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数码信息科技

昨天试了一下用the new iPad+camera kit导入SD卡中的照片,以前我都是用Sony S1平板(Android系统)导入的,因此写一下两种不同操作系统平板的区别。在我看来the new iPad对SD卡导入照片的支持明显不如Sony S1。

the new iPad未越狱,Sony S1未root。
一、硬件。the new iPad是要额外插入camera kit的,Sony S1自带SD卡插槽。昨天试了一下camera kit很容易脱落,放到书包里两次了都掉落以至传输中断,相比之下还是原生自带SD卡插槽的S1好。

二、选择格式。the new iPad不能仅选择导入Jpeg格式,如果有RAW的话则Jpeg和RAW都将会被导入,而Sony S1可以。
三、传输速度。the new iPad传输速度明显慢于Sony S1约两倍。不知道是不是the new iPad在导入过程中是不是对图片进行了缩小运算。
四、稳定性。the new iPad出现传输失败的情况,部分照片无法传输(表现为照片显示红色惊叹号),后在Apple Care客服指导下重启后解决问题。Sony S1在SD卡向机身内传输时无此问题,仅在从本机向SD卡传输照片时偶尔出现。
五、传输的方向性。the new iPad仅支持SD卡向机身内置存储传输,Sony S1支持双向传输。

最近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而数码产品也更新换代得很快。我是一个喜欢体验新技术的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列出以下几个问题,在购买前需认真考虑:

 

 

该产品包含了什么新技术吗?这些新技术对我来说实用吗?

该产品如果买到,使用频率及每次使用时间约为?

该产品有没有雷同的产品我已经拥有了?

该产品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内,是否会有同类更好的产品即将上市?

该产品(如果是新产品的话)价格是否虚高?近期内是否会降价,多花费这些钱以提前实用这款产品,是否值得?

该产品(如果是旧型产品的话)价格是否虚高?是否会逐渐淘汰而很快地退市?或因库存越少而价格越高?

该产品能否独立使用?如果需要与其他软件或网络环境配合的话,这些其他环境在中国大陆可否使用?

该产品有没有什么不便利性?

 

这几年在Blog里陆陆续续发了我买了哪些数码设备啊,或我的数码设备怎么连怎么设置的技巧,但好像从未用感性的方式以文字来描述我的数码生活。于是,这篇文章我就想以这种方式,来告诉大家这些设备如何围绕着,我是如何使用这些设备来进行数码生活。

近期我的数码生活可以分为三部分:家庭、摄影、移动。
——家庭——
我家是电信ADSL光纤接入,然后连了一些交换机,最终实现有线局域网千兆接入,以及无线局域网以IEEE 802.11n接入。这样,我的多台电脑,移动设备和NAS可以互访。所谓NAS,是网络存储设备,大家可以想象为一个办公室中的一台存放公共数据的计算机。我把一些在家内需共享的数据放在我的QNAP NAS上,例如音乐、照片、动画以及一些安装程序。通常我在电脑前看动画听音乐看照片,但偶尔也会拿着平板或手机趴在床上,这时候就无需考虑移动终端内存容量,而直接通过Wifi访问NAS,读取数以十G计的音乐和数以百G计的动画。

我的一些设备还支持DLNA标准,DLNA其实是数字家庭娱乐网络的缩写,不过这套标准好像用起来还不太方便。理论上,一个DLNA控制端可以把DLNA数据源的音频/视频/图片文件“扔”到任意一个DLNA播放设备上——这样最终能实现的就是躺在床上对音箱进行遥控切歌。然而实际用起来有一点麻烦,就是歌曲无法实现单曲循环,一首听完了就会立即转到下一首,这个有点不符合我的欣赏习惯。
——摄影——

