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网络上有句流行的宣传语——「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最近偶然想起来,仔细想了想,总觉得有哪里不太对劲。于是来做个头脑体操,真・「换位思考」一下,然后也来和生成式 AI ChatGPT 讨论一下,看看能不能帮助我解明困惑吧。
在具体讨论这句话之前,我想到了中学时读少科站的作文补习班,当时有一位教作文的老师,好像也是什么学科带头人或什么先进老师。我印象里她有一个观念,就是鼓励大家重新解读成语,并从中找出新的意义。我记得她有一个具体的例子,就是她会将成语「东施效颦」作积极理解:一个人虽然天资不怎么样,但后天努力去模仿美丽的人的行为举止,这种模仿的努力应该得到肯定。所以她换了个解读角度,肯定了东施。
题外话至此,来说一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吧。来,真・「换位思考」是这样的:
空干( ),实谈( )。
这要怎么填空呢?我询问了 ChatGPT 的建议。它的回答是:
将“实谈”和“空干”这两个词语对换之后,语义会发生一些有趣的变化:
- 实谈:可以理解为“在讨论或谈话中具有实质性内容和意义”,即通过深入、具体的讨论,提出有用的见解或计划。
- 空干:可以理解为“盲目行动,不经过思考或没有明确计划”,即做事没有方向和目标,仅仅是为了做而做,效果不佳。
所以,依据这种解释,括号里可以填入适合的词语来强调两者的对比:
- 实谈(益国),空干(误事)。
意思是:有实质内容的谈话有利于国家,而盲目行动可能导致事情做不好,甚至出错。
你觉得这种理解是否符合你的意图?
哦,很不错嘛, ChatGPT !
其实仔细想来,问题不在于谈,而在于这句话中与「实」相对的「空」。而空的定义又可以是因人而异、因势而移的。换句话说,握着喇叭、掌握着喉舌的人或势力,想指什么是空,那就便是空;想认定什么是实,那就便是实了。
空醒误国,实眠兴邦。 ——好像对?
空吃误国,实喝兴邦。 ——好像也对?
空猫误国,实狗兴邦。 ——也……挺顺耳?
所以,这句话可以抽象为:空 A 误国,实 B 兴邦。 A 和 B 是什么,似乎不重要,而把 A 和 B 位置对调一下,好像也很有说服力。这就成了我上面说的以及 ChatGPT 的回答:「实谈益国,空干误事」。
那么,这里到底有什么逻辑问题呢?我只是模模糊糊觉得有那么点问题,却不知道该用什么概念来描述它。于是我又问了 ChatGPT :「这种逻辑现象或者逻辑陷阱叫什么?」。它的回答是:
这种逻辑现象或逻辑陷阱可以称为“混淆概念”(Equivocation)或“偷换概念”(Fallacy of Ambiguity)。它指的是在论证过程中使用了同一个词语,但赋予了它不同的含义,或将两个不同概念混为一谈,从而导致推理不当。
在你提到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谈”这个词被默认为负面的,因而被认为是不好的行为,实际上问题并不是在于“谈”,而是在于“空”(没有实质内容)。这种情况下,问题的焦点从“空无意义的谈话”偷换成了“所有的谈话”,从而引发了对“谈话行为”本身的批评,而忽视了谈话的价值。
因此,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是这种逻辑陷阱的核心,它掩盖了问题的真正原因,从而引导人们对错误的对象进行批评。
嗯……我不知道这个在逻辑学上到底是不是真的能算作一种混淆概念或者偷换概念。毕竟 ChatGPT 不是专门训练用于解答逻辑学问题的。就像我之前的试验结果一样, ChatGPT 在牙科医学影像检查方面还远远不够。因此在这里的对于 ChatGPT 给出的此番逻辑学上的回答,我也只是持保留态度,姑且一听。
这么说来,实干了都十多年了,邦,兴了么?