是原始的兽性,遵循快乐原则,企图以此指导人的行为。
超我,是道德、善的集合,是社会准则,是崇高的伟大的追求,但也因此过于“禁欲”而远离了人性本身,它也企图指导人的行为。
而自我,就是我们所表现出的人格特征,它将本我压制至潜意识中,仅以适当的方式进行部分满足,它又向超我靠近,试图接近超我的理想。
弗洛伊德有一句名言:“……自我又像一个受气包,处在‘三个暴君’的夹缝里: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努力调节三者之间相互冲突的要求。 ”
于是,我借用这个分类模型,来讨论职业之选择。
我将自我类比做职业,本我类比做兴趣,超我类比做他人对我之职业期望,外部环境则是现实。
在这里,对人格的争夺,变成了对人一天的时间的争夺。
“本我”——兴趣,同样遵循快乐原则。要求当事人将大部分时间用以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就像满足本能与欲望那样,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
“超我”——他人的理想,来自父母安排,来自爱人的期待,来自孩子的憧憬,都是他人对当事人职业的期待。或是父母希望当事人能继承家业;或是爱人希望当事人能从事高薪或稳定的工作;或是孩子憧憬着当事人成为社会中光鲜的职业。——总之,超我是来自社会上他人的理想标准。
“自我”——职业。在择业时,就如同自我要面对三个暴君一样,择业也要面对三个暴君:兴趣、他人的期待、现实情况(如自身学历、就业形势等)。
在这里,可以发现一个及其相似的类比:自我压制本我,使之无法达到意识层面,只能停留在潜意识。同样,职业压制兴趣,使之无法成为一天内大部分时间的内容,而只能是业余可怜的几个小时的活动。在这里,工作时间就是意识,业余时间就是潜意识。
听说过度压抑本我,会造成精神分裂……那么大概生活里只有工作没有兴趣的人则变成了工作狂人乃至工作机器……
于是接下来让我们主要来看看职业与兴趣的关系。其实这是我今天想说的主题,也是我所举棋不定的困惑。
兴趣和职业:兴趣只遵循快乐原则,职业则另要平衡现实与他人的期待。
我常考虑,也与不少熟人、朋友乃至辅导员讨论起这个问题:要不要把兴趣作为职业?——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我没有勇气这么做。
无此勇气,并非是害怕失业——因为我在择业前就在考虑这个问题,那时还没工作,所以谈不上失业——而是害怕失去兴趣。
毫无疑问地,若是将兴趣当作职业,纵然可以使职业快马加鞭奋发前进,使兴趣对职业有一个积极的作用力,但同样职业对兴趣也有一个消极的反作用力:即职业上种种消极的情绪感染并影响了兴趣,甚至因为职业而对兴趣产生反感情绪。这是很可怕的事!兴趣是人生中美好的、珍贵的、有形的梦;但兴趣不是信仰,不及信仰那么根深蒂固,而且我也不认为真的像周杰伦《稻香》中所唱的“追不到的梦想,换个梦不就得了。”这么可以随随便便换而毫无惋惜。
在我看来,因为让兴趣变成职业,而丧失了兴趣,是极其得不偿失的。
因此,我的兴趣不会是我的职业,我的职业也不会是我的兴趣。(补充:这就是说,我不会把兴趣作为维持生存的手段。就像我不会把最好的mp3带出门听,因为我曾经被偷过一个!)
回到弗洛伊德的模型上来看:
若一个人的职业与来自社会与他人的期待是相符的,并且于公众是有益的,在我看来,这人是有福的,我称之为:事业。
若一个人的职业与兴趣是相符的,而且并未丧失兴趣,这人是有福的,我称之为:自我实现;
若一个人能在现实中实现以上三者的统一,在我看来,这人是万福的,于公于私,他都是成功者。
以此祝福每个正面临职业思考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