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躺平」这个流行词风潮一起被大家所关注的,还有白岩松连问「不会吧」的那段视频。最初我看到的是一小段,仅有「不会吧」那么几句,听起来很反常识。我想是不是断章取义,是不是前后语境中的反讽说辞?于是我去搜索了一下完整版,索性不长。也就03:41秒。我先听写、整理一下,然后写出我的批评意见。
视频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5o4y1m73p
文字版权也属于上述视频的原作者。
(画面标题:对白 新励成)
位:你好,白老师。我叫位宇洋,来自经济管理学院。今天我想问白老师您一个问题是:您如何看待当代年轻人「精分」的这种现象?当代年轻人呢,一边在B站上看着爱国视频热血沸腾,但是一边呢又面对着生活压力、就业压力又感到无能为力。他们一边对国家的命运前途刚到乐观,但是又对个人的发展前途感到悲观。我想请问白老师您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在您那个年代——年轻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心理矛盾呢?白:在我们年轻的时候,由于比你们不幸得多,所以反而没这么大的这种这个焦虑。因为那个时候我们从来没想过会有自己的房子,更谈不上房价。甚至我们早期的时候,我的师哥师姐的那时候都没有想过自己找工作,反正都是包分配,我是一块儿砖,东西南北随便儿搬。那从这个角度来说,你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
位:我觉得我是幸运的。
白: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所以,我们应该站在幸运的基础上去思考我们的很多挑战和难题。国家我相信会越来越好,但是另一方面把自己变得更好,也是在你为这个国家做的贡献。你自己变得更好,靠离你解决现在的那些压力住房等等,就会更近一些。所以,你看咱们现在的人均住房——全国人均住房奔40平米去了。所以有的时候大数据不解决个体的问题。你有那40平米吗?属于你的。但是可能也有,因为在你父母的那个住房面积中,包含着你的这个面积。现在只不过要解决你的问题。我觉得国家向未来的发展,是要国家大家越好,小家就应该越好。它不应该是「精分」。压力归压力,但他还是一种正向效应。
位:(点头)。
白:要不为什么会强调我们的分享感。国家这种发展如果不是让个体得到更多分享的话,国家的发展就会产生背离。所以我觉得,让自己变得更好,就是国家进步的一部分。而国家进步了,必然会让你担心的很多事情的到更好的一种解决。所以我觉得首先,比我们这一代人幸运多了。但是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但是将来,牢牢地咬住让自己变得更好的这一点,很多问题都会解决的。
位:好,谢谢白老师。
白:再一个,这个问题因为我听得非常多了。有的时候我也有点儿矛盾。为什么呢?难道我们现在指望的是房价很低?然后工作到处随便找?然后一点儿压力都没有?然后只要喜欢的女孩跟她一追求就OK?不会吧?
(场下观众有所大声反应,画面字幕上提示「不会」。)
白:对。所以我觉得有的时候是,正因为有一定的难度,然后你够它的时候,痛苦与此有关,幸福可能也与此有关。相比较之下,据我了解,很多我们周边的国家当中——大的国家当中,中国年轻人买到拥有自己产权的房子是最早的。您去日本试试去。看到多大岁数的时候您才交完房供。
于是我来提出我的评价——或者说批评。
幸运与不幸的二选一问题
首先,白岩松描述了他年轻时的情况,然后向提问者位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你是幸运?还是不幸?
