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店

All posts tagged 咖啡店

看到KAIX.IN博客更新了一篇有关咖啡店的文章《感谢星巴克》,博主是一位经营咖啡店的人。

说到咖啡店,在我最近开始尝试的增加阅读量的读书实践中,我也注意到了几次,咖啡馆所具有的街头意见交流功能——至少在京都的咖啡馆,似乎是有这样的传统。今天就拿这个作为话题。

一开始注意到这个话题是在阅读《Kyoto恋愛空間》时,书中回顾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京都的喫茶店(饮茶店)成为了一种社会意见交流的场所——想要为社会做些什么的人、关于社会有一些想法的人,都会聚集在京都的饮茶店里来讨论。饮茶店甚至成为了社会运动的「根据地」。

而在《珈琲と吟遊詩人》这本书(虽然我对这本书的评价不高)中,则提到了在18世纪末及之后的英国,咖啡馆(コーヒーハウス=Coffee House)成为了人们议论社会、形成共识的场所。本书推测,具有「良識(コモンセンス)=Common Sense」的英国市民大众就是在这样的咖啡屋得以形成、培养起来的(本书P35–36)。

然后是我最近找到的京都大学《京大吉田寮》照片集其中也提到了,在这座实践平等的学生宿舍中(举个例子,正如我之前的书评所提及的,该宿舍践行居住者自治。甚至为了实践社会性别平等「All Gender」而取消了宿舍内厕所的男女之别!),在宿舍楼内,学生们也开设了一家咖啡馆,我记得有一张咖啡操作台的照片收录在了该相册中。看来,京都大学吉田寮的学生居民们也很热衷于咖啡呀。

通过以上几本书的阅读,我注意到,包括京都大学在内的整个京都(至少是京都市范围内吧),有明显不同于日本其他地区的先进思想的倾向。我目前不清楚,到底是因为学生多、学术氛围浓厚、特别是在战后,学术自由得到切实实践,导致了近一百年来京都的思想如此新潮,还是因为思想新潮,因此京都吸引来了众多学生。而京都的咖啡店,多多少少为这些思想的携带者——人,提供了交流的场所,也融入了人们的生活。

其实还有一本书《進々堂百年史》,讲的是京都当地的一家创立逾110周年的面包店——進々堂。这本书我也读完了,还没写读后感。在书中,有一个片段讲的是面包店的年轻接班人被派往大陆参加当时大日本帝国的军队。当被上级军官杀人要求时,他毅然选择了拒绝,结果被处罚四肢趴在地上嘴里叼着鞋子。这种不服从、反抗,以及作为人的良善(尽管他当时的身份是被派往大陆战场的日本帝国军队的一员),作为京都面包店家的孩子,我猜测应该也多多少少受到京都咖啡店文化的影响吧。

总之,在人们逛京都的时候,虽然对于华人来说的第一印象可能是「看看唐朝的样子」这样朦胧的历史意识,但也应该注意到,一个进步的、一个具有市民良识氛围的、一个不顺从的社会,也是京都近现代史的一个特征、一个侧面。而dimlau在其关于咖啡馆的博客文章中所指出的「在我的观念里,事物的发展会衍生出许多相应的习俗和趣味,我不喜欢所谓弯道超车的原因之一就是它会丢掉这些习俗和趣味。」我想,京都社会市民与学生中这种氛围的,就是在过去近100年或更久的时间内,在京都大街小巷那些私人咖啡馆、喫茶店中所培养出的文化习俗吧。

京都的咖啡馆是这样,那你们那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