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应该叫什么?笔花?铅笔花?铅笔卷?铅笔屑?

最近抽空把《魔王勇者》看完了。说实话对这部片子本来抱有不小的希望,看完之后却失望偏大。
在这部2013年1月新番开播之际,由于故事主题甚至男女主角的配音演员的高度相似,我和一些朋友都是把这部作品当成另一部《狼与辛香料》来期待的。《狼与辛香料》无论是动画还是小说或是漫画都很成功,因此当听到福山润与小清水亚美的声音时,就难免把这两部作品放到一起比较了。
与《狼与辛香料》一样,这部作品也是由轻小说改编而来的,但这部轻小说的写作风格却是十分特殊的:所有的篇幅里几乎都是对话,而且都是只有一个人名,不包含任何动作描述和环境描述的对话。例如:“勇者:‘……’ 魔王:‘……’ 女仆长:‘……’”等,更另类的是,这部作品甚至并不给角色赋以姓名,而是从头到底以魔王、勇者、女骑士、商人……等等身份来标记对方,而这种奇特的称呼习惯也同样延续在了动画中,动画从头看到底就完全不知道任何一个人叫什么名字。所以这部作品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极为抽象,极为简练。
作品一开始以卖肉为主、恶搞为辅,并伴有一些经济学的常识,在起初的这一阶段动画还是看着挺顺畅也挺欢乐的。但当故事深入之后,就显出了这部动画片的一个弊端:故事太凌乱,没有完整性的一个交代。故事被划分成一个个独立的片段,一会儿是南部诸国,一会儿是魔王卧室,片段与片段之间的联系、人物关系很不明朗,甚至当我在看这部动画看到第六七话时就坑了,到最近才一起继续看完的。不知道这种故事的不连续性是源自于哪个环节?到底是动画的脚本问题,或是源于其另类风格的纯对话小说?总之,本身经济学和商业问题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而缺乏连贯的、完整的讲解,就让我一直把握不住这部动画的主题和线索。
《魔王勇者》的故事大概是讲述了魔界的魔王与人类的勇者合作,启发并告诉他人类世界战乱的种种不合理性及其背后的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并试图以自己的学识来改变人类社会环境同时也能反过来造福于魔界。但这么一个故事实在是太大了,动画几乎每一话都能推进一段剧情,这就更显得太过急促与太过凌乱了。参考《狼与辛香料》的故事节奏,基本上是要花费6话的篇幅来讲述一个商业故事:第一季的第一个故事是金币成色问题;第二季第一个故事是操作金属块的市场价格等等……再返观《魔王勇者》,它用12话的时间就把四圃田、活字印刷、农奴自由、二代货币体制等等问题包含在内,导致每一个改良与改革都不能很好地展现其前因后果、优势劣势与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每件事都是匆匆而过,马不停蹄地将故事继续推进。因此我想对《魔王勇者》失望地吐槽一句:
世界太大,故事太少。
(图为《现视研 二代目》插画)
不知不觉就进入夏天了啊,夏季新番也都开播了!(其实已经过了一个月了吧)
不过本季新番就我自己微博上看大家的讨论感觉热门的不多。我微博里讨论的最多的就是《Free》了……当然这部我没看。
以下是我的微博评:
《#银之匙#》第一话看完。挺有意思,从没见过的动画类型。讲述了城里孩子进入农学院就读的事情。无论是劳作的艰辛、休息的幸福甚至是食用动物的伦理,在片中都能看到。如果能这么继续有趣而新颖下去的话,就追了。
《#有你的小镇#》第一话看完。本来听说漫画是一部挺有争议的作品,但动画看起来很普通啊,还有那没事就出现的脸部特写算什么意思啊?完全不知道用意,只是觉得拖慢进度……第一话看下来略不带劲的感觉。
胶片是富士800°负片,夜景完全失败。
其实本来想拍日落的,后来到了那里发现我是站在浦西南京东路外滩往东拍,所以是拍不到日落的……于是改为凌晨去拍了日出。
设备是Nikon D800+16-35F4G+三阳移轴镜头,当然还有三脚架。后期HDR合成。
每年夏天,暑假通宵写作或看书,总能迎来这样的美妙晨景:朝霞漫布,姹紫嫣红。
拿起相机立即拍照,同时想到了“诗 50:2 从全美的锡安中, 神已经发光了。”
这句话。早安,上海!早安,三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