在摄影方面,我用的是尼康和索尼的数码相机。当然,相机就其本身的功能来说,都大同小异,并没有什么好介绍的。我想说的是相机和平板的搭配。我的平板电脑是索尼的Tablet S1,在当年为数不多的带SD卡槽的平板(摩托罗拉的XOOM、联想的Thinkpad,以及Sony的S1)中,我选择了它。真没后悔——或者说唯一后悔的是只买了16G的而没买32G的S1。

S1的几点我很喜欢,第一当然是有SD卡槽,每次拍完照片我就可以把相机的SD卡插入其中,拷贝到屏幕比相机更大的平板中,与朋友们一起分享观看;另一点则是它的偏重心书卷式设计,放在桌面上既有一个角度不至于反光,又便于单手握持。我通常第一遍看照片是拍摄去吃饭餐厅的路上,用手掌夹住平板,大拇指即可很方便地翻看照片。S1刚出来那会儿还有人怀疑是不是索尼的设计能力无法做出那么薄的平板所以才造出了这么另类的款式,现在看来这种说法真是无稽之谈了。我认为,索尼S1平板最大的成功之处与独创之处,就是其书卷式的外形设计。

 

——移动——

我的移动终端不算多也不算少,除了八年前的那台Nokia7610不支持Wifi以外,其他都能Wifi一下。但并非所有的都支持3G网络。因此为了避免每个设备都要去备一张SIM卡,我购买了华为的3G路由器,基本功能就是对上接受3G信号,对下放出wifi信号。放在包内,形成了一个随身携带的个人无线局域网。

结合上面摄影方面的器材,可以即拍即发微博速报。虽然大家好像目前都没这个需求……

 

 

借用1nm的一句话:接下来怎么折腾呢?

 

今天买了一张64G的SD卡,具体型号是:SanDisk Extreme® Pro? SDHC?/SDXC? UHS-I 存储卡。用于将来志在必得的一款相机上,因此希望我的索尼平板(Sony Tablet S1)也能读写卡片上的内容。然而之前就了解到,大于32G的SD卡就进入了SDXC标准的领域,是一种比SD及SDHC更高的SD卡标准。一直心里没底Sony平板是不是能读。权衡再三,感觉不能因为迁就平板而买低速低容量卡,因此就选购了这张目前来说性能和容量都很强的SD卡。一起购买的还有金士顿的SDXC读卡器FCR-HS3。

 

晚上易讯快递把东西送来了,于是我开始试验。一开始在Windows7下格式化了这张卡,发现无法在索尼S1上读取,无论是用机身直接的读卡器,还是外接金士顿读卡器都不行。然后经与朋友1nm讨论,尝试在Nikon D90中以FAT32文件格式对卡片进行格式化(Windows7中仅有exFAT和NTFS两个选项),然后插入索尼S1中即可读取。刚才拷了大约50GB的照片进去,都以正常打开和复制。
结论:要使索尼S1平板(Android系统)支持SDXC卡,可尝试用FAT32进行格式化。

继上次Mac mini退货后,这次又赶了个大早买了中国电信和诺基亚合作的定制版Lumia 800C。当天晚上六点买的,结果当晚即发现故障。目前退货进行中,好麻烦。我真的不是那种故意折腾点毛病要退货的人……

记录如下:

2012年4月3日下午五点半上网看到Lumia 800C已发售,于是就找到了上海江苏路电信世界手机营业厅的电话。与一位李姓的先生联系了,表达了我想购买的意图。他说虽然他已经下班了,但愿意加班等我来试样机。

于是一小时后,我出现在了江苏路电信世界。买回了Lumia 800C单机,并办了19元的飞Young套餐。(开卡时预存50元)当场试机无问题(但没试摄像头)。

当晚回家,开始玩新手机。对着电脑桌面随手拍了张照片,正常。

后来下了个“我查查”的软件,是条形码扫描软件,打开摄像头后屏幕花屏,完全无法显示图像。当时我猜测是我查查与WindowsPhone7 Tango兼容性问题,便没有十分在意,就把我查查给卸载了。

又陆续玩了几个小时后,我又随手打开手机拍照功能,发现居然连系统原生的拍照系统都这样花屏了!