在这里,白岩松提出的是一个二选一的解释,以此来试图引导和奠定「你们这一代的生活比我们这一代的生活好」这样的对话基调。这里首先并没有采用多角度的思考方式来逐一分析,只是简单地给出了两个选项。
其次,这二选一的选项所用的词汇:幸运/不幸,本身就似乎是描述一种充满了随机性、不确定性的词语,用这样的词语来描述一个社会问题,用来讨论不同年代的年轻人心理感受与对国家社会、个人生活就业矛盾的话题,我觉得不太恰当,因为幸运/不幸的更像是一种博彩、投胎或算命或抽奖时用到的词汇,不像是讨论对社会认识和见解时的用词。
说到具体问题时,白岩松说「因为那个时候我们从来没想过会有自己的房子,更谈不上房价。」然而,有据可查的是,白岩松年轻的时候,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的是「福利分房制度」,根据维基百科福利分房词条的说明是:「福利分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起至1990年代末的一种房屋分配制度,单位将房屋分配给职工,职工只需缴纳少量的租金[1]。房屋建设资金90%由政府承担,少量由单位承担[2]。」。而百度百科福利分房词条的说明是:「在计划经济中,人们所有的剩余价值都被国家收归国有,国家利用这些剩余价值中的一部分由各企事业单位盖住房,然后按级别,工龄,年龄,居住人口辈数,人数,有无住房等一系列条件分给一部分人居住。居住的人实际支付的房租远远低于建筑和维修成本,房屋的分配实际上是一种福利待遇。」。
可见,如果在白岩松回答的基础上,摆出更多事实依据,将回答改为「我们这代人,不愁住房,因为有福利分房制度单位会分房。也不用考虑工作,单位也会分配。」——你猜猜位同学会怎么回答「你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这问题呢?
以「应该」来回答提问者的疑惑
提问者位同学提出了「精分」这个词,来概括他所了解到的现代年轻人看视频对国家抱有一种宏观的乐观,和对个人生活就业的悲观。
对于这个词,白岩松给出的回答是:它不应该是「精分」。
在这里,白岩松并没有直接承认或者否认年轻人的这种宏观-个人认识上的矛盾,但却只使用「应该」来表达白岩松他自己的意见。也就是说,他是以自己的价值判断来否认提问者提出的事实论述。白岩松用「国家大家越好,小家就应该越好」的这种「应该」式论述,来回应了位同学所提到的年轻人觉得国家越好,却对个人感到焦虑的事实判断。
「你自己变得更好,靠离你解决现在的那些压力住房等等,就会更近一些。」
关于这一句。这里隐藏着一个比喻。既然是比喻——那自然就要警惕比喻。正如我在2009年10月4日的一条微博上说的那样:「警惕比喻!——展开来说,就是:警惕因内在思考缺位+外在比喻不当而造成的对事物的不正确认识。」
具体来看,在这里,白岩松把用了一个「更近」一词,把一个生活压力、住房压力巧妙地比喻成了一个移动、接近的过程。
这里存在着两个假设,才能使得这个比喻的说法成立。
1、在这个比喻中,暗示了「自己的改变」和「解决那些压力」之间有一个明确的距离,那个距离的正方向就是「变好」,只要不断向着「好」的那个方向变化、改变、移动,那就会越来越接近那个目标。然而,事实上是——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人们不总是知道学习什么有用、学习什么不会被淘汰,乃至花费时间听了很多成功学、很多主持人的演讲,反倒是一种累赘。所以,在这个比喻中所定义的「变好」在实际中是不明晰的,甚至有可能是往回走的。
2、在这个比喻中,似乎暗示了从「自己」到「解决那些压力」的那个点距离是一定的,只要个体不断向个固定的目标方向走去,那么距离一定是会多多少少缩短的。然而,社会本身是变化的、待解决的压力、问题也是会增加、变大、加剧的。在这个近与远的比喻中,目标本身是会越来越远的。你使自己「变好」而前进了一尺,但「解决那些压力」的那个目标,却远你而去了一丈,那要怎么办呢?
打个比方来说,用1年的时间,使自己「变好」,使得自己月薪提高了100元,但在这个一年中,房价却以更高的速度增加了呢?
所以,白岩松所提出的这个「变好」与「解决问题」的比喻是不恰当的,难以构成符合现实的说理。
中国年轻人的买房年龄和日本人的还贷年龄
白岩松似乎是为了论证中国人购房与周边国家的国民相比更为简单易行,说了一个例证。然而,他却用中国人「买到拥有自己产权的房子」的年龄,来比较日本人「交完房供」的年龄。
对于这样的比较,我只想回一句:「不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