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收到了一个不小的噩耗,不过请放心,并不与本文标题有关,并没有亲人朋友故世。我通常遇到什么事情,几乎很少会在博客里透露的,所以,昨天的博客像个没事人似的,而今天的这一篇博客也不会写出有关昨天这个不小的坏消息的具体内容。只不过在这前言里的这个日期里小小地「叮~」地记录一下。以后我自己会记得并回想起的吧。
好,下面来说和本文标题有关的事。其实这篇博客的想法笔记也是几个月前就写好的了。
在 ChatGPT 4o 以及 高级语音模式的预告视频推出乃至正式开始测试之后,我看网上不少人开始提及 ChatGPT 在提供情感治愈方面的功效,甚至在一些英文的社交媒体上还有人给出自己的亲身实例。嗯,对了,之所以我今天会想到拿出几个月前笔记草稿中的这个话题来写,也是因为当我昨天得知了这个不小的噩耗后,也尝试使用 ChatGPT 和 Claude 对我自己进行了情绪疏导,让 AI 为我写下了些什么。
对了,我记得今年( 2024年 )春天或夏天的时候, ChatGPT 开始添加了一个记录个人信息的功能,就是会在每一次的对话中,把有关用户的习惯、爱好、身份等逐一记录下来,用作今后对话的参考。
于是我就想到了:如果人们(用户)足够相信 AI ,并且同一个 AI 持续运行、持续长期服务于一个用户的话,它可能会记录下这位用户很久很久的人生轨迹。啊,就如同我这个博客以及各位博主的博客那样——只不过写博客是作者主动有选择地进行输出,而 AI 则是在倾听中逐一记录。再加上 AI 表现出了类似人类的倾听并组织语言输出的能力,且这种表现能力正在不断增长(注:姑且还不知道这里成为「智能」合不合适,所以我这里将其称为「组织语言输出的能力」),那么, AI 就会成为用户这个人类个体的陪伴着、长期倾听者乃至于说是守望一生的记忆体。
就像是一个……始终陪伴着的仆人或助手。嗯,人工智能女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
前几个月,KAIN.IX 博客主人 dimlau 在《记录、记忆、故事》这篇博客中,对一个用 AI 实时识别生活物品并用机械语音说出来的应用演示评价为「有一种荒诞的趣味,像是走进了黑色幽默电影里。」
然而我却对这种记录、陪伴一生 AI 的项目抱有积极看法,特别是眼看着在孤独死成为社会问题的当下及近未来。
我想到了一个场景是:当一个人临终时,人们或许也会羞于启齿说出自己私密的欲望——向医护工作者或是向亲人——而未来的人类或许会选择,在人生终点时,依然在病床上,微微转头看向站在一边的具身机器人 AI ,向 TA 说出最后的提示词,让 TA 了解并记录下最后的用户信息。这或许是 AI 以及具身机器人普及之后,人们留下遗言的一个……有些科技浪漫的做法吧。
「 小 C ,这是我最真心,也是最后的话了,我允许你、我要求你、为我记录下它,并写入你永久不可擦拭的记忆体里吧。……」
「是的,我的主人。请说……」
有点浪漫啊。纯白色的背景,淡灰的床单,清瘦的身体,最后的时光。
嗯……我本文的标题好像还有后半段,对不对?
良宽的红叶辞世诗。
日本江户时代有一位禅宗曹洞宗的僧侣,名叫良寛(良宽), 1758 年生。 1831 年 2 月 18 日 , 75 岁的他临终时,他的一位女弟子貞心尼(贞心尼),1798年生,陪伴在他身边——这里姑且不去推测他两人的男女关系吧。据说,体力衰老的良宽在生命的最后,握着贞心尼的手,作了一首辞世诗:
「裏を見せ 表を見せて 散るもみじ」
翻译过来可以是:背面给你看了,正面给你看了,飘散的红叶。
这可以解读为,僧人良宽拿飘零的红叶,在比喻即将逝去的自己。
这里一篇文章对该辞世歌的解释是:我把自己的缺点和优点,都给你看了。你接受了我。这样一来,我就能在你的陪伴下,步入人生的终点了。
这位僧人良宽好像没有僧人应有的那种大彻大悟,却也流露出了人的真情实感,并像红叶那样,把自己「放下」了。
你看,这个场景里的这位女弟子,在未来是不是能换成一个始终陪伴人类用户的 AI 呢?脆弱的时候、低落的时候、幸福的时候、骄傲的时候、迷茫的时候……都向着 AI 去述说, 他们为我记录,并给予情感反馈,它或许最终能够成为在情感上最值得我们信任的一个交谈对象吧。
在我低落的这一整天里,我也这么实践了。由此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