效果如图:

 

 

重启手机,故障依旧。我意识到手机坏了……

继续阅读

平时我拍Cos人像时,每次回家后会把Jpeg照片缩小并适当降低压缩率,打包发给Coser。之后Coser从众多图片中选出十几张满意的,问我要Jpeg原图。有一个不方便的地方就是Coser是以文件名或照片编号的方式将她们要的照片文件名发给我,而我则根据她们发来的数字挑选照片。而Coser那边的输入数字,和我这边根据数字来选择照片,都是以人工的方式一次次地重复着,很不方便。

为了减少这样的重复劳动,我用Windows的命令行做了一个自动生成文件列表的程序。这样一来Coser只需将满意的照片复制到一个文件夹中即可,而不必关心照片的文件名或数字编号。运行程序后会自动生成一个名为PhotoSelect.txt的文件列表文件。

例如:

某位Coser选中了四张照片。于是新建一个文件夹,命名为“选择的照片”或是其他名字,将选中的照片复制进去。

继续阅读

这个帖子内,我会列举一些我的工具,大多是数码产品及其附件。这些产品伴随着我记录、创作、分享或是欣赏的每个阶段。

之所以又叫“數碼言靈”,之前的博客也提到过,是因为我的一个小习惯小爱好。一方面是因为蓝牙设备总要起个名字才能连接,另一方面是受了日本“言靈巫術”及所罗门王传说的影响。不知不觉地,便养成了“赋予了名字才是属于我的、才能更好地使用”这样的想法与小习惯。

这个列表原本是作为一个模块单独列在博客左侧的,但如此一来不便修改,于是趁着最近整理“关于我”模块的时机,便一起把这个列表也以帖子的形式列出来,便于不断添加新的设备。

继续阅读

前言:
其实已经是去年的事了,参加了一个论坛上的征文比赛,主题是《家庭云时代即将到来 不了解家庭云就OUT了 分享你所认识的家庭云赢取shuffle》。投了这篇文章但主办方迟迟不公布比赛结果。于是现在我干脆把文章发到自己博客吧。

比赛原帖(我在24楼):http://ideapad.it168.com/thread-1890650-1-1.html
————————————————————————

我是看到标题进来的。云计算这个概念被商家反复炒作,我想联想这里的“家庭云”可能也不外乎是个炒作。不管怎么样,说说我对家庭云的畅想吧:

 

首先理清概念,云计算,是基于网络的、可动态扩展的、资源可按需分配的、多设备共同参与执行的计算方式。

 

业界把云计算按照管理使用分为三个类型:私有云、公共云与混合云,显然家庭云定位是私有云。

继续阅读

起初我买索尼平板是为了拍照展示的,因为它是为数不多的有SD卡读卡器的平板电脑。但自从去年年底入手至今一直有一个问题没解决,那就是无法很方便地把相机SD卡中的Jpeg文件拷到本地。

 

具体来说是这样的,通常单反/单电/微单相机有两种数码照片的保存格式,一个是通常大家都知道的Jpeg,另一个则是直接记录感光元件的数据格式RAW。因为我拍照的对象各有不同,有些人要用Jpeg,有些人喜欢直接调RAW,所以通常我两种格式都拍。而相机则会把这两种格式的照片保存在同一个文件夹内。由于Android系统原生不支持读取RAW,因此在展示的时候我仅需要把SD卡上的Jpeg文件复制到平板机身存储内即可。

 

我试过官方自带的软件和ES文件浏览器,官方的只能根据类型排序却不能根据类型选择,而ES文件浏览器虽然可以根据文件类型搜索,但在搜索SD卡时却提示系统目录不能搜索。因此前几次我用平板电脑展示SD卡中的照片时,都是一张一张选中Jpeg然后逐一导入的。

 

然后我发现了X-plore,一款文件浏览